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庆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与血液透析(HD)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为临床制定科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透析方法将患者分为1组(25例)和2组(31例),1组患者实施连续性...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与血液透析(HD)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为临床制定科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透析方法将患者分为1组(25例)和2组(31例),1组患者实施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方法 ,2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血液指标、尿素清除率以及透析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系统性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且活动能力、水肿情况、酸中毒纠正率均显著提升,其中2组改善更为明显,与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治疗结束后,2组尿素氨下降明显,1组总蛋白和白蛋白下降明显,2组高血钾发生率明显比1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素清除率明显高于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透析后出血、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1组,但1组感染发生率高于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终末期糖尿病肾病HD患者多于CAPD患者,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充分性可以达到标准,其主要并发症为低血压、高血压、出血等,而高钾血症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猝死;CAPD患者年龄偏大,其透析效果能够达到血液透析水平,并能很好的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血液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miR-34a及血尿酸水平与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巧敏 张晓霞 +2 位作者 刘建晓 王世杰 黄红革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微小RNA-34a(miR-34a)及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进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1月... 目的探讨尿液微小RNA-34a(miR-34a)及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进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就诊的200例ESRD患者为观察组,分为轻中重度3个亚组,纳入10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尿液miR-34a、血尿酸、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计算eGFR,记录观察组透析后1个月的周尿素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并计算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探究尿液miR-34a、血尿酸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其它3组(F=44.315,P<0.001;F=94.867,P<0.001),对照组血清磷低于其它3组(F=17.589,P<0.001)。随着病情加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降低,血清磷升高。②随着病情加重,eGFR、Kt/V、Ccr、RRF下降(F=9573.09,P<0.001;F=27.499,P<0.001;F=240.636,P<0.001;F=1095.17,P<0.001),BUN、SCr升高(F=721.543,P<0.001;F=2170.64,P<0.001)。③观察组尿液miR-34a和血UA均高于对照组(χ^(2)=49.352,P<0.001;χ^(2)=341.151,P<0.001),随着病情加重,尿液miR-34a表达和血UA升高。④尿液miR-34a、血UA和eGFR、Kt/V、Ccr、RRF呈负相关(miR-34a:r=-0.193,P=0.001;r=-0.147,P=0.038;r=-0.192,P=0.007;r=-0.178,P=0.012。血UA:r=-0.175,P=0.002;r=-0.201,P=0.004;r=-0.183,P=0.010;r=-0.254,P<0.001),尿液miR-34a、血UA和BUN、SCr呈正相关性(miR-34a:r=0.125,P=0.030;r=0.160,P=0.006。血UA:r=0.121,P=0.036;r=0.149,P=0.009)。⑤miR-34a、血尿酸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3年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7,P=0.031;χ^(2)=9.775,P=0.002)。结论尿液miR-34a、血尿酸水平与CAPD患者的肾功能、残余肾功能存在相关性,尿液miR-34a高表达和血尿酸高水平影响CAPD治疗的ESRD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尿酸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V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应用中的局限性分析
3
作者 李小华 周红卫 《内科》 2017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尿毒症患者毒素水平、贫血程度、营养状况的关系,分析用其评价透析效果的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CA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Kt/V与血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尿毒症患者毒素水平、贫血程度、营养状况的关系,分析用其评价透析效果的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CA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Kt/V与血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血磷、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关系,根据Kt/V水平将127例患者分为低Kt/V组(Kt/V<1.7)、中Kt/V组(1.7≤Kt/V<2)、高Kt/V组(Kt/V≥2),比较三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的差异。结果患者Kt/V与血红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Hb=0.215,P<0.05),与血磷、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r_P=-0.317,r_(Scr)=-0.429,r_(Bun)=-0.34,P均<0.001);与血白蛋白β_2-MG、iPTH无相关性(P>0.05)。高Kt/V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低Kt/V组(P<0.05),血磷水平低于低Kt/V组(P<0.05);高Kt/V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中、低Kt/V组(P<0.05);低、中、高Kt/V三组患者β2-MG、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t/V可能与CAPD患者中分子物质、营养状况不相关,用其评价CAPD患者溶质清除状况及透析充分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尿素清除指数 KT/V 中分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开展社区护理的效果
4
作者 闵小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社区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晔 高旭 +3 位作者 吴导花 林育潇 宋玉敏 王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30-32,共3页
目的 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至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透析室完成CAPD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 目的 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至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透析室完成CAPD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53.78±14.79)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居住地、透析龄、每日透析袋数、寻求医护帮助次数、发生过腹膜炎和出口处感染、擅自用药和停药的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透析龄、寻求医护帮助次数、发生过腹膜炎为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P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采用适合实际情况的措施干预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卧床腹膜 自我管理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
6
作者 李青 杨小萍 +1 位作者 胡君 张争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 了解经连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护理。方法收集经CAPD治疗的91例DN 患者与非透析治疗的72例DN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低血糖、低血钾的发生率、发生诱因及症状。结果... 目的 了解经连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护理。方法收集经CAPD治疗的91例DN 患者与非透析治疗的72例DN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低血糖、低血钾的发生率、发生诱因及症状。结果CAPD治疗组低血糖、低血钾发生率分别为39%,48%,较非透析治疗组18%,26%高(P<t0.05)。饮食减少是CAPD治疗组发生低血糖、低血钾的主要原因,而非透析治疗组低血糖、低血钾则主要由胰岛素使用不当及腹泻引起。提示,经CAPD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低血钾发生率、发生诱因及症状均不同于非透析治疗组,护理时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连续卧床腹膜 低血糖 护理 DN C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FGF-23及可溶性klotho蛋白与颈动脉中膜厚度相关性
7
作者 盛丹虹 赵群芳 +1 位作者 邵卫红 陈肖蓉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FGF-23及可溶性klotho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CAPD患者60例。将CIMT≥1.2 mm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6),CIMT<1.2 mm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4)...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FGF-23及可溶性klotho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CAPD患者60例。将CIMT≥1.2 mm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6),CIMT<1.2 mm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可溶性Klotho蛋白、血清FGF-23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血清FGF-23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可溶性Klotho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MT水平、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颈动脉狭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FGF-23及Hs-CRP是CAPD患者发生CIMT增厚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而可溶性Klotho蛋白是CAPD患者出现CIMT增厚的保护因素。结论CAPD伴有CIMT增厚的患者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年龄、血清FGF23、超敏C反应蛋白是CAPD患者颈动脉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而Klotho蛋白则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不卧床腹膜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清FGF-23 可溶性Klotho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考糊精透析液在腹膜透析患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鲍霞 徐佳美 +2 位作者 黄春香 刘丹 朱星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艾考糊精透析液在腹膜透析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5月在杭州市某三甲医院肾病科因心衰住院的腹膜透析患者,入院后采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模式,将原处方中的2.5%葡萄糖透析液2 L用7.5%艾考糊精... 目的:探讨艾考糊精透析液在腹膜透析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5月在杭州市某三甲医院肾病科因心衰住院的腹膜透析患者,入院后采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模式,将原处方中的2.5%葡萄糖透析液2 L用7.5%艾考糊精透析液2 L替代,将7.5%艾考糊精透析液2 L末袋使用,每晚1次,留腹时间12 h,连续应用1周。比较患者应用艾考糊精透析液前后的B型利钠肽水平(BNP)、心功能分级、每日超滤量、每日尿量、体重、腿围、血压、空腹血糖、血清学指标、心脏超声相关数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透析龄35(15,57)月,14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为糖尿病肾病,5例为高血压肾病;腹膜转运功能分别为高转运4例、高平均转运20例、低平均转运6例、低转运l例;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9例,Ⅳ级22例。治疗后患者的BNP、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体重、腿围、血压、高敏肌钙蛋白、血肌酐、血糖、钙、钾较治疗前降低(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厚度、每日超滤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增加(P<0.0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尿量、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尿素氮、钠、磷、总Kt/V、总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临床疗效16例显效、15例有效、0例无效。在使用艾考糊精透析液过程中,艾考糊精透析液绿色折头脱离漏液2例,发生低血压1例。结论:艾考糊精透析液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但同时也需关注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考糊精 持续不卧床腹膜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晓晨 杨富国 +4 位作者 王卫红 王丹倩 曹立楠 梁瑶 袁玉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维持期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维持期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透析充分性、透析相关实验室指标和患者腹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透析充分性、透析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总体得分及透析操作技术、饮食摄入、病情监测和并发症管理等四个维度得分、自我效能水平得分明显升高,尿素氮清除指数、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明显上升,血磷明显降低,患者无腹膜炎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能够明显提高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患者的透析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腹膜 卧床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许义 汪小华 +5 位作者 黄玉华 王海芳 钮美娥 庞建红 李琳 王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及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对146例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容量管理总分为(17.38±3.79...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及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对146例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容量管理总分为(17.38±3.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教育程度和是否在职是容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CAPD患者容量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和工作状态的患者,予以差异化的容量管理教育,提高其容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持续卧床 容量管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自我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义 汪小华 +6 位作者 杨益群 卢国元 李琳 庞建红 钮美娥 徐兰 王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自我体验,为制定容量管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2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自我体验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升华出3个持续非卧床腹膜...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自我体验,为制定容量管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2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自我体验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升华出3个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容量管理知-信-行能力不理想,容量负荷监测和处理能力欠佳及期望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问题较多,需加强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卧床腹膜 容量管理 自我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庞建红 汪小华 +3 位作者 李琳 鞠阳 许义 仇静波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索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体验,进一步发现其存在问题,并为提供护理干预奠定基础。方法运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3例CAP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感受资料,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升华出4个CAP... 目的探索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体验,进一步发现其存在问题,并为提供护理干预奠定基础。方法运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3例CAP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感受资料,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升华出4个CAPD患者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体验:负性心理不断调整、自我价值感降低及形象紊乱、病情监测不重视、CAPD相关知识缺乏。结论CAP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问题较多,需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卧床腹膜 自我管理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肖美玲 刘燕南 +2 位作者 胡僭苹 郑淑萍 段功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描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真实情况,分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邵阳市中心医院15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 目的描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真实情况,分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邵阳市中心医院15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总结出5个主题:经济负担沉重;情感冲击;对照顾者健康状况的担忧;个人角色失衡;对未来感觉迷茫。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比较明显,医护人员应主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整体护理,并呼吁家庭、社会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卧床腹膜 自我感受负担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培训需求调查及预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慧 裴华莲 +2 位作者 李莉 张菁菁 吴志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膜透析”)患者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我院肾病科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腹膜透析患者...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膜透析”)患者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我院肾病科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腹膜透析患者培训需求进行调查,采用构成比描述培训需求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影响培训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OR值进行赋分、通过ROC曲线进行验证,获得预警模型。结果(1)培训需求中190例腹膜透析患者对培训内容中以饮食需求最多,为153例次,占21.7%;其次为运动和药物需求,分别为132和131例次,占18.8%和18.6%,心理需求最少,为65例次,占9.2%。(2)影响培训需求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培训不同需求内容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如近半年住院次数越多、自我照护能力越差的患者对饮食方面知识需求越高;收入越高及满意度越差的患者对生活方式培训需求越高(P<0.05)。(3)根据权重计算评分,建立预警模型。结论新疆地区培训需求较高,而影响不同类型培训需求的因素也各不同,可以根据影响因素权重大小建立预警模式,为有的放矢的提高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卧床腹膜 培训需求 ROC曲线 LOGISTIC分 预警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短期内退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甘红兵 陈孟华 +1 位作者 田信奎 汪涛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8期416-418,423,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一年内退出腹膜透析的因素 ,以期为此类易感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调查 2 0 0 0年 4月 1日至 2 0 0 3年 3月 31日在本腹透中心进行CA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一年内退出腹膜透析的因素 ,以期为此类易感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调查 2 0 0 0年 4月 1日至 2 0 0 3年 3月 31日在本腹透中心进行CA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和糖尿病发病情况、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死亡病例的死因 ;采用体格损害指数、Charlson指数来评估患者合并症情况。结果 有 139例入选本研究 ,观察期间退出腹膜透析的有 5 0例 (35 .97% ) ,透析后一年内退出的有 4 0例 (占总退出例数 80 % ) ,其中死亡 32例 (2 3.0 2 % )、肾移植 4例、转血液透析 4例 ;在三月内退出腹膜透析的有2 2例 ,其中死亡 2 0例 ;在透析后一年内 32例死亡病例中 ,其中死于心肌梗死 6例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 7例 (2 3% )、中风 3例 (9% )、感染 5例 (16 % )、放弃治疗 3例 (9% )、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 (3% )、呼吸衰竭 2例 (6 % )、恶性肿瘤 2例 (6 % )及其他不明原因 3例 (9% )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harlson指数、体格损伤指数、性别对CAPD患者一年内死亡退出的影响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1.5 5 4、2 .12 5、2 .82 1,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心血管事件是CAPD患者在透析后一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卧床腹膜 短期退出 调查分 影响因素 合并痘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范汝艳 翁宁 +1 位作者 徐佳美 张红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8期708-709,共2页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治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3月因慢性肾衰竭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共有13...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治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3月因慢性肾衰竭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共有135例患者符合条件,因各种原因退出腹膜透析共35例,退出率为25.9%(35/135)。其中死亡20例,转血液透析6例,肾移植9例。结论:死亡是CAPD患者短期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而心脑血管事件、腹膜炎是导致CA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加强透析前的一体化治疗及腹膜透析患者透后的持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卧床腹膜 心血管事件 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超负荷状态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立 田信奎 +1 位作者 陈伯钧 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容量超负荷状态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BCM系统测定患者体成份,并以OH(overhydration... 目的:探讨容量超负荷状态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BCM系统测定患者体成份,并以OH(overhydration)作为容量状态的评估指标;同时收集空腹血、24 h尿液及透析引流液用于透析充分性评估、Alb及其他生化检测。采用均数比较及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容量状态与Alb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12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入选本研究。根据总体Alb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即Alb≥39 g/L和Alb<39 g/L。结果显示前者OH及年龄平均水平均明显小于后者[OH,(1.75±1.60)vs(3.16±1.88)L,P<0.05;年龄,(58.1±14.2)vs(67.8±12.3)岁,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在矫正性别、糖尿病后,OH与年龄是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R2=0.301,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容量超负荷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OH也许是评估腹膜透析人群容量状况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状态 OH 血清白蛋白 持续性卧床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蜂蛰伤患者腹膜透析与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晓明 孙燕 +6 位作者 梁衍 高妍婷 冯婷 金刚 鲁艳搏 孙小蕊 李振江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对于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就治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内科的30例蜂蛰伤合并MODS的病例资料,其中C...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对于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就治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内科的30例蜂蛰伤合并MODS的病例资料,其中CVVH组18例,PD组12例。具体包括一般资料,疾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透析前和透析后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酐、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患者存活率、透析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每日透析费用。结果 CVVH和P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和疾病严重程度无不同(P>0.05)。2组患者中肾功能恢复及存活者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CVVH和PD组在治疗剂量(58.68±12.53L/d vs.11.45±6.62 L/d,P<0.05)治疗时间(7.25±9.65 d vs.13.23±11.75 d,P<0.05)及每日超滤量(3264.3±1421.68 ml/d vs.1747.36±826.14 ml/d,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PD组住院日较CVVH组明显缩短(25.86±14.62d vs.15.64±15.08,P<0.05),出院时PD组血肌酐显著高于CVVH组。2组随访3月,肾脏存活率KM生存曲线在整体上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CVVH组患者合并透析相关并发症及住院日高于PD组(55%;25.86±14.62 d vs.15%;19.64±15.08 d,P<0.05);CVVH组患者平均每日透析费用为(6020.34±1201.32)元高于PD组的(592.92±138.62)元(P<0.01)。结论 PD与CVVH治疗重症蜂蜇伤的疗效相当,但PD技术更为简单和经济,可作为重症蜂蜇伤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蜂蜇伤 腹膜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FGF-23、sKL检测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麟 李向东 赵明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可溶性klotho蛋白(sKL)检测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CAPD> 3个月的患者109例,根据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的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将其分为瓣膜钙化组51例、瓣...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可溶性klotho蛋白(sKL)检测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CAPD> 3个月的患者109例,根据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的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将其分为瓣膜钙化组51例、瓣膜正常组58例,同期选取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FGF-23、sKL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FGF-23、sKL对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结果瓣膜钙化组、瓣膜正常组血磷、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清肌酐(SCr)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5),总尿素清除指数(Kt/V)低于对照组(P <0. 05);瓣膜钙化组透析龄、血磷、ALP、血钙、SCr、FGF-23水平高于瓣膜正常组(P均<0. 05),Kt/V、血清sKL水平低于瓣膜正常组(P均<0. 05)。血磷、血清FGF-23水平升高是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 995、2. 328,P均<0. 05),血清sKL水平升高是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保护因素(OR=0. 742,P均<0. 05)。血清FGF-23、sKL预测心脏瓣膜钙化的AUC分别为0. 844、0. 814,二者联合检测预测心脏瓣膜钙化的AUC为0. 941。结论血清FGF-23、sKL是CAPD患者发生心脏瓣膜钙化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CAPD患者发生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疾病 心脏瓣膜钙化 成纤维生长因子23 可溶性klotho蛋白 持续卧床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改善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消极情绪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海燕 储明子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改善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消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34例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系统进...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改善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消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34例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系统进行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末、干预3个月末对两组人员进行不确定感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简明心境问卷、肾脏疾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水平和情绪状态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干预1个月末、干预3个月末的MUI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员的MUIS-A评分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在干预3个月末的面对和屈服维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末观察组在SF-12和躯体健康两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在3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消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床腹膜 健康教育 生存质量 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