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谦 李宝福 +2 位作者 刘冰 王春满 李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08例顽固性PHN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08例顽固性PHN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临床有效率、镇痛补救情况、睡眠质量,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随访期间,4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联合组103例,对照组101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2%(P<0.05)。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的时间、组间、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联合组VAS、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镇痛补救次数低于对照组,曲马多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组血清HMGB1、IL-1β、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PHN,能有效减轻神经炎性损伤,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CT引导下脉冲射频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脉冲射频 连续神经阻滞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颈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汤达承 黄穗翔 +2 位作者 魏星 吴秋韵 李伟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5,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中PHN发病率高于25%,70岁以上者PHN发病率高达75%[1]。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其中胸部PHN...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中PHN发病率高于25%,70岁以上者PHN发病率高达75%[1]。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其中胸部PHN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2]。尽管头面颈部PHN的发生率较低,但由于部位特殊,其治疗难度大,容易发展为顽固性神经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3]。现今,对于PHN仍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文献报道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颈部带状疱疹获得良好疗效[4,5],但关于连续阻滞的文献报道较少。我科多年来采用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颈部PHN获得良好疗效,而对于不适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病人,采用上胸段硬膜外连续阻滞也获得满意疗效。为此,本研究比较星状神经节连续神经阻滞与上胸段硬膜外连续阻滞方法治疗头面颈部PHN病人,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论证其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头面颈部 星状神经 流行病学统计 后遗神经 连续神经阻滞 顽固性神经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或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31
3
作者 赵峰 王丹丹 +3 位作者 杨光 黄礼兵 杨程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或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腰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随机均分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CLPB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FNB组)。术后镇痛负荷剂量0.2%...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或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腰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随机均分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CLPB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FNB组)。术后镇痛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0.4ml/kg,背景剂量0.2%罗哌卡因5ml/h,冲击剂量2ml/15min,保留镇痛48h。记录术后6、12、24、48h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48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和肌力评分。结果 CLP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FNB组(P<0.05),肌力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对于全膝关节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 连续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0
4
作者 唐帅 徐仲煌 +4 位作者 黄宇光 何凯 任丽英 钱文伟 翁习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4-578,共5页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32例拟行择期全身麻醉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分别给予CFNB和PCIA作为术后镇痛方式;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芬太尼...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32例拟行择期全身麻醉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分别给予CFNB和PCIA作为术后镇痛方式;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评分、吗啡用量、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角度;监测围手术期患者白细胞计数、乳酸、血糖、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术中60min和90min时,CFNB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PCIA组(P均<0.05)。CFNB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为(137.5±44.4)μg,明显低于PCIA组的(264.1±67.1)μg(P<0.01)。CFN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和活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1)。CFNB组在各点的吗啡累计消耗量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5或P<0.01)。CFNB组患者在术后24h和48h所达到的最大CPM角度分别为(55.0±9.4)°和(76.3±11.0)°,明显高于PCIA组的(44.6±9.9)°和(67.5±10.3)°(P均<0.05)。CFNB组患者的嗜睡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7.5%和37.5%,明显低于PCIA组的75.0%和81.3%(P均<0.05)。CFNB组患者对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评分为(93.1±7.9)分,明显高于PCIA组的(79.1±11.9)分(P<0.01)。结论 CFNB在TKA中的镇痛效果优于PCIA。与PCIA相比,CFNB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不良反应较轻,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连续神经阻滞 患者自控镇痛 疼痛评分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丹 闵苏 +1 位作者 何开华 汪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77-2481,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CFNB)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对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CFNB)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对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Ⅲ级、行TK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CFNB和PCIA两组,镇痛3 d。记录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泵按压次数、肌注曲马多量,患膝关节运动角度,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每日行走次数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CFNB组患者术后静息、主动功能锻炼(a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AFE)及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ontinuous passive movement,CPM)状态下VAS评分低于PCIA组(P〈0.05);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量少于PCIA组(P〈0.05);术后24、48、72 h患膝关节运动角度及每日行走次数大于PCIA组(P〈0.05),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短于PCI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PCIA组(9.88±1.09 vs 8.60±1.17,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CFNB术后镇痛效果优于PCIA,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 全膝置换 术后镇痛 功能恢复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型导管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贾东林 李水清 +3 位作者 韩彬 王军 郭向阳 余家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刺激型导管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刺激型导管组(S组)与普通型导管组(N组),全麻诱导前置入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两组术后经导管均持续输注0... 目的观察刺激型导管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刺激型导管组(S组)与普通型导管组(N组),全麻诱导前置入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两组术后经导管均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5ml/h,持续3d。记录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完善率、患者疼痛VAS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S组阻滞起效较快,完善率较高,操作时间延长(P<0.01);两组VA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激型导管用于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起效快,阻滞完善,但操作时间延长,镇痛效果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型导管 连续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瑜 袁力勇 +2 位作者 葛叶盈 时君 胡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镇痛效果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12月期间本院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男16例,女74例,年龄40~80岁,BMI 25.7~31.2 kg/m^2,ASA I或II...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镇痛效果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12月期间本院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男16例,女74例,年龄40~80岁,BMI 25.7~31.2 kg/m^2,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三组:0.2%罗哌卡因组(R_(0.2)组)、0.15%罗哌卡因组(R_(0.15)组)和0.1%罗哌卡因组(R_(0.1)组),每组30例。R_(0.2)组、R_(0.15)组和R_(0.1)组分别以0.2%罗哌卡因、0.15%罗哌卡因和0.1%罗哌卡因行术后CFNB自控镇痛(PCA),上述罗哌卡因均复合右美托咪定400μg。分别记录术后4、8、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48 h内罗哌卡因总量、PCA总按压次数和使用吗啡情况,记录术后12、24、48 h肌力分级情况,术后1、2、3 d符合"四合一标准"出院情况,记录血肿、渗液、跌倒、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12、24 h R_(0.2)组和R_(0.15)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R_(0.1)组(P<0.05)。R_(0.2)组和R_(0.15)组罗哌卡因总量明显低于R_(0.1)组(P<0.05),PCA总按压次数明显少于R_(0.1)组(P<0.05)。术后12、24 h R_(0.2)组和R_(0.15)组肌力明显低于R_(0.1)组(P<0.05),且R_(0.2)组明显低于R_(0.15)组(P<0.05)。术后2 d R_(0.2)组和R_(0.15)组出院率明显低于R_(0.1)组(P<0.05)。三组患者血肿、渗液、跌倒、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未出现置管部位感染、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400μg复合0.15%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作用完善,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轻微,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连续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5 位作者 孙学飞 张华 王福朝 吕东海 姚长青 王忠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206例,年龄32~7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3~34.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206例,年龄32~7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3~34.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PG组病人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胸3椎旁间隙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并置入导管。两组病人诱导后插入喉罩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术后PG组给予连续胸椎旁神经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analgesia,PCPA),GA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术中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满意率情况和不良反应。随访术后3、6、12个月时病人PMPS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相比,PG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PG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均显著少于GA组,术后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GA组(P<0.05);PG组病人术后嗜睡、PONV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率较GA组显著下降(P<0.05)。PG组病人术后3、6、12个月PMP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可有效减少PMP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围术期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雪敏 李春华 +1 位作者 赵伟 门秀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1-884,共4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及围术期 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 TKA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及围术期 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 TKA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帕瑞昔布钠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B 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用快速诱导喉罩全麻,均于手术切皮前30 min 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首次注射8 h 后再次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A组术毕术侧股神经穿刺置管并连接电子镇痛泵,B 组术后静脉接电子镇痛泵。记录术后6、12、24、36、48 h 静息及运动时的 VAS 评分,分别在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 h (T2)、48 h(T3)、72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采用 ELISA法测定血浆 IFN-γ和 IL-10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术后48 h 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 h A组静息时 VAS 评分明显低于B组,术后各时点 A组运动时 VAS 评分明显低于B组(P 〈0.05);与 T0时比较,T1~T3时两组血浆 Cor 浓度明显升高,T2、T3时 A组血浆 IFN-γ浓度明显降低,T2~T4时B组血浆 IFN-γ浓度明显降低,T1~T4时两组血浆 IL-10浓度明显升高(P 〈0.05);T1~T3时 A组血浆 Cor 浓度明显低于B组,T2~T4时 A组血浆 IFN-γ浓度明显高于B组,T1~T4时 A组血浆 IL-10浓度明显低于B组(P 〈0.05)。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 〈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以有效减少患者 Cor 的分泌,同时延缓 IFN-γ分泌的减少和 IL-10分泌的增加,有效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连续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贺端端 贾东林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9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22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C+S组),2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S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及穿刺并发...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9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22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C+S组),2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S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及穿刺并发症。结果 C+S组操作时间(6.3±3.0)min,明显短于S组(11.5±7.0)min(t=-3.212,P=0.002)。经股神经管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后15 min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Z=-0.462,P=0.644)。术后静态VAS评分(RVAS)、主动功能训练VAS评分(IVAS)和持续被动功能训练VAS评分(PVAS)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S组5例穿刺部位皮下淤血,C+S组无皮下淤血病例(P=0.049)。术后C+S组需要单次推注利多卡因4例,S组为5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术后72 h哌替啶用量C+S组与S组差异无显著性(Z=-0.069,P=0.94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可以减少穿刺导致的术后皮下淤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刺激器 连续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姬延 姜伟 +1 位作者 许蕊凤 黄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泵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安全隐患。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行... 目的: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泵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安全隐患。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行2852例 TKA,术后均使用 CFNB 镇痛泵,2012年12月前1483例采用常规护理,2013年1月后1369例加强安全管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回顾病例资料,统计不良事件如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结果2012年12月前1483例发生不良事件6例(0.4%),均为跌倒,2013年1月后1369例未发生不良事件,二者差异有显著性(Fisher 检验,P =0.032)。结论完善预防跌倒流程,术后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跌倒安全隐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跌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足部手术术后镇痛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爱忠 陈佳 江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7-769,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足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跟骨或外踝骨折患者20例,在腰麻下行切复内固定术后,随机被分为连续坐骨神经阻滞(CSB)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每组10例。记录术后静息和运动时的VAS...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足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跟骨或外踝骨折患者20例,在腰麻下行切复内固定术后,随机被分为连续坐骨神经阻滞(CSB)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每组10例。记录术后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不同时段吗啡用量、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CSB组在术后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都显著低于PCA组(P<0.05或P<0.01);CSB组各时间段吗啡用量及吗啡总量少于PCA组(P<0.01)。CSB组患者镇痛满意度优于PC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连续坐骨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足部、踝部手术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坐骨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蓉 严敏 +1 位作者 万政佐 张蔚青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P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对照组(C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P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对照组(C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置管术后镇痛。观察两组区域阻滞前(T0),阻滞后15 min(T1),侧卧位双肺通气5 min(T2),单肺通气15 min(T3)、30min(T4)、45 min(T5)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比较两组术后2、6、12、24、48 h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以及静息和咳嗽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C组MAP、HR在T1时点较T0下降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肺内分流率从T2时开始升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24 h咳嗽VAS评分P组优于C组,术后12、24 h静息VAS评分P组优于C组(P<0.05),术后2、6 h动脉血氧分压P组高于C组(P<0.05)。结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单肺通气手术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对肺内分流影响与硬膜外阻滞相当,减轻术后运动性疼痛,改善术后氧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单肺通气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4
14
作者 傅志海 吴雅松 +2 位作者 王小虎 陈再治 熊贤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9-820,共2页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优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尤其是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的单靶点注射法被证实为简单、有效。本文观察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单靶点注射法的基础上置入导管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优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尤其是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的单靶点注射法被证实为简单、有效。本文观察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单靶点注射法的基础上置入导管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手术后镇痛 上肢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上入路 超声引导 超声技术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下肢Buerger′s病的顽固性疼痛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晨婕 史宏伟 +2 位作者 李陆军 陆伟萍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下肢Burger′s病的顽固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40例Buerger′s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治疗组(A组):采用便携式彩色二维超声仪引导下行患侧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置管两周;对照组(B组)给...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下肢Burger′s病的顽固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40例Buerger′s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治疗组(A组):采用便携式彩色二维超声仪引导下行患侧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置管两周;对照组(B组)给予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物治疗,观察期为两周。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疼痛VAS评分、患肢皮温和有无血管神经及脏器损伤、恶心呕吐、感觉异常、运动减退、视物模糊、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2周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显著下降,皮肤温度明显升高(P<0.01),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直视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技术,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可在下肢Buerger′s病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发挥短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 Buerger’s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4
16
作者 何炳华 郭庆聪 黄德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08-271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镇痛组(C组)、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镇痛组(C组)、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并置管,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观察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术毕(T_3)、术后2h(T_4)的无创血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各时点采动脉血样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皮质醇(cort)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T组患者在异丙酚用量及瑞芬太尼用量减少,T组T_(2-4)时点的MAP和HR降低,T_(2-4)时点的AT-Ⅱ及cort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减弱应激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老年人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式注射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翔锋 刘威 +2 位作者 罗慧琴 卢希 林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常导致剧烈疼痛,约30%的病人有中度疼痛,60%有重度疼痛[1]。同时TKA术后需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患肢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及持续被动运动等训练),但康复训练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股四头...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常导致剧烈疼痛,约30%的病人有中度疼痛,60%有重度疼痛[1]。同时TKA术后需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患肢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及持续被动运动等训练),但康复训练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股四头肌痉挛,不仅会造成病人身心痛苦,甚至会影响到术后功能锻练以及假体关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PIB 神经损伤 VAS 穿刺点感染 连续神经阻滞 局麻药中毒 全膝关节 神经 罗哌卡因 脉冲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小林 王振华 陈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1-542,共2页
关键词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手术后镇痛 临床观察 上肢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多模式镇痛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秋菊 刘小男 +1 位作者 何开华 闵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联合多模式镇痛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联合多模式镇痛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方法:68例单侧髋关节翻修的...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联合多模式镇痛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联合多模式镇痛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方法:68例单侧髋关节翻修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CLPB组与PCIA组。2组患者术前3 d使用帕瑞昔布钠镇痛;CLPB组术后经患侧腰丛神经周围置管处使用罗哌卡因镇痛,PCIA组术后经静脉使用曲马多加氟比洛芬酯镇痛,2组患者持续镇痛3 d,且术后加用帕瑞昔布钠镇痛直至运动时VAS评分<3分。记录患者术后在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CLPB组患者术后各时刻点在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CLPB组术后6、12、24 h在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分别为(2.50±0.71)、(3.59±0.99)、(3.67±1.01)分,明显低于对应时刻点的PCIA组:(4.97±0.94)分(P=0.00)、(4.85±0.86)分(P=0.00)、(4.32±0.73)分(P=0.00);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帕瑞昔布钠用量明显少于PCI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CIA组。结论:CLPB联合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翻修术术后的早期疼痛,其术后镇痛效果优于PCIA,不良反应发生低,是髋关节翻修术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多模式镇痛 髋关节翻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红 陆文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 外科手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