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驱体法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工业化生产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大祥
宋永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满足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国产连续碳化硅纤维工业化势在必行。综述了国内外先驱体法工业化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的现状与产品特性,其中,国产超耐高温连续含铝碳化硅纤维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其稳定使用温度为1 600-1 800℃;氧质量分数...
为了满足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国产连续碳化硅纤维工业化势在必行。综述了国内外先驱体法工业化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的现状与产品特性,其中,国产超耐高温连续含铝碳化硅纤维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其稳定使用温度为1 600-1 800℃;氧质量分数为5%-6%的低氧含量纤维也通过两步烧成工艺制得了性能稳定的连续碳化硅纤维,其强度为2.2-2.7 GPa;并指出了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法
连续碳化硅纤维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快速烧成连续碳化硅纤维的表面分析
2
作者
李晓霞
冯春祥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4,49,共4页
以聚碳硅烷 (PCS)为先驱体 ,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和快速烧成工艺制备出性能较好的连续碳化硅 (SiC)纤维。采用XPS、SEM、TG等方法对所得SiC纤维的表面结构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快速烧成方式下引起纤维抗拉强度降低的...
以聚碳硅烷 (PCS)为先驱体 ,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和快速烧成工艺制备出性能较好的连续碳化硅 (SiC)纤维。采用XPS、SEM、TG等方法对所得SiC纤维的表面结构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快速烧成方式下引起纤维抗拉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 :快速烧成的SiC纤维表层有富含游离碳的热解沉积物 ,对纤维的热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采用超声清洗可以将其快速除去 ;表层缺陷是引起SiC纤维抗拉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化硅纤维
聚碳硅烷
快速烧成工艺
表面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续含铁碳化硅纤维2~18GHz频段雷达波吸收性能探索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志彦
王军
李效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7,共4页
采用聚二甲基硅烷(PDMS)与二茂铁合成了聚铁碳硅烷(PFCS)。PFCS经多孔熔融纺丝、空气不熔化和N2中1320℃连续烧成,可制得连续含铁碳化硅(SiC(Fe))吸波纤维,此纤维与环氧树脂制备的结构材料对2~18GHz的雷达波具有较好的吸收。运用元素...
采用聚二甲基硅烷(PDMS)与二茂铁合成了聚铁碳硅烷(PFCS)。PFCS经多孔熔融纺丝、空气不熔化和N2中1320℃连续烧成,可制得连续含铁碳化硅(SiC(Fe))吸波纤维,此纤维与环氧树脂制备的结构材料对2~18GHz的雷达波具有较好的吸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PS表征了PFCS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铁被引入到PFCS中;PFCS的主体结构为—Si—CH2—主链,其中Si上连接有—CH3、—CH2Si—和—H等;二茂铁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茂环与部分主链Si的结合,因此二茂铁起到了使部分主链交联的作用。HRTRM分析表明连续SiC(Fe)纤维主要由无定型SiCxO4-x、晶态β-SiC和游离碳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
含铁
碳化硅
纤维
聚铁碳硅烷
二茂铁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生产技术现状
被引量:
1
4
作者
辛世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12-320,共9页
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是目前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最高比模量,以及高热稳定性的人造纤维。其生产技术发展经历了从高含氧量到超低含氧量,从微量元素掺杂到多种元素掺杂复合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几个关键技术阶段。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生产的4个...
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是目前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最高比模量,以及高热稳定性的人造纤维。其生产技术发展经历了从高含氧量到超低含氧量,从微量元素掺杂到多种元素掺杂复合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几个关键技术阶段。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生产的4个关键技术工艺过程包括:有机硅烷小分子单体经化学或催化聚合形成有机聚硅烷(Polysilanes,PS)的聚合过程;PS的粘溶液或熔浆在惰性气氛中机械纺丝制造PS原丝的工艺过程;PS原丝经过在惰性化学气氛中控温化学转化形成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s,PCS)纤维及同时发生交联的热化学转化过程;PCS纤维在惰性以及/或者反应性气氛中高温热交联结晶化形成终烧碳化硅纤维的高温热化学转化过程。熟悉并完全掌握每一个工艺过程的技术关键,才能有效选择合适的工艺及生产装备,生产出高强度高模量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为我国航空航天以及高端制造业提供高品质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
碳化硅
(β-SiC)
连续
碳化硅
长丝
纤维
(SiCF)
聚硅烷(PS)
聚碳硅烷(PCS)
高温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华展
李永财
+3 位作者
兰琳
李思维
陈立富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真空袋工艺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10%-40%的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计算其吸波性能和反射率.结果表明,在10%-25%范围内,随着碳化硅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
采用真空袋工艺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10%-40%的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计算其吸波性能和反射率.结果表明,在10%-25%范围内,随着碳化硅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切值均增大,反射率减少,即吸波能力增大;而在高于25%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存在着最优纤维体积分数值;在纤维体积分数固定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也存在着最佳的材料厚度;当复合材料的SiC纤维体积分数为25%、厚度为3mm 时,其在X 波段内的反射率均低于-5dB,最低为-9.9dB,平均值为-7.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化硅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VD法SiC连续纤维用炭芯的研究 Ⅳ. 大直径中间相沥青氧化纤维高温热处理的化学/物理效应
6
作者
查庆芳
张玉贞
+1 位作者
吴明铂
朱星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4,共6页
考察了对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炭单丝 (LDMCF)的高温热处理 ,以及LDMCF与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纤维在不同氧化条件下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氧化恒温时间的增加 (氧化恒温时间最长达 8h) ,LDMCF的d0 0 2 和电阻率 (ρ)减小 ;LC0 0 2...
考察了对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炭单丝 (LDMCF)的高温热处理 ,以及LDMCF与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纤维在不同氧化条件下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氧化恒温时间的增加 (氧化恒温时间最长达 8h) ,LDMCF的d0 0 2 和电阻率 (ρ)减小 ;LC0 0 2 、取向度、 g因子和力学性能相应提高 ,LDMCF从乱层碳结构逐渐过渡到石墨微晶结构。在相同热处理温度 (HTT)和氧化条件下 ,两种LDMCF具有不同的d0 0 2 、LC0 0 2 、取向度、 g因子、ρ和力学性能 ,其间的差异与常压和加压制备LDMCF的前驱体中间相沥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电阻率
力学性能
取向度
CVD法
碳化硅
连续
纤维
炭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驱体法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工业化生产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大祥
宋永才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532010)
文摘
为了满足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国产连续碳化硅纤维工业化势在必行。综述了国内外先驱体法工业化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的现状与产品特性,其中,国产超耐高温连续含铝碳化硅纤维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其稳定使用温度为1 600-1 800℃;氧质量分数为5%-6%的低氧含量纤维也通过两步烧成工艺制得了性能稳定的连续碳化硅纤维,其强度为2.2-2.7 GPa;并指出了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先驱体法
连续碳化硅纤维
工业化生产
Keywords
polymer-derived method
continuous silicon carbide fiber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分类号
TQ343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速烧成连续碳化硅纤维的表面分析
2
作者
李晓霞
冯春祥
机构
电子工程学院科研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出处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4,49,共4页
基金
国防预研 ( 12.1.10.1)资助项目。
文摘
以聚碳硅烷 (PCS)为先驱体 ,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和快速烧成工艺制备出性能较好的连续碳化硅 (SiC)纤维。采用XPS、SEM、TG等方法对所得SiC纤维的表面结构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快速烧成方式下引起纤维抗拉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 :快速烧成的SiC纤维表层有富含游离碳的热解沉积物 ,对纤维的热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采用超声清洗可以将其快速除去 ;表层缺陷是引起SiC纤维抗拉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连续碳化硅纤维
聚碳硅烷
快速烧成工艺
表面结构
热稳定性
Keywords
Continuous silicon carbide fiber, Polycarbosilane, Fast heat-treatment process
分类号
TQ343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含铁碳化硅纤维2~18GHz频段雷达波吸收性能探索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志彦
王军
李效东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7,共4页
基金
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4131003030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8028B)
文摘
采用聚二甲基硅烷(PDMS)与二茂铁合成了聚铁碳硅烷(PFCS)。PFCS经多孔熔融纺丝、空气不熔化和N2中1320℃连续烧成,可制得连续含铁碳化硅(SiC(Fe))吸波纤维,此纤维与环氧树脂制备的结构材料对2~18GHz的雷达波具有较好的吸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PS表征了PFCS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铁被引入到PFCS中;PFCS的主体结构为—Si—CH2—主链,其中Si上连接有—CH3、—CH2Si—和—H等;二茂铁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茂环与部分主链Si的结合,因此二茂铁起到了使部分主链交联的作用。HRTRM分析表明连续SiC(Fe)纤维主要由无定型SiCxO4-x、晶态β-SiC和游离碳组成。
关键词
连续
含铁
碳化硅
纤维
聚铁碳硅烷
二茂铁
吸波性能
Keywords
continuous Fe-containing silicon carbide fibers
polyferrocarbosilane
ferrocene
radar-wave absorbing property
分类号
TQ343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生产技术现状
被引量:
1
4
作者
辛世煊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成树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12-320,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1B-2703-0104)
文摘
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是目前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最高比模量,以及高热稳定性的人造纤维。其生产技术发展经历了从高含氧量到超低含氧量,从微量元素掺杂到多种元素掺杂复合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几个关键技术阶段。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生产的4个关键技术工艺过程包括:有机硅烷小分子单体经化学或催化聚合形成有机聚硅烷(Polysilanes,PS)的聚合过程;PS的粘溶液或熔浆在惰性气氛中机械纺丝制造PS原丝的工艺过程;PS原丝经过在惰性化学气氛中控温化学转化形成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s,PCS)纤维及同时发生交联的热化学转化过程;PCS纤维在惰性以及/或者反应性气氛中高温热交联结晶化形成终烧碳化硅纤维的高温热化学转化过程。熟悉并完全掌握每一个工艺过程的技术关键,才能有效选择合适的工艺及生产装备,生产出高强度高模量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为我国航空航天以及高端制造业提供高品质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材料。
关键词
β-
碳化硅
(β-SiC)
连续
碳化硅
长丝
纤维
(SiCF)
聚硅烷(PS)
聚碳硅烷(PCS)
高温热解
Keywords
β-silicon carbide(β-SiC)
silicon carbide fiber(SiCF)
polysilanes (PS)
polycarbosilanes (PCS)
high temperature pyrolysis
分类号
TQ343.6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华展
李永财
兰琳
李思维
陈立富
丁马太
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先进材料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0721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302234)
深圳市科创委知识创新计划资助项目(JCYJ20130329150151152)
文摘
采用真空袋工艺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10%-40%的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计算其吸波性能和反射率.结果表明,在10%-25%范围内,随着碳化硅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切值均增大,反射率减少,即吸波能力增大;而在高于25%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存在着最优纤维体积分数值;在纤维体积分数固定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也存在着最佳的材料厚度;当复合材料的SiC纤维体积分数为25%、厚度为3mm 时,其在X 波段内的反射率均低于-5dB,最低为-9.9dB,平均值为-7.8dB.
关键词
连续碳化硅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Keywords
continuous SiC fiber
epoxy resin
composites
dielectric properties
分类号
TQ327.9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VD法SiC连续纤维用炭芯的研究 Ⅳ. 大直径中间相沥青氧化纤维高温热处理的化学/物理效应
6
作者
查庆芳
张玉贞
吴明铂
朱星明
机构
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4,共6页
文摘
考察了对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炭单丝 (LDMCF)的高温热处理 ,以及LDMCF与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纤维在不同氧化条件下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氧化恒温时间的增加 (氧化恒温时间最长达 8h) ,LDMCF的d0 0 2 和电阻率 (ρ)减小 ;LC0 0 2 、取向度、 g因子和力学性能相应提高 ,LDMCF从乱层碳结构逐渐过渡到石墨微晶结构。在相同热处理温度 (HTT)和氧化条件下 ,两种LDMCF具有不同的d0 0 2 、LC0 0 2 、取向度、 g因子、ρ和力学性能 ,其间的差异与常压和加压制备LDMCF的前驱体中间相沥青有关。
关键词
氧化
电阻率
力学性能
取向度
CVD法
碳化硅
连续
纤维
炭芯
Keywords
oxidation
elective resitiv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orientation degree
分类号
TQ342.742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驱体法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工业化生产的现状与展望
杨大祥
宋永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快速烧成连续碳化硅纤维的表面分析
李晓霞
冯春祥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连续含铁碳化硅纤维2~18GHz频段雷达波吸收性能探索
陈志彦
王军
李效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连续碳化硅长丝纤维生产技术现状
辛世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李华展
李永财
兰琳
李思维
陈立富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CVD法SiC连续纤维用炭芯的研究 Ⅳ. 大直径中间相沥青氧化纤维高温热处理的化学/物理效应
查庆芳
张玉贞
吴明铂
朱星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