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碎裂岩体巷道变形破坏机制与支护效应连续-非连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世瑞 江权 +3 位作者 邱士利 周小平 寇永渊 刘建坡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金川二矿深部碎裂岩体具有“岩块强度高,岩体强度低”的显著特点,巷道围岩具有显著的大变形特征,导致喷锚网或衬砌等支护结构破坏频繁,严重威胁采矿生产安全。以该矿深部巷道现场工程为背景,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和实测确定该矿深部巷道围... 金川二矿深部碎裂岩体具有“岩块强度高,岩体强度低”的显著特点,巷道围岩具有显著的大变形特征,导致喷锚网或衬砌等支护结构破坏频繁,严重威胁采矿生产安全。以该矿深部巷道现场工程为背景,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和实测确定该矿深部巷道围岩具有典型层状、碎裂状和复合结构特征,冒落和底臌为典型的破坏形式;其次,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数据,基于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FDEM)提出一种可破Voronoi块体模型和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模拟巷道开挖过程,捕获围岩损伤破裂特征;最后,结合实体单元和锚杆单元模拟支护结构响应,探讨深部碎裂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和支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间距和倾角显著影响应力释放区的位置和压力拱的形成,导致围岩变形各向异性和破裂非均匀性;锚杆、混凝土喷层+锚杆及U型钢拱架+锚杆3种支护结构对于限制围岩变形具有显著差异性,加入锚杆和衬砌能有效抑制冒落区,限制顶拱位移,但不能有效抑制底板隆起;超前注浆、加长锚杆和钢拱架是控制深部碎裂岩体巷道大变形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碎裂岩体巷道变形控制与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岩体 大变形 深部巷道 连续-非连续分析 支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非连续分析理论的隧道围岩破坏区判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明清 徐晨 +3 位作者 杨剑 吴佳明 付晓东 周永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99-3108,共10页
准确分析隧道挖破坏区的范围对合理确定支护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工程意义,主要围绕连续介质分析方法和以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finite element-discrete element coupling method,简称FDEM)为代表的连续-非连续方法开展了隧道围... 准确分析隧道挖破坏区的范围对合理确定支护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工程意义,主要围绕连续介质分析方法和以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finite element-discrete element coupling method,简称FDEM)为代表的连续-非连续方法开展了隧道围岩破坏区判识方法研究。研究了连续介质分析方法与FDEM识别围岩破坏的判别标准;将岩体划分为弹性的岩石单元和弹塑性的界面单元,基于等效连续模型的思想,推导了界面单元力学参数与岩石单元及岩体单元力学参数的关系表达式,首次建立这两种方法参数取值的联系,解决了连续-非连续方法取值难的问题;对比了两种方法模拟不同岩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破坏区范围。基于规范中各级围岩的力学参数取值范围,给出了各级围岩下以FDEM中罚参数和断裂能等围岩主要破坏参数的取值范围;FLAC3D为代表的连续介质方法和FDEM两种方法对不同岩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连续介质方法得出的塑性区和以塑性极限应变得出的破坏区域和连续-非连续方法得出的裂纹扩展区和破坏区在分布范围、形态及破坏形式上基本一致,验证了提出的FDEM围岩破坏参数取值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非连续分析方法 FDEM 隧道 破坏区识别 参数取值 连续介质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碱金属快速连续分析方法评述 被引量:3
3
作者 蒋育澄 高世扬 夏树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3-747,共5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痕量碱金属的快速连续分析方法进行简要评述。内容主要涉及碱金属离子的离子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分析等,对分离和检测的原理、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痕量碱金属 连续分析 在线分离 离子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标签数据库的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尹磊淼 张庆华 +2 位作者 王宇 徐玉东 杨永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验证不同丰度和匹配度的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尝试用该技术补充和完善高通量基因表达谱的结果。方法根据各基因序列全长设计引物,选择9个单匹配标签,6个多匹配标签,1个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目的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验证不同丰度和匹配度的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尝试用该技术补充和完善高通量基因表达谱的结果。方法根据各基因序列全长设计引物,选择9个单匹配标签,6个多匹配标签,1个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更新后无匹配标签和2个无匹配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挑选的所有基因均得到特异性扩增。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表达连续分析(SAGE)文库中9个单匹配标签表达趋势和定量结果一致,且具有显著性差别;6个多匹配标签中有3个标签表达趋势和定量结果一致,且具有显著性差别;1个NCBI数据库更新后无匹配标签表达趋势和定量结果相反;2个无匹配基因表达量数据提示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是验证SAGE等高通量数据的可靠工具之一。SAGE文库标签匹配度可影响数据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连续分析 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线拱坝水平拱圈荷载传递的简化连续分析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晨光 陈明 +2 位作者 于吉波 方正泉 解锦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2-54,68,共4页
鉴于定值计算方法(纯拱法、拱梁法)的机械性和有限元法的复杂性,依据力学原理,利用积分手段,提出了抛物线拱坝水平拱圈荷载传递的简化连续分析方法,总结出了抛物线拱坝水平拱圈支承力衰减的基本规律,为拱坝的优化合理设计提供了一个更... 鉴于定值计算方法(纯拱法、拱梁法)的机械性和有限元法的复杂性,依据力学原理,利用积分手段,提出了抛物线拱坝水平拱圈荷载传递的简化连续分析方法,总结出了抛物线拱坝水平拱圈支承力衰减的基本规律,为拱坝的优化合理设计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力学分析 抛物线拱坝 荷载传递 连续分析方法 支承力衰减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拱拱坝水平拱圈荷载传递的简化连续分析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晨光 王志强 +2 位作者 梁延兴 吴晓峰 忻一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6-27,30,共3页
为克服圆弧拱拱坝传统计算方法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力学原理和积分理论的圆弧拱拱坝水平拱圈荷载传递的简化连续分析方法,总结出了圆弧拱拱坝水平拱圈支承力衰减的基本规律,为拱坝的优化合理设计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坝 设计 圆弧拱坝 荷载传递 连续分析方法 支承力衰减 规律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产品中氮和氯的连续分析
7
作者 王拥军 许海霞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57,共2页
化肥中氮和氯的含量是经常需检测的指标,但常规分析方法为两次称量,耗时长,条件控制严格。为此将甲醛法和莫尔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连续分析化肥产品中氮和氯的方法。分别用标准分析方法(蒸馏后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做对照,对分析结果准... 化肥中氮和氯的含量是经常需检测的指标,但常规分析方法为两次称量,耗时长,条件控制严格。为此将甲醛法和莫尔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连续分析化肥产品中氮和氯的方法。分别用标准分析方法(蒸馏后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做对照,对分析结果准确度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准确度高,经济,快速,分析条件易于控制,实现了铵离子的分析和掩蔽一次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氨态氮 连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的连续分析
8
作者 victor E.Velculescu Bert Vogelstein +3 位作者 Kenneth W.Kinzler 林红 何昆明 李晓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12,28,共3页
生物体的特性由其内在的基因表达所决定。已开发的一种称之为基因表达连续分析的方法(SAGE)能够定量地对大量转录产物同时进行分析。为了说明该方法,从胰脏中分离出一短的诊断标记序列,连接并克隆。1000个人工标记序列揭示... 生物体的特性由其内在的基因表达所决定。已开发的一种称之为基因表达连续分析的方法(SAGE)能够定量地对大量转录产物同时进行分析。为了说明该方法,从胰脏中分离出一短的诊断标记序列,连接并克隆。1000个人工标记序列揭示了胰脏功能的特征基因的表达模式,已鉴别出胰脏中对应新标记的转录物。SAGE比较常态的,发育阶段的和感病状态物种的基因表达和定量分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连续分析 S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碳酸氢钠提取土壤有效磷的方法优化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思宇 张丽萍 +4 位作者 王久荣 袁红朝 贺珍 耿梅梅 陈闻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39,共8页
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对《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 704-2014)及《森林土壤的测定》(LY/T 1232-2015)中碳酸氢钠提取有效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了连续流动分析仪试剂配制方案... 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对《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 704-2014)及《森林土壤的测定》(LY/T 1232-2015)中碳酸氢钠提取有效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了连续流动分析仪试剂配制方案及试剂流路,探讨了浸提方式、振荡速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检测波长等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等参数,并比较了分光光度法与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880 nm波长下,优化后的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碳酸氢钠浸提的有效磷的线性范围为0~3.00 mg/L,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0.004 mg/L,变异系数<5.0%,测定参比物质NSA 2[有效磷认定值(36±6)mg/kg]、NSA 4[有效磷认定值(14.5±2.6)mg/kg]、标准物质ASA-3a[有效磷认定值(29±3)mg/kg]分别为35.9、12.5和28.1 mg/kg,均在认定值范围内,可以准确测量有效磷低的土壤。优化后的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碳酸氢钠浸提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具有自动进样、在线除气泡、在线恒温显色检测、试剂用量少及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实验周期短,测得数据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优势突出,可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高效准确测量碳酸氢钠浸提有效磷含量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碳酸氢钠浸提 有效磷 分光光度法 连续流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法和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用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银棋 郑欣 +6 位作者 周蕊 林津 彭青枝 周陶鸿 陈琳 王福燕 郭青青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75-79,共5页
为研究一种复用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和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复用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量进行测定,并比较2种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连续流动分析方法检出限... 为研究一种复用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和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复用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量进行测定,并比较2种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连续流动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00 9 mg/100 cm^(2),较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检出限低,相对标准偏差为1.29%~5.22%(n=6),精密度较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高,且2种方法样品加标回收率均达到85.00%以上,2种方法均满足复用餐饮具检测的技术要求,并且连续流动分析法具有更高效、简便、环保等优势,适合批量化样品检测,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虽手式振摇萃取费力,但样品量少时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餐饮具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连续流动分析 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法快速测定水体中挥发酚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成桐 杨金兰 +1 位作者 林颂雄 叶淑迎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快速高效测定水中挥发酚的连续流动分析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蒸馏释放出酚,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在pH值(10.0±0.2)弱碱性介质中,被铁氰化钾氧化,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快速高效测定水中挥发酚的连续流动分析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蒸馏释放出酚,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在pH值(10.0±0.2)弱碱性介质中,被铁氰化钾氧化,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化合物,在50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这一原理,使用AA3连续流动分析仪完成在线蒸馏及在线比色。挥发酚的质量浓度在0~0.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检出限为0.97μg/L,适用于大批量水样中痕量挥发酚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 快速 水体 挥发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在线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
12
作者 肖细炼 陈燕波 +6 位作者 魏立 邵鑫 刘金 陈金宝 张春林 王宁涛 杨红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准确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对于评价水体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消解试剂及浓度、加热温度、泵速等条件进行考察,将样品和总磷、磷酸盐试剂分别通过自动进样器和蠕动泵在线载入各自管路,... 准确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对于评价水体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消解试剂及浓度、加热温度、泵速等条件进行考察,将样品和总磷、磷酸盐试剂分别通过自动进样器和蠕动泵在线载入各自管路,再进入各自的化学分析模块进行化学反应,之后进入各自的比色计在波长为660 nm条件下完成检测,建立了双通道在线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的分析方法。以空白介质溶液配制校准系列,使得校准系列与试样基体匹配,消除了基体效应干扰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总磷和磷酸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6%,精密度较好;总磷和磷酸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 mg/L和0.022 mg/L;经国家水样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相对误差(RE)均在±5%以内,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方法准确度较好;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比对,测定值的相对偏差(RD)均小于5%,更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能够满足大批量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 环境水样 总磷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全磷、全钾的含量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吴玉萍 李应金 +2 位作者 赵立红 刘亚丽 夏振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41-1945,共5页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微波消解,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较理想,连续流动法在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及方法稳定性上具备优势.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全磷在0.06%~2.28%、全钾在0.03%~1.66%;全磷、全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 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5.2%;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方法为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分析方法,对土壤中全磷、全钾大量样品的检测和快速指导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 全磷 全钾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隔断-连续流动分析法快速测定葡萄酒中总糖 被引量:9
14
作者 涂小珂 林燕奎 +3 位作者 金晓蕾 林黎 罗洁 陈沛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87-90,共4页
目的:建立空气隔断-连续流动分析仪快速测定葡萄酒中总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样品校正葡萄糖标准溶液,同时在流路中增设透析器以减少样品溶液带来的基质效应及颜色干扰。经过条件优化,流路温度控制在88-92℃,水解反应时间、络合... 目的:建立空气隔断-连续流动分析仪快速测定葡萄酒中总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样品校正葡萄糖标准溶液,同时在流路中增设透析器以减少样品溶液带来的基质效应及颜色干扰。经过条件优化,流路温度控制在88-92℃,水解反应时间、络合反应时间分别为5 min和12 min。结果:在0.05-3.0 g/L质量浓度范围内,体系吸光度与溶液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1 g/L,加标回收率在88.1%-102.3%之间,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8%-6.2%;测定结果与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相比,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测定快速(45样/h)。结论:方法适用于大批量葡萄酒中总糖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总糖 空气隔断-连续流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烟草中的钙 被引量:5
15
作者 章平泉 俞京 +1 位作者 杜秀敏 金岚峰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0,共3页
采用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中钙的含量,并进行重复性和回收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测试样品的变异系数均在3%以内,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平均回收率达到100.98%,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烟草 连续流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简化模型地震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震 王文明 +3 位作者 林清海 金树 曹丹京 田利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采用输电塔-线体系的简化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输电塔进行地震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分析,研究输电塔的薄弱部位和倒塌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化模型得到的输电塔薄弱环节和连续性倒塌过程与采用三塔四线模型得到的结果... 采用输电塔-线体系的简化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输电塔进行地震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分析,研究输电塔的薄弱部位和倒塌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化模型得到的输电塔薄弱环节和连续性倒塌过程与采用三塔四线模型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简化模型可用于输电塔-线体系的连续性倒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简化模型 连续性倒塌分析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的试验及改进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英利 许安民 +1 位作者 尚浩博 马爱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80,共4页
对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NO3^--N及有效磷的部分现象和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试剂配制及其保存时间、避免杂质干扰等几方面做了试验研究。得出当测定范围为NO3^--N 0-5 mg/L及0-7 mg/L时,应使用冷藏保存分别未超过15 d、7 d的硫酸肼;... 对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NO3^--N及有效磷的部分现象和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试剂配制及其保存时间、避免杂质干扰等几方面做了试验研究。得出当测定范围为NO3^--N 0-5 mg/L及0-7 mg/L时,应使用冷藏保存分别未超过15 d、7 d的硫酸肼;测定土壤有效磷时为避免硅的干扰,必须用质量达标的纯水,且适当减少SDS的用量可明显降低试剂吸收,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 NO3^--N 土壤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活动规律的非连续变形分析动态模拟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洪词 张小彬 +1 位作者 包太 胡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6-492,共7页
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 ,分别对初次来压前和周期来压前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结构模式、形态与关键层等进行动态模拟 .结果表明 :DDA模拟显示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上覆岩层变形、破裂、结构、运动的动态过程 ,... 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 ,分别对初次来压前和周期来压前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结构模式、形态与关键层等进行动态模拟 .结果表明 :DDA模拟显示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上覆岩层变形、破裂、结构、运动的动态过程 ,模拟是可行的 ;初次来压前 ,上覆岩梁移动同步协调一致 ,且布置在梁中部咬合处下方的监测点 1和 2的垂直位移几乎相等 ,说明断裂岩梁在此处互相联锁咬合而取得平衡 ,从而形成了具有 3个咬合点的“三咬拱”结构 ;周期来压前 ,各监测点垂直方向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特性曲线形状极为相似 ,表明断裂岩梁在移动下沉过程中 ,同步协调一致 ,仍然处于联锁咬合状态 ,且随着岩梁的下沉运动 ,位移与速度有趋于定值的趋势 ,说明岩梁形成了咬合岩梁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 连续变形分析 位移 动态模拟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全过程模拟的改进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栋栋 邬爱清 +4 位作者 李聪 汪斌 蒋昱州 曾平 杨永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9-1178,共10页
研究工程岩体中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贯通机制以及后续沿着软弱结构面的滑动机制对于揭示岩体变形和破坏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于模拟由宏观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离散块体系统的滑动变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在... 研究工程岩体中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贯通机制以及后续沿着软弱结构面的滑动机制对于揭示岩体变形和破坏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于模拟由宏观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离散块体系统的滑动变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在模拟岩体由连续到非连续的破坏演化过程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引入虚拟节理技术将连续区域离散为子块体,并设定虚拟节理强度为岩石本身强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DDA对于岩体连续特性的模拟。但这种方式仅考虑虚拟节理达到抗拉强度之前的黏结作用,而忽略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应变软化阶段的强度。因此,通过在子块体间插入一种能够描述岩石应变软化阶段的应变软化黏结单元的方式对上述不足进行了改进,进一步加强了DDA对于岩体连续特性的模拟,并保留了DDA在非连续变形模拟方面的优势。最后,将其应用于求解几个典型的破裂问题。结果表明,模拟的破裂路径与参考解较为一致,证实了改进DDA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非连续变形分析 虚拟节理 节理单元 破裂路径 断裂能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巷道支护的不连续变形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东明 杨仁树 +2 位作者 王雁冰 朱现磊 孙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4,28,共5页
针对杜家村矿北翼回风巷大倾角松软厚煤层条件下支护难题,采用了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进行了无支护、锚杆支护、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锚索+W型钢带+高强度塑料网联合支护的数值分析,模拟了巷道在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 针对杜家村矿北翼回风巷大倾角松软厚煤层条件下支护难题,采用了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进行了无支护、锚杆支护、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锚索+W型钢带+高强度塑料网联合支护的数值分析,模拟了巷道在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比较了这4种支护方式下围岩的变形、垮落情况。研究表明: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巷道采用锚杆+锚索+W型钢带+高强度塑料网联合支护形式效果最佳,其两帮移近量仅为38.5 mm,顶底板移近量为62.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松软厚煤层 巷道支护 连续变形分析(DDA) 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