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2-)/NO_3^--N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除硫启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军 郑驰骏 +3 位作者 刘健 王诗白 杨柳 魏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2-1158,共7页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2.0∶5、3.5∶5、5.0∶5、6.5∶5,研究其对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的影响,试验连续进行了54 d.结果表明:当S2-/NO3--N<1时,S2-的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NO2--N量不足,进而影响后续厌氧氨氧化效果,NH4+-N去除率较低,平均值为53.5%,同时剩余NO3--N继续氧化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S0,致使出水中ρ(SO42-)增大;当S2-/NO3--N=1时,S2-供应量充足,硫自养反硝化生成NO2--N量最大,厌氧氨氧化效果最好,NH4+-N去除率最高,平均值为65.1%;当S2-/NO3--N>1时,S2-过量,S2-去除率下降.试验通过控制S2-/NO3--N,在HABR内成功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NH4+-N、S2-、NO3--N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4.3%、99.0%、99.5%,S2-/NO3--N=1为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 耦合工艺 S2-/NO3--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SB反应器中耦合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祖波 张代钧 +1 位作者 白玉华 张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7,共7页
将好氧活性污泥接种于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中,经过120 d的启动运行,形成颗粒污泥.在启动好的EGSB反应器进水中添加亚硝酸盐和氨盐,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32-35℃,pH为7.5-8.3,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 mV;水力停留时间4.2 h,上升流速... 将好氧活性污泥接种于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中,经过120 d的启动运行,形成颗粒污泥.在启动好的EGSB反应器进水中添加亚硝酸盐和氨盐,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32-35℃,pH为7.5-8.3,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 mV;水力停留时间4.2 h,上升流速4.86 m/h,经过270 d运行,逐步富集和耦合产甲烷菌、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在进水ρ(CODCr)为500 mg/L,有机容积负荷速率为4.800 kg/(m3.d)(以CODCr计)和1.152 kg/(m3.d)(以N计)的条件下,出水ρ(CODCr)维持在80mg/L以下;CODCr,氨氮,亚硝态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5%,35%,99.9%和67%;其去除速率分别稳定在6.12,0.202,0.575和0.777 kg/(m3.d);其中氨氮和总氮的去除速率分别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硝化/反硝化(0.05 kg/(m3.d))的4和15.5倍.pH,温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亚硝酸盐和CODCr对EGSB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的耦合和颗粒污泥的特性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反硝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处理肌苷生产废水 被引量:5
3
作者 冯权 刘则华 +1 位作者 梁鹏 邢新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3-486,共4页
利用由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肌苷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连续84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00~27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2.1h时,出水COD可维持在15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90%~95%。... 利用由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肌苷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连续84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00~27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2.1h时,出水COD可维持在15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90%~95%。装置运行稳定后,未经沉淀的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50mg/L,表明该反应器可避免剩余污泥的产生。中试结果验证了该反应器处理高浓度肌苷废水的可行性和优势,同时为装置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多孔载体 好氧-反复耦合工艺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施跃锦 吴革 孙培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4,共6页
利用FCASM3-Hydro耦合模型分别模拟研究了氧传递系数(KLa)、污泥停留时间(SRT)、缺氧池与好氧池HRT比对杭州某厌氧-好氧法(A/O)污水处理厂营养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大小是影响A/O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低曝气量(<... 利用FCASM3-Hydro耦合模型分别模拟研究了氧传递系数(KLa)、污泥停留时间(SRT)、缺氧池与好氧池HRT比对杭州某厌氧-好氧法(A/O)污水处理厂营养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大小是影响A/O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低曝气量(<2g.m-3)水平下,氨氮去除率将随着好氧池内曝气量的增加而提高;好氧池内曝气量过低(<0.3g.m-3)或过高(>2g.m-3),都不利于磷酸盐的去除。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得到了该A/O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工况为:KLa=250d-1、SRT=10d、缺氧池与好氧池HRT比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ASM3-Hydro耦合模型 -好氧 污水处理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厌氧水解酸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同步处理生活污水和含硝酸盐模拟废水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超超 吴翼伶 +4 位作者 陈嘉巧 蔡天宁 刘文如 李祥 吴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90-3899,共10页
构建新型厌氧水解酸化(AnHA)-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实现了低碳氮比模拟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硝酸盐模拟废水的同步和高效处理。通过控制进水NO_(3)^(-)-N/NH_(4)^(+)-N=1.2、COD/TN=2.36,调控生活污水分段进水比为3∶7,AnHA反应... 构建新型厌氧水解酸化(AnHA)-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实现了低碳氮比模拟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硝酸盐模拟废水的同步和高效处理。通过控制进水NO_(3)^(-)-N/NH_(4)^(+)-N=1.2、COD/TN=2.36,调控生活污水分段进水比为3∶7,AnHA反应器HRT=3.2h,AnHA-PD/A系统实现了94.78%TN去除,相应出水TN浓度仅为5.47mg/L,远低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稳定运行期间,PD-Anammox过程作为AnHA-PD/A系统内最为主要的氮素去除过程,其对系统TN去除贡献率高达95.87%。气相色谱结果表明,乙酸作为AnHA出水主要有机成分(43.65%),即优质碳源供给极大地促进了PD/A系统内NO2--N供给过程。微生物高通量测序表明,Commamonas和Omatilinea作为AnHA系统内相对丰度最高的水解和酸化菌属,在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产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应丰度分别为2.97%和3.74%;PD/A系统内主要优势功能菌属为Candidatus Brocadia和Thauera,相应丰度分别为2.93%和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 短程反硝 分段进水 NO_(3)^(-)-N/NH_(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菌好氧-厌氧耦合溶解浸出副产物研究
6
作者 杨远坤 马甜 谌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51,共8页
覆盖型副产物原位控制是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的难点问题之一。论文通过搭建“中空纤维膜-好氧柱浸”组合反应器,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好氧-厌氧”耦合循环过程对浸出副产物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发现,对于废旧印刷线路板,经过“好氧-厌... 覆盖型副产物原位控制是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的难点问题之一。论文通过搭建“中空纤维膜-好氧柱浸”组合反应器,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好氧-厌氧”耦合循环过程对浸出副产物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发现,对于废旧印刷线路板,经过“好氧-厌氧”耦合过程原位去除浸出副产物后,二次好氧浸出铜浸出率由单次28.6%提高到了44.8%;对于黄铜矿尾矿,经过“好氧-厌氧”耦合过程原位去除浸出副产物后,铜浸出率由16.7%提高到了19.0%。浸出过程中,厌氧阶段能将浸出副产物原位溶解,并将副产物中Fe(Ⅲ)还原为溶解态Fe^(2+)。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将好氧浸出与厌氧还原溶解过程耦合,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原位去除浸出副产物,实现浸出过程中铁离子的封闭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废旧印刷线路板浸出效率,可为微生物湿法冶金工程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耦合 亚铁硫杆菌 黄钾铁矾类矿物 废旧印刷线路板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亚胺基乙酰乙酸乙酯连续氯化工艺
7
作者 孟宪强 崔希礼 +4 位作者 胡瑞华 穆海波 廉宏艳 张俊梅 任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4,共6页
针对2-甲氧亚胺基乙酰乙酸乙酯卤化反应中成本高、收率低、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采用氯气为卤化试剂,对2-甲氧亚胺基乙酰乙酸乙酯氯化反应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主要考察了该氯化反应的反应热、温度和酸性条件... 针对2-甲氧亚胺基乙酰乙酸乙酯卤化反应中成本高、收率低、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采用氯气为卤化试剂,对2-甲氧亚胺基乙酰乙酸乙酯氯化反应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主要考察了该氯化反应的反应热、温度和酸性条件对顺反异构体的影响,同时采用多级溢流釜和动态管式反应器以实验的方式实现了该氯化反应的连续化反应工艺,并进行了连续化实验探索。由结果可知,涉及的烃化物氯化反应放热量为161.387 4 kJ/mol,优化反应温度10—20℃,酸性反应条件利于反式异构体转化为目标产物,实验结果和机理分析一致。溢流釜式连续化制备的目标产物高于现实生产中的90%,反式副产物低于现实生产中的7%,充分说明了该生产工艺可以实现连续化合成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亚胺基乙酰乙酸乙酯 反应 顺反异构 连续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厌氧生化—好氧生化—光催化氧化处理苎麻脱胶废水 被引量:2
8
作者 阮新潮 钱鸣 +1 位作者 曾庆福 孙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水解酸--好氧-光催组合法 苎麻脱胶废水 废水处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园区污水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炎杰 郑国益 +7 位作者 俞华勇 朱晗彬 俞阜东 王晶 孙许超 尹继光 安磊 林媛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针对工业园区的污水排放企业种类较多、进水水量水质波动较大、污染物复杂且可生化性差、排放标准高的特征,以浙江省德清县某工业园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分析了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工艺处理以印染、食品制造、金属加工企业... 针对工业园区的污水排放企业种类较多、进水水量水质波动较大、污染物复杂且可生化性差、排放标准高的特征,以浙江省德清县某工业园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分析了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工艺处理以印染、食品制造、金属加工企业为主的废水排放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实践结果显示,出水水质的COD、NH_(3)-N、TN及TP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中的限值,其余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工程投资金额为8200元/m^(3),实际直接运行成本为2.39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污水 水解酸 --好氧--好氧(A2/O+AO) 芬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C工艺处理模拟大豆深加工废水厌氧出水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伟超 吴世晗 +3 位作者 朱毅 李晓霞 王金梅 李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4-969,共6页
为满足大豆深加工行业废水处理的需要,结合好氧-厌氧耦合(AAC)工艺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研发了连续化好氧-厌氧耦合(CAAC)工艺.该工艺通过水流方向上交替改变的环境条件,实现大豆深加工废水厌氧出水污染物的去除和剩余污泥减量化... 为满足大豆深加工行业废水处理的需要,结合好氧-厌氧耦合(AAC)工艺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研发了连续化好氧-厌氧耦合(CAAC)工艺.该工艺通过水流方向上交替改变的环境条件,实现大豆深加工废水厌氧出水污染物的去除和剩余污泥减量化.试验采用模拟大豆深加工废水厌氧出水进行处理,水力停留时间(HRT)≥1.3d时,出水ρ(CODCr)保持在50mg/L以下,CODCr去除率为95%,出水ρ(MLSS)保持在0~15mg/L.经过301d的试验,仅排放污泥1次,表观污泥产率为0.1571,为活性污泥法的31.4%,具备良好的污泥减量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剩余污泥减量 连续化好氧-厌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厌氧—两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多晶硅废水中COD_(Cr)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俊 刘鲁建 +3 位作者 吴靖霆 刘卫勇 王芳 张双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2期86-88,共3页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两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多晶硅废水中CODCr,CODCr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在进水营养单一的情况下,无需投加碳源,运行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产泥...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两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多晶硅废水中CODCr,CODCr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在进水营养单一的情况下,无需投加碳源,运行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产泥少、污泥处理费用低、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等优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废水 水解酸--两级接触工艺 COD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温模式对不同污泥形态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陈泽智 李柏林 +4 位作者 王俊 余明星 王恒 李晔 黄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解决厌氧氨氧化系统受温度影响大的问题,建立絮状-颗粒耦合污泥的厌氧氨氧化系统(SBR1)和单一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系统(SBR2)。探讨瞬时降温模式(35℃直接降至15℃)和梯度降温模式(35℃逐步降至30、25、20、15℃)对两系统脱氮性能的影... 为解决厌氧氨氧化系统受温度影响大的问题,建立絮状-颗粒耦合污泥的厌氧氨氧化系统(SBR1)和单一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系统(SBR2)。探讨瞬时降温模式(35℃直接降至15℃)和梯度降温模式(35℃逐步降至30、25、20、15℃)对两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两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恢复性能。结果表明,低温会削弱甚至抑制厌氧氨氧化系统的脱氮效能,两种降温模式下,SBR2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升温后系统恢复时间也更长,这与SBR1中有絮状污泥包裹在颗粒污泥外部,可以减缓降温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冲击有关;相比于梯度降温模式,瞬时降温对SBR1、SBR2脱氮性能影响更小,系统恢复时间更短,这是因为梯度降温模式延长了反应器的低温运行时间,使系统微生物活性降低,系统恢复所需的时间也就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状-颗粒耦合污泥 颗粒污泥 降温模式 恢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向心怡 陈小光 +3 位作者 戴若彬 王玉 周伟竹 徐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5,共8页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抗冲击性能,且其还有占地小以及可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高...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抗冲击性能,且其还有占地小以及可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本文介绍了EGSB反应器的结构原理与运行流程;统计分析了近些年国内EGSB反应器的相关文献及其由小试到工程化的发展历程;概述了EGSB反应器在甲烷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制氢、同步脱氮除硫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产甲烷EGSB反应器与生物膜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等工艺联用的工程应用现状,指出这些工艺均表现出良好的单体去除效果和较理想的整体去除效果,且EGSB反应器在与新兴技术的耦合上也表现出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第三代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甲烷 工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淀粉酸化废水驯化活性污泥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金娟 赵林 +2 位作者 谭欣 黄宇 柳听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1622,共5页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仿提取,并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TG)、差热(DSC)方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质进行表征。核磁共振图谱结果分析,此PHA样品含有HB和3HV,3HV的含量占8.9%(摩尔分数)。热分析结果表明,此PHA的熔点为150℃,分解温度在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β-羟基脂肪酸酯 活性污泥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MMOX富集与优化停曝比对MBR-SNAD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凯 张志华 +4 位作者 王朝朝 李军 侯连刚 梁东博 丁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70-2377,共8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研究了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富集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在启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以恒定曝气量,通过优化停曝比实现氨氧化细菌(AerAOB)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 AOB)协同脱氮并且有效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然...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研究了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富集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在启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以恒定曝气量,通过优化停曝比实现氨氧化细菌(AerAOB)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 AOB)协同脱氮并且有效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然后添加有机物(乙酸钠)逐步启动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SNAD)工艺.结果表明,在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过程中,通过不断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提高进水氮负荷的方式强化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其平均活性由0.603mgN/(h·gVSS)提高到了8.1mgN/(h·gVSS);当恒定曝气量为50mL/min,停曝比为4:10(min:min)时,AerAOB和An AOB对氨氮的去除量分别占总氨氮去除量的58.8%和41.2%, NOB氧化亚硝态氮的量占总硝态氮生成量的15.3%,成功抑制了NOB的活性;当C/N比为0.5,调整停曝比为4:15后,反硝化过程氮去除量占总氮去除率的20.9%,厌氧氨氧化过程氮去除量占总氮去除率的79.1%,实现了Aer AOB、An AOB和反硝化细菌(DNB)协同脱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曝比 同步亚硝-耦合异养反硝(SNAD) 水力停留时间(HRT) 微生物活性 脱氮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T-IAT工艺除磷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芳 李光明 徐伟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8期37-39,共3页
针对DAT-IAT工艺在除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采用在工艺前端设置厌氧反应器的措施来强化DAT-IAT工艺的除磷功能。首次采用该工艺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回流比、运行周期、pH值、进水COD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 针对DAT-IAT工艺在除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采用在工艺前端设置厌氧反应器的措施来强化DAT-IAT工艺的除磷功能。首次采用该工艺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回流比、运行周期、pH值、进水COD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连续进水 连续-间歇曝气工艺 除磷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ASM1的SNAD工艺启动和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朝朝 高鹏 +6 位作者 闫立娜 殷耀兵 张欢 武新娟 殷春雨 马骏 李思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590-3600,共11页
采用微氧升流式膜生物反应器(UMSB-MBR)启动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SNAD)工艺,拟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工艺启动过程分析及其优化过程预测.结果表明:反应器历经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后,通过引入有机碳源(C/... 采用微氧升流式膜生物反应器(UMSB-MBR)启动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SNAD)工艺,拟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工艺启动过程分析及其优化过程预测.结果表明:反应器历经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后,通过引入有机碳源(C/N比为0.5)启动SNAD工艺(总氮去除率可达87.66%),并运用ASM1模型及实验数据成功建立SNAD工艺启动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氮负荷(NLR)的增大(由0.24~1.88kg/(m^(3)·d)),适宜的溶解氧(DO)浓度(0.2~0.4mg/L)均有利于SNAD工艺的快速启动;通过模型预测发现,随着C/N比(由0.5~3.0)增大,反硝化菌(DNB)对厌氧氨氧化菌(An AOB)活性的抑制程度不断增强,造成脱氮主要途径由厌氧氨氧化向异养反硝化过程转化,综合考虑C/N比为1.5时SNAD工艺效能和微生物菌群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亚硝-耦合异养反硝(SNAD) 全程自养脱氮(CANON) 数学模型 AQUASIM 功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氨氮污水SNAD工艺启动-运行效能与微生物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朝朝 武新娟 +3 位作者 朱书浩 安宁 马磊 李思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54-2263,共10页
采用升流式微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MSB-MBR)处理低氨氮、低C/N比污水,考察了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SNAD)工艺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与微生物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经过厌氧氨氧化(Anammox)、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及... 采用升流式微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MSB-MBR)处理低氨氮、低C/N比污水,考察了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SNAD)工艺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与微生物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经过厌氧氨氧化(Anammox)、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及SNAD工艺启动3个阶段,各阶段末总氮去除率(NRE)分别可达(80.85±0.81)%,(84.62±0.10)%及(90.01±0.23)%,SNAD工艺启动成功时,COD去除效率(CRE)为(85.04±0.18)%;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氨氧化菌(AerAOB)优势菌属Nitrosomonas在PN/A阶段得到富集,且氨氧化功能基因(hao、amo)相对丰度上升;厌氧氨氧化菌(AnAOB)优势菌属由Anammox阶段的Candidatus_Kuenenia转化为SNAD阶段的Candidatus_Brocadia,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hzs、hdh)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AnAOB逐渐适应低DO、低C/N比环境;反硝化菌属Ignavibacterium、unclassified-p-Chloroflexi及反硝化相关基因(narG、narH、nirS、nirK)在SNAD阶段相对丰度较高,表明其在异养脱氮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KEGG氮代谢途径分析表明,系统中脱氮的主要途径归因于在系统内发生的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以及反硝化反应过程;KEGG代谢通路功能进一步表明,工艺系统启动过程中微生物信号传导与物质交换运输处于较高水平,功能菌之间的协作能力显著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 同步亚硝-耦合异养反硝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丁二醇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英 祝双燕 +1 位作者 曹斌 王丽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1,4-丁二醇(BDO)生产废水含甲醛,难降解、毒性大、水质水量变化大,处理难度高。试验构建了预曝气水解酸化-高效厌氧反应器-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系统处理BDO废水。预曝气水解酸化可有效降低甲醛浓度,降低废水毒性。同时预曝气水解... 1,4-丁二醇(BDO)生产废水含甲醛,难降解、毒性大、水质水量变化大,处理难度高。试验构建了预曝气水解酸化-高效厌氧反应器-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系统处理BDO废水。预曝气水解酸化可有效降低甲醛浓度,降低废水毒性。同时预曝气水解酸化和高效厌氧反应器均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系统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COD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二醇 水解酸 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洪俊明 洪华生 +2 位作者 熊小京 黄智贤 申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4,共4页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是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带有乙烯砜基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为生物难降解染料.本文采用了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OMBR)处理含活性染料的模拟废水.研究了在不同的基质浓度、染料浓度以及不同的氨氮浓度...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是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带有乙烯砜基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为生物难降解染料.本文采用了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OMBR)处理含活性染料的模拟废水.研究了在不同的基质浓度、染料浓度以及不同的氨氮浓度下,A/OMBR对模拟印染废水的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活性染料的脱色主要由厌氧槽的水解酸化来完成,而好氧槽主要起去除COD的作用;增加进水葡萄糖以及氨氮浓度对染料的脱色率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活性染料废水 A/O 实验研究 工艺处理 印染废水 生物难降解 杂环合物 -好氧 活性基团 模拟废水 组合工艺 基质浓度 研究结果 降解特性 水解酸 氨氮浓度 MBR COD 脱色率 葡萄糖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