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柱状晶组织铜及铜合金的超延展变形行为与塑性提高机制 被引量:25
1
作者 谢建新 王宇 黄海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4-2336,共13页
以本文作者所在课题组近年来的工作为基础,介绍了高性能连续柱状晶组织纯铜的室温超延展性、热交换用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管材的高塑性以及高弹高导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的室温塑性提升。研究发现,连续柱状晶组织的高取向性、平... 以本文作者所在课题组近年来的工作为基础,介绍了高性能连续柱状晶组织纯铜的室温超延展性、热交换用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管材的高塑性以及高弹高导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的室温塑性提升。研究发现,连续柱状晶组织的高取向性、平直的低能小角晶界以及在强塑性变形过程中高组分的(001)"软"取向织构及不同于普通多晶组织的动态回复、组织演化特征,是其塑性提升、具有超延展变形能力的主要原因,总结了连续柱状晶组织塑性提高与超延展变形性的相关机制。研究结果为改善材料尤其是脆性材料和难加工材料的室温塑性与可加工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柱状晶组织 室温超延展性 塑性提升 变形机制 织构 晶界 组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柱状晶组织Cu-12%Al合金在3.5%NaCl和10%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海友 聂铭君 +1 位作者 栾燕燕 谢建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69-2476,共8页
采用静态浸泡腐蚀实验、电化学分析方法等研究连续定向凝固方法制备的具有连续柱状晶组织的Cu-12%A1(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和10%HCI(体积分数)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及腐蚀机理。结果表明:Cu-12%A1合金... 采用静态浸泡腐蚀实验、电化学分析方法等研究连续定向凝固方法制备的具有连续柱状晶组织的Cu-12%A1(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和10%HCI(体积分数)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及腐蚀机理。结果表明:Cu-12%A1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可达到耐蚀级。虽然在40℃以下的10%HCl溶液中该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可达到耐蚀级,但在40℃以上的10%H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欠佳。连续柱状晶组织Cu-12%A1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优于Al含量为5%-11%的传统铝青铜和QBe2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但劣于0Be2.15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在3.5%NaCl溶液和10%HCl中连续柱状晶组织Cu.12%A1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271mV(vsSCE)和-333mV(VSSCE)。腐蚀发生后试样表面的Al元素含量明显下降,腐蚀机制为脱铝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2%Al合金 连续柱状晶组织 耐腐蚀性能 脱铝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柱状晶组织纯铜室温超延展变形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恒 张鸿 +3 位作者 吕佳峰 林超 刘建纲 陈彦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6-2433,共8页
通过下引式连续定向凝固设备,调控合理的工艺参数制备出表面光洁、单一?100?取向的柱状晶铜杆。然后经室温拉拔(不经过中间热处理),表现出超延展变形。通过组织观察和性能分析,发现其塑性变形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般硬化阶段(ε≤4.13),... 通过下引式连续定向凝固设备,调控合理的工艺参数制备出表面光洁、单一?100?取向的柱状晶铜杆。然后经室温拉拔(不经过中间热处理),表现出超延展变形。通过组织观察和性能分析,发现其塑性变形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般硬化阶段(ε≤4.13),低硬化速率阶段(4.13≤ε≤10.16),部分亚微米等轴晶粒形成阶段(ε≥10.16)。每个阶段的塑性变形行为各有不同,各有其特点。研究结果全面地概括连续柱状晶组织铜杆在室温拉拔过程中的变形机理,同时也为超细铜丝的制备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杆 连续柱状晶组织 超延展变形 低硬化速率 亚微米等轴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