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复合记忆-遗忘模型框架的连续教学策略优化控制
1
作者
刘丹青
李雅芝
+2 位作者
吴振强
郭强
刘建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0,共9页
通过对教学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定量地研究教学策略对知识传播系统的影响并优化控制教学管理目标。深入考察学习者认知学习时大脑中知识存量的变化规律,将学习者大脑分为短时记忆室和长时记忆室两个仓室,提出连续教学中的复合记忆-...
通过对教学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定量地研究教学策略对知识传播系统的影响并优化控制教学管理目标。深入考察学习者认知学习时大脑中知识存量的变化规律,将学习者大脑分为短时记忆室和长时记忆室两个仓室,提出连续教学中的复合记忆-遗忘模型框架;并根据两个仓室内知识扩散的不同方式,进一步构建双边连续扩散、单边脉冲扩散和双边脉冲扩散三种不同的知识扩散模型;针对不同的记忆模型,应用种群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数学分析法,通过控制教学力度E或教学周期Th这两种教学策略,优化知识存量或学习成效这两个教学管理目标;最后通过实例予以说明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记忆-遗忘模型框架
知识扩散模型
连续教学
教学
策略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非连续性思想的教学蕴含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良
刘茜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7,共3页
人的生命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为适应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特点课堂教学应采用非连续性教学。非连续性教学体现出偶然性、非确定、生成性等特点,其具体形式为:在"遭遇、危机"的境遇中实施情境教学、体悟教学,以对话教...
人的生命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为适应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特点课堂教学应采用非连续性教学。非连续性教学体现出偶然性、非确定、生成性等特点,其具体形式为:在"遭遇、危机"的境遇中实施情境教学、体悟教学,以对话教学和顿悟的艺术实现教育"唤醒",基于理解的外在教学激励——号召、告诫与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
连续
性
非
连续
性
教学
蕴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复合记忆-遗忘模型框架的连续教学策略优化控制
1
作者
刘丹青
李雅芝
吴振强
郭强
刘建国
机构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实验中心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0,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50108
261001236)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1125
61374177)
文摘
通过对教学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定量地研究教学策略对知识传播系统的影响并优化控制教学管理目标。深入考察学习者认知学习时大脑中知识存量的变化规律,将学习者大脑分为短时记忆室和长时记忆室两个仓室,提出连续教学中的复合记忆-遗忘模型框架;并根据两个仓室内知识扩散的不同方式,进一步构建双边连续扩散、单边脉冲扩散和双边脉冲扩散三种不同的知识扩散模型;针对不同的记忆模型,应用种群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数学分析法,通过控制教学力度E或教学周期Th这两种教学策略,优化知识存量或学习成效这两个教学管理目标;最后通过实例予以说明和验证。
关键词
复合记忆-遗忘模型框架
知识扩散模型
连续教学
教学
策略
优化控制
Keywords
the compound memory-forgetting model frame
knowledge diffusion model
continuous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y
optimal control
分类号
O232 [理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非连续性思想的教学蕴含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良
刘茜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人的生命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为适应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特点课堂教学应采用非连续性教学。非连续性教学体现出偶然性、非确定、生成性等特点,其具体形式为:在"遭遇、危机"的境遇中实施情境教学、体悟教学,以对话教学和顿悟的艺术实现教育"唤醒",基于理解的外在教学激励——号召、告诫与吁求。
关键词
非
连续
性
非
连续
性
教学
蕴含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复合记忆-遗忘模型框架的连续教学策略优化控制
刘丹青
李雅芝
吴振强
郭强
刘建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非连续性思想的教学蕴含
张良
刘茜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