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明伟 付惊涛 +5 位作者 刘京杰 杨立强 王琦 孙海燕 武百山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1-853,共3页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纤维环松弛或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症状,多是由于反复劳损或者外伤所导致发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近年临床有很多微创的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纤维环松弛或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症状,多是由于反复劳损或者外伤所导致发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近年临床有很多微创的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旁或硬膜外腔单次阻滞或椎间盘射频靶点热凝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都是常见的方法,但是连续硬膜外腔持续阻滞给药,并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尚少见报道,本研究对连续硬膜外腔阻滞与射频靶点热凝相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 颈椎间盘突出症 热凝治疗 射频热凝 靶点 疗效分析 CT引导 椎间盘纤维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嘉航 陈丹丹 +1 位作者 周华成 刘金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204,208,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普瑞巴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8)每日口服普瑞巴林300 mg;B组(n=18)每日口服普瑞巴林300 mg联合0.6%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腔阻滞。...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普瑞巴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8)每日口服普瑞巴林300 mg;B组(n=18)每日口服普瑞巴林300 mg联合0.6%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比较治疗后八周两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1周后VAS评分开始下降,此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与A组相比,除第8周外,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腓总神经、腓肠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B组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效快,疗效持久,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 普瑞巴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臭氧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庞晓林 关圆 +1 位作者 杨立强 倪家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臭氧硬膜外腔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组(E组)和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臭氧注射组(EO组)。两组患者接受持续硬膜外注射治疗3周,EO组每48小...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臭氧硬膜外腔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组(E组)和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臭氧注射组(EO组)。两组患者接受持续硬膜外注射治疗3周,EO组每48小时给予硬膜外腔臭氧注射,每次10ml(30μg/ml),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和2周及1、3、6个月的治疗效果,采用VAS评分及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各时点的治疗优良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EO组在治疗后1、3和6个月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E组(P<0.05)。治疗后1、3和6个月时EO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E组(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臭氧治疗颈源性头痛,远期效果优于单纯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 臭氧 颈源性头痛 Macnab疗效评价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