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连续曲面动态测量中异常数据的灰色理论判别法
1
作者 石照耀 祝连庆 董明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针对非连续曲面测量中易产生异常数据,数据样本不大等特点,引入一种改良型灰色模型,结合鲁棒性较好的最小一乘法,提出了非连续曲面动态测量中异常数据的灰色理论判别法;给出了全部算式及判别准则,并根据滚刀啮合误差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 针对非连续曲面测量中易产生异常数据,数据样本不大等特点,引入一种改良型灰色模型,结合鲁棒性较好的最小一乘法,提出了非连续曲面动态测量中异常数据的灰色理论判别法;给出了全部算式及判别准则,并根据滚刀啮合误差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测量 异常数据 灰色理论判别法 连续曲面 改良型灰色模型 误差分析 仪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三维连续路表曲面的算法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徐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09-212,共4页
比较了现有的道路三维可视化设计及实时仿真系统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其路面的处理在横断面的位置无一例外的都有波折,没有形成连续的曲面,与实际的路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有鉴于此,文章将Multi-Quadric插值方法首次应用到路面数据的插值计... 比较了现有的道路三维可视化设计及实时仿真系统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其路面的处理在横断面的位置无一例外的都有波折,没有形成连续的曲面,与实际的路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有鉴于此,文章将Multi-Quadric插值方法首次应用到路面数据的插值计算,针对道路的带状特点及Multi-Quadric插值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提出了分散交叠插值然后从每次插值的路面集中选路面进行拼接的算法,避免了基函数矩阵的病态并有效控制了矩阵的阶数,从而解决了生成任意长度路面的插值计算问题,保证了三维路表曲面的空间连续性,与路面原形有着较高的符合度。为设计人员检验路线、路面是否满足汽车行驶力学以及是否适应驾驶员视觉特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仿真 道路模型 三维可视化 连续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连续性及其形态语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欣 唐瑶瑶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5-68,72,共5页
根据曲面连续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启示,分析了曲面连续形式的界定、分类、视觉感受及实用价值,并结合自然生物形式案例、设计史知识及符号学理论,论述了曲面连续形式的语意来源,进而又分析了多连续性形式进化所引发的语意变化及... 根据曲面连续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启示,分析了曲面连续形式的界定、分类、视觉感受及实用价值,并结合自然生物形式案例、设计史知识及符号学理论,论述了曲面连续形式的语意来源,进而又分析了多连续性形式进化所引发的语意变化及对产品风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连续性形式语意描述应用于实践,能有利于设计过程的延续和行动反思的强化,是引导进一步探索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语意 曲面连续 进化 设计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图像中连续隐边界曲面的逼近计算
4
作者 傅迎华 程柳航 王利生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9-585,共7页
三维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边界曲面的检测与重构是三维图像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从三维图像中计算连续隐边界曲面离散采样点的新方法.基于这些计算得到的离散采样点及其灰度值,可以推导出更合适的等值面或者自适应曲面去近似... 三维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边界曲面的检测与重构是三维图像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从三维图像中计算连续隐边界曲面离散采样点的新方法.基于这些计算得到的离散采样点及其灰度值,可以推导出更合适的等值面或者自适应曲面去近似表示三维图像中的连续隐边界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 连续隐边界曲面 等值面 曲面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构造C^2连续的三次B样条插值曲线和双三次插值曲面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仁忠 查理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7,共8页
为了避免一般的局部插值算法生成的B样条曲线和曲面在段点处达不到理想的连续性以及出现多重内节点的问题,一种局部构造C2连续的三次B样条插值曲线和双三次插值曲面的方法被介绍。该方法借助节点插入算法逐步地迭代出样条控制顶点,其思... 为了避免一般的局部插值算法生成的B样条曲线和曲面在段点处达不到理想的连续性以及出现多重内节点的问题,一种局部构造C2连续的三次B样条插值曲线和双三次插值曲面的方法被介绍。该方法借助节点插入算法逐步地迭代出样条控制顶点,其思想简单、几何直观、算法速度快,在曲线中夹直线段、尖点以及在曲面中夹棱边和平面都能比较容易实现。生成的曲线光滑度高、无重节点。文章最后还利用这种构造方法给出了一种在指定范围内按规定变形曲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C^2连续的三次B样条插值曲线和曲面的构造 局部构造 B样条曲线与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区域上的线性插值曲面 被引量:2
6
作者 柳朝阳 周晓萍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构造出多边区域上的线性插值曲面,即以任意指定的多条首尾相连的直线段为边界的插值曲面被构造出来.所得到的多边区域上插值曲面可以看作是四边形区域上Coose曲面某种形式的推广.插值曲面函数是参数的分片线性函数,因此计算比较简单,曲... 构造出多边区域上的线性插值曲面,即以任意指定的多条首尾相连的直线段为边界的插值曲面被构造出来.所得到的多边区域上插值曲面可以看作是四边形区域上Coose曲面某种形式的推广.插值曲面函数是参数的分片线性函数,因此计算比较简单,曲面形状也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区域 多边曲面 线性边界曲线 线性插值 连续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预报模式中双三次曲面地形与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辜旭赞 唐永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6,共9页
利用C3连续双三次曲面拟合了全球数值模式地形曲面;讨论构建了有复杂地形数值模式引入地形追随高度坐标(^z坐标)后,同时引入包含定常斜率、曲率和挠率的双三次曲面地形,又进一步讨论了双三次曲面地形模式大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问题... 利用C3连续双三次曲面拟合了全球数值模式地形曲面;讨论构建了有复杂地形数值模式引入地形追随高度坐标(^z坐标)后,同时引入包含定常斜率、曲率和挠率的双三次曲面地形,又进一步讨论了双三次曲面地形模式大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对^z坐标模式大气的压、温、湿场,通过做经、纬向三次样条拟合,求得地形斜率"静力平衡"气压差,从而插值(反演)任一水平面(海平面)上的气压场,同时可以求得时变的参考大气,则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精度,完全依赖于插值(反演)对应的水平面(海平面)气压场的计算精度。并指出,理论上可按三次样条的曲率判断,做变量场(地形)的局域或单点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C3连续双三次曲面 全球双三次曲面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型面特征的网格曲面光顺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白银来 孙殿柱 +1 位作者 王超 李延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8-210,213,共4页
针对网格曲面光顺存在局部型面细节丢失及整体光顺效果差的问题,结合三角Bézier面片具有精确插值产品型面的优点及G1连续曲面具备整体光顺的特性,提出一种保持型面特征的网格曲面光顺方法,该方法从原始网格曲面提取型面特征网格,... 针对网格曲面光顺存在局部型面细节丢失及整体光顺效果差的问题,结合三角Bézier面片具有精确插值产品型面的优点及G1连续曲面具备整体光顺的特性,提出一种保持型面特征的网格曲面光顺方法,该方法从原始网格曲面提取型面特征网格,将其作为参数域构建G1连续光顺参考曲面,通过将网格曲面顶点调整到参考曲面上,实现网格曲面的光顺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在有效保留原始网格曲面细节特征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整体光顺效果,并且具备较高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曲面 型面特征网格 G1连续光顺曲面 光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及上覆岩层空隙率三维分布规律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少锋 王德明 +2 位作者 曹凯 王帅领 皮滋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3-839,共7页
在构建采场覆岩下沉连续曲面数学模型基础上,理论推导出采空区及上覆岩层三维空隙场分布模型,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层带裂隙以"双驼峰"比例耦合形式变化,外围区域呈"凸峰",空隙率大,内... 在构建采场覆岩下沉连续曲面数学模型基础上,理论推导出采空区及上覆岩层三维空隙场分布模型,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层带裂隙以"双驼峰"比例耦合形式变化,外围区域呈"凸峰",空隙率大,内部区域呈"凹陷",空隙率小,并且在与工作面平行的截面上存在空隙率竖向变化突变点,随埋深增大截面一侧空隙率升高,另一侧则降低;冒落带空隙率以"铲"状分布,浅部及两巷侧空隙率大,而中部及内部空隙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覆岩 下沉连续曲面模型 三维空隙场 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三维超微图形的复制加工技术的困难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昭武 田中群 +1 位作者 林仲华 谢兆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4-19,共6页
现有用于批量复制的微加工技术较难用于加工复杂的三维图形元件(如微凹凸面镜、。微锥形齿轮等)。主要原因是:1.只能加工简单三维图形;2.只能控制刻蚀深度,刻蚀后的表面仍保留着刻蚀前的表面的粗糙度。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 现有用于批量复制的微加工技术较难用于加工复杂的三维图形元件(如微凹凸面镜、。微锥形齿轮等)。主要原因是:1.只能加工简单三维图形;2.只能控制刻蚀深度,刻蚀后的表面仍保留着刻蚀前的表面的粗糙度。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首先提出用于三维超微图形复制加工的约束刻蚀剂层技术(ConfinedEtchantLayerTechnique,简称CELT),该技术具有距离选择性并能控制保留量,可望用于批量复制加工微米乃至纳米级的复杂三维图形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图形 微加工技术 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三维图形 刻蚀技术 抗蚀剂 高分辨图形 图形元件 连续曲面 方向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初始相位的GS改进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修龙汪 李文青 +2 位作者 杨鹏 王博伟 张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434,共11页
针对Gerchberg-Saxton(GS)算法对初始相位敏感、散斑噪声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GS算法。引入双曲面初始相位形式,通过迭代寻优算法,获得最佳相位参数,再通过迭代傅里叶变换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并用爬山算法进行邻域寻优,最后得到... 针对Gerchberg-Saxton(GS)算法对初始相位敏感、散斑噪声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GS算法。引入双曲面初始相位形式,通过迭代寻优算法,获得最佳相位参数,再通过迭代傅里叶变换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并用爬山算法进行邻域寻优,最后得到最佳的衍射光学元件相位分布。以方形光斑为例,用改进的GS算法和传统GS算法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光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整形结果具有0.999的高衍射效率和0.0187的低均方根误差,相比于传统GS算法,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此外,采用改进算法产生相位分布规律,通过相位展开算法可以将其展开成连续曲面型衍射器件,从而降低因量化引入的加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元件 光束整形 Gerchberg-Saxton算法 连续曲面 散斑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2年起亚小型乘用车造型特征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艾险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通过对东风悦达起亚2003—2012年生产的3款小型乘用车进行对比,结合特征线知识,分析其车身侧面轮廓线、造型轮廓线和区域线的微妙变化,归纳出影响起亚车身造型演变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企业品牌理念和造型语言、设计手法、空气动力学及... 通过对东风悦达起亚2003—2012年生产的3款小型乘用车进行对比,结合特征线知识,分析其车身侧面轮廓线、造型轮廓线和区域线的微妙变化,归纳出影响起亚车身造型演变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企业品牌理念和造型语言、设计手法、空气动力学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旨在提供一种分析车身设计的方法,不仅有助于一般工业设计师从优秀车型设计中了解最新的设计手法和造型语言,而且能启发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借鉴起亚的发展思路,完善品牌理念,通过设计具有创新性的特征线组合,逐步形成造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汽车造型 特征线 设计评论 消逝线 曲面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偏微分方程构造过渡面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亚娟 刘旭敏 关永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352-3355,共4页
为了实现交互式的偏微分方程曲面造型,针对传统静态偏微分方程构造过渡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动态偏微分方程构造C1连续的过渡面,并引入迭代有限差分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光滑过渡曲面。讨论了形状控制因子、密... 为了实现交互式的偏微分方程曲面造型,针对传统静态偏微分方程构造过渡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动态偏微分方程构造C1连续的过渡面,并引入迭代有限差分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光滑过渡曲面。讨论了形状控制因子、密度、阻尼系数等物理参数的变化对曲面形状的影响,其中形状控制因子对生成曲面的形状影响最为明显。造型实例表明,利用动态偏微分方程构造过渡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了工业几何设计的交互性,在CAD/CAM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面 曲面连续 动态偏微分方程 迭代有限差分法 形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激光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刚建华 鲁明珠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2-96,共5页
为了提升激光图像边缘检测效果,使其满足精密检测需求,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激光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采用Canny算子对原始图像去噪以及平滑处理,并确定图像边缘后,通过分形插值整体和局部的自相似性,对其进行精细处理,利用高... 为了提升激光图像边缘检测效果,使其满足精密检测需求,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激光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采用Canny算子对原始图像去噪以及平滑处理,并确定图像边缘后,通过分形插值整体和局部的自相似性,对其进行精细处理,利用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表示图像亚像素边缘连续变化曲面,依据拟合求解亚像素边缘,获取激光图像亚像素边缘点位置,完成激光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在7×7的最佳窗口大小情况下,所提方法可获取平滑、规则的亚像素灰度值曲线,抗噪性能良好,得到完整的激光图像亚像素边缘信息,且获取的亚像素边缘点位置与实际位置吻合程度较高,检测的圆度值均在0.9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技术 激光图像 亚像素 边缘检测 自相似性 连续变化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