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珠铁路虎跳门特大桥主桥连续刚构拱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鹏宇 刘振标 +1 位作者 罗世东 王新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46,56,共5页
广珠铁路虎跳门特大桥主桥采用(120+248+120)m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桥型与跨度在世界单线铁路桥梁中均居领先地位。详细介绍该桥的设计特色,研究(120+248+120)m刚构拱受力特性、承载能力、抗震、车桥动力响应等结构特性。该新型连续... 广珠铁路虎跳门特大桥主桥采用(120+248+120)m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桥型与跨度在世界单线铁路桥梁中均居领先地位。详细介绍该桥的设计特色,研究(120+248+120)m刚构拱受力特性、承载能力、抗震、车桥动力响应等结构特性。该新型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梁拱共同受力,梁部弯矩通过吊杆转换为拱的轴向力,使拱与梁在受力方面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主梁承受弯矩及截面尺寸显著减小;由于拱的竖向加劲作用,结构竖向整体刚度大,外形轻巧;该桥具有良好的抗震及行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连续刚构拱 组合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刚构拱组合桥锚固区局部应力模型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姜军 蒲黔辉 勾红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6-731,共6页
为探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锚固区的局部应力,以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连续刚构-钢管混凝土柔性拱新型组合桥为工程背景,分别进行了顶、底板模型试验,并与数值计算进行了比较,获得了锚固区局部应力的传递规律.此外,讨论了锚固区裂缝产... 为探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锚固区的局部应力,以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连续刚构-钢管混凝土柔性拱新型组合桥为工程背景,分别进行了顶、底板模型试验,并与数值计算进行了比较,获得了锚固区局部应力的传递规律.此外,讨论了锚固区裂缝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纵向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箱梁锚固区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锚垫板下混凝土受力是安全的;模型各测试截面混凝土测点应力与施加的荷载呈线性关系,结构处于弹性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连续刚构拱组合桥 锚固区 局部应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拱脚等效静力刚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康俊涛 邹立 连岳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的全桥有限元建模分析中,拱脚单元的合理建立至关重要。为得到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拱脚的等效静力刚度,文章以福厦铁路江坑内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和MidasFEA分别建立了拱脚杆系模型和拱脚实体模型以计算拱肋... 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的全桥有限元建模分析中,拱脚单元的合理建立至关重要。为得到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拱脚的等效静力刚度,文章以福厦铁路江坑内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和MidasFEA分别建立了拱脚杆系模型和拱脚实体模型以计算拱肋位移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该桥拱脚的等效静力刚度,并分析了拱脚等效静力刚度对全桥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拱脚合理静力刚度为拱肋刚度的15~25倍,在考虑拱脚等效静力刚度的情况下,靠近拱脚附近吊杆的成桥吊杆力明显减小,最大达35.3 kN,而靠近中跨跨中附近的吊杆的成桥吊杆力呈增大趋势,但效应不明显;主力组合下,拱肋挠度在0~1/4L(拱肋跨度L)范围内呈减小趋势,而在1/4L~1/2L内为增大趋势,对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拱组合桥 等效静力刚度 数值计算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吊杆张拉方案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傅安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88,共7页
义城昌江特大桥主桥为(90+200+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为确定该桥吊杆张拉顺序,保证吊杆张拉过程结构安全,受力合理,提出了5种吊杆张拉方案:①四分区-拱顶-拱脚交替张拉;②拱脚-拱顶-四分区交替张拉;③从拱... 义城昌江特大桥主桥为(90+200+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为确定该桥吊杆张拉顺序,保证吊杆张拉过程结构安全,受力合理,提出了5种吊杆张拉方案:①四分区-拱顶-拱脚交替张拉;②拱脚-拱顶-四分区交替张拉;③从拱脚至拱顶交替张拉;④从拱顶至拱脚交替张拉;⑤先拱脚-拱顶交替张拉再四分区张拉。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5种张拉方案的成桥吊杆力,拱肋混凝土应力,拱肋钢管应力,拱肋位移,拱脚水平推力,主梁应力。结果表明,方案3的成桥吊杆力与设计成桥吊杆力最接近,吊杆张拉阶段拱肋混凝土截面最大拉应力控制得较为合理,运营阶段的拱肋钢管截面压应力最小,拱肋线形较为平顺,拱脚水平推力和主梁应力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变化。因此方案3在5种吊杆张拉方案中相对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吊杆张拉方案 数值计算 吊杆 钢管混凝土拱桥 连续刚构拱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90+200+90)m连续刚构拱拱肋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傅安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9,共6页
一座高速铁路桥梁在景德镇内跨越昌江,主桥上部结构类型为(90+200+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为分析支架施工和竖向转体两种拱肋施工方法对拱肋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采用MIDAS/Civil模拟施工过程,对两种拱肋施... 一座高速铁路桥梁在景德镇内跨越昌江,主桥上部结构类型为(90+200+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为分析支架施工和竖向转体两种拱肋施工方法对拱肋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采用MIDAS/Civil模拟施工过程,对两种拱肋施工方法下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拱肋混凝土和拱肋钢管的内力、应力、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拱肋支架的支承作用,支架施工法中拱肋混凝土和拱肋钢管能更均匀地分担外荷载作用;在拱肋施工阶段,采用支架施工法时拱肋混凝土轴力、弯矩、应力均比采用竖向转体法时大,而拱肋钢管的轴力、弯矩、应力均比采用竖向转体法时小。在运营阶段,采用支架施工法时拱肋混凝土轴力、应力比采用竖向转体法时大,拱肋混凝土弯矩除拱顶位置比竖向转体法时略大以外,其余位置均比竖向转体法时小;采用支架施工法时拱肋钢管轴力、应力比采用竖向转体法时小,拱肋钢管弯矩除1/4跨和拱顶位置比竖向转体法时略大以外,其余位置均比竖向转体法时小。在拱肋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采用竖向转体法时拱顶位移均比支架施工法时大,竖向转体法时拱顶位移分别是支架施工法时的2.4倍和1.5倍。从拱肋受力、变形等方面考虑,支架施工法比竖向转体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连续刚构拱 拱肋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拱肋支架施工 拱肋竖向转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6
6
作者 文望青 严爱国 王德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11,共5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为国内首次在沿海地区复杂环境下建设的高速铁路桥梁,大桥全长20.305 km,与既有泉州绕城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并行跨越泉州湾,跨海段桥梁长度9.0 km。介绍了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桥位选择、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桥梁结构、耐... 泉州湾跨海大桥为国内首次在沿海地区复杂环境下建设的高速铁路桥梁,大桥全长20.305 km,与既有泉州绕城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并行跨越泉州湾,跨海段桥梁长度9.0 km。介绍了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桥位选择、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和桥梁创新技术。针对复杂的建设条件,跨海段桥梁水中基础均采用长栈桥加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案,主桥采用(70+130+400+130+70)m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实现了在大型海湾深水区装配化快速建造;海上深水区引桥采用3×70 m无支座整体式连续刚构,结构受力及变形协调性良好;跨绕城高速公路采用主跨160 m连续刚构拱,裸梁通行运梁车,为海上简支梁运架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工程可为我国跨海高速铁路以及400 m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斜拉桥 整体式桥梁 连续刚构拱 耐久性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