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林勇 彭静君 +6 位作者 李颖 张翔 李文成 赵兴艳 陈寿珊 黄莉 黄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BP...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炎性指标、免疫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及免疫指标(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各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各炎性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ICU转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28天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5%vs 6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vs 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BP可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被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小儿 连续血液净化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柯 覃红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为更好的救治严重脓毒症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取脓毒症的常规...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为更好的救治严重脓毒症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取脓毒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CBP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6、TNF-α、CRP水平及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IL-6、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均显著下降,观察组CRP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疗法可有效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严重脓毒症 T 淋巴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小儿脓毒症 被引量:10
3
作者 陆国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连续血液净化可以通过滤过、吸附等清除中大分子炎症递质,降低组织炎症递质水平,改善心肺等主要器官功能,有助于脓毒症的治疗。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脓毒症的救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长江 熊旭明 +1 位作者 刘卫江 李昭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对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organsdysfunctionsyndrome,MODS)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方法,对21例MODS患者(2002年10月至2004年1...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对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organsdysfunctionsyndrome,MODS)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方法,对21例MODS患者(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活性药用量、氧合指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CVVH治疗后可提高氧合指数,稳定血压及减少血管活性药用量,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适当水平。治疗后总体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对多器官功能不全者,连续血液净化可提高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多器官功能不全 氧合指数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中血压实时监测模块的研究
5
作者 刘永峰 钟君 +2 位作者 成贤锴 于涌 熊大曦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4,共4页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中血压值是确定患者病情的重要参数,因此设计了一种非侵入式的血压实时监测模块。该监测模块采用气压传感器作为检测血压的测量元件,低功耗的单片机MSP430F449作为处理核心,高精度的AD7714作为模数转换模块,实现了对循...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中血压值是确定患者病情的重要参数,因此设计了一种非侵入式的血压实时监测模块。该监测模块采用气压传感器作为检测血压的测量元件,低功耗的单片机MSP430F449作为处理核心,高精度的AD7714作为模数转换模块,实现了对循环管路中血压的非侵入式实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血压实时监测模块能实现0.12%精度,输入、输出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能准确反映血压的实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 实时监测 血压 低功耗 非侵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中国儿童重症医学科应用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雪 钱素云 +7 位作者 祝益民 许煊 刘春峰 许峰 任晓旭 王莹 张育才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7-351,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儿科血液净化技术2012年至2016年的发展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选择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急救或重症学组成员单位为调查医院,基于2012年相同调查问卷修改完善《CBP应用现状调查表》(简称调查表),调查内容:(1... 目的了解中国儿科血液净化技术2012年至2016年的发展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选择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急救或重症学组成员单位为调查医院,基于2012年相同调查问卷修改完善《CBP应用现状调查表》(简称调查表),调查内容:(1)调查医院性质、规模和PICU床位数;(2)各项血液净化技术开展情况:腹膜透析(IPD)、血液透析(IHD)、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技术(TPE)、血液灌流(HP)、血液吸附(PA)和人工肝支持(ALSS);(3)CBP救治病种及并发症的分布情况,对调查医院统一培训后完成填写。结果 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3月30日28个省中39个城市53/55家医院完成调查表填写,儿科专科医院39家,综合性医院14家,三级甲等医院49家;均有PICU病房,PICU平均床位数25张。开展CRRT的23家医院共有6 618例;开展TPE的32家医院2 580例,开展HP的23家医院2 238例,开展ALSS的20家医院开展961例。应用各项技术的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IPD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CBP各技术的实施80%以上的医院以ICU为主,其次为肾内科;CBP主要应用于脓毒症24.3%,MODS 20.3%,药物中毒12.7%等的治疗。9家医院已开展新生儿CBP技术,共46例新生儿接受CBP治疗。5年间共有1 093例肝功能衰竭患儿应用CBP的治疗,各模式成活率HP 85.7%,TPE+HP 72.0%,TPE 70.5%、CRRT 69.8%,TPE+CRRT模式50.0%。CBP的主要并发症为深静脉置管吸壁、堵膜等。结论 2012年至2016年CBP技术在全国儿童重症领域得到很大推广,尤其在脓毒症等疾病的应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连续血液净化 重症医学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成立 王学莉 +2 位作者 马丽 伏添 李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靶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靶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靶器官损伤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外周血Th17/Treg细胞免疫水平、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2、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Ⅰ(TnI)以及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6、PCT、CRP、NT-prBNP、CK、CK-MB、TnT、TnI以及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抑制不良免疫应答,减少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血液净化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靶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换瓣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健 李宁 +3 位作者 黎代强 张光华 黄敬应 缪锦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28-2430,共3页
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对二尖瓣换瓣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发生LCOS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仅采用一般治疗的25例(一般组),加用CBP治疗... 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对二尖瓣换瓣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发生LCOS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仅采用一般治疗的25例(一般组),加用CBP治疗的22例(CBP组)。患者进入ICU即采用相同重症监护及治疗手段.CBP组在进入ICU6~12h期间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记录患者转入ICU24h时的动脉血乳酸、MODS发生情况、转归和28d病死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APACHEII评分、术前动脉血乳酸、术中动脉血乳酸,转入时动脉血乳酸、转入6h动脉血乳酸、MODS发生情况、APACHEⅡ评分,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进入ICU6~12h期间CBP组加用CBP治疗,记录患者转入ICU24h时的动脉血乳酸[(4.12±1.96)mmol/L眠(8.66±1.73)mmol/L,t=8.44]、MODS发生情况,两组转归[好转:86%(19/22)眠52%(13/25),x2=6.4;恶化:14%(3/22)135.48%(12/25),x2=6.4]和28d病死率[18%(4/22)/35.56%(14/25),X2=7.08],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OS患者及时进行CBP可以明显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有效防治MODS,提高好转率,显著降低28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连续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保护作用
9
作者 祝茂盛 石敦义 +4 位作者 王斌 杨义琴 王鹏 余锋 孔林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465-465,共1页
目的探析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5,采用血必净治疗)和研究组(n=45,采用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 目的探析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5,采用血必净治疗)和研究组(n=45,采用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CT、TF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R、MAP、CI相比,研究组HR显著降低,且MAP、CI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O.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采用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可显著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严重脓毒症 心肌保护作用 血必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天彪 宋文学 +1 位作者 王敏 王小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75,共3页
评价连续血液净化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连续血液净化能够维持患者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感染性休克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流动力学探索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与护理
11
作者 曾菲 赵园园 王越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54,共1页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新型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来代替危重症患者的肾脏,实现清除毒物与炎性递质、交换水电解质、提供影响等肾脏功能。但由于危重症患者多存在内环境紊乱、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血流动力学往往不稳...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新型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来代替危重症患者的肾脏,实现清除毒物与炎性递质、交换水电解质、提供影响等肾脏功能。但由于危重症患者多存在内环境紊乱、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血流动力学往往不稳定,连续性血液净化是否会影响到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尚不清楚。由美国Michael R. Pinsky等主编,陈德昌、刘娇主译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一书系统阐述了血流动力学相关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基础,为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与护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危重症患者 血流动力学监测 肾脏功能 内环境紊乱 危重症病人 清除毒物 血液净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欣怡 石安 +1 位作者 张素兰 李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防出血及营养支持。结果:5例病人在血液净化治疗后氨甲蝶呤血药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内,肾功能恢复正常,顺利转出重症监护室。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治疗氨甲蝶呤排泄延迟具有独特优势,结合肿瘤病人的特点,加强感染预防、密切观察出血风险及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氨甲蝶呤排泄延迟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黄丽璇 戴小梅 +1 位作者 吕桂兰 刘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5个省份8家医院的145名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调查。结...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5个省份8家医院的145名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调查。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62±0.64)分;护士工作环境感知总均分为(3.15±0.54)分;离职意愿总均分为(2.14±0.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嵌入的影响因素包括离职意愿、用工性质、护士工作环境、生育状况和学历(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0.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的工作嵌入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可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改善护士工作环境、降低离职意愿,提高工作嵌入水平,从而达到稳定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人才队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护士 工作嵌入 护士工作环境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晓鸿 陈家斌 夏银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0例进行分析,比较连续血液净化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0例进行分析,比较连续血液净化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家族及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血液净化后患者心率、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锲压均有效恢复,且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液净化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2、IL6和IL10以及TGFβ上水平均明显降低,MEK信号通路蛋白Ras、MEK及ERK1/2表达均明显降低,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可能通过降低患者白细胞介素及TGFβ水平、抑制MEK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血液净化 白细胞介素 ERK1/2信号通路 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凤葵 林惠盈 吴文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84-1485,共2页
目的:探讨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进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pH、氧合指数、HCO3-,动脉血乳酸、中心静脉压、血压、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 目的:探讨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进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pH、氧合指数、HCO3-,动脉血乳酸、中心静脉压、血压、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3例救治成功,11例死亡,死亡率45.8%;治疗后总体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他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可以减少。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及早进行连续血液净化,可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脏器功能损害,可提高救治率,而在临床上仔细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感染性休克的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感染性休克 观察和护理 APACHE-Ⅱ评分 HCO3^- 血管活性药物 连续血液净化 脏器功能损害 休克患者 观察与护理 中心静脉压 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后 动态观察 氧合指数 救治成功 生化指标 药物用量 不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彭登高 卿国忠 +2 位作者 唐卓 尹剑 李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06-2708,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伴有应激性高血糖需CBP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共24例,检测其CBP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伴有应激性高血糖需CBP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共24例,检测其CBP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计算患者CBP治疗前、治疗后24 h葡萄糖输入量与胰岛素用量比值(G/I),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所有患者经CBP治疗后FPG、FIN、hs-CRP、IL-6、TNF-α水平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治疗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超量的炎性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透析 脓毒症 血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5
17
作者 付素珍 孙杰 +2 位作者 董云 赵琪 关炳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31-273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CBP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CBP组加用CBP治疗,持续治疗72 h。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CBP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CBP组加用CBP治疗,持续治疗72 h。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记录28 d生存率和重症病房(ICU)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 h各时点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辅助性T细胞1/2(Th1/Th2)比值;酶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CBP组APACHEⅡ、SOFA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BP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72 h后,CBP组患者外周血IL-1、IL-10、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h1/Th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能通过清除炎症介质,增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Th1/Th2的平衡,从而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总体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血液净化 TM TH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合酶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曾爱英 戴木森 +4 位作者 王晓萍 陈本敦 陈敏 陈炳星 孙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为CRRT和SIRS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收住本院急诊ICU、内科ICU及外科ICU的SIRS及Sepsi...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为CRRT和SIRS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收住本院急诊ICU、内科ICU及外科ICU的SIRS及Sepsis患者病例,记录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数(PaO2/FiO2)、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APACHE II评分的变化,并采用比色法检测患者血清NOS含量变化,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含量变化。结果:CRRT治疗后24、48、72h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各时间点NOS值及PCT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能显著改善SIRS/Sepsis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作用与清除损伤性作用因子NOS及PC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一氧化氮合酶 降钙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抗凝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赵志权 磨红 +5 位作者 蒙洁英 何联义 赵奇胜 徐瑾 宁燕虹 唐喜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06-2008,共3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抗凝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在行CBP治疗时,实验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CBP治疗中监...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抗凝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在行CBP治疗时,实验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CBP治疗中监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路动脉压、静脉压变化;观察管路、滤器凝血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组织器官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阿加曲班组治疗后4h及8h静脉端APTT明显增高,动脉端APTT也增高,但不如静脉端明显,而且治疗后恢复接近治疗前水平。低分子肝素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2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或器官出血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已观察到阿加曲班的体外抗凝效果有优于低分子肝素的趋势,而很少并发出血,可应用于伴有出血倾向的MODS患者行CBP治疗时的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阿加曲班 低分子肝素钙 连续血液净化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姚红兵 文明波 +2 位作者 黄高 吴定国 杨志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1,19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择2007-06/2010-06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按照是否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58例,监...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择2007-06/2010-06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按照是否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58例,监测治疗前后病情及行动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变化,并分别在治疗0、6、12、24、48、72h各时间点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IL-8水平的变化。结果:经72h治疗后,CBP治疗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CBP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改善,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BP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72h内所有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BP治疗能快速有效改善SAP患者病情,清除患者血清中过多的TNF-α、IL-6、IL-10、IL-8细胞因子,改善SAP患者临床转归,可成为治疗SAP的重要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