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裂隙是构成裂隙网络的基础,其中的水流和溶质运移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文章使用平行大理石板构成单裂隙试验模型,研究了水力梯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以及溶质运移规律,采用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ontinuous time random walk,CTRW)模拟...单个裂隙是构成裂隙网络的基础,其中的水流和溶质运移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文章使用平行大理石板构成单裂隙试验模型,研究了水力梯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以及溶质运移规律,采用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ontinuous time random walk,CTRW)模拟软件包中的截断幂函数(truncation power-law function,TPL)对溶质的穿透曲线进行模拟,并与传统的对流-弥散方程(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ADE)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CTRW中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的水流呈非达西流,用Forchheimer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裂隙中水力梯度和流速的关系;裂隙内的溶质运移为非费克运移,表现出明显的“拖尾”现象;在实验条件下拟合溶质运移的穿透曲线,TPL的拟合结果均明显优于ADE;同一隙宽下,模型参数β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其值分别为0.882、1.045、1.375;同一流速下,β随隙宽的增加而减小,其值分别为1.375、1.263、1.112。展开更多
应用启发式方法在换热网络全局优化上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random walk algorithm with compulsive evolution,RWCE),算法以目标函数减小为强制方向,通过各换热单元面积的随机扩大或缩小,同时实现了整型变量(...应用启发式方法在换热网络全局优化上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random walk algorithm with compulsive evolution,RWCE),算法以目标函数减小为强制方向,通过各换热单元面积的随机扩大或缩小,同时实现了整型变量(换热单元数)和连续变量(换热单元面积)的同步优化。另外,算法能够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接受差解,使其具备极强的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算例验证表明,RWCE算法相比于其他启发式方法具有程序简单、更易实现、算法适应性及全局搜索能力更强的优点,使优化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展开更多
传统随机游走链接预测算法基于复杂网络局部拓扑路径建立,没有考虑不同类型网络的生成机制。针对该问题,引入衡量随机游走效率的重要统计指标-平均首到达时间(mean first passing time,MFPT),提出一种可扩展的链接预测算法。该算法结合...传统随机游走链接预测算法基于复杂网络局部拓扑路径建立,没有考虑不同类型网络的生成机制。针对该问题,引入衡量随机游走效率的重要统计指标-平均首到达时间(mean first passing time,MFPT),提出一种可扩展的链接预测算法。该算法结合图谱理论,计算每个目标节点从其余节点到该节点的MFPT,以基于互信息度量节点影响的偏好随机游走算法(mutual information random walk,MIRW)为例,把MFPT信息嵌入到跳转概率定义中并拓展到加权网络链接预测场景。在生成的仿真网络数据和真实网络中的实证结果表明,该文算法能够提升基准随机游走算法的预测性能,并具备很好的扩展性。展开更多
文摘单个裂隙是构成裂隙网络的基础,其中的水流和溶质运移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文章使用平行大理石板构成单裂隙试验模型,研究了水力梯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以及溶质运移规律,采用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ontinuous time random walk,CTRW)模拟软件包中的截断幂函数(truncation power-law function,TPL)对溶质的穿透曲线进行模拟,并与传统的对流-弥散方程(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ADE)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CTRW中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的水流呈非达西流,用Forchheimer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裂隙中水力梯度和流速的关系;裂隙内的溶质运移为非费克运移,表现出明显的“拖尾”现象;在实验条件下拟合溶质运移的穿透曲线,TPL的拟合结果均明显优于ADE;同一隙宽下,模型参数β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其值分别为0.882、1.045、1.375;同一流速下,β随隙宽的增加而减小,其值分别为1.375、1.263、1.112。
文摘应用启发式方法在换热网络全局优化上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random walk algorithm with compulsive evolution,RWCE),算法以目标函数减小为强制方向,通过各换热单元面积的随机扩大或缩小,同时实现了整型变量(换热单元数)和连续变量(换热单元面积)的同步优化。另外,算法能够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接受差解,使其具备极强的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算例验证表明,RWCE算法相比于其他启发式方法具有程序简单、更易实现、算法适应性及全局搜索能力更强的优点,使优化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摘传统随机游走链接预测算法基于复杂网络局部拓扑路径建立,没有考虑不同类型网络的生成机制。针对该问题,引入衡量随机游走效率的重要统计指标-平均首到达时间(mean first passing time,MFPT),提出一种可扩展的链接预测算法。该算法结合图谱理论,计算每个目标节点从其余节点到该节点的MFPT,以基于互信息度量节点影响的偏好随机游走算法(mutual information random walk,MIRW)为例,把MFPT信息嵌入到跳转概率定义中并拓展到加权网络链接预测场景。在生成的仿真网络数据和真实网络中的实证结果表明,该文算法能够提升基准随机游走算法的预测性能,并具备很好的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