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PE复合管新型接头的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含 张战欢 +2 位作者 刘杰 秦升学 王庆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1,共6页
以连续玻璃纤维(GF)增强聚乙烯(PE)复合管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复合管道的新型非金属管道接头,该接头采用对焊和热熔缠绕的方式对管道进行连接,通过理论公式计算了管道接头处的接头厚度和GF带缠绕长度。建立了内压载荷下管道接... 以连续玻璃纤维(GF)增强聚乙烯(PE)复合管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复合管道的新型非金属管道接头,该接头采用对焊和热熔缠绕的方式对管道进行连接,通过理论公式计算了管道接头处的接头厚度和GF带缠绕长度。建立了内压载荷下管道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接头处的受力和流体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GF带与管端接触的截面受力最大,最大应力出现在增强层。管道接头处的最大应力为环向应力,除最外层外,管道接头处各层受力由内向外呈现递减趋势。接头等通径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接头处物料粘结和应力集中的发生。对新型管道接头进行静液压实验,验证了管道接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非金属管道接头 有限元模拟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热固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书良 段跃新 +1 位作者 肇研 罗云烽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热固性复合材料(GF/EP/PC),并与GF/PC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比较和SEM照片观测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GF/EP/PC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GF/P... 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热固性复合材料(GF/EP/PC),并与GF/PC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比较和SEM照片观测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GF/EP/PC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GF/PC复合材料的16.4倍和8.8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7倍和3.7倍;结合其力学破坏形貌照片,分析了纤维和树脂的粘接情况和材料的破坏模式以及PC树脂与芯层GF/EP复合材料的粘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碳酸酯 环氧树脂 热压成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杰 李代文 +1 位作者 杨国刚 姚玉元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9,共6页
以连续玻璃纤维为聚丙烯树脂的增强材料,通过熔融浸渍法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单向预浸带,然后将单向预浸带经热压成型制得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合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单向预浸带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玻璃纤维含量、增容... 以连续玻璃纤维为聚丙烯树脂的增强材料,通过熔融浸渍法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单向预浸带,然后将单向预浸带经热压成型制得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合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单向预浸带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玻璃纤维含量、增容剂用量和克重等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外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结合牢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玻璃纤维含量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玻璃纤维含量达到6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继续增加玻璃纤维含量,树脂则难以充分浸渍玻璃纤维,两者结合较差,复合材料的外观变差、力学性能也会明显下降;当增容剂用量从0增加到2.5%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明显改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提高,但进一步提高增容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就不明显;随着克重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下降,但抗冲击性能却有所提高;热氧老化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连续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单向预浸带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浸渍及界面结合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杰 李代文 +1 位作者 杨国刚 姚玉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5,151,共6页
熔融浸渍技术一直是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主流技术。然而,聚丙烯熔体流动性低、黏度高以及树脂与玻璃纤维相容性较差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些技术难题,一方面,采用负载了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 熔融浸渍技术一直是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主流技术。然而,聚丙烯熔体流动性低、黏度高以及树脂与玻璃纤维相容性较差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些技术难题,一方面,采用负载了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的聚丙烯粒子(MB-CR PP)为断链剂,提高聚丙烯流动性;另一方面,使用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来改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使用MB-CR PP能够降低聚丙烯分子量,大幅提高其流动性,可以使熔融树脂与玻璃纤维浸渍更加充分,并降低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MB-CR PP在树脂体系中含量为0. 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进一步提高其用量会明显降低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此外,当相容剂用量从0%增加到2. 5%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明显改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提高,但进一步提高相容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就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有机过氧化物 熔融浸渍技术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宁 李忠恒 +2 位作者 陶宇 赖铭 陶国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经KH-550偶联剂处理的长玻璃纤维(LGF)与聚乙烯(PE)复合制备了PE/LGF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LGF在PE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LGF的长度与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有很大的... 采用经KH-550偶联剂处理的长玻璃纤维(LGF)与聚乙烯(PE)复合制备了PE/LGF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LGF在PE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LGF的长度与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当LGF的质量分数约为30%、长度约为35mm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52.5MPa,冲击强度达52kJ/m2,洛氏硬度为90,维卡软化点温度为106℃;LGF在PE基体中呈现三维交叉结构,这种结构和KH-550的加入改进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玻璃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成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唐倬 吴智华 +1 位作者 牛艳华 刘志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的纤维处理方法、成型技术及应用状况 。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 增强 热塑性塑料 成型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路面板材料的制备及测试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靖 周小丽 张友刚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提高路面板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为基体树脂、连续玻璃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通过设计挤出模头,釆用熔融浸渍工艺和层压工艺,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UHMWPE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玻璃纤维体积分数(30%、40%、50%和55%)... 为提高路面板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为基体树脂、连续玻璃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通过设计挤出模头,釆用熔融浸渍工艺和层压工艺,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UHMWPE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玻璃纤维体积分数(30%、40%、50%和55%)对UHMWPE复合材料拉伸、层间剪切、冲击等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分析不同纤维体积含量条件下的UHMWPE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当玻璃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50%、40%时,UHMWPE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5.9 MPa和23.13 MPa,证明增加玻璃纤维的体积含量可有效提高UHMWPE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当温度分别低于70℃和91℃时,UHMWP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随着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提高UHMWPE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玻璃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 纤维体积含量 连续玻璃纤维 路面板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2
8
作者 王岚 陈阳 李振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2-24,共3页
本文通过对玄武岩连续纤维在原料,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用其增强各类树脂的性能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比,并由此认为,玄武岩连续纤维在耐高温、抗高温热振性、耐酸碱、弹性模量、介电等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用其增强树脂在性能... 本文通过对玄武岩连续纤维在原料,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用其增强各类树脂的性能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比,并由此认为,玄武岩连续纤维在耐高温、抗高温热振性、耐酸碱、弹性模量、介电等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用其增强树脂在性能方面普遍优于玻璃纤维增强的玻璃钢体。它在航空航天、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连续纤维 玻璃纤维 增强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茂金属聚乙烯弹性体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邱桂学 吴人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短玻纤(SGF)对PP/茂金属聚乙烯弹性体(mPE)共混物进行增强,制得PP/mPE/SGF三元共混复合材料,分别对PP/mPE二元共混物和PP/mPE/SGF三元共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弹性体用量、SGF的用量和表面处理对共混物和复合材料... 采用短玻纤(SGF)对PP/茂金属聚乙烯弹性体(mPE)共混物进行增强,制得PP/mPE/SGF三元共混复合材料,分别对PP/mPE二元共混物和PP/mPE/SGF三元共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弹性体用量、SGF的用量和表面处理对共混物和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低温冲击韧性和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mPE/SGF三元共混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茂金属聚乙烯 共混物 复合材料 蠕变 玻璃纤维增强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复合应力场挤出成型双向增强SGF/HDPE/PP管材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毅 徐绍虎 +2 位作者 张贤明 崔爽 申开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1,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装置生产出了双向增强的短玻璃纤维/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SGF/HDPE/PP)管材,研究分析了应力场对复合体系管材的拉伸强度、微观分子取向和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以下时,该应力场能...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装置生产出了双向增强的短玻璃纤维/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SGF/HDPE/PP)管材,研究分析了应力场对复合体系管材的拉伸强度、微观分子取向和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以下时,该应力场能改善管材的强度,在保持管材轴向拉伸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其周向拉伸强度的最高改善量达到40.9%,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高;分子的结晶度也随着温度和转速的升高而增加;同时该应力场促进了分子的取向分布,但分子的解取向效应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管材 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 挤管模 双向增强 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正交单向层合板热冲压成形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巍 赵丰 +2 位作者 毛华杰 闫宏旭 邓景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53,共7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带有加热系统的半球模具在不同的成形工艺参数下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进行热冲压成形实验,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实验制件的成形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预热温度可以降低树脂黏度,从而降低成形所... 利用自行设计的带有加热系统的半球模具在不同的成形工艺参数下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进行热冲压成形实验,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实验制件的成形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预热温度可以降低树脂黏度,从而降低成形所需冲压力,提高冲压速度增大了成形所需冲压力。在相同的冲压速度下,预热200℃时,所得制件的厚度差最小。在相同的预热温度下,当冲压速度小于200 mm/min时,随着冲压速度的增大,所得制件的厚度差值逐渐减小。冲压过程中树脂流动不平衡往往伴随着制件的成形缺陷。本实验条件下,预热温度200℃,冲压速度150 mm/min时,可得到较好成形质量的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冲压成形 半球模具 冲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和玻纤增强PVC、HDPE、PP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学闵 苏衍良 贾衍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2,共3页
对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三种通用树脂进行玻璃纤维增强、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制备热塑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可在复合材料与树脂成本基本持平的条件下,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基体树脂有较大提高,接近甚至达到了... 对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三种通用树脂进行玻璃纤维增强、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制备热塑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可在复合材料与树脂成本基本持平的条件下,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基体树脂有较大提高,接近甚至达到了工程塑料的水平,为通用塑料工程化探索一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玻璃纤维增强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的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佟兆杰 黄侨 +1 位作者 鲍卫刚 万世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40,共10页
为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的耐久性,研究G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板的变形及裂缝宽度,设计了3片负弯矩区具有不同钢筋配筋率的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并对其进行了对称加载试验,重点考察了连续板的破坏模式、变... 为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的耐久性,研究G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板的变形及裂缝宽度,设计了3片负弯矩区具有不同钢筋配筋率的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并对其进行了对称加载试验,重点考察了连续板的破坏模式、变形、裂缝宽度和应变分布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3片连续板均发生了弯剪破坏;破坏时板端GFRP槽形板与混凝土之间无明显滑移;随着负弯矩区配筋的增强,连续板全过程变形减小;在钢筋屈曲前,连续板正负弯矩区的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可以采用现行桥梁规范中考虑混凝土开裂区域刚度变化的等效刚度计算GFRP-混凝土连续板的等效刚度,并通过文中计算方法获取连续板的变形;此外可以采用现行规范JTG D62—2004中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计算连续板负弯矩区的混凝土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连续 混凝土 裂缝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PP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先锋 杨桂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采用双钢带环带压机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CFRTP)片材复合聚丙烯(PP)蜂窝夹芯板(CFRTP-PP蜂窝夹芯板),研究了CFRTP-PP蜂窝夹芯板在–40~80℃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变化。随着温度升高,CFRTP-PP蜂窝夹芯板的平压性能呈下降趋势... 采用双钢带环带压机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CFRTP)片材复合聚丙烯(PP)蜂窝夹芯板(CFRTP-PP蜂窝夹芯板),研究了CFRTP-PP蜂窝夹芯板在–40~80℃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变化。随着温度升高,CFRTP-PP蜂窝夹芯板的平压性能呈下降趋势,相对于常温(25℃),在–40℃时,平压强度、平压弹性模量分别提高38.8%,39.3%;在80℃时,平压强度、平压弹性模量分别下降23.1%,23.8%。CFRTP-PP蜂窝夹芯板的弯曲强度、弯曲刚度总体上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相对于常温(25℃),在–40℃时,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分别增加33.7%,38.6%;在80℃时,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有所下降,但保持率分别为68.1%,70.7%,具有良好的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在25~80℃范围内,蜂窝夹芯板的滚筒剥离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在–40~25℃范围内,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降低。在80℃时,滚筒剥离强度比常温降低了19.6%;在–40℃时,滚筒剥离强度比常温下降了27.5%。但滚筒剥离强度大于120(N·mm)/mm,仍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可以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片材 聚丙烯蜂窝夹芯板 双钢带环带压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Lamilux复合材料在客车轻量化方面的应用
15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124,共2页
位于雷奥的家族管理企业LAMILUX Heinrich Strunz集团当属全球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高科技复合材料的领先生产商。采用大型工业平面轨道法连续生产的纤维增强塑料作为稳定性极高,重量极轻的结构材料,在全球不断变化和成长的市场... 位于雷奥的家族管理企业LAMILUX Heinrich Strunz集团当属全球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高科技复合材料的领先生产商。采用大型工业平面轨道法连续生产的纤维增强塑料作为稳定性极高,重量极轻的结构材料,在全球不断变化和成长的市场中不断开拓着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轻量化 客车 德国 连续生产 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根喜 王立帅 +4 位作者 陈文鹏 张宝宝 岳朝阳 古松 黄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29-134,共6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ars,GFRP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及破坏模式,进行了9组GFRP筋与混凝土的单向拉拔试验。试验设计中考虑了GFRP筋锚固长度、GFRP筋直径及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对GFRP筋锚固性能...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ars,GFRP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及破坏模式,进行了9组GFRP筋与混凝土的单向拉拔试验。试验设计中考虑了GFRP筋锚固长度、GFRP筋直径及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对GFRP筋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FRP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强度随筋材锚固长度及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对于筋材直径为12 mm的试件,其峰值荷载由锚固长度30 mm对应的24.4 kN增加至锚固长度120 mm对应的71.5 kN;对于相同几何构造特征的试件(S-4,S-8及S-9),其峰值荷载由C30对应的55.4 kN增加至C50对应的71.5 kN;此外,试件的破坏模式随筋材直径及锚固长度的增加由筋材受拉断裂转变为筋材拔出破坏或混凝土劈裂破坏;试验所得的试件荷载-滑移曲线表现出典型的4阶段受力破坏特征,分别为微滑移段、滑移段、下降段和残余段。研究成果可为GFRP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下连续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 混凝土 黏结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专利
17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8-128,共1页
基于纳米成型技术的高流动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本发明涉及的高流动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计的原料:聚苯硫醚48~82份、连续玻璃纤维0—40份、增韧剂8-15份、耐候剂0.2~1.0份、抗氧剂0.5—1.5份、润滑剂0... 基于纳米成型技术的高流动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本发明涉及的高流动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计的原料:聚苯硫醚48~82份、连续玻璃纤维0—40份、增韧剂8-15份、耐候剂0.2~1.0份、抗氧剂0.5—1.5份、润滑剂0.3~0.5份、加工稳定剂0.5~1.5份,所述加工稳定剂为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塑料 中国 聚苯硫醚 连续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 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专利
18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133,共1页
一种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包含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丙烯树脂30—60份,连续玻璃纤维40-70份,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专利 塑料 中国 树脂复合材料 连续玻璃纤维 聚丙烯树脂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PMC公司展出热塑性聚氨酯新品
19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0-110,共1页
制造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单向带和片材的美国PMC公司及其加拿大子公司Baycomp将在2012年欧洲JEC展览会上展出多种用于各种市场的新产品,包括:(1)PC-ABS/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复合产品,用于3C行业(电脑、通讯和消费电子类),可与... 制造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单向带和片材的美国PMC公司及其加拿大子公司Baycomp将在2012年欧洲JEC展览会上展出多种用于各种市场的新产品,包括:(1)PC-ABS/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复合产品,用于3C行业(电脑、通讯和消费电子类),可与镁、铝金属和热固性复合材料相媲美,其产品可利用周期时间模塑快速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C公司 热塑性聚氨酯 增强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复合材料 复合产品 连续纤维 玻璃纤维 快速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