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孔祥飞
王洪丹
+2 位作者
连子瞻
姚杰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7-462,468,共7页
目的 探究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招募27位健康大学生在等速力量测试系统上进行疲劳实验。疲劳实验包括3个疲劳周期,每个疲劳周期至少30次股四头肌连续等长收缩。对比不同疲劳周期的最大被动力矩、平均最...
目的 探究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招募27位健康大学生在等速力量测试系统上进行疲劳实验。疲劳实验包括3个疲劳周期,每个疲劳周期至少30次股四头肌连续等长收缩。对比不同疲劳周期的最大被动力矩、平均最大自主收缩(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力矩、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积分值以及协同收缩指数(co-contraction index, CI)。结果 疲劳周期3后,最大被动力矩显著下降(P<0.05)。疲劳周期1、2、3过程内平均MVC力矩、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积分值都显著下降(P<0.05),然而二者CI全程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剂量为90次的连续疲劳干预会显著影响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疲劳干预后,膝关节抵抗被动屈伸能力下降。并且随着疲劳干预进程,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能力下降,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肉激活也下降,但二者肌群协同收缩水平不变。这种温和的肌群协同收缩模式有益于保持良性膝关节力学加载环境。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疲劳后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疲劳
膝关节
协同收缩
等长收缩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级不连续循环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德义
刘文浩
+2 位作者
陈结
潘孝康
孙中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1-637,共7页
为研究混凝土在不连续周期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性,在常规疲劳加载路径中加入时间间隔,对比开展了混凝土的常规疲劳试验和不连续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连续疲劳试验中,加入时间间隔后的应力循环产生的残余应变(塑性变形)明显大于加...
为研究混凝土在不连续周期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性,在常规疲劳加载路径中加入时间间隔,对比开展了混凝土的常规疲劳试验和不连续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连续疲劳试验中,加入时间间隔后的应力循环产生的残余应变(塑性变形)明显大于加入时间间隔前的应力循环产生的残余应变;时间间隔效应从0.062的应力水平开始影响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逐步增强,至应力水平为0.25后趋于稳定;时间间隔后循环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于时间间隔前循环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连续疲劳损伤累积速度明显大于常规疲劳损伤,混凝土的不连续疲劳寿命远小于常规疲劳寿命;混凝土不同组分间的残余应力在时间间隔内持续作用,致使裂隙持续扩展,造成时间间隔后循环内残余变形较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不
连续疲劳
时间间隔
残余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孔祥飞
王洪丹
连子瞻
姚杰
樊瑜波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吉林体育学院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7-462,46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72033,U20A20390)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领域资助项目(HYZHXM01003)
+2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C36039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YWF-23-YG-QB-008)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YESS 2015QNRC001)
文摘
目的 探究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招募27位健康大学生在等速力量测试系统上进行疲劳实验。疲劳实验包括3个疲劳周期,每个疲劳周期至少30次股四头肌连续等长收缩。对比不同疲劳周期的最大被动力矩、平均最大自主收缩(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力矩、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积分值以及协同收缩指数(co-contraction index, CI)。结果 疲劳周期3后,最大被动力矩显著下降(P<0.05)。疲劳周期1、2、3过程内平均MVC力矩、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积分值都显著下降(P<0.05),然而二者CI全程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剂量为90次的连续疲劳干预会显著影响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疲劳干预后,膝关节抵抗被动屈伸能力下降。并且随着疲劳干预进程,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能力下降,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肉激活也下降,但二者肌群协同收缩水平不变。这种温和的肌群协同收缩模式有益于保持良性膝关节力学加载环境。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疲劳后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
关键词
连续疲劳
膝关节
协同收缩
等长收缩
生物力学特性
Keywords
sustained fatigue
knee joint
co-contraction
isometric contraction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级不连续循环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德义
刘文浩
陈结
潘孝康
孙中光
机构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试验室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1-63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资助项目(2016ZX05045-0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804202)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404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5jcyjA90011)
文摘
为研究混凝土在不连续周期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性,在常规疲劳加载路径中加入时间间隔,对比开展了混凝土的常规疲劳试验和不连续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连续疲劳试验中,加入时间间隔后的应力循环产生的残余应变(塑性变形)明显大于加入时间间隔前的应力循环产生的残余应变;时间间隔效应从0.062的应力水平开始影响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逐步增强,至应力水平为0.25后趋于稳定;时间间隔后循环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于时间间隔前循环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连续疲劳损伤累积速度明显大于常规疲劳损伤,混凝土的不连续疲劳寿命远小于常规疲劳寿命;混凝土不同组分间的残余应力在时间间隔内持续作用,致使裂隙持续扩展,造成时间间隔后循环内残余变形较快发展.
关键词
混凝土
不
连续疲劳
时间间隔
残余应变
Keywords
concrete
discontinuous fatigue
time interval
residual deformation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孔祥飞
王洪丹
连子瞻
姚杰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分级不连续循环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姜德义
刘文浩
陈结
潘孝康
孙中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