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预乳化半连续法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彤 吴赞敏 任仲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不同配方的丙烯酸类合成增稠剂,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流变性研究。在氨水增稠后的丙烯酸乳液增稠剂具有优良的剪切变稀性。
关键词 丙烯酸 连续乳液聚合 合成增稠剂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连续本体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杜起 李忠辉 +2 位作者 吴秋芳 高玮 马新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连续本体聚合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连续本体聚合的工艺和研究方向,并展望了国内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连续本体聚合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工艺 双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本体法聚苯乙烯中试装置的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梅 刘源 李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4期63-65,71,共4页
设计开发了我国第一套5 kg/h连续本体法聚苯乙烯中试装置。该装置顺利开车并成功生产出通用级聚苯乙烯和高透明抗冲聚苯乙烯。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中试装置 连续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臣 张力 +3 位作者 李国明 刘意 杨冠玲 何振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散系数<0 2),固质量分数高达35%的硅丙微乳液.TEM,BI-200SMGoniometer观察和测试了乳胶粒形态、大小及分布,FTIR谱图分析表明反应生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改性 丙烯酸酯 微乳液 连续乳液聚合 胶体分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型高效催化剂在环管PP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夏先知 杜宏斌 +9 位作者 王新生 张天一 杨菊秀 李天益 施培明 马森林 刘勇 黄伟东 陆秋欢 郭晓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介绍了使用DQ型球形高效催化剂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塑料事业部70kt/a环管连续法工业聚丙烯生产装置上应用研究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DQ型 球形催化剂 聚丙烯 连续聚合法 环管反应器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杰凤 李春海 +1 位作者 王志辉 车伟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 ,半连续种子聚合法 ,通过MMA -St-BA -AA四元共聚反应 ,制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阴 /非离子乳化剂配比、核壳两阶段乳化剂配比以及功能性单体对乳液聚合反应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核/壳型 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涂料 预乳化工艺 连续种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顾丽娜 宋金星 +4 位作者 陆林光 魏艳 王胜鹏 陈红梅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663,共7页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共聚乳液。半连续乳液聚合得到的硅丙共聚乳液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窄;采用半连续滴加纯丙烯酸酯单体和滴加单体预乳液对共聚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态影响不大。采用间歇乳液聚合可使有机硅单体的开环聚合和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同时进行,获得的硅丙乳液稳定性好,但聚合转化率偏低,乳胶粒子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硅丙共聚乳液胶膜的吸水率小于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并随有机硅共聚率的增加而降低;硅丙乳液胶膜的接触角接近有机硅接触角。硅丙共聚乳液涂层整理的织物手感优异,但涂层牢度小于纯丙乳液整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间歇乳液聚合 织物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MMA和BA共聚微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心亚 黄洪 +2 位作者 黎永津 蓝仁华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微乳液,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在高固含量MMA和BA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微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微乳液,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在高固含量MMA和BA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微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实验得到了固含量达5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粒径为30~50 nm的微乳液。通过特定的实验,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的双峰分布和乳液粒径的多分散性,表明微乳液成核的途径包括胶束成核、单体液滴成核和均相成核之一种或三种;并且制备的微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机械、化学和冻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微乳液 乳液共聚 连续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涛 苏智魁 李倩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做了测试,用接触角法对乳液固化膜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19.34%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乳液稳定性良好,成膜性较好,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24.26 mJ/m2,与之相对应的无氟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52.73 mJ/m2。根据本研究得出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方法制备的乳液及其膜有较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乳液聚合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乳液 接触角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SiO_2-PBA)复合粒子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明 胡星琪 +1 位作者 李富生 董兆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采用Winzor提出的界面自由能计算方法对核壳型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的四种常见形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正向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定性地分析了硅溶胶粒子吸附在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的可能性。采用种子半... 采用Winzor提出的界面自由能计算方法对核壳型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的四种常见形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正向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定性地分析了硅溶胶粒子吸附在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的可能性。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二氧化硅-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证实了最终合成的粒子形态,燃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丁酯 核壳型 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 硅溶胶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杨 顾准 +1 位作者 季康 陈红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2期30-33,共4页
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醋酸乙烯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并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 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醋酸乙烯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并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比、过硫酸钾用量、软硬单体质量比和丙烯酸用量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占体系总质量的30%(丙烯酸丁酯与醋酸乙烯酯质量比1∶6、丙烯酸用量1%)、过硫酸钾用量为0.5%~0.6%、复合乳化剂(SDS与OP-10质量比1∶15)用量为2.5%时,制备得到的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 乳液 胶粘剂 多组分 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建立绵羊分子育种和繁育体系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云生 靳勇 《草食家畜》 2014年第6期15-21,共7页
为了提高新疆羊肉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满足新疆消费市场对羊肉的强烈需求。本文就新疆养羊业现状、品种培育和多胎品种羊引进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依据新疆绵羊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绵羊育种和改良技术措施:绵羊新品种培育的分子育种方法(... 为了提高新疆羊肉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满足新疆消费市场对羊肉的强烈需求。本文就新疆养羊业现状、品种培育和多胎品种羊引进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依据新疆绵羊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绵羊育种和改良技术措施:绵羊新品种培育的分子育种方法(基因锚定育种法和基因连续聚合育种法)能够有效减少品种选育的世代数,准确、快速实现针对目的基因的分子育种目标;绵羊分子繁育体系建立方法可准确、高效完成绵羊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将绵羊分子育种与繁育体系应用于新疆多胎羊引种、改良、育种和生产等实践中,组建多胎导入群、多胎生产群和多胎育种群,实现新疆绵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同步进行。绵羊分子繁育技术能够快速增加新疆绵羊繁育率和羊肉产量,推动新疆养羊业向更好、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育种 分子育种 基因锚定育种 基因连续聚合育种 分子繁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型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爱玲 张萌 +1 位作者 张楠 崔叶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针对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耐酸性差的问题,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环氧树酯的... 针对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耐酸性差的问题,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环氧树酯的改性效果,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改性乳液、AES、PEG-400和OBSH对复合乳液涂料的固含量、润湿性和耐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含量为2. 62%时,水性乳液的热稳定性较好,固含量达到44. 4%.复合乳液涂料最佳工艺配方为:水性丙烯酸酯乳液(150 g)、改性乳液(15 g)、AES(10 g)、PEG-400(1 g)、OBSH(0. 6 g).以环氧树脂改性乳液配制的复合乳液涂料漆膜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室温下可耐酸168 h,浸酸失重不高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乳液 环氧丙烯酸酯 涂层 耐酸性 流变性 固含量 润湿性 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芳 黄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6,共5页
为了制备一种疏水抗覆冰涂料,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通过添加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和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分别合成了纯丙乳液、硅丙乳液和纳米二氧化硅/硅丙复合乳液,并将乳液涂覆在铝片表面,室温干燥成膜。利用红外光谱、粒度... 为了制备一种疏水抗覆冰涂料,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通过添加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和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分别合成了纯丙乳液、硅丙乳液和纳米二氧化硅/硅丙复合乳液,并将乳液涂覆在铝片表面,室温干燥成膜。利用红外光谱、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3种乳液及其涂膜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A-151可以使涂膜交联度提高到95%,吸水率降低到5%;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可提高乳液涂膜的热分解温度,使乳液粒径大小分布均匀。此方法中,A-151和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乳液涂膜疏水作用有限,仅使接触角增加到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丙乳液 纳米SiO2/硅丙复合乳液 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光纤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方 周南桥 《塑料》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3-66,58,共5页
塑料光纤在光纤入户等方面的独特优点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制得低损耗、高纯度的塑料光纤是目前国内外共同的目标。旨在介绍塑料光纤的优点、特性以及损耗机理,详细介绍了多种塑料光纤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棒管法、共挤法、涂覆法和... 塑料光纤在光纤入户等方面的独特优点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制得低损耗、高纯度的塑料光纤是目前国内外共同的目标。旨在介绍塑料光纤的优点、特性以及损耗机理,详细介绍了多种塑料光纤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棒管法、共挤法、涂覆法和连续聚合纺丝法,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加工方法的优缺点以便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光纤 制备方 研究进展 损耗机理 棒管 连续聚合纺丝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统林 邱祖民 +2 位作者 肖建军 亢敏霞 杨方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7-91,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并通过加入适量有机硅A-174制备了具有软核硬壳结构的核壳乳液。研究了有机硅A-174质量分数和加入方式对乳液聚合和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并通过加入适量有机硅A-174制备了具有软核硬壳结构的核壳乳液。研究了有机硅A-174质量分数和加入方式对乳液聚合和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粒度分析、热重分析(TGA)、差式扫描量热(DSC)、原子力显微镜(AFM)、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分析手段对乳液及涂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有机硅A-174质量分数为4%且与30%的壳单体预乳化后加入时,得到乳胶粒平均粒径为97. 8 nm、转化率为93%、凝胶率为0. 8%的有机硅改性核壳丙烯酸酯乳液,此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吸水率为10. 5%,水接触角为72. 6°,质量损失50%时的热分解温度为407.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有机硅 核壳结构 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