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小波结合随机森林算法估算互花米草叶片叶绿素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管铖 刘明月 +5 位作者 满卫东 张永彬 张清文 方铧 李想 高汇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93-3000,共8页
叶绿素含量是检测植物生理状态的关键指标,精准估算互花米草叶绿素含量对于表征其组分含量性状与量化其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独流减河湿地互花米草实测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为数据源,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equential projection ... 叶绿素含量是检测植物生理状态的关键指标,精准估算互花米草叶绿素含量对于表征其组分含量性状与量化其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独流减河湿地互花米草实测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为数据源,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equential projection algorithm,SPA)对原始光谱及其数学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光谱进行特征提取,基于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算法建立互花米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连续小波分解低尺度下互花米草光谱时间分辨率更精确且频率更高,对应的小波函数较窄,可以更好区分光谱间差异,突出特征光谱信息。(2)除倒数(1/R)和对数的一阶微分[(logR)′]外,光谱数学变换与连续小波分解方法可有效反应光谱细节特征,且小波分解效果总体上优于数学变换,小波分解L10尺度与一阶微分(R′)分别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达到0.78和0.77。(3)一阶微分(R′)、倒数的一阶微分[(1/R)′]、对数(logR)变换和连续小波分解可提升光谱对互花米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估算能力,其中基于一阶微分R′(R^(2)=0.776,RMSE=0.510,RPD=1.893)和连续小波分解下L2、L3与L4多尺度相结合构建的模型(R^(2)=0.871,RMSE=0.305,RPD=3.846)分别为两种处理下的最优模型。研究表明高光谱技术可以作为互花米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无损检测手段,连续小波分解后多尺度结合建立的高光谱估算模型可更加准确估算互花米草叶片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 连续小波分解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和因子分析的白酒香型和年份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辜姣 陈国庆 +4 位作者 张笑河 刘怀博 马超群 朱纯 廖翠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11-25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因子模型分析白酒荧光光谱,对白酒香型进行分类和年份预测的方法。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包含了其所含荧光物质信息,对其进行小波分解,其分解系数与特征峰的强度相关。选取高斯小波对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解,可以避...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因子模型分析白酒荧光光谱,对白酒香型进行分类和年份预测的方法。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包含了其所含荧光物质信息,对其进行小波分解,其分解系数与特征峰的强度相关。选取高斯小波对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解,可以避免对二维荧光光谱进行分解时需要选取特定激发波长的问题。对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小波分解后,选取第4层近似系数构建正交因子模型,通过因子载荷系数对白酒进行鉴别。结果指出,贡献率较小的因子蕴含着样品的独特信息,在相似样品的比较中,不容忽视。在对10个品牌的白酒进行香型分类时,先将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高斯小波分解,使用第4层近似系数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贡献率由大到小的多个因子。根据因子的载荷系数,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贡献率较小的因子可以将正确率提高至90%。通过对因子载荷系数与年份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贡献率排在前六位的因子和白酒年份关系较大,而排在后面的因子和白酒年份的相关性较小,因此可以选取前六位的因子建立白酒年份预测模型。通过选取不同贡献率的因子对白酒年份进行预测,其平均误差可降低至0.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小波分解 正交因子模型 年份预测 三维荧光光谱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小波变换在基桩完整性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青锋 徐金海 吴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2,共3页
基于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的基桩完整性检测分析方法,通过对应力波信号进行多尺度一维连续小波分解,根据局部模极大值线(LocalM aximum L ine)判断信号的奇异点位置。然后根据奇异点位置确定入射波、缺陷反射波、桩底反射波位置。这种分析... 基于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的基桩完整性检测分析方法,通过对应力波信号进行多尺度一维连续小波分解,根据局部模极大值线(LocalM aximum L ine)判断信号的奇异点位置。然后根据奇异点位置确定入射波、缺陷反射波、桩底反射波位置。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反射波测试数据更为灵活精细的分析,消除了由实测信号直接判读反射波到达时刻存在的潜在误差。给出了实测桩端部响应信号的分析实例,说明将连续小波变换应用于基桩完整性检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检测 连续小波分解 模极大值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短距离电缆中行波特性的振荡波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被引量:26
4
作者 周凯 赵世林 +2 位作者 何珉 陈泽龙 李佳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47-2054,共8页
由于短电缆中局部放电信号的入射波和反射波信号容易重叠,振荡波测试系统(oscillation wave test system,OWTS)一直以来对短距离电缆(小于500 m)的局部放电定位的精度较低。为实现短电缆中缺陷的精确定位,提出了新的振荡波局部放电定位... 由于短电缆中局部放电信号的入射波和反射波信号容易重叠,振荡波测试系统(oscillation wave test system,OWTS)一直以来对短距离电缆(小于500 m)的局部放电定位的精度较低。为实现短电缆中缺陷的精确定位,提出了新的振荡波局部放电定位方法:采用高带通Rogowski线圈与宽带通示波器实现局部放电信号的捕捉,并对单个局部放电信号特征频率连续小波分解与能量峰值识别算法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对局放单脉冲波形的识别,同时根据多组样本的分布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提高短电缆缺陷的定位精度。根据所提出的方法,对64 m交联聚乙烯短电缆中制造2处缺陷,并搭建实验对缺陷进行定位。结果表明,该方式能够准确地探测出距离电缆首端32 m处及61 m处的缺陷,误差范围控制在2%,较大程度提高OWTS对短电缆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测试系统 短电缆 局部放电 连续小波分解 能量峰值识别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