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加温型四连栋塑料温室内外温湿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军 杨秋珍 吴元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2-24,共3页
根据1999年12月~2002年8月典型天气(晴天、多云、阴天)下非加温型四连栋塑料温室中间1.5m高度气温、相对湿度的观测数据,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冬季、春秋季、夏季典型天气下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 根据1999年12月~2002年8月典型天气(晴天、多云、阴天)下非加温型四连栋塑料温室中间1.5m高度气温、相对湿度的观测数据,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冬季、春秋季、夏季典型天气下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与气象站气象要素间的关系式,为温室蔬菜品种筛选、蔬菜标准化栽培、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小气候方面的技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加温型四连栋塑料温室 温湿度天气类型 统计 连栋塑料温室 室内外 关系研究 加温 日平均相对湿度 温湿度 2002年8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连栋塑料温室夏季机械通风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震宇 高浩天 +2 位作者 朱森林 赵春宇 蔡春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259,182,共9页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长期高温,严重影响了温室作物生长。为了提高降温效果且减少通风能耗,需要优化温室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控制方法。以南方地区典型的连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针对温室机械通风,建立了三维全尺度瞬态及稳态计算流体...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长期高温,严重影响了温室作物生长。为了提高降温效果且减少通风能耗,需要优化温室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控制方法。以南方地区典型的连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针对温室机械通风,建立了三维全尺度瞬态及稳态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在温室内、外均匀布置温、湿度和光照传感器,测量机械通风引起的温室内气温变化和分布,用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瞬态和稳态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仿真模型模拟了室外高温条件下的风机数量、温室长度、入口温度及环境温度变化等参数对机械通风降温效果的影响程度,并模拟了不同数量风机启闭控制的降温效果。本文提供的控制策略最高可减少约60%的能源消耗,而植物冠层平均温度仅升高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机械通风 优化设计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园艺设施现状及现代连栋塑料温室结构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国景 张德威 +2 位作者 徐志豪 郑云林 戴丹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253-258,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园艺设施现状和国外现代温室的特点,提出适合南方地区发展的现代园艺设施所应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东南沿海地区无土栽培研究中心于1996年研制出一栋现代连栋塑料温室(HMG-I型),...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园艺设施现状和国外现代温室的特点,提出适合南方地区发展的现代园艺设施所应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东南沿海地区无土栽培研究中心于1996年研制出一栋现代连栋塑料温室(HMG-I型),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和不同时期温室内外生态环境条件的研究,通过改进,于1997年又研制出一栋性能更佳的现代连栋塑料温室(HMG-I型)。可为研制适合在中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的现代塑料温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园艺设施 连栋塑料温室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温、湿度环境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小涛 金海军 +1 位作者 张红梅 余纪柱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101,共6页
在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内进行黄瓜栽培试验,以研究设施内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月份上中旬,连栋塑料温室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均高于单栋大棚,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二者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6-7月份,单栋大棚... 在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内进行黄瓜栽培试验,以研究设施内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月份上中旬,连栋塑料温室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均高于单栋大棚,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二者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6-7月份,单栋大棚的最高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连栋塑料温室;整个生长期,连栋塑料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明显低于单栋大棚;连栋塑料温室的温、湿度环境比较适宜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栽培 单栋大棚 连栋塑料温室 土壤温度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连栋塑料温室夏季降温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本根 苗香雯 +1 位作者 司慧萍 崔绍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7-189,193,共4页
针对华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通过比较内遮荫、外遮荫、喷雾和内遮荫网上喷雾综合降温系统的降温幅度和降温效率的试验,指出适合华东地区的夏季最佳降温方式为内遮荫网上喷雾综合降温系统,它可提高该地区温室夏季的利用率。试... 针对华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通过比较内遮荫、外遮荫、喷雾和内遮荫网上喷雾综合降温系统的降温幅度和降温效率的试验,指出适合华东地区的夏季最佳降温方式为内遮荫网上喷雾综合降温系统,它可提高该地区温室夏季的利用率。试验表明:在天气晴朗、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采用该系统可使温室内下部气温比相同高度室外气温降低2.4°~6.5℃,而内遮荫为0.2°~2.5℃,外遮荫为0.1°~1.0℃,喷雾为1.2°~4.4℃;但相对湿度增加了10%左右;降温幅度与室外干球温度呈线形相关性;降温效果受喷雾方式和天气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连栋塑料温室 夏季 降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屋面风压分布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健 丁为民 武燕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0-234,共5页
该文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在不同风向角与是否安装遮阳幕的情况下对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的风压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风窗关闭时的风压系数高于通风窗开启时的风压系数,且风压系数的变化范围较大,因而计算温室表面风压... 该文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在不同风向角与是否安装遮阳幕的情况下对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的风压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风窗关闭时的风压系数高于通风窗开启时的风压系数,且风压系数的变化范围较大,因而计算温室表面风压时,应选用通风窗关闭时的风压系数;当气流流经温室屋面时,气流强弱、方向均发生变化,有遮阳幕时正负压交替出现,风压分布比无遮阳幕时复杂;计算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的风压时,应将有、无遮阳幕两种状态下的风载体型系数结合在一起考虑,即选取两种工况的较大值作为结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 风压分布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塑料温室喷雾降温及外遮荫降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程绍明 楼华粱 崔绍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为解决夏季温室高温、高湿问题,在温室喷雾水膜降温的基础上,直接在内遮荫幕上做喷雾降温试验,并与外遮荫降温系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内遮荫幕系统可使室内气温比外界低1℃左右;采用在内遮荫幕上喷雾降温,室内气温比室外可... 为解决夏季温室高温、高湿问题,在温室喷雾水膜降温的基础上,直接在内遮荫幕上做喷雾降温试验,并与外遮荫降温系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内遮荫幕系统可使室内气温比外界低1℃左右;采用在内遮荫幕上喷雾降温,室内气温比室外可低2°~3℃;采用外遮荫降温系统可使室内温度比室外低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喷雾 降温 内遮荫幕 外遮荫 室内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塑料温室气动四联杆天窗机构优化设计与选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淑珍 苗香雯 +1 位作者 崔绍荣 张玉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8-261,共4页
在塑料温室气动四联杆天窗机构的静力学分析基础上,考虑强度条件、安装裕量、边界约束等约束条件,以气缸输出推力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得到的优化结果采用标准气缸,选配机构满足稳定性要求。通过改变载荷参数和结构参数,优化模型也... 在塑料温室气动四联杆天窗机构的静力学分析基础上,考虑强度条件、安装裕量、边界约束等约束条件,以气缸输出推力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得到的优化结果采用标准气缸,选配机构满足稳定性要求。通过改变载荷参数和结构参数,优化模型也可用于其它塑料温室的气动四联杆天窗机构设计。运行试验表明:与原有的齿轮齿条开窗机构相比,选配的气动四联杆天窗机构天窗开度增加20°,开窗高度增加28.2%,开到最大角度只需9.3到11.7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开窗机构 气动四联杆机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塑料温室结构计算模型的确定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德发 商彪 张兆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0-112,116,共4页
借助于有限元通用程序,对简化平面模型与部分空间模型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连栋塑料温室进行结构分析时,一般情况下可用简化平面计算模型代替部分空间作用的计算模型,以简化求解问题的工作量和难度。但在非均匀雪荷载作... 借助于有限元通用程序,对简化平面模型与部分空间模型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连栋塑料温室进行结构分析时,一般情况下可用简化平面计算模型代替部分空间作用的计算模型,以简化求解问题的工作量和难度。但在非均匀雪荷载作用下,用简化平面计算模型代替部分空间作用的计算模型,要注意空间作用对主拱承载能力的不利影响;对于需要精确分析和优化设计时,最好采用部分空间作用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连栋塑料温室 分析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塑料温室厚皮甜瓜有机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沙国栋 胡金祥 +4 位作者 俞建人 朱建华 赵金元 卢雪忠 俞振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69-172,共4页
连栋塑料温室配置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系统,而且空间大,有利于改善气流环境,抑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利用连栋塑料温室的设计性能,试验示范厚皮甜瓜有机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处理配套技术,施肥和病虫害控制技术,品种及茬口结构优化技术,... 连栋塑料温室配置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系统,而且空间大,有利于改善气流环境,抑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利用连栋塑料温室的设计性能,试验示范厚皮甜瓜有机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处理配套技术,施肥和病虫害控制技术,品种及茬口结构优化技术,以及有机栽培的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大幅度提高厚皮甜瓜的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为设施蔬菜持续高效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厚皮甜瓜 有机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塑料温室雪荷载取值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德发 苗香雯 崔绍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根据国内外温室设计及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以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为例,对在相同的基本雪压作用下,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拱杆承受雪荷载的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温室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雪荷载 承载力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的拱顶曲线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志银 沈明卫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470,共6页
在综合分析原有雪载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微分的思想探索更能反映拱顶特性的雪荷载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大抗雪载能力为目标,优化了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的拱顶切线角.对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采用曲线积分的方... 在综合分析原有雪载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微分的思想探索更能反映拱顶特性的雪荷载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大抗雪载能力为目标,优化了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的拱顶切线角.对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采用曲线积分的方法,在考虑相互遮荫的情况下,模拟计算了在冬至日正午时各种拱项切角双圆弧屋面的采光性能.结果表明:当拱项切线角为15°~20°时,拱顶具有最佳的抗积雪性能,而拱顶的采光性能随拱顶切角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雪载荷 采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载荷工况下连栋塑料温室结构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新忠 马兴超 孙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42,50,共4页
选取双圆弧尖顶结构的连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方法,探讨连栋塑料温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在ANSYS10.0软件中,分别对不同拱架曲率半径下连栋塑料温室整体结构模型进行双重非线性屈曲计算,跟踪顶部节点整个线载荷... 选取双圆弧尖顶结构的连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方法,探讨连栋塑料温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在ANSYS10.0软件中,分别对不同拱架曲率半径下连栋塑料温室整体结构模型进行双重非线性屈曲计算,跟踪顶部节点整个线载荷-位移全过程的平衡路径,确定连栋塑料温室整体结构的屈曲模态和临界线载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连栋塑料温室结构稳定性的研究有较好的适用性,且当拱架曲率半径为5 000mm时,连栋塑料温室结构临界线载荷随拱架曲率半径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稳定性 雪载荷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自然通风开窗度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司慧萍 苗香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应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力方程、连续性方程,设定室内最佳气温,推导出与温室外温度和风速、地理位置、温室结构、时间等多个因素相关联的动态开窗度模型.最后用此模型进行了温室的开窗控制,测出在此模型控制下的室内温度与模型要求基本吻合... 应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力方程、连续性方程,设定室内最佳气温,推导出与温室外温度和风速、地理位置、温室结构、时间等多个因素相关联的动态开窗度模型.最后用此模型进行了温室的开窗控制,测出在此模型控制下的室内温度与模型要求基本吻合,说明此模型能控制自然通风下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的温度,为华东型温室的智能控制作了基础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 开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天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绍明 姜雄晖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3,156,共3页
间隔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的天沟,其功能除了排除雨水、雪水外,还作为副拱的支座,起到连接的作用,对温室的稳定性、承载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间隔互插式(简易型)塑料温室所采用厚度为1.1mm的镀锌白铁板制作的天沟(有沟槽和... 间隔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的天沟,其功能除了排除雨水、雪水外,还作为副拱的支座,起到连接的作用,对温室的稳定性、承载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间隔互插式(简易型)塑料温室所采用厚度为1.1mm的镀锌白铁板制作的天沟(有沟槽和没有沟槽两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沟槽的天沟强度可以增加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天沟 优化设计 间隔 稳定性 沟槽 1Bm 简易型 雨水 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塑料温室气动天窗机构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司慧萍 姬亚鹏 苗香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在调查温室所处地区风速分布的基础上 ,研究风载与天窗位置角及风向的关系 ,以及风载、均布结构重量和集中力 3种天窗荷载的作用。建立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 ,合理快捷地确定了气动天窗机构的各个参数 ,给出优化后气缸负载的动态曲线。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气动天窗 机械构造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遮阳对连栋塑料温室内光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明卫 郝飞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借助热辐射理论 ,在分析太阳辐射在温室内的传播过程基础上 ,建立了一种连栋塑料温室在无遮阳、内遮阳和外遮阳情况下的光环境模型 ,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讨论了边缘效应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边缘效应时 ,内、外遮阳条... 借助热辐射理论 ,在分析太阳辐射在温室内的传播过程基础上 ,建立了一种连栋塑料温室在无遮阳、内遮阳和外遮阳情况下的光环境模型 ,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讨论了边缘效应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边缘效应时 ,内、外遮阳条件下温室内的光环境基本上无差异 ;而考虑边缘效应时 ,外遮阳具有相对较好的光照环境 ,在遮阳网透射率低时更为明显。实测结果与模拟值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阳网 连栋塑料温室 内光环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预应力对连栋塑料温室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新忠 马兴超 毛罕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6-180,216,共6页
以连栋塑料温室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物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薄膜预应力对连栋塑料温室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ANSYS 10.0软件中,采用温度载荷模拟预应力,通过对薄膜施加不同的温度载荷建立6种薄膜预应力下的... 以连栋塑料温室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物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薄膜预应力对连栋塑料温室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ANSYS 10.0软件中,采用温度载荷模拟预应力,通过对薄膜施加不同的温度载荷建立6种薄膜预应力下的连栋塑料温室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雪载荷工况下的双重非线性屈曲计算。通过分析不同薄膜预应力下的载荷-位移曲线,研究了薄膜预应力对连栋塑料温室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预应力不会影响连栋塑料温室结构的屈曲模态,但会使结构极限承载力减小17%~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塑料温室 极限承载力 薄膜预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结构及调控设施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德发 程绍明 +1 位作者 郑玉杰 苗香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从优化的角度着手,就结构特点、自然通风、降温与保温,简易环境检测与控制,详细介绍了间隔互插式连栋塑料温室结构及调控设施的优化设计。生产实践表明:该型温室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价格优势。
关键词 间隔互插式 连栋塑料温室 结构 调控设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塑料温室自然通风流场的稳态模拟——顶窗配置形式对温室内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明卫 郝飞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8-672,共5页
比较华东地区连栋塑料温室3种典型的不同顶窗配置形式对其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模型基础,运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CFX对配置不同顶窗的温室内自然通风气流场进行了三维稳态模拟,外界风向平行于温室屋脊的方向.模拟... 比较华东地区连栋塑料温室3种典型的不同顶窗配置形式对其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模型基础,运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CFX对配置不同顶窗的温室内自然通风气流场进行了三维稳态模拟,外界风向平行于温室屋脊的方向.模拟结果表明:顶窗配置形式对温室内自然通风影响较大,室内流场差异明显,平均流速最大相差30%以上,但气流最大速度相差不大.当连栋温室配置小屋脊顶窗时,在两侧栋内存在漩涡中心静止区域,但数量少,面积小,气流运动整体相对均衡且剧烈,通风效果最好;半拱顶窗其次;谷间顶窗相对较差.顶窗通风量占整个温室通风的比例较大,从顶窗进入的气流遍及几乎整个温室上部和大部分下部空间,气流运动在顶窗开向侧比较集中,但总体运动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场模拟 顶窗配置形式 连栋塑料温室 自然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