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19年中国区域连续性暴雨过程的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8
1
作者 马铮 王国复 张颖娴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利用暴雨区连续追踪的思路和全国248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1961—2019年全国区域连续性暴雨过程(Regional Continuity Rainstorm Process,RCRP)进行客观识别,并根据RCRP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最大日降水量和最大过程降水量建立和改... 利用暴雨区连续追踪的思路和全国248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1961—2019年全国区域连续性暴雨过程(Regional Continuity Rainstorm Process,RCRP)进行客观识别,并根据RCRP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最大日降水量和最大过程降水量建立和改进危险性评估模型和危险性区划。结果显示:1961—2019年中国共发生2294次RCRP,危险性排名前十强的RCRP与历史记录相符;其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与我国降水气候态分布相似,由东南向西北逐级递减;我国RCRP的高危险性区域位于华南和江南地区;危险性的季节空间分布与同季节的降水特征相关,春季华南地区的RCRP高危险性等级体现了我国华南前汛期的影响;夏季华北和东北地区的RCRP危险性高于其他季节,沿海地区的高危险性体现了台风暴雨的影响;秋季四川北部的危险区主要体现了华西秋雨的影响;单次RCRP危险性区划表征本次暴雨洪涝受灾程度大小的分布情况,可以直观地判断此次RCRP对我国相应区域造成暴雨洪涝灾害的大小分布情况。其研究结果增进了对于RCRP演变规律的认识,对于预测未来RCRP季节或次季节内等不同时间内的区域危险性强度大小及其相关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连续性暴雨过程 危险性评估模型 危险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图像置乱程度衡量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健 柏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200-203,共4页
随着数字图像置乱技术的发展,如何衡量一种置乱技术的好坏,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对其进行有效地衡量,给出了图像连续性区域的定义,并根据置乱前后数字图像连续性区域数量随像素点位置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原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图像置... 随着数字图像置乱技术的发展,如何衡量一种置乱技术的好坏,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对其进行有效地衡量,给出了图像连续性区域的定义,并根据置乱前后数字图像连续性区域数量随像素点位置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原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图像置乱程度衡量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楚地反应图像在各个置乱阶段的置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乱程度 连续性区域 衡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基于空间与光谱相结合的TM影像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杰 杨辽 +2 位作者 沈金祥 吴小波 郭鹏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6-1290,共5页
针对TM影像波段少,光谱信息相对不丰富的情况,提出了两种结合空间与光谱信息的端元提取算法。首先,提出了基于空间分块的端元提取算法,该算法先对影像进行快速浏览,根据地物分布的复杂程度,确定分块的方案,在分块的基础上通过沙漏算法... 针对TM影像波段少,光谱信息相对不丰富的情况,提出了两种结合空间与光谱信息的端元提取算法。首先,提出了基于空间分块的端元提取算法,该算法先对影像进行快速浏览,根据地物分布的复杂程度,确定分块的方案,在分块的基础上通过沙漏算法迅速地提取端元;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连续性的端元提取算法,此算法也在分块思路指导下,通过光谱相关能级波形匹配法实现区域的分割,根据先验知识确定端元。最后比较了两种算法,基于空间分块的端元提取算法运算速度快,先验知识少,但是误提端元的概率存在;而基于空间连续性的端元提取算法,精度较高,但是需要先验知识。实验证明,这两种基于空间与光谱相结合的端元提取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区域尺度的多光谱端元提取问题,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 区域划分算法 区域连续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