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发动机连续可变气门装置原理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耿爱农 李辛沫 张承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7-283,共7页
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进气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连续可变气门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新装置以液压作为驱动进气门运动的动力,其特色在于采用可控转角的调相凸轮调控进气门的相位、采用可控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器调控进气门的升程... 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进气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连续可变气门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新装置以液压作为驱动进气门运动的动力,其特色在于采用可控转角的调相凸轮调控进气门的相位、采用可控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器调控进气门的升程,据此实现发动机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的连续无级可变。对一台采纳新型配气机构的摩托车发动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进气迟闭角(IVC)的调节范围可达16~44℃A,进气早开角(IVO)的调节范围可达8~14℃A,进气门升程h调节范围可达0~7.825 mm,由此将配气机构的最佳适应范围拓宽至常用工况区域,从而有利于改善摩托车在中小负荷和中低转速区的性能,并为研制无节气门汽油机奠定了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连续可变气门技术 液压驱动气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