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淮河流域最长连续无雨日特征及其与环流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宏伟
张钤
+1 位作者
黄进
张方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基于淮河流域1961~2020年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筛选出最长连续无雨日(CDD),采用M-K趋势检验、主成分分析、时滞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淮河流域CDD的变化特征及其对12个环流指数的响应。结果表明,淮河流域CDD空间分...
基于淮河流域1961~2020年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筛选出最长连续无雨日(CDD),采用M-K趋势检验、主成分分析、时滞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淮河流域CDD的变化特征及其对12个环流指数的响应。结果表明,淮河流域CDD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表现为西高东低分布特征,春季、秋季和冬季表现为北高南低分布特征;60年来,不同季节的CDD变化亦不同,其中秋季大部分站点CDD增加,流域有变干趋势,而冬季全部站点CDD减小,流域干旱减缓;不同时滞的CDD与WP、SOI和Nino4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Nino4的相关性最强,Nino4对滞后4、5个月的CDD有明显增强作用,对滞后10、11个月的CDD有明显减弱作用;Nino4对CDD的显著影响主要集中在10~15个月共振周期上,且主要呈Nino4超前于CDD的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今后干旱预测防御及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最长
连续无雨日
环流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涌现约束方法的中国北方地区最长连续无雨日未来预估
2
作者
朱豪杰
赵铜铁钢
《农业工程学报》
2025年第16期118-125,共8页
为准确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地区未来干旱期长度如何变化,该文研究涌现约束方法在北方地区最长连续无雨日(the longest annual consecutive dry days,LAD)预估的应用潜力。采用基于物理意义的涌现约束方法,面向气象干旱指标LAD,考...
为准确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地区未来干旱期长度如何变化,该文研究涌现约束方法在北方地区最长连续无雨日(the longest annual consecutive dry days,LAD)预估的应用潜力。采用基于物理意义的涌现约束方法,面向气象干旱指标LAD,考虑CMIP5和CMIP6的两种强迫情景,定量分析约束前后2080—2100年中国北方地区干旱期长度相对于1998—2018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1998—2018年,超过70%的模型显示北方地区2080—2100年LAD减少;整体上,CMIP6模型高估了未来LAD,在SSP5-8.5情景下,约束后LAD未来预估值减少了9.15 d,且不确定性整体降低了12.4%;随着时间推移,未来LAD变化值减少的程度更大,且在网格尺度上应用涌现约束后,至2040年未来LAD变化相较于约束前减少7.54 d,到2090年减少10.33 d,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至2040年不确定性降低7.0%,至2090年降低10.3%。涌现约束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北方地区LAD的未来预估,该研究可为制定应对干旱的农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现约束
气候变化
CMIP6
中国北方地区
最长
连续无雨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1—2012年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利娜
朱清科
+3 位作者
翁白莎
刘芳
王建伟
何霄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2,共8页
干旱是黄土高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干旱的变化规律,以该区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及其周边7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以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作为干旱指标,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近52年黄...
干旱是黄土高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干旱的变化规律,以该区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及其周边7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以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作为干旱指标,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近52年黄土高原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次数年内变化显著,轻度干旱发生次数在春、夏季相对较多;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发生次数年内变化趋势相似,均易发生在冬季;特大干旱发生次数多集中在春季。(2)近52年来不同类型区干旱变化亦显著,各分区干旱发生次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01—2012年各分区干旱发生次数最多。(3)黄土高原干旱发生总次数和春季干旱发生次数整体均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趋势,夏季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界处,秋季干旱发生次数较多的有黄土高原西北部丘陵沟壑区、陕甘宁河流阶地及高原沟壑区的北部和汾河平原及晋陕丘陵沟壑区,冬季干旱整体呈面状分布。(4)轻度和中度干旱发生次数大体相似,均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界处,特大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西北部丘陵沟壑区。研究成果对制定黄土高原防灾减灾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连续无雨日
时空分布
黄土高原
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流域最长连续无雨日特征及其与环流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宏伟
张钤
黄进
张方敏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6606)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BK20220017)。
文摘
基于淮河流域1961~2020年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筛选出最长连续无雨日(CDD),采用M-K趋势检验、主成分分析、时滞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淮河流域CDD的变化特征及其对12个环流指数的响应。结果表明,淮河流域CDD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表现为西高东低分布特征,春季、秋季和冬季表现为北高南低分布特征;60年来,不同季节的CDD变化亦不同,其中秋季大部分站点CDD增加,流域有变干趋势,而冬季全部站点CDD减小,流域干旱减缓;不同时滞的CDD与WP、SOI和Nino4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Nino4的相关性最强,Nino4对滞后4、5个月的CDD有明显增强作用,对滞后10、11个月的CDD有明显减弱作用;Nino4对CDD的显著影响主要集中在10~15个月共振周期上,且主要呈Nino4超前于CDD的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今后干旱预测防御及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最长
连续无雨日
环流指数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Huaihe River Basin
consecutive dry days
circulation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涌现约束方法的中国北方地区最长连续无雨日未来预估
2
作者
朱豪杰
赵铜铁钢
机构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2025年第16期118-12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0804900)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19ZT08G090)。
文摘
为准确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地区未来干旱期长度如何变化,该文研究涌现约束方法在北方地区最长连续无雨日(the longest annual consecutive dry days,LAD)预估的应用潜力。采用基于物理意义的涌现约束方法,面向气象干旱指标LAD,考虑CMIP5和CMIP6的两种强迫情景,定量分析约束前后2080—2100年中国北方地区干旱期长度相对于1998—2018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1998—2018年,超过70%的模型显示北方地区2080—2100年LAD减少;整体上,CMIP6模型高估了未来LAD,在SSP5-8.5情景下,约束后LAD未来预估值减少了9.15 d,且不确定性整体降低了12.4%;随着时间推移,未来LAD变化值减少的程度更大,且在网格尺度上应用涌现约束后,至2040年未来LAD变化相较于约束前减少7.54 d,到2090年减少10.33 d,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至2040年不确定性降低7.0%,至2090年降低10.3%。涌现约束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北方地区LAD的未来预估,该研究可为制定应对干旱的农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涌现约束
气候变化
CMIP6
中国北方地区
最长
连续无雨日
Keywords
emergent constraint
climate changing
CMIP6
the north China
the longest annual consecutive dry days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1—2012年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利娜
朱清科
翁白莎
刘芳
王建伟
何霄嘉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409266
51409267
+1 种基金
51279207)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SY字[2014]3066号)
文摘
干旱是黄土高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干旱的变化规律,以该区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及其周边7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以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作为干旱指标,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近52年黄土高原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次数年内变化显著,轻度干旱发生次数在春、夏季相对较多;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发生次数年内变化趋势相似,均易发生在冬季;特大干旱发生次数多集中在春季。(2)近52年来不同类型区干旱变化亦显著,各分区干旱发生次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01—2012年各分区干旱发生次数最多。(3)黄土高原干旱发生总次数和春季干旱发生次数整体均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趋势,夏季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界处,秋季干旱发生次数较多的有黄土高原西北部丘陵沟壑区、陕甘宁河流阶地及高原沟壑区的北部和汾河平原及晋陕丘陵沟壑区,冬季干旱整体呈面状分布。(4)轻度和中度干旱发生次数大体相似,均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界处,特大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西北部丘陵沟壑区。研究成果对制定黄土高原防灾减灾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干旱
连续无雨日
时空分布
黄土高原
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Keywords
drought
successive non-precipitation day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Loess Plateau
climate change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分类号
P426.61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淮河流域最长连续无雨日特征及其与环流指数的关系
马宏伟
张钤
黄进
张方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涌现约束方法的中国北方地区最长连续无雨日未来预估
朱豪杰
赵铜铁钢
《农业工程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961—2012年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王利娜
朱清科
翁白莎
刘芳
王建伟
何霄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