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射频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文海 秦卫东 +3 位作者 白韬 杨平 余威 蒋宗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1个月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PHN的发病率为9%~34%[1],其治疗以药物为基础,常结合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方法。射频治疗模式包括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1个月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PHN的发病率为9%~34%[1],其治疗以药物为基础,常结合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方法。射频治疗模式包括连续射频(continuous radiofrequency,CRF)和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PRF临床较为常用,因其不引起神经改变,可避免对痛觉和触觉纤维造成热凝损伤,疼痛缓解效果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缺点是镇痛效果持续时间短,不少病人需反复治疗;而CRF易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治疗后虽然疼痛缓解时间长,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多[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急性带状疱疹 微创介入治疗 疼痛缓解时间 连续射频 热凝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及连续射频对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师存伟 敬晓鹏 +2 位作者 刘咏梅 冶占福 宋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脉冲射频(PRF)及连续射频(CRF)处理大鼠坐骨神经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5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只暴露分离坐骨神经不做任何处理;假实验组插入电极但不通电流;PRF-42℃组,给予脉冲射频处理,温度42℃;CRF-4... 目的观察比较脉冲射频(PRF)及连续射频(CRF)处理大鼠坐骨神经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5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只暴露分离坐骨神经不做任何处理;假实验组插入电极但不通电流;PRF-42℃组,给予脉冲射频处理,温度42℃;CRF-42℃组,给予连续射频处理,温度42℃;CRF-70℃组,给予连续射频处理,温度70℃。观察不同处理组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并比较神经病变的分级。结果所有处理组中的无髓鞘轴突均表现为正常的超微结构,PRF-42℃组大部分轴突仅表现为磷脂脱落,未发现存在严重变性的髓鞘轴突,也可发现新形成的髓鞘轴突。CRF-42℃组约1/3的髓鞘轴突可以观察到严重的变性。而CRF-70℃组多数髓鞘轴突可以观察到严重的变性。变性表现为髓鞘崩解、形成髓鞘球,细胞骨架成絮状或消失,线粒体膨胀或消失。PRF-42℃组展示较好的分级情况,而CRF-70℃组分级情况最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脉冲射频可以造成可逆的磷脂脱落,而连续射频尤其是高温射频(70℃)对神经结构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性损伤,提示两种模式的治疗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连续射频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联合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玄英 倪家骧 +4 位作者 杨立强 武百山 何明伟 张秀双 马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RF组,单纯采用75℃连续射频进行治疗,N=45)和联合射频组(采用42℃脉冲射频和75℃连续射频进行治疗,CRF+PRF...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RF组,单纯采用75℃连续射频进行治疗,N=45)和联合射频组(采用42℃脉冲射频和75℃连续射频进行治疗,CRF+PRF组,N=45),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d、3d、7d、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生存质量评分(QOL)、麻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随访2年两种方法治疗的有效率均达100%(P>0.05);治疗后7d联合射频组的VAS显著低于CRF组(P<0.05),但治疗后2年联合射频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2年联合射频组的麻木发生率和麻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射频可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尽管短期疗效超过了连续射频,但长期疗效低于连续射频,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射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神经节 脉冲 连续射频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