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SS连续站坐标的高程分量时间序列在地壳垂直运动研究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2
1
作者 黄立人 韩月萍 +2 位作者 高艳龙 郑智江 付黎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介绍GNSS连续站坐标的高程分量时间序列在地壳垂直运动研究中应用时需要解决的几个实际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地壳垂直运动 高程分量 时间序列 GNSS连续 大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QDCORS)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九宴 张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3-927,共5页
采用GAMIT/GLOBK软件,联合16个IGS站,处理青岛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QDCORS)2014~2015年2a的观测数据,获取ITRF2008下区域网解,并进行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得到QDCORS基准站总体位置变化趋势与周边陆态网站点一致,水平速度33.66 mm/a,方向... 采用GAMIT/GLOBK软件,联合16个IGS站,处理青岛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QDCORS)2014~2015年2a的观测数据,获取ITRF2008下区域网解,并进行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得到QDCORS基准站总体位置变化趋势与周边陆态网站点一致,水平速度33.66 mm/a,方向为E19.62°S;通过固定1个基准站为参考,求得其他基准站的水平相对速度在1mm/a左右,垂直相对速度低于5mm/a。结合基准站周边环境情况分析异常站点的成因,初步确定造成QDCORS基准站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多路径效应、工程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IT/GLOBK 连续运行基准系统 位置时间序列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缺失对GNSS时间序列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占伟 黄立人 +1 位作者 刘志广 孟宪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GNSS连续站高程分量观测时间序列为例,讨论了不同噪声水平和数据缺失情况对GNSS时间序列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的数据缺失,噪声水平越高,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越大;同样的数据缺失总数,数据缺失连续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大;在观测... 以GNSS连续站高程分量观测时间序列为例,讨论了不同噪声水平和数据缺失情况对GNSS时间序列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的数据缺失,噪声水平越高,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越大;同样的数据缺失总数,数据缺失连续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大;在观测噪声较大的情况下,如果缺数天数超过一定的数量,通常无法用数据插补的方法弥补得到与观测时间长度相当的周期信号的较为可靠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的可靠性需求下对观测数据的要求。并指出,如果顾及年及更短周期变化的情况下,要保证用一年的时间序列观测值求得的线性速率偏差在10%内,例如当噪声水平为9 mm时,则连续缺数应不超过11天,离散缺数应不超过12天。因此在用GNSS连续站高程时间序列研究地壳垂直运动时,应对GNSS连续站的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连续 高程分量 观测噪声 数据缺失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噪声的CORS站高程非线性建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壮志 杨贵军 刘明星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57-62,共6页
针对当前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高程坐标的数据预测,仅建立了包含周期项、趋势项的模型,未考虑到噪声项影响的问题,提出1种顾及噪声的CORS站高程非线性建模方法:对高程时间序列,建立非线性最小二乘周期拟合模型;对得到的模型残差项(噪声... 针对当前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高程坐标的数据预测,仅建立了包含周期项、趋势项的模型,未考虑到噪声项影响的问题,提出1种顾及噪声的CORS站高程非线性建模方法:对高程时间序列,建立非线性最小二乘周期拟合模型;对得到的模型残差项(噪声项),建立自回归(AR)预测模型;最后将非线性最小二乘周期拟合模型与AR模型进行组合,对CORS站高程分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非线性最小二乘周期拟合和AR的组合模型,较传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周期拟合模型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运行参考站高程时间序列 周期拟合模型 自回归模型 高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考框架对区域连续GPS数据解算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丁晓光 占伟 +1 位作者 王紫燕 韩晓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4,168,共5页
基于陕西区域GPS连续观测资料及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全球IGS站观测数据,应用不同参考框架进行数据处理,从速度和坐标序列重复率两方面比较不同方案的解算结果。分析表明,在研究区域网站点运动变化时,如选取全球分布站点作为参考框架,所... 基于陕西区域GPS连续观测资料及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全球IGS站观测数据,应用不同参考框架进行数据处理,从速度和坐标序列重复率两方面比较不同方案的解算结果。分析表明,在研究区域网站点运动变化时,如选取全球分布站点作为参考框架,所得到的测站坐标和速率比较接近绝对地心基准,但各站准周期的变化被作为误差处理,所以结果的重复性相对较差;选择距研究区域较近的参考站作为平差基准,各点准周期变化部分被相似变换的平移参数吸收,同时抵消了部分区域共模误差,从而提高了结果的自洽性。获取稳定可靠区域形变信息的解算方案为:分级建立稳定参考框架,把区域站逐级纳入到全球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参考框架 速率 坐标时间序列 陕西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潮模型对GNSS站负荷位移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大江 郭春喜 +2 位作者 程传录 陈敏 史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4-658,共5页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模型分潮波位移负荷差异水平分量大部分为亚mm级,垂直分量普遍为mm级,最大达5.8mm;Chinasea 2010模型比Naoregional 1999模型在中国海域覆盖面积大,2种模型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差异较大,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差异较小;模型差异与测站位置及潮波频率均有关系,应比较观测资料的负荷改正效果,择优采用适宜本区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海潮模型 积分格林函数 GNSS连续运行 位移负荷 位移负荷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中国大陆速度场获取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方 程传录 +5 位作者 王斌 马新莹 王文利 丁黎 刘璐 李春晓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不具备速度场信息,不能完整表述中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动态性和现势性,因此,有必要基于CGCS2000建立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介绍了基于CGCS2000中国大陆速度场获取的方法;利用2000-2010年国家GPS连续运行...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不具备速度场信息,不能完整表述中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动态性和现势性,因此,有必要基于CGCS2000建立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介绍了基于CGCS2000中国大陆速度场获取的方法;利用2000-2010年国家GPS连续运行站及国际IGS站的大量重复观测数据,获得了高精度GPS连续运行站点位成果及速度场成果,发现点位水平方向的精度优于±2mm,垂直方向的精度优于±3mm;速度场南北方向精度优于每年±1.6mm,东西方向精度优于每年±1.8mm;研究了11年来国家GPS连续运行站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量,获得了各个站点的运动趋势,并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重合点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差异较小,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说明CGCS2000为速度场模型的建立可提供高精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速度场 GPS连续运行 基线解算 网平差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TK定位原理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5
8
作者 韩国超 刘莉萍 +1 位作者 李春华 王洪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共4页
在研究CORS NRTK定位理论的基础上,就CORS系统的主要性能(初始化时间与定位精度)进行测试,通过试验分析网络内(外)初始化时间、定位精度与基站距离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次初始化与动态定位的精度。
关键词 初始化时间 精度 NRTK 连续运行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和GRACE分析四川地表垂向位移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丁一航 黄丁发 +2 位作者 师悦龄 姜中山 陈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77-4788,共12页
陆地水储量的季节性变化是导致地表周期性负荷形变位移的主要因素,有效地剔除地表位移中的陆地水储量影响,是获取地壳构造垂向运动的必要过程.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东边缘,地形分区明显,境内以长江水系为主,水资源丰富,研究四川地区地表负... 陆地水储量的季节性变化是导致地表周期性负荷形变位移的主要因素,有效地剔除地表位移中的陆地水储量影响,是获取地壳构造垂向运动的必要过程.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东边缘,地形分区明显,境内以长江水系为主,水资源丰富,研究四川地区地表负荷形变位移,有助于分析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分布特性及地壳构造形变信息.本文利用研究区域内59个CORS站的GPS观测数据,计算了CORS站点的垂向位移,并将其与GRACE所得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GPS和GRACE所得垂向位移时间序列的振幅大小整体相符,但存在明显的相位差.GPS站点振幅最大值为12.7mm,对应HANY站,最小值为1.5mm,对应SCMX站.GRACE所得的地表垂向位移振幅大小均为3~4mm,且最大位移集中出现在7—9月份;而GPS站点出现最大位移的月份和地形相关,东部盆地、西北部高原和南部山地分别出现在7—8月份、10—11月份和10月份.GPS站点时间序列中的周年项与陆地水的季节性变化强相关,为了讨论陆地水储量对GPS站点位移的影响,本文利用改进的总体经验模态分解方法(MEEMD:Modifi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从GPS垂向位移时间序列中提取出周年项及约2年的年际变化项.发现利用MEEMD获取的周年项改正原始GPS时间序列时可使其WRMS(Weight Root Mean Square)减少量减小约26%,结果优于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提取的GPS周年项改正效果,验证了MEEMD方法在GPS坐标时间序列处理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垂向位移 陆地水储量 连续运行参考 时间序列分析 改进的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GNSS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解算改进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立 易长荣 丁开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精度,提出一种GNSS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解算改进策略:选择GNSS连续站作为沉降监测基准;采用最优的计算模型;改进平差方法。以天津市2007—2008年数据为例验证,结果表明,GNSS高程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精度,提出一种GNSS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解算改进策略:选择GNSS连续站作为沉降监测基准;采用最优的计算模型;改进平差方法。以天津市2007—2008年数据为例验证,结果表明,GNSS高程时间序列残差的均方根可以减小27%~44%;地面沉降年度速率误差平均减小35%左右;高程时间序列中的年度内地面沉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GNSS连续站表现出线性沉降或周期性波动式沉降。提出的改进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基准问题,并提高地面沉降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连续 地面沉降 高程时间序列 监测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CORS系统在生物质电厂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贺 邢广锐 徐廷鹏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针对目前大量的国家高等级控制点遭到破坏,测量标志保护与修复的费用增高,而传统的工程测量效率低,导致生物质电厂地形图测量遇到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HLJCORS系统进行生物质电厂的勘察测量工作,以期提高测绘精度、速度与效率,降低测绘... 针对目前大量的国家高等级控制点遭到破坏,测量标志保护与修复的费用增高,而传统的工程测量效率低,导致生物质电厂地形图测量遇到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HLJCORS系统进行生物质电厂的勘察测量工作,以期提高测绘精度、速度与效率,降低测绘劳动强度和工程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解决控制点引测精度不高、控制点间不通视、导线布网困难等问题,测量成果能够满足工程勘察设计使用,成果精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运行参考 精度分析 平面精度 高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