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硝基二苯胺连续加氢制4-氨基二苯胺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建良 曹崇余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51-55,共5页
在滴流床反应器中,在ST06型镍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了4-硝基二苯胺液相连续加氢还原制RT培司(4-氨基二苯胺)的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以及初始物料浓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压力2.0M... 在滴流床反应器中,在ST06型镍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了4-硝基二苯胺液相连续加氢还原制RT培司(4-氨基二苯胺)的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以及初始物料浓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压力2.0MPa,反应热点温度160℃左右,进料重量百分浓度15%,气液摩尔比3.5~4.0,停留时间大于等于60min,在此条件下,4-硝基二苯胺转化率大于99%,4-氨基二苯胺摩尔收率大于97%。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寿命,经1000h运转,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加氢 4-硝基二苯胺 4-氨基二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液相柴油加氢装置国Ⅴ柴油升级运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董晓猛 余杨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59,共6页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2.2 Mt/a连续液相柴油加氢装置,于2016年9月进行了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车用柴油(国Ⅴ柴油)的升级改造,装置的反应部分采用2个加氢反应器,其中第一、二反应器分别使用再生催化剂(补充部分新鲜剂)和新鲜催化剂RS-2000...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2.2 Mt/a连续液相柴油加氢装置,于2016年9月进行了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车用柴油(国Ⅴ柴油)的升级改造,装置的反应部分采用2个加氢反应器,其中第一、二反应器分别使用再生催化剂(补充部分新鲜剂)和新鲜催化剂RS-2000,分馏部分由单塔分馏改为双塔分馏流程。2017年6月,对该装置的改造、运行情况进行了满负荷标定,标定结果表明,装置改造成功,装置使用的RS-2000催化剂体系具有良好的活性,能够满足生产国Ⅴ柴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液相柴油 国Ⅴ排放标准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钯催化剂催化棕榈油连续化加氢反应研究
3
作者 孔令鸟 徐雷金 +1 位作者 许晓龙 卢春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8,共5页
采用盐酸预处理活性炭,制备了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颗粒状碳载钯催化剂。通过比表面积及孔结构、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征手段,考察碳载钯催化剂在棕榈油连续化加氢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碳载钯催化剂分散度高,粒... 采用盐酸预处理活性炭,制备了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颗粒状碳载钯催化剂。通过比表面积及孔结构、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征手段,考察碳载钯催化剂在棕榈油连续化加氢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碳载钯催化剂分散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在棕榈油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地催化CC加氢性能,在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2.0 MPa和液时空速35 h-1条件下,氢化棕榈油碘值(I)可降至0.2 g/100 g以下;碳载钯催化剂还表现出较好的催化稳定性,在测试的100 h内没有明显失活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碳载钯催化剂 连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普斯他汀的微填充床连续流动加氢
4
作者 郭远良 张吉松 彭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5-228,共4页
采用微填充床反应器首次实现了利普斯他汀连续流动加氢合成奥利司他,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为1 MPa,温度为50℃,溶剂是庚烷,原料浓度是50 mg/mL,氢气/利普斯他汀摩尔比为3∶1,质量空速为0.3 h^(-1),催化剂采用1%Pd/Al_(2)O_(3)。相... 采用微填充床反应器首次实现了利普斯他汀连续流动加氢合成奥利司他,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为1 MPa,温度为50℃,溶剂是庚烷,原料浓度是50 mg/mL,氢气/利普斯他汀摩尔比为3∶1,质量空速为0.3 h^(-1),催化剂采用1%Pd/Al_(2)O_(3)。相较于传统高压加氢釜工艺,连续流动加氢工艺节约钯催化剂80%,产率提升5%,同时具有本质安全的特点,更适合现代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填充床反应器 连续流动 利普斯他汀 奥利司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向晓丽 陈天鄂 《湖北化工》 2002年第2期27-28,共2页
介绍了木糖醇的特性、几种制备方法以及在医药、食品。
关键词 木糖醇 制备方法 应用 连续加氢 发酵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