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激光载波同步系统的慢漂抑制
1
作者 贾燕庆 杜应超 黄文会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
高精度同步系统是加速器产生高品质束流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清华大学已有的连续激光载波同步系统,对不同接收端之间参考微波信号相位差的长时漂移,即同步系统慢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端参考微波信号幅值的电光调制器(EOM)偏... 高精度同步系统是加速器产生高品质束流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清华大学已有的连续激光载波同步系统,对不同接收端之间参考微波信号相位差的长时漂移,即同步系统慢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端参考微波信号幅值的电光调制器(EOM)偏置电压控制方法抑制慢漂。采用该方法后,清华大学甚高频光阴极电子枪测试平台L波段(1300 MHz)同步系统慢漂被抑制到10.45 fs@24 h,清华大学汤姆逊散射装置(TTX)S波段(2856 MHz)同步系统慢漂被抑制到10.53 fs@24 h,并且该方法可以使整套同步系统工作于室温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同步系统对工作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系统 加速器 连续激光载波 慢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OFDM系统旁瓣抑制中的可变干扰抵消基函数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代光发 王勤 +1 位作者 王高峰 陈少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6-1161,共6页
在抑制非连续载波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NC-OFDM)系统旁瓣的方法中,使用固定长度和矩形形状干扰抵消子载波的主动干扰抵消方法(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IC)抑制深度不够... 在抑制非连续载波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NC-OFDM)系统旁瓣的方法中,使用固定长度和矩形形状干扰抵消子载波的主动干扰抵消方法(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IC)抑制深度不够,而其改进方法扩展AIC(Extended AIC)对数据子载波干扰又太大.本文发现插入在不同频段的干扰抵消子载波对旁瓣抑制的效果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干扰抵消子载波按频率分组,不同组的干扰抵消子载波使用不同的长度与波形,从而提高对NC-OFDM信号旁瓣的抑制效果,同时减小了所引入的载波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可变基函数方案,在达到-60d B的旁瓣抑制深度时,即使采用高阶的64-QAM符号映射(实验条件是误符号率为10-5),干扰抵消信号对数据子载波造成的载波间干扰也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连续载波正交频分复用 旁瓣抑制 主动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NC-OFDM系统中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何雪云 宋荣方 周克琴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9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的不连续子载波正交频分复用(NC-OFDM,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信道估计新方法,全面研究了认知无线电NC-OFDM系统CS信道估计的理论框架、...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的不连续子载波正交频分复用(NC-OFDM,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信道估计新方法,全面研究了认知无线电NC-OFDM系统CS信道估计的理论框架、导频图案的设计、信道估计算法,并依据CS测量矩阵设计理论提出了测量矩阵互相关最小化的导频图案优化准则。仿真结果表明,同已有的NC-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相比,CS信道估计能够在多种禁用子载波场景下,使用较少导频获得很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连续载波正交频分复用 压缩感知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调制信号的无源互调测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砚平 黄浩 贺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8,共6页
随着收发共用和数字调制技术(如BPSK、QPSK)在卫星通信中大量使用,原有的连续波(continous wave,CW)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测试系统存在验证不充分的问题。设计了宽带调制信号PIM测试方法改进了原有的测试系统,通过采... 随着收发共用和数字调制技术(如BPSK、QPSK)在卫星通信中大量使用,原有的连续波(continous wave,CW)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测试系统存在验证不充分的问题。设计了宽带调制信号PIM测试方法改进了原有的测试系统,通过采用通道功率测试PIM,测试研究结果表明BPSK、QPSK数字调制无源互调量值均高于连续载波信号2~9 dB,考虑到卫星运行可靠性,采用数字调制宽带工作模式改进原有测试系统后更接近实际工作方式,提高了地面验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共用 无源互调 数字调制 连续载波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时分多址信号射频特征及其在特定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潘一苇 彭华 +1 位作者 李天昀 王文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61-2668,共8页
时分多址(TDMA)信号特定辐射源识别(SEI)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突发数据的长度。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射频特征,从载波相位上揭示了相邻时隙的用户是否相同,为相同用户的数据累积提供了依据。该文首先分析了特征的产生机理,并给出了提取方法... 时分多址(TDMA)信号特定辐射源识别(SEI)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突发数据的长度。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射频特征,从载波相位上揭示了相邻时隙的用户是否相同,为相同用户的数据累积提供了依据。该文首先分析了特征的产生机理,并给出了提取方法;根据特征的统计特性,推导了自适应的判决门限,实现了相邻时隙用户身份的检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SEI处理流程,通过数据累积打破了每个时隙单独识别的传统思维。实验结果表明:该特征对噪声具备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实现相邻时隙用户身份的准确检测;与传统做法相比,新的处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TDMA信号SEI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辐射源识别 时分多址信号 射频特征 载波相位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A演进版本引入的主要技术
6
作者 张森 《邮电设计技术》 2008年第5期23-25,共3页
从高阶调制、多输入多输出、多载波运行、二层增强特性、连续性分组连接、增强型CELL_FACH、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速分组接入(HSPA)演进的主要概念。
关键词 高速分组接入 高阶调制 多输入多输出 载波连续性分组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