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火炮多发连续射击身管传热计算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文芳 王育维 +1 位作者 魏建国 黄凯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8,共5页
利用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及一维圆管热传导模型,描述了某榴弹炮多发连续射击过程中的身管传热过程。在分析火炮单发射击过程中身管内、外壁温度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连续仿真得到了持续射击10发过程中身管内、外壁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变化规... 利用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及一维圆管热传导模型,描述了某榴弹炮多发连续射击过程中的身管传热过程。在分析火炮单发射击过程中身管内、外壁温度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连续仿真得到了持续射击10发过程中身管内、外壁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变化规律以及每发射击完成后身管内、外壁温度沿轴向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为分析火炮身管传热过程及发射装药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传热 内弹道 连续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连续射击过程中对动态误差变化的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应文健 田福庆 魏军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94-96,共3页
阐述了火炮在连续射击过程中,由于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负载力矩,对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冲击,影响了系统的射击精度与稳定性.分析了动态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对干扰力矩进行补偿来提高性能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了该... 阐述了火炮在连续射击过程中,由于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负载力矩,对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冲击,影响了系统的射击精度与稳定性.分析了动态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对干扰力矩进行补偿来提高性能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连续射击 滤波 误差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急条件下潜艇自导鱼雷连续射击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琳 李备 崔国恒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成功解决了连续射击两枚鱼雷的自导装置互导问题、鱼雷爆炸影响问题、以及引信相互干扰问题;其次,对鱼雷射击参数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Visual C++编程,仿真计算出了目标等速直航和目标规避机动两种情况下连续射击各枚鱼雷的最优提前... 成功解决了连续射击两枚鱼雷的自导装置互导问题、鱼雷爆炸影响问题、以及引信相互干扰问题;其次,对鱼雷射击参数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Visual C++编程,仿真计算出了目标等速直航和目标规避机动两种情况下连续射击各枚鱼雷的最优提前角,分析了最优提前角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条件 潜艇 声自导鱼雷 连续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鱼雷射击控制方式及其有关问题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本昌 刘光 尹文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1,共4页
针对装备发展与相关概念和技术方法不相适应,且不相统一的现实,从潜艇鱼雷攻击的特点和攻击使用需求出发,对潜艇鱼雷攻击的任务过程和射击控制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在阐述鱼雷武器作战使用有关术语所描述的作战使用方式及战术意义的基础上... 针对装备发展与相关概念和技术方法不相适应,且不相统一的现实,从潜艇鱼雷攻击的特点和攻击使用需求出发,对潜艇鱼雷攻击的任务过程和射击控制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在阐述鱼雷武器作战使用有关术语所描述的作战使用方式及战术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武器系统必须提供的相关使用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系统 射击控制流程 鱼雷武器齐射 连续射击 连续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枪射击过程中射手动态响应特性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洋 王亚平 +1 位作者 张伟 徐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研究手枪单手立姿无依托连续射击过程中射手的响应特性,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量了连续射击过程人-枪的运动轨迹及其足底压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手枪连续射击过程中,手枪运动与足底受力/压力中心位置变化具有密... 为研究手枪单手立姿无依托连续射击过程中射手的响应特性,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量了连续射击过程人-枪的运动轨迹及其足底压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手枪连续射击过程中,手枪运动与足底受力/压力中心位置变化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对于立姿无依托射击,射手先后经历了被动响应阶段和主动响应阶段,对于54式手枪射击时射手进入主动响应阶段需要250 ms(标准偏差62.9 ms);随着连续射击次数的增加,射手对身体平衡能力的控制降低,导致其控枪能力减弱。分析结果同时表明:采用该测试手段对射击响应特性研究是可行的,进一步揭示了手枪射击过程中射手的响应特性,对人-枪系统运动规律分析和人-枪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手枪 连续射击 响应特性 三维运动捕捉 足底压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连续挤进过程中身管坡膛受力和磨损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邹利波 于存贵 +2 位作者 冯广斌 仲建林 刘宪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7-493,共7页
为研究弹炮匹配设计中弹丸连续挤进身管过程中坡膛结构的受力规律和摩擦磨损规律,建立了精细化的身管坡膛结构有限元网格模型.在弹炮耦合热力学有限元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火药燃气温度和压力、弹带与坡膛之间摩擦因数的影响,并结合Arc... 为研究弹炮匹配设计中弹丸连续挤进身管过程中坡膛结构的受力规律和摩擦磨损规律,建立了精细化的身管坡膛结构有限元网格模型.在弹炮耦合热力学有限元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火药燃气温度和压力、弹带与坡膛之间摩擦因数的影响,并结合Archard磨损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得了连续射击环境下,身管坡膛结构的受力规律和由于摩擦导致的磨损量.研究表明:所建立的精细化身管坡膛有限元模型在反映坡膛摩擦磨损方面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同时表明弹带的结构对坡膛受力规律及受力大小有重要影响;单发或者连续射击环境下,膛线起始部阳线过渡处受力和磨损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坡膛 弹炮耦合 摩擦 磨损 连续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初速可调的电磁轨道炮对空射击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志勇 王团团 +1 位作者 郭浩 王亚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0-437,共8页
基于电磁轨道炮射弹速度可调的特点,研究其对视距内空中目标的射击策略。建立弹丸六自由度外弹道运动方程组以及弹丸对空中目标单发射击、全航路连续射击时的命中概率模型,系统分析单发射击、全航路连续射击下目标距离、弹丸初速对命中... 基于电磁轨道炮射弹速度可调的特点,研究其对视距内空中目标的射击策略。建立弹丸六自由度外弹道运动方程组以及弹丸对空中目标单发射击、全航路连续射击时的命中概率模型,系统分析单发射击、全航路连续射击下目标距离、弹丸初速对命中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发射击下弹丸初速越大,目标命中概率越大;全航路连续射击下,累积命中概率随着弹丸初速增大,整体趋势上先增大、后减小,但存在局部阶跃下降现象;由近及远、有效射程内单发命中概率最大、射击远界上多发同时弹着的全航路平衡射击策略可兼顾全航路累积命中概率和舰炮打击成本,以较小的打击成本获得较优的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弹丸初速可调 连续射击 空中目标 命中概率 射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炮身管温度仿真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文芳 王育维 +2 位作者 郭映华 董彦诚 李瑞静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2,共5页
火炮射击过程中高温燃气周期性冲刷身管内膛导致内膛壁温升高,从而使以含能材料为主配方的全可燃装药在膛内滞留期间面临更多的热安全性问题。利用双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与一维轴对称热传导模型,描述了某火炮连续发射过程中的身管传热... 火炮射击过程中高温燃气周期性冲刷身管内膛导致内膛壁温升高,从而使以含能材料为主配方的全可燃装药在膛内滞留期间面临更多的热安全性问题。利用双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与一维轴对称热传导模型,描述了某火炮连续发射过程中的身管传热规律,并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持续射击20发的身管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每发射击完成后身管内、外壁温度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环境温度、射击工况及身管厚度对身管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射击工况对药室内膛温度径向分布规律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身管厚度对其的影响很小;环境温度、射击工况对药室内壁最高温度达到火炮报警温度的射击发数影响较大,身管厚度对其的影响很小。计算结果为装药射击热安全性、身管热烧蚀及寿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可燃装药 传热 射击热安全性 连续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药筒装药的热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映华 张洪汉 +1 位作者 朱文芳 王育维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大口径火炮金属药筒装药装填后的膛内热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模型是以经典内弹道及圆柱轴对称传热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出射弹发数、射击频率、不同位置等因素对身管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针对大口径火炮金属药筒装药装填后的膛内热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模型是以经典内弹道及圆柱轴对称传热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出射弹发数、射击频率、不同位置等因素对身管温度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金属药筒装药可大大缓解发射过程对药室内壁的热冲击,有利于缓解火炮的热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药筒 热积累 连续射击 热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热容量及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晓鹏 钱林方 +1 位作者 戴劲松 王茂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9-473,共5页
针对高射速自动机在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承受高频、高温及高压冲击作用的特点,采用传热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方法,建立了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选取不同管径比的身管为实例,对自动机以高射速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的热... 针对高射速自动机在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承受高频、高温及高压冲击作用的特点,采用传热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方法,建立了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选取不同管径比的身管为实例,对自动机以高射速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的热容量和热应力情况进行了仿真,得出了管壁温度和热应力随连续射弹数的变化趋势及热应力在管壁内的分布规律,在考虑膛压和温度场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分析了热应力的存在对不同管径比身管强度安全性的影响。该文分析方法和仿真结果对小口径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射速自动机 连续射击身管 热容量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梓的连珠火铳是机枪吗?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东 胡建中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8年第4期387-392,共6页
戴梓是清代初期人(1649—1726),曾制造过连珠火铳。过去人们都认为连珠火铳是机枪,称戴梓是机枪的发明人。本文从火器发展史的角度分析,认为在戴梓的时代不可能出现机枪。同时本文结合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初期西方国家进献的一支2... 戴梓是清代初期人(1649—1726),曾制造过连珠火铳。过去人们都认为连珠火铳是机枪,称戴梓是机枪的发明人。本文从火器发展史的角度分析,认为在戴梓的时代不可能出现机枪。同时本文结合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初期西方国家进献的一支20发燧发枪,说明戴铳仍是一种单发枪,而不是自动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武器 发射药 机枪 阅微草堂笔记 引火药 机轮 故宫博物院 弹丸 发展史 连续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头弹火炮身管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玉璐 陆欣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5,共7页
为研究埋头弹火炮发射过程中管壁传热规律,建立了零维内弹道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求解,再分别根据拉格朗日假设和拟合公式求解出内弹道时期和后效期的火药燃气温度。采用马蒙托夫假定和经验公式求解得到内、外壁对流换热系数,... 为研究埋头弹火炮发射过程中管壁传热规律,建立了零维内弹道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求解,再分别根据拉格朗日假设和拟合公式求解出内弹道时期和后效期的火药燃气温度。采用马蒙托夫假定和经验公式求解得到内、外壁对流换热系数,并以此为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身管一维传热模型,分析了单发与连发射击状态下火炮身管温度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时间稍长,膛内温度可达2800 K;单发时热量径向传播约3 mm,连发时身管内壁温度作脉冲变化,外壁温度在第5发后开始升高。计算结果对身管热分析和确保发射过程中的热安全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头弹 内弹道 火炮身管 传热 连续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射速快速武器的最佳开火策略
13
作者 刘忠 《火力与指挥控制》 1986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在假设弹药基数固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恒射速快速武器的最佳开火策略问题。讨论中考虑了动态连续射击对命中目标概率的影响,并在落足武器载体整体防御的要求下,导出了确定最佳射击准则的一般性解析结果。最后举例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分析... 本文在假设弹药基数固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恒射速快速武器的最佳开火策略问题。讨论中考虑了动态连续射击对命中目标概率的影响,并在落足武器载体整体防御的要求下,导出了确定最佳射击准则的一般性解析结果。最后举例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分析,阐明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射击 命中概率 射速 弹药基数 威胁程度 系统参数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