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_2连续再生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苏庆运 刘卫国 +1 位作者 陈觉先 陈家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研究了利用 NO2 的强氧化性连续再生柴油机微粒过滤器 (DPF)的技术。分别在流动模拟反应器和 16 5 F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再生试验研究。通过外加 NO2 气体 ,实现了在 30 0℃以下连续再生 DPF的目的。分析了 NO2 浓度、反应温度及发动机... 研究了利用 NO2 的强氧化性连续再生柴油机微粒过滤器 (DPF)的技术。分别在流动模拟反应器和 16 5 F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再生试验研究。通过外加 NO2 气体 ,实现了在 30 0℃以下连续再生 DPF的目的。分析了 NO2 浓度、反应温度及发动机负荷等对再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反应温度与尾气中 NO2 浓度的提高均有利于 N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过滤器 NO2 连续再生 二氧化氮 试验 尾气处理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对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及NO_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方奕栋 楼狄明 +1 位作者 胡志远 谭丕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36-1841,共6页
以某型高压共轨柴油机为试验对象,研究试验样机燃用BD20混合燃料时,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CRPF)对颗粒及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样机连接CRPF后,颗粒排放因子下降81.9%;试验样机运行在高转速高负荷区域时,CRPF对粒子数密度的降... 以某型高压共轨柴油机为试验对象,研究试验样机燃用BD20混合燃料时,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CRPF)对颗粒及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样机连接CRPF后,颗粒排放因子下降81.9%;试验样机运行在高转速高负荷区域时,CRPF对粒子数密度的降低效果较明显,对聚集态颗粒的降低作用优于核态颗粒;试验样机多环芳烃(PAHs)排放质量减少91.5%,在检测到的20种PAHs中,有18种组分排放质量减少.连接CRPF后,试验样机排放的NOx质量分数小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CRPF) 生物柴油 颗粒排放 氮氧化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对柴油公交车尾气颗粒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楼狄明 苏芝叶 +1 位作者 陶士康 楼晟荣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运用颗粒数量及粒径分析仪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分析仪研究了柴油公交车安装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前后的尾气颗粒物浓度与成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能有效降低尾气颗粒物排放率与排放因子,且对核态颗粒的效果... 运用颗粒数量及粒径分析仪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分析仪研究了柴油公交车安装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前后的尾气颗粒物浓度与成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能有效降低尾气颗粒物排放率与排放因子,且对核态颗粒的效果优于聚集态颗粒。安装前,尾气颗粒物种类主要为Na KCa_Nitrate、EC、PAH_OC_S-N、EC_Nitrate等,占总颗粒的85%;安装后,尾气颗粒物种类主要为K_S-N、Na K_Nitrate、OC_N-P、EC_S-N等,占总颗粒的80%。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能有效降低尾气颗粒物中的EC、OC与PAH成分,但促进了硝酸盐与硫酸盐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车 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 颗粒物 EEPS SP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对连续再生DPF再生平衡温度的影响
4
作者 高国有 陈韬 回春 《汽车工程学报》 2018年第3期196-202,共7页
再生平衡温度(Break-even Temperature,BET)是柴油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在过滤时微粒累积和氧化速率相等时的温度,是DPF实现连续再生的关键。为研究生物柴油对连续再生DPF再生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石化柴油和生物... 再生平衡温度(Break-even Temperature,BET)是柴油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在过滤时微粒累积和氧化速率相等时的温度,是DPF实现连续再生的关键。为研究生物柴油对连续再生DPF再生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作为燃料,对连续再生DPF的BET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评估了不同燃料DPF的BET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工况下,生物柴油的BET比石化柴油低60℃左右,在同等排气状态下,生物柴油的BET比石化柴油低40℃左右,在柴油机上使用生物柴油可以有效降低DPF的再生平衡温度,有利于DPF实现连续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柴油微粒捕集器 连续再生 再生平衡温度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C+CDPF连续再生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鉴松 孟忠伟 +3 位作者 罗林 吴泉成 晋兆祥 佘占蛟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基于柴油机台架,通过改变来流温度,探索再生温度对DOC+CDPF后处理系统连续再生速率、温度场分布和气体排放等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DPF滤饼层捕集阶段,随着颗粒物的沉积,单位沉积质量的压降变化速率增幅约为69.8%。CDPF再生过程中... 基于柴油机台架,通过改变来流温度,探索再生温度对DOC+CDPF后处理系统连续再生速率、温度场分布和气体排放等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DPF滤饼层捕集阶段,随着颗粒物的沉积,单位沉积质量的压降变化速率增幅约为69.8%。CDPF再生过程中,颗粒物的氧化主要集中在载体的前半部分,再生温度升高,NO_(2)消耗量增加,再生速率加快,载体出口NO_(x)总量略有下降,CO和THC下降幅度分别为99%和80%~90%。此外,再生时CDPF中心的轴向温度由前向后先上升后下降,载体边缘的轴向温度由前向后不断上升,再生温度越高,轴向温度梯度越大;径向温度由中心向边缘不断减小,且距离载体入口的距离越小,再生温度越高,径向温度梯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氧化型催化转换器 催化型颗粒捕集器 连续再生 温度场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发动机的催化型连续再生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烨 乔信起 李新令 《柴油机》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建立了CCRT系统模型,并根据试验参数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分别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燃用B20、BD50、BD100时DOC对常规排放气体的转化效率以及CPF的颗粒物再生情况。发现:DOC对NO的转换效率各工况差别较大,主要受排气温度影响;对CO及HC整体转... 建立了CCRT系统模型,并根据试验参数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分别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燃用B20、BD50、BD100时DOC对常规排放气体的转化效率以及CPF的颗粒物再生情况。发现:DOC对NO的转换效率各工况差别较大,主要受排气温度影响;对CO及HC整体转化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平衡时CPF内残留的颗粒物质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随负荷增加而减少;低负荷、高转速工况是CPF再生效果最差的工况。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上升,DOC的NO,出口浓度及NO转化效率上升,而对DOC的HC和CO去除效果影响较小;CPF残留颗粒物质量在高转速区域有所下降,而在中低负荷区域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燃用生物柴油引发的排气温度降低和颗粒物排放降低。低负荷、高转速工况下,燃用BD50时CPF的再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型连续再生系统 生物柴油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循环工况下微粒捕集器连续再生特性的仿真分析
7
作者 何帆 吕明 +1 位作者 宁智 陈晓明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1年第2期1-6,17,共7页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的连续再生技术(CRT技术)是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中利用建立的某重型柴油车GT-Drive仿真模型,对该柴油车不同道路工况下排气微粒捕集器连续再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道路工况下捕集...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的连续再生技术(CRT技术)是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中利用建立的某重型柴油车GT-Drive仿真模型,对该柴油车不同道路工况下排气微粒捕集器连续再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道路工况下捕集器微粒沉积量以及柴油车载荷对捕集器连续再生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了该柴油车不同道路工况下排气微粒捕集器的连续再生特性以及捕集器微粒沉积量和柴油车载荷对捕集器连续再生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工作可以为柴油机排气后处理CRT技术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 微粒捕集器 连续再生 动态特性 道路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电渗析连续再生的化学镀镍工艺
8
作者 范宏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电渗析 连续再生 化学镀镍工艺 槽液 镀层硬度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电渗析连续再生的长效化学镀镍
9
作者 范宏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电渗析 连续再生 长效化学镀镍 计算机硬盘 镀层硬度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再生重整新催化剂获应用
10
作者 钱伯章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共1页
奥地利OMV公司在希韦夏特炼油厂的连续再生铂重整装置于2004年底投产,该装置采用了UOP公司开发的新催化剂,该R-264催化剂的特征是:高活性、高密度和高选择性,结炭少。这种球型催化剂含铂0.25%,设计用于催化剂连续再生式重整,如... 奥地利OMV公司在希韦夏特炼油厂的连续再生铂重整装置于2004年底投产,该装置采用了UOP公司开发的新催化剂,该R-264催化剂的特征是:高活性、高密度和高选择性,结炭少。这种球型催化剂含铂0.25%,设计用于催化剂连续再生式重整,如UOP公司连续再生铂重整工艺,它使用移动床反应器使低质量石脑油临氢转化为车用汽油调合料、BTX芳烃和高纯度氢气(用于炼油厂其他耗氢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V公司 R-264 催化剂 连续再生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单旋换热器在移动床催化剂连续再生中应用分析
11
作者 郭劲鹤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1年第8期45-47,共3页
介绍了高效单旋换热器的特点及其在催化剂再生技术中的应用。两种不同工艺的催化剂再生技术中,通过对比高效单旋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及结构参数、能耗、操作费用,说明高效单旋换热器可深度回收热量,减少占地,降低压力降。可应用... 介绍了高效单旋换热器的特点及其在催化剂再生技术中的应用。两种不同工艺的催化剂再生技术中,通过对比高效单旋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及结构参数、能耗、操作费用,说明高效单旋换热器可深度回收热量,减少占地,降低压力降。可应用于催化剂连续再生技术,尤其在大型化装置中的使用更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单旋换热器 移动床 催化剂连续再生 再生气换热器 投资 能耗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RE的DOC+DPF微粒捕集连续再生特性仿真研究
12
作者 贾传德 苏俭 杜健健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2期1-4,共4页
为研究柴油机后处理系统DOC+DPF微粒再生过程和再生影响因素及特性,在AVL FIRE平台建立了DOC+DPF微粒捕集连续再生系统模型,通过计算DPF后NO质量分数和DOC+DPF前后的压降两个参数,与台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研究了DOC-... 为研究柴油机后处理系统DOC+DPF微粒再生过程和再生影响因素及特性,在AVL FIRE平台建立了DOC+DPF微粒捕集连续再生系统模型,通过计算DPF后NO质量分数和DOC+DPF前后的压降两个参数,与台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研究了DOC-DPF微粒再生机理和再生过程,研究了DOC入口排气温度、CO浓度、排气质量流量、V(NO2)/V(NOX)、m(NOX)/m(Soot)五个因素对再生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增加排气的CO浓度、DOC入口排气温度、排气质量流量、m(NOX)/m(Soot)比值增大有利于再生过程,可有效降低残余微粒浓度;V(NO2)/V(NOX)比值增加,残余颗粒浓度有降低的趋势,但残余颗粒浓度值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DPF 连续再生 残余颗粒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重整径向再生器烧炭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阮宇红 卢春喜 刘耀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6期10-14,共5页
对连续重整径向再生器烧炭区的化学反应过程及传递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建立了烧焦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催化剂内外扩散模型、床层中传质、传热模型以及气固两相的流动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错流移动床烧焦数学模型。运用该... 对连续重整径向再生器烧炭区的化学反应过程及传递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建立了烧焦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催化剂内外扩散模型、床层中传质、传热模型以及气固两相的流动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错流移动床烧焦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了连续重整再生器烧炭区床层内的温度、氧浓度和炭浓度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在床层上部内筛网处出现恒定的高温区 ,通过控制再生循环气中氧气的浓度可以控制床层的最高温度 ,并且两段烧焦有利于减少烧焦所需要的床层长度。模拟计算得到的再生器烧炭区床层温度分布与工业现场测量值基本吻合 ,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和预测连续重整再生器烧炭区床层的温度、氧浓度和炭浓度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连续重整径向再生 移动床 错流 烧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技术特点与运行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秋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3,共5页
介绍了某公司芳烃生产项目中3.2 Mt/a连续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的技术特点,该装置采用UOP公司连续再生Cyclemax专利技术。从催化剂的装填、催化剂循环、ChlorsorbTM氯吸收等方面对装置开工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介绍,对开工和运行中遇到... 介绍了某公司芳烃生产项目中3.2 Mt/a连续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的技术特点,该装置采用UOP公司连续再生Cyclemax专利技术。从催化剂的装填、催化剂循环、ChlorsorbTM氯吸收等方面对装置开工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介绍,对开工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如催化剂提升不畅、系统催化剂粉尘量偏大、氯吸收罐超温、催化剂强度和比表面积下降快等问题,通过磨合、消缺和优化,在采用固相脱氯技术替代ChlorsorbTM氯吸收技术、重整混合进料换热器更换为缠绕管式换热器等措施后,催化剂循环系统流畅,催化剂粉尘量小于10 kg/d,在反应器入口温度不高于530℃的工况下,重整反应总温降达316℃,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eMax连续再生技术 催化剂循环 氯吸收罐 催化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重整再生器的动态烧焦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遂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4,共4页
在外径为700mm的移动床径向再生器中测定了气体轴向分流的不均匀度及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测定结果表明,气体在主流道中的分布基本均匀,催化剂在再生器内的流动基本为活塞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连续重整再生器动态烧焦模型,从模型的验... 在外径为700mm的移动床径向再生器中测定了气体轴向分流的不均匀度及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测定结果表明,气体在主流道中的分布基本均匀,催化剂在再生器内的流动基本为活塞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连续重整再生器动态烧焦模型,从模型的验证结果可知,模型预测与工业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可以用于连续再生过程的动态及静态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再生 动态烧焦模型 停留时间 均匀度 催化重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P与UOP连续重整再生技术烧炭过程的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志海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IFP和UOP连续重整技术的再生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IFP再生技术由于采用了加压干式冷循环再生 ,与UOP再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再生气体入口温度较低 ,催化剂床层的平均温度和床层峰温较低 ,再生循环气体用量较少 ;②由于再生气... 对IFP和UOP连续重整技术的再生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IFP再生技术由于采用了加压干式冷循环再生 ,与UOP再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再生气体入口温度较低 ,催化剂床层的平均温度和床层峰温较低 ,再生循环气体用量较少 ;②由于再生气体循环回路中设置了干燥系统 ,再生循环气体的水含量低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损失小 ,从而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③再生循环气体的氯含量低 ,且催化剂上的氯流失少 ,所需氯化剂用量少 ,设备材质要求低 ;④能耗较高 ,废碱液排放较多。综合上述因素来看 ,IFP再生技术稍优于UOP再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P UOP 连续重整再生 烧炭过程 催化重整 催化剂 法国石油研究院 环球油品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瑞威等开发的再生胶实现常压连续稳定生产
1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7-777,共1页
河北瑞威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常温常压废橡胶连续再生还原新技术通过专家组鉴定。
关键词 河北科技大学 常温常压 再生 研究与发展计划 生产 稳定 开发 连续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DS-Plus型连续自动再生固相抑制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鹤 《上海计量测试》 2002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DS-Plus型连续自动再生固相抑制器 IC-1000型离子色谱仪 原理 碳酸盐 淋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沥青厂拌热再生设备的比较——双滚筒连续式沥青混合料再生搅拌设备的优势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美红 裘伯钢 胡醒民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2S期72-74,共3页
通过对我国现有两种大型厂拌热再生设备的介绍和比较,同时结合沥青厂拌再生的实际要求,分析了双滚筒连续式沥青混合料再生搅拌设备的优势。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再生 双滚筒 连续再生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再生设备的现状与发展——浅谈连续式双滚筒再生搅拌设备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2
20
作者 裘伯钢 赵美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3期45-47,共3页
通过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及设备的研究,提出我国沥青路面再生设备的发展前景———发展连续式再生设备,并以兰亭连续式双滚筒再生搅拌设备为载体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公路养护 沥青路面 路面再生设备 连续式双滚筒再生搅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