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减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彭继权
刘毅南
陈莉莉
-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89-7603,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63012)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YJ1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YJC790103)。
-
文摘
农田建设质量和农田灾害风险抵御能力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厘清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减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减灾稳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减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在降低农业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和脆弱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经过改变政策干预时点、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考虑序列自相关问题、控制变量滞后一期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这种作用依然存在。(2)相比水灾而言,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旱灾的缓解作用要更大;由于非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其减灾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财政能力较强的东部地区会有更多的建设配套资金和扶持政策,也就使得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降低东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影响的作用会更大。(3)机制检验发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通过生态调节、综合防治和生产条件改善这三个机制对农业自然灾害产生影响,其中介效应大小分别为24.32%、26.47%和13.65%。
-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减灾
连续型双重差分法
-
Keywords
high 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reduction of disaster of agriculture
continuous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
分类号
S2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抑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机制探析
- 2
-
-
作者
周梦圆
-
机构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6期134-136,143,共4页
-
文摘
选取2002—201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强度,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识别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能够显著抑制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扩大耕地规模、通过结构效应提高粮食作物种植比例、通过技术效应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从而达到抑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
-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
农业面源污染
连续型双重差分法
-
分类号
S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增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3
-
-
作者
彭继权
陈裕丰
余炳文
张译倍
-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5年第5期776-788,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72563013、72063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JY068)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5YJ22)。
-
文摘
基于200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农业产区定位、区位经济发展程度、自然地理位置、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民分项收入异质性分析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南方地区和综合防治率较高地区的农村居民及其经营性收入的增收效果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促使农村居民流转耕地以获取耕地流转费和非农就业收入,也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减灾保产来增加农业经营收入,从而带动农村居民增收。据此,建议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法律法规,夯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村居民收入
连续型双重差分法
准自然实验
-
Keywords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rural residents’income
continuous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quasi natural experiment
-
分类号
F32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