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6m连续式风洞调试运行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熊波 周恩民 +3 位作者 程松 张文 刘恺 罗新福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6,共6页
为了降低大型连续式风洞建设风险,在0.6m连续式风洞中开展了压缩机防喘振控制、转速控制、马赫数控制等调试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本研究采用压力波动法准确测量出了压缩机的喘振边界,通过设置合理的报警线和防喘振线,保证了压缩机的安全;... 为了降低大型连续式风洞建设风险,在0.6m连续式风洞中开展了压缩机防喘振控制、转速控制、马赫数控制等调试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本研究采用压力波动法准确测量出了压缩机的喘振边界,通过设置合理的报警线和防喘振线,保证了压缩机的安全;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实现了转速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达到0.03%的设计要求;采用压缩机转速、驻抽流量以及中心体开度与马赫数的函数关系,实现了马赫数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达到了0.002的设计指标要求。通过研究各项关键技术实现了该风洞定总压、定马赫数的运行方式,该风洞具有优良的流场品质,是开展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大型连续式风洞引导性研究的理想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调试 压缩机 流场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m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调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恩民 程松 +2 位作者 刘恺 张文 王仪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5,共6页
为了考核0.6m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各项性能,也为后续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调试积累经验,对AV90-3轴流压缩机系统进行了调试,包括机械运转试验、临界转速测试、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热力性能试验和喘振预防调试。结果表明... 为了考核0.6m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各项性能,也为后续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调试积累经验,对AV90-3轴流压缩机系统进行了调试,包括机械运转试验、临界转速测试、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热力性能试验和喘振预防调试。结果表明,调试方法合理可行,机组各项参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压缩机 机械运转试验 热力性能试验 喘振边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以太网的某连续式风洞安全联锁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明伟 宋巍巍 +1 位作者 王飞 顾光武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9期50-53,共4页
针对连续式风洞设备运行时间长、系统构成复杂和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一种基于实时以太网的某连续式风洞安全联锁系统。采用Profi Net实时以太网为网络平台,建立安全联锁系统结构,通过软、硬件相互冗余的联锁功能设计实现连续式风洞... 针对连续式风洞设备运行时间长、系统构成复杂和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一种基于实时以太网的某连续式风洞安全联锁系统。采用Profi Net实时以太网为网络平台,建立安全联锁系统结构,通过软、硬件相互冗余的联锁功能设计实现连续式风洞信号监测和安全联锁控制功能。采用环网技术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采用分层多级联锁技术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完备,有效提高风洞的运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完全满足该连续式风洞的安全运行监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实时以太网 安全联锁 冗余控制 分布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效应对0.6m连续式风洞性能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波 程松 +1 位作者 罗新福 周恩民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2,99,共7页
风洞试验中通常采用降低运行总压的方法来扩大风洞雷诺数模拟的下边界。同常压试验相比,在低雷诺数条件下,风洞流场是否存在明显变化,风洞流场品质是否满足指标要求,直接影响风洞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为了研究低雷诺数效应对0.6m连续式跨... 风洞试验中通常采用降低运行总压的方法来扩大风洞雷诺数模拟的下边界。同常压试验相比,在低雷诺数条件下,风洞流场是否存在明显变化,风洞流场品质是否满足指标要求,直接影响风洞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为了研究低雷诺数效应对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性能(包括轴流式压缩机性能、总压及马赫数控制精度、流场均匀性)的影响,调试人员在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开展了大量相关试验,本文在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Re对风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Re对压缩机性能、总压控制精度、马赫数控制精度、流场均匀性都有明显影响,当Rec<5×10~5(c=0.1A^(1/2))时,雷诺数效应明显,且Re越小,影响越大。(2)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能够真实、准确反映Re对风洞流场性能和测力试验数据的影响规律,是开展高空低雷诺数飞行器、翼型、发动机等性能研究的理想地面模拟试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压缩机 连续式风洞 流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风洞总压和调节阀相关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旦 杨孝松 +2 位作者 李刚 郭守春 陈天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5-332,共8页
调节阀作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的主要调节手段,其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风洞流场性能,因此,分析建立调节阀和总压的相关性关系,并据此选取合适的调节阀及其组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的调压原理,结合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调节阀作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压的主要调节手段,其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风洞流场性能,因此,分析建立调节阀和总压的相关性关系,并据此选取合适的调节阀及其组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的调压原理,结合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建立了调节阀位置控制和风洞总压控制的对应关系,并进行了静态试验验证,然后基于建立的理论,针对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负压下流场稳定时间较长的问题,对阀门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并进行了吹风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马赫数极曲线时间缩短40%~50%,大幅提高了试验效率,进一步证明了上述分析是正确有效的,可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调压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总压控制 调节阀 流量特性 马赫数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流场湍流度测量试验研究
6
作者 朱博 陈吉明 +1 位作者 吴巍 裴海涛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5,共9页
使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CTA)完成了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换热器入口至试验段流场湍流度测量;采用二维热线探头旋转方法,完成了换热器入口至稳定段出口的低速流场三维湍流度分布测试;采用一维探头连续变热线过热比方法,完成了试验段跨声... 使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CTA)完成了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换热器入口至试验段流场湍流度测量;采用二维热线探头旋转方法,完成了换热器入口至稳定段出口的低速流场三维湍流度分布测试;采用一维探头连续变热线过热比方法,完成了试验段跨声速流场湍流度测试,测试流场最高马赫数为1.5。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段和稳定段是重要的降湍部段,均可降低湍流度90%以上;稳定段阻尼网从3层增加至5层,可降低稳定段湍流度50%,降低试验段湍流度17%;采用CTA连续变热线过热比方法可获得试验段可压缩流场的扰动图(反映试验段流场的扰动特征)和湍流度值,马赫数为0.4时流场扰动图呈现一阶线性特征,马赫数为0.7时流场扰动图呈现双曲线特征。实验结果可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流场湍流度评估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度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流场扰动 可压缩流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管路设计与分析
7
作者 谢强 杨毅晟 裴海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足该风洞增压和负压工况及气流压力稳定的高精度要求,压力调节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NX软件建立调压系统管路三维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管路壁厚,完成开孔及虾米弯管补强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分3种工况对管路进行计算校核,验证管路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大型套筒式调压阀结构设计,解决了阀门支撑机构及密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压力调节系统 管路设计 调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故障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毅晟 雷震 闫喜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4-2141,共8页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开展飞行器外形精确模拟、气动弹性评估和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的重要地面试验设备,具备运行范围宽、动态指标要求高、系统组成复杂和投资规模巨大等特点。轴流压缩机是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动力源,被称为...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开展飞行器外形精确模拟、气动弹性评估和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的重要地面试验设备,具备运行范围宽、动态指标要求高、系统组成复杂和投资规模巨大等特点。轴流压缩机是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动力源,被称为风洞的“心脏”,对风洞性能指标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风洞轴流压缩机与工业轴流压缩机、航空压气机相比有其相似性,也有其独特性。系统分析工业轴流压缩机中常见的故障类型、诊断预警方法、故障处理方案和健康监测等,对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典型轴流压缩机故障处理案例,结合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关键技术研究,为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研制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轴流压缩机 故障分析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43
9
作者 廖达雄 陈吉明 +1 位作者 彭强 柳新民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研制先进飞行器,除了提高现有风洞试验测量精度和改进试验技术外,必须建立高性能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设备,解决飞行器高速风洞试验模拟能力和精细化模拟问题。以试验段尺寸0.6m×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计为例,给出了风洞总体设... 为研制先进飞行器,除了提高现有风洞试验测量精度和改进试验技术外,必须建立高性能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设备,解决飞行器高速风洞试验模拟能力和精细化模拟问题。以试验段尺寸0.6m×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计为例,给出了风洞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如何降低风洞气流脉动、如何改善风洞流场品质、提高风洞运转效率和拓展风洞试验能力等关键技术途径。该风洞作为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引导风洞,方案设计主要采用了高压比压缩机驱动系统、半柔壁喷管、低噪声试验段、高性能换热器和三段调节片加可调中心体式二喉道等新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风洞 低噪声 风洞设计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AV90-3轴流压缩机喘振边界测试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恩民 程松 +4 位作者 许靖 刘恺 张文 熊波 王仪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5,共5页
为了测试出AV90-3轴流压缩机在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的安全运行范围,采用减小进气体积流量测定喘振点的测试方法和测压力波动的喘振判别方法,准确测试出了AV90-3轴流压缩机的喘振边界线。得出了静叶角增大后,喘振边界线向右上方拉伸... 为了测试出AV90-3轴流压缩机在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的安全运行范围,采用减小进气体积流量测定喘振点的测试方法和测压力波动的喘振判别方法,准确测试出了AV90-3轴流压缩机的喘振边界线。得出了静叶角增大后,喘振边界线向右上方拉伸和增压、负压下的喘振边界线与常压时基本重合的试验结论。通过将进气体积流量和压比作为防喘振的控制参数,设置报警线和防喘振曲线,采取旁通回流的方法,有效预防了喘振发生。可为后续大型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的喘振边界测定和防喘振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轴流压缩机 喘振点 喘振边界 防喘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6增压连续式高速风洞压缩机喘振边界的确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超 王娜 +3 位作者 袁先士 张正科 郗忠祥 郝礼书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共6页
NF-6风洞是我国第一座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是影响风洞安全运行和流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国内首座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喘振边界的确定进行试验研究。简要论述了喘振发生的机理及其危害以及确定喘振边界的重要性,... NF-6风洞是我国第一座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是影响风洞安全运行和流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国内首座增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喘振边界的确定进行试验研究。简要论述了喘振发生的机理及其危害以及确定喘振边界的重要性,讨论了压缩机逼喘过程及其原理以及风洞增压对喘振点(喘振边界)的影响;给出了控制风洞运行的压缩机喘振边界线、喘振预警线、安全保护线、防喘调节线及防喘振措施,为该座增压连续式风洞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风洞 连续式风洞 喘振边界 喘振预警 轴流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超声速风洞热交换器设计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波 廖达雄 +1 位作者 陈吉明 符澄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6-702,共7页
以0.6m连续式跨超声速风洞为应用背景,通过工程计算得出椭圆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初步结构,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详细研究了结构参数、管束材料以及流动条件对热交换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换热管束的排列方式和尺寸对热交换器性能影响很大... 以0.6m连续式跨超声速风洞为应用背景,通过工程计算得出椭圆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初步结构,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详细研究了结构参数、管束材料以及流动条件对热交换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换热管束的排列方式和尺寸对热交换器性能影响很大;选用高导热率的材料制作翅片,会在基本不改变压损性能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系数。建立了一组方便简洁的理论公式计算热交换器出口气流温度分布,且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良好。发现通过合理布置冷却水的流动路线,可以使热交换器出口气流具有较好的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热交换器 换热效率 压力损失 流场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回路吸声降噪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吉明 吴盛豪 +2 位作者 陈振华 吕金磊 裴海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5-861,共7页
风洞试验段噪声(气流压力脉动)是评价风洞流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对高品质流场要求的大型风洞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沿程回路噪声测试,分析得到风洞主要噪声源为:风洞压缩机、... 风洞试验段噪声(气流压力脉动)是评价风洞流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对高品质流场要求的大型风洞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沿程回路噪声测试,分析得到风洞主要噪声源为:风洞压缩机、高速扩散段(含二喉道段)、试验段本身(含模型支架段)。其中,来自试验段上游的压缩机噪声必须通过沿程回路吸声降噪措施进行隔离。提出了压缩机尾罩段洞壁和整流罩尾椎采用微穿孔板,风洞第四拐角段导流片填充复合吸声材料2种降噪方案,均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最终通过试验段自身通气壁壁板参数优化等主动降噪方案,并采用风洞二喉道节流状态抑制试验段下游噪声前传的措施,实现风洞试验段压力脉动系数ΔCp≤0.8%的噪声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风洞 洞体回路 被动降噪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体方案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振华 刘宗政 +3 位作者 陈吉明 郭守春 闫喜强 裴海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8,共7页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具备飞行器外形精确模拟、气动弹性评估和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等试验能力,试验段尺寸大、指标要求高、系统规模大、运行功能多。围绕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体设计方案,重点... 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具备飞行器外形精确模拟、气动弹性评估和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等试验能力,试验段尺寸大、指标要求高、系统规模大、运行功能多。围绕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体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世界一流流场品质实现、大型轴流压缩机及其驱动系统研制等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风洞 设计 试验研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大开角段整流装置设计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红喆 廖达雄 丛成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采用阻尼网对大开角段内的气流分离进行控制,并合理设置其参数,是工程上有效的方法之一。为验证阻尼网工程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以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对工程设计方法的初步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开角段... 采用阻尼网对大开角段内的气流分离进行控制,并合理设置其参数,是工程上有效的方法之一。为验证阻尼网工程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以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对工程设计方法的初步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开角段布置环境对阻尼网参数进行了优化。由计算结果知,采用方案3-4(两层阻尼网损失系数分别为1.6和1.0)时,大开角段出口截面的速度均方根偏差值(RMS)为14.5%;考虑布置环境影响,调整两层阻尼网损失系数至0.8和1.0时,RMS值为16.2%。研究结果表明,阻尼网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大开角段整流装置的设计,达到了抑制大开角段内气流分离,降低压力损失,提高出口速度均匀性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 大开角段 阻尼网 数值模拟 流场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大开角扩散段设计方法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红喆 廖达雄 丛成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5,共7页
随着我国自主研发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对相应的高性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这一基础试验平台建设提出了日趋紧迫的需求。大开角扩散段在减小风洞尺寸的同时会引起气流分离,扩散段形状和内部整流装置的合理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阐述大... 随着我国自主研发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对相应的高性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这一基础试验平台建设提出了日趋紧迫的需求。大开角扩散段在减小风洞尺寸的同时会引起气流分离,扩散段形状和内部整流装置的合理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阐述大开角扩散段在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的作用,然后介绍了大开角扩散段在国外连续式风洞中的应用情况、布置位置和整流方式,主要分析比较目前几种大开角扩散段内阻尼网的设计方法,总结出一种最为优化的设计方案。最后对国内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大开角扩散段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 连续式风洞 大开角扩散段 阻尼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中压缩机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恩民 顾蕴松 +4 位作者 程松 刘恺 张文 王仪田 熊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1338,共8页
为满足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对主回路驱动压缩机运行范围宽广、气动性能优良、转速控制精度高、密封严密、喘振预防安全可靠的特殊要求,开展0.6 m连续式风洞驱动压缩机针对性设计,并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试验、... 为满足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对主回路驱动压缩机运行范围宽广、气动性能优良、转速控制精度高、密封严密、喘振预防安全可靠的特殊要求,开展0.6 m连续式风洞驱动压缩机针对性设计,并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试验、热力性能试验、喘振预防试验验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对压缩机进气室、排气室分别与风洞第1拐角段和第2拐角段整体设计,使结构紧凑、流动均匀、压力损失降低;采用充气密封和设置放空腔等设计,有效防止了润滑油泄漏到风洞内流道以及风洞内部试验气体向洞体外泄漏和风洞外部的湿空气进入风洞内部;基于主从控制模式和矢量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两台电机的双端同步拖动。试验结果表明:0.6 m连续式风洞驱动压缩机设计合理,气动性能优良,运行平稳,密封效果良好;压缩机转速控制精度优于0.03%,防喘振控制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驱动压缩机 轴流压缩机 一体化设计 密封 防喘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损失计算研究
18
作者 李庆利 孟凡民 +2 位作者 李兴龙 张刃 崔晓春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8,共8页
为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航天型号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大型跨声速风洞建设工作;由于过去从未开展过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建设经验较为有限。连续式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及各部段气动参数计算是风洞结构、测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设计的输... 为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航天型号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大型跨声速风洞建设工作;由于过去从未开展过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建设经验较为有限。连续式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及各部段气动参数计算是风洞结构、测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压力损失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风洞动力系统设计的难度。本文结合经典的压力损失计算方法,针对损失的关键部位,结合CFD数值模拟及缩比部段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给出了特殊部段尤其是试验段的损失系数,并通过多次迭代计算的方式,给出了各部段气动性能。最后,将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值与某0.6 m量级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估算偏差在7.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 压力损失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真空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裴海涛 陈吉明 +2 位作者 陈钦 陈振华 陈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7-1093,共7页
为了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0.6 m连续式风洞最低总压运行能力由20 kPa拓展至5 kPa,提高其降速压试验能力,采用罗茨-水环泵组合抽气机组对原水环真空系统进行提升。建立了包含机组抽气效率、管路流导以及漏气率在内的风洞低真空... 为了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0.6 m连续式风洞最低总压运行能力由20 kPa拓展至5 kPa,提高其降速压试验能力,采用罗茨-水环泵组合抽气机组对原水环真空系统进行提升。建立了包含机组抽气效率、管路流导以及漏气率在内的风洞低真空连续抽气计算模型,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系统抽气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罗茨-水环组合机组是实现连续式风洞5 kPa总压的有效途径;计算模型获得的风洞抽气降压曲线与试验测试值偏差小于10%,可用于低真空系统性能分析;设计风洞低真空系统时,宜控制抽气主管平均流速在30 m/s左右,在最低工作压力下应保证有效抽气量相对漏气量有合理余量以提高运行效率。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风洞真空系统设计及方案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真空系统 水环真空泵 罗茨真空泵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流场品质改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吉明 吴盛豪 +3 位作者 廖达雄 裴海涛 吕金磊 熊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6-242,共7页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ARDC)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一座采用干燥空气作为试验介质的变密度回流式风洞。本文在前期风洞总体性能调试的基础上,通过风洞试验段不同壁板(槽壁...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ARDC)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一座采用干燥空气作为试验介质的变密度回流式风洞。本文在前期风洞总体性能调试的基础上,通过风洞试验段不同壁板(槽壁/孔壁)型式及设计参数优化、压缩机尾罩和拐角段等洞体回路部段降噪、壁板扩开角和主流引射缝等机构调节、半柔壁喷管和二喉道以及驻室抽气系统控制等措施,对风洞流场品质进行改进,取得了突出进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总压控制精度优于0.1%;试验段马赫数控制精度优于0.001;跨超声速试验段气流压力脉动系数ΔC_p≤0.8%;平均气流偏角优于0.1°;稳定段出口气流湍流度ε≤1.5%;试验马赫数分布均匀性和标模试验数据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流场品质调试研究充分验证了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实现更高流场品质的可行性,为中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方案设计及国际先进流场品质保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风洞 流场品质 流场校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