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的血压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位艳伟 田树光 陈元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6期581-584,共4页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因移植供体稀缺,影响了心脏移植的应用。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CF-LVAD)除了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治疗外,对于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也可作为他们的最终选择。虽然近年来CF-LVAD的性能得到很...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因移植供体稀缺,影响了心脏移植的应用。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CF-LVAD)除了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治疗外,对于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也可作为他们的最终选择。虽然近年来CF-LVAD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植入量也在逐年上升,但植入后引起的并发症常常困扰着术后患者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血压控制不良有密切关系。本文将从CF-LVAD植入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血压增高导致CF-LVAD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以及CF-LVAD植入后患者的血压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 终末期心力衰竭 血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血流流速和流出管道方向的优化
2
作者 汪咏怡 石黎 +2 位作者 胡世军 谭骁 赵天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7-468,共12页
目的: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是一种辅助心脏血液循环的机电装置,可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最常置于左心室。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可以改善心室灌注性能,但同时改变了左心室... 目的: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是一种辅助心脏血液循环的机电装置,可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最常置于左心室。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可以改善心室灌注性能,但同时改变了左心室内局部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三维重建模型下应用LVAD后的流体-颗粒相互作用和血栓栓塞形成风险,有助于理解不同血流流速和流出管道方向的LVAD的植入效果。方法:使用Mimics软件,基于1名植入LAVD的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心脏舒张末期的CT图像,粗略构建立体光刻(stereo lithography,STL)格式的三维重建模型。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评估相同粒径(2 mm)下不同流出管道方向的LVAD在不同血流流速(4 L/min和5 L/min)条件下的流体-颗粒相互作用和血栓栓塞形成风险,并对该患者实施血液流速优化方案。结果:在LVAD血流流速为5 L/min时,血液回流和血流停滞使血流颗粒停留时间(residence time,RT)延长,增加了主动脉根部血栓形成的风险,颗粒向头臂干移动的比例高达20.33%;当LVAD血液流速为4 L/min时,主动脉中血液湍流减少,血流颗粒RT缩短,颗粒向头臂干移动的比例降至10.54%;当LVAD血液流速为5 L/min,流出管道方向最优时,主动脉中血液湍流减少,血流颗粒RT缩短,颗粒向头臂干移动的比例降至11.22%。对该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发现LVAD工作状态良好,且患者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植入LVAD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优化LVAD的血流和流出管道方向可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特定患者模型 血流动力学 流体-颗粒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插管的置管深度变化对血栓形成风险的计算分析
3
作者 董效维 陈增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2-372,共1页
目的研究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插管的不同置管深度对左心血栓生成风险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实现最优的血流动力学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置管因素导致的血栓或溶血等并发症。方法基于临床影像数据重建心衰患者的左心三维模型,在6例患者... 目的研究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插管的不同置管深度对左心血栓生成风险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实现最优的血流动力学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置管因素导致的血栓或溶血等并发症。方法基于临床影像数据重建心衰患者的左心三维模型,在6例患者不同大小的左心模型(左心室内径35~55 mm)心尖顶部置入3种不同深度(10、20、30 mm)的插管,使用处理后的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计算,评估分析了影响血栓形成的三个关键因素:血液停滞率、时间平均剪切应力和血小板剪切应力累积值。结果左心的血流模式容易受到插管置入深度的影响,与适当减少置管深度相比,常规置管深度(20 mm)的血小板落在血栓形成高发区域(长滞留时间和高剪切力累积)的数量几乎是其4倍,左心内血流动力学异常,血小板过量激活、血栓形成和中风的风险明显更高。置管深度增加会降低平均剪切应力,增加血栓风险。左心室扩张率越大,血液停留时间越长,滞血率越高,血栓风险越高。结论LVAD的最佳置管深度随左心室大小而变化,在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期间,应考虑适当减少置管深度的手术配置,以减轻血栓风险。合适的置管深度可以使左心处于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环境中,以此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管深度 左心室辅助装置 左心辅助装置 血栓形成 临床影像 左心室内径 血流动力学 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影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宇锋 亢一舟 +2 位作者 穆振霞 黄素琴 高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4,141,共7页
目的 探究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为45°、60°、90°的3个主动脉模型和主动脉瓣膜模型,搭建体外搏动台... 目的 探究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为45°、60°、90°的3个主动脉模型和主动脉瓣膜模型,搭建体外搏动台用于体外实验。运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选取心动周期中的3个时刻(T_(1)收缩峰值期,T_(2)瓣膜快速闭合时期和T_(3)舒张峰值期)探究主动脉瓣膜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采用速度矢量、涡量、黏性剪切力指标评价LVAD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瓣膜快速闭合时期,吻合角度增大时,瓣膜近壁面血流速度、平均涡量和最大黏性剪切力均增大。结论 吻合角度较低时,血流对主动脉瓣膜的冲击速度较小,瓣膜受到较小的剪切力,使瓣膜处于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环境。研究结果为临床手术中吻合角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吻合角度 主动脉瓣膜 粒子图像测速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