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硅酸三钙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飞 刘贤萍 +1 位作者 赵永娟 陈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5-360,共6页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是一种将传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实时高精超薄切片机(Ultramicro-tome)相结合的用以表征材料三维空间结构的电子显微技术。本文通过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对环氧树脂包埋的硅酸三钙颗粒进行...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是一种将传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实时高精超薄切片机(Ultramicro-tome)相结合的用以表征材料三维空间结构的电子显微技术。本文通过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对环氧树脂包埋的硅酸三钙颗粒进行连续切割并三维成像,然后通过Avizo软件对测试所得序列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分析。结果表明SBFSEM可用于硅酸盐类硬质材料的三维结构表征;测试颗粒的尺寸分布范围较大,但其中数量高达85%的颗粒的长宽比位于2和6之间;三维测试所得硅酸三钙颗粒的平均体积为12μ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 硅酸三钙 Avizo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导热骨架表征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流 张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0-263,共4页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三维重构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获得材料三维空间结构的表征手段。通过SBF-SEM技术重构了冰偏析诱导自组装法石墨烯气凝胶(GA)的网络结构并研究了其对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GPCM)热导率的影响...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三维重构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获得材料三维空间结构的表征手段。通过SBF-SEM技术重构了冰偏析诱导自组装法石墨烯气凝胶(GA)的网络结构并研究了其对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GPCM)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GA具有沿冰晶生长方向的取向结构,石墨烯片层间隙在50~150μm之间,并且该GA制备的GPCM的热导率也具有各向异性。为深入研究石墨烯骨架对GPCM导热改性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 三维重构 石墨烯气凝胶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三钙硬化浆体三维空间结构的连续切片成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飞 刘贤萍 +2 位作者 赵永娟 王培铭 陈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本文通过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对水灰比0.6、20℃恒温密闭养护7 d的硅酸三钙硬化浆体进行研究,并通过三维图像处理软件Avizo对获取的200张背散射电子(BSE)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SBFSEM在高真空以及1 kV电压下获取的连续... 本文通过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对水灰比0.6、20℃恒温密闭养护7 d的硅酸三钙硬化浆体进行研究,并通过三维图像处理软件Avizo对获取的200张背散射电子(BSE)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SBFSEM在高真空以及1 kV电压下获取的连续BSE图像经过Avizo分析处理后,获得的最小孔体积和最小未水化颗粒体积分别为3.6×10^4 nm^3和3.7×10^4 nm^3;93%的未水化硅酸三钙的体积介于3.6×10^4 nm^3和1.0×10^7 nm^3之间,88.9%的孔的体积介于3.7×10^4 nm^3和3.2×10^6 nm^3之间;三维重构所得的总孔体积占硬化浆体总体积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 硅酸三钙硬化浆体 三维重构 孔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接头的连续切片电镜观察与三维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光 苏祖琦 +4 位作者 龚锴 蒋五玲 张秀芳 公衍道 赵南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神经肌肉接头是突触研究中的重要模型系统。在新生小鼠的神经肌肉接头,肌纤维被多个紧密并置的神经末梢共同支配。受分辨率的限制,在光镜下无法区分单个的神经末梢进行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对神经肌肉接头的超微结构进行... 神经肌肉接头是突触研究中的重要模型系统。在新生小鼠的神经肌肉接头,肌纤维被多个紧密并置的神经末梢共同支配。受分辨率的限制,在光镜下无法区分单个的神经末梢进行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对神经肌肉接头的超微结构进行连续切片观察和电镜图像的三维重建,准确、客观、形象地展示了轴突末梢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为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接头 连续切片 三维重建 突触 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冷冻固定的脑组织体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5
作者 王方方 梁雅坤 +2 位作者 朱宏 华云峰 常海双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02,共7页
高压冷冻(high pressure freezing,HPF)是生物样品固定的前沿方法,制备的样品主要用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相比于传统化学固定,高压冷冻固定的样品被认为更接近其生理状态,这对于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尝试对快速分离的小鼠... 高压冷冻(high pressure freezing,HPF)是生物样品固定的前沿方法,制备的样品主要用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相比于传统化学固定,高压冷冻固定的样品被认为更接近其生理状态,这对于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尝试对快速分离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进行高压冷冻固定,并进行冷冻替代、重金属染色和树脂包埋。通过连续超薄切片以及电子断层扫描成像,首次获得了接近在体状态的完整神经突触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制备方案获取脑组织大尺度体电镜数据具有可行性,为后续的神经连接组学以及突触形态组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冷冻固定 脑组织样品制备 连续超薄切片 电子断层扫描 神经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丝素支架材料的体内降解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磊 陈宇 +4 位作者 朱良均 杨明英 张海萍 邓连霞 闵思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3-718,共6页
将制备的冷冻致孔新型丝素支架材料植入兔耳皮下进行体内降解试验,评价丝素支架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对植入丝素支架材料的兔耳进行肉眼外观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肉眼外观观察发现植入丝素支架材料部位... 将制备的冷冻致孔新型丝素支架材料植入兔耳皮下进行体内降解试验,评价丝素支架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对植入丝素支架材料的兔耳进行肉眼外观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肉眼外观观察发现植入丝素支架材料部位的皮肤无明显红肿,经过28周左右皮下材料植入部位的突起逐渐消失;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该丝素支架材料引起的组织反应较弱;扫描电子显微镜在28周时只观察到将近消失的丝素支架材料种植腔,表明材料已基本降解。相比之下28周时丝素膜仍完好,无明显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冷冻致孔新型丝素支架材料有望开发为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可降解吸收性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支架 降解性 生物相容性 肉眼观察 组织切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肝组织细胞核电镜图像三维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102-15103,15138,共3页
[目的]将电镜三维重建技术引进到水产学和水生生物学研究领域。[方法]利用连续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正常状态下鲫鱼肝组织细胞核超微结构的进行观察和连续拍照,并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连续拍照的图片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使用Re... [目的]将电镜三维重建技术引进到水产学和水生生物学研究领域。[方法]利用连续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正常状态下鲫鱼肝组织细胞核超微结构的进行观察和连续拍照,并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连续拍照的图片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使用Recon-struct软件,成功地对基于连续超薄切片的鲫鱼肝细胞核电镜图像进行了三维重建。[结论]使用电镜三维重建技术进行细胞超微结构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连续超薄切片 三维重建 鲫鱼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常温生物样品三维重构方面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晓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聚焦离子束连续切片扫描电镜(focused ion beam serial block fa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IB-SEM)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小体积细胞或组织样品的三维重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Z轴分辨高等优点。本文从包埋块样品准备与处理、... 聚焦离子束连续切片扫描电镜(focused ion beam serial block fa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IB-SEM)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小体积细胞或组织样品的三维重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Z轴分辨高等优点。本文从包埋块样品准备与处理、样品区域选定、软件设置前准备、软件参数(离子束加工和电子束扫描)设置、软件运行与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应用FIB-SEM技术对常温生物包埋块样品进行三维重构的流程和细节,并对某些关键性参数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连续切片扫描电镜技术 生物包埋块 自动化数据收集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铸镍药型罩的微观组织和性能
9
作者 李小庆 田文怀 孙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脉冲电铸镍药型罩 微观组织 破甲性能 射流头部 连续射流 光学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子背散射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镜在脑干耳蜗核神经元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佳蕾 盛海斌 +4 位作者 王皓煜 鲁岩 王方方 吴皓 华云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目的·探索利用新型三维电子显微成像的方法对小鼠耳蜗核组织开展跨尺度神经解剖学和连接组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成年CBA/Ca小鼠(2月龄)脑组织经固定、解剖后,获取其中完整耳蜗核组织,并对该组织行重金属块染(还原性锇酸扩增... 目的·探索利用新型三维电子显微成像的方法对小鼠耳蜗核组织开展跨尺度神经解剖学和连接组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成年CBA/Ca小鼠(2月龄)脑组织经固定、解剖后,获取其中完整耳蜗核组织,并对该组织行重金属块染(还原性锇酸扩增法)、梯度乙醇和无水丙酮脱水、低黏度树脂包埋。通过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对耳蜗核组织进行断层扫描成像及三维重构,并对其染色效果进行评估,再根据听神经特异性分布对其目标区域进行定位。采用扫描电镜快速获得该组织的低分辨预扫图像,并与X射线显微成像进行比对,确定目标层面后使用连续切片扫描电镜采集目标区域的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并对该目标区域丛细胞及其表面的突触等超微结构进行追踪标记和重构分析。结果·成功制备了CBA/Ca小鼠完整耳蜗核的三维电镜样品。X射线显微成像采集并重构了具有细胞分辨率的耳蜗核立体结构,实现了耳蜗核各亚区的解剖定位。连续切片扫描电镜成功采集耳蜗核目标区域丛细胞的三维电镜数据,完成了丛细胞胞体上根蕾状突触和其他非听神经来源突触的追踪、标记和重构。三维电镜的数据分析显示,投射至目标丛细胞表面的听神经根蕾状突触有5个,共形成了348个突触活跃区,而非听神经来源的突触有97个。结论·利用锇酸块染、树脂包埋等方法对成年小鼠完整耳蜗核进行三维电镜样品的制备具有可行性。X射线显微成像可用于耳蜗核组织各亚区以及目标区域的快速和精确定位,且所采集的三维电镜数据可用于耳蜗核神经元的形态学以及突触连接方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核 丛细胞 根蕾状突触 连续切片扫描电镜 X射线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儿喉黏膜上皮细胞的发育分化特点
11
作者 柯朝阳 吴展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胎儿喉黏膜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特点。【方法】收集9 ̄40周胎儿喉标本33例。应用连续切片HE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黏膜上皮。【结果】9周胎喉黏膜由1 ̄2层低柱状细胞组成,仅表层细... 【目的】研究中国人胎儿喉黏膜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特点。【方法】收集9 ̄40周胎儿喉标本33例。应用连续切片HE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黏膜上皮。【结果】9周胎喉黏膜由1 ̄2层低柱状细胞组成,仅表层细胞表达微弱的角蛋白,13周后出现多种类型的上皮细胞,上皮全层均表达细胞角蛋白;会厌舌面、声带被覆鳞状上皮,会厌喉面、室带、喉室及声门下区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的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胞浆泡状系统、张力原纤维和桥粒;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均散在岛状鳞状上皮但出现时间不一致。【结论】人喉黏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发生于胎儿9 ̄13周期间;纤毛上皮的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潜能;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出现岛状鳞状上皮是生理现象,前者由复层立方上皮分化而来,后者由纤毛上皮分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细胞 发育分化 人胎儿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角蛋白 免疫组化染色 透射电镜观察 鳞状上皮 纤毛上皮 中间细胞 基底细胞 上皮分化 张力原纤维 HE染色 连续切片 扫描电镜 细胞组成 细胞表达 会厌舌面 出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