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strophin基因3~5号外显子缺失连接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敏 潘速跃 +2 位作者 陆兵勋 姜立 李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3-5号外显子缺失后连接片段的克隆和测序分析,探讨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发生机制。方法先以外显子PCR反应检测证实1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3-5号外显子缺失,然后在2、5号内含子上用PCR步移方法... 目的通过对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3-5号外显子缺失后连接片段的克隆和测序分析,探讨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发生机制。方法先以外显子PCR反应检测证实1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3-5号外显子缺失,然后在2、5号内含子上用PCR步移方法寻找断裂位点,最后用靠近断裂位点处设计的引物,以PCR法直接扩增dystrophin基因的缺失连接片段并测序,测序结果和正常内含子序列作对比分析。结果获得2113bpPCR产物,本例基因缺失片段长约49000bp。5'端断裂点位于2号内含子短散在元件Alu序列内,3'端断裂点在单一序列,附近有TTTAAA序列。断裂点附近有较强的拓扑异构酶Ⅱ酶切位点。连接片段插入了26bp序列并在断裂点周围形成3个13bp的短序列重复(GGCTTATATTTAA)连接断裂点两端。结论推测重复序列、断裂点附近较强的拓扑异构酶Ⅱ酶切位点关联易引起基因的断裂重组,加上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机制等综合因素可能是导致基因缺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症 连接片段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连接片段的BAC克隆和断裂点的分子结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盛文利 陈江瑛 +1 位作者 曾进胜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 分析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缺失热区第 46号外显子缺失后形成的连接片段的断裂点的分子结构特点 ,并分析分子结构特点与内含子高不稳定性及外显子缺失的关系。方法 多重引物PCR法鉴定第 46号外显子缺失的DMD患者 ,... 目的 分析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缺失热区第 46号外显子缺失后形成的连接片段的断裂点的分子结构特点 ,并分析分子结构特点与内含子高不稳定性及外显子缺失的关系。方法 多重引物PCR法鉴定第 46号外显子缺失的DMD患者 ,用BAC载体克隆第 46号外显子缺失后形成的连接片段 ,测定断裂点侧翼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第 46号外显子缺失后 ,5’端断裂点位于 45号内含子的AT富含区内。 3’端断裂点位于 46号内含子MER1类重复序列内。连接片段有两个bp的连接同源序列ta ,局部无小的缺失、插入和碱基的置换。第 46号外显子缺失后连接片段的断裂点的二级结构分析示断裂点均位于单链发夹环的非匹配区。结论 第 46号外显子缺失后形成的连接片段 ,其断裂点的共同特征是均位于重复序列 ,这些重复序列形成的单链发夹结构 ,使DNA结构具有不稳定性 ,易于断裂并导致外显子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连接片段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分子结构 基因缺失 BAC克隆 断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片段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钟敏 潘速跃 李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探讨连接片段在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携带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个DMD家系和1例DMD散发病例进行研究。DMD家系中以确诊的患者Ⅲ2和待查携带者Ⅱ3为研究对象;散发病例以患者Ⅱ1及... 目的探讨连接片段在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携带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个DMD家系和1例DMD散发病例进行研究。DMD家系中以确诊的患者Ⅲ2和待查携带者Ⅱ3为研究对象;散发病例以患者Ⅱ1及其母亲Ⅰ2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显子检测确定家系中患者Ⅲ2第31~43外显子缺失,散发病例患者Ⅱ1第45~54外显子缺失。然后以PCR步移法在相应内含子设计引物定位断裂点的位点,最后在尽量靠近断裂连接点处设计1对引物直接对患者及其待查女性亲属进行连接片段的PCR扩增。结果对上述DMD家系中待查女性Ⅱ3的检测结果为PCR扩增出与患者Ⅲ2一致的阳性片段,诊断其为DMD携带者。对散发病例患者母亲Ⅰ2的检测结果为PCR反应阴性,而对照的患者Ⅱ1扩增出阳性结果,排除其母亲为DMD携带者。结论利用常规PCR技术直接检测缺失型DMD患者的女性亲属是否带有连接片段,可以同样达到进行携带者检测的目的。该方法有别于目前DMD携带者检测中所使用的各种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缺失 连接片段 携带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内含肽:一种高效的无痕多肽片段连接工具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东阳 任宇祥 +2 位作者 杨子毅 黄赫 郑基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61,共18页
分裂内含肽通过剪接反应实现多肽片段的连接,具有高效且无痕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分裂内含肽的结构特征与剪接反应过程,结合近年来关于分裂内含肽性能优化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揭示其作为一种日渐成熟的蛋白质工程... 分裂内含肽通过剪接反应实现多肽片段的连接,具有高效且无痕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分裂内含肽的结构特征与剪接反应过程,结合近年来关于分裂内含肽性能优化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揭示其作为一种日渐成熟的蛋白质工程化技术在蛋白质化学合成领域的前景,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分裂内含肽工具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内含肽 蛋白质剪接反应 定点修饰 蛋白质化学合成 多肽片段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片段连接法克隆融合基因及其突变体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媛 程盈盈 +2 位作者 马梦琪 梁明星 陈华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2,共4页
为降低体外扩增DNA而引入随机突变的风险,仅通过PCR在CDK2序列5′端接入连接序列。由于双Bam HⅠ位点的干扰,cyclin E与CDK2序列无法依次插入载体,故采用双片段连接法将两者一起连接插入质粒载体以构建融合基因;采用相似策略,用CDK2突... 为降低体外扩增DNA而引入随机突变的风险,仅通过PCR在CDK2序列5′端接入连接序列。由于双Bam HⅠ位点的干扰,cyclin E与CDK2序列无法依次插入载体,故采用双片段连接法将两者一起连接插入质粒载体以构建融合基因;采用相似策略,用CDK2突变体序列替换融合基因中对应野生型序列以构建融合基因突变体。两组双片段连接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后均能筛选出若干菌落,并成功鉴定出目标克隆。双片段连接法突破了严格的酶切位点要求对单片段顺序连接的限制,拓宽了酶切-连接法拼接DNA片段的适用范围。据此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灵活置换DNA片段简化融合基因及其突变体克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融合基因 片段连接 周期蛋白E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DNA连接酶介导的TLCR技术在简化DNA重组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翔达 宋晓 +3 位作者 怀聪 孙海燕 陈红岩 卢大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传统的DNA重组方法 TypeⅡ型限制酶技术受到片段纯化的限制,无法做到复杂混合体系中DNA片段的特异性连接。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将耐热连接酶链式反应(Thermostable ligase chain reaction,TLCR)引入DNA片段的连接与捕获。该技术利用... 传统的DNA重组方法 TypeⅡ型限制酶技术受到片段纯化的限制,无法做到复杂混合体系中DNA片段的特异性连接。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将耐热连接酶链式反应(Thermostable ligase chain reaction,TLCR)引入DNA片段的连接与捕获。该技术利用耐热型DNA连接酶的特性,在热循环反应中配合针对目的片段末端序列设计的单链寡核苷酸连接模板——Helper,实现目的片段的特异性连接和产物数量的指数性增长。两个质粒构建实验被用于验证TLCR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首先利用TLCR技术从一个未经纯化的含有7种不同大小片段的混杂体系中特异性地将一段1.5 kb的片段捕获进载体,随机抽取的克隆样品经检验准确率达到80%,验证TLCR技术在复杂混合体系中特异性连接DNA片段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另一个质粒构建实验中,TLCR技术从λ噬菌体基因组Hind消化物中将两段总长达27 kb的片段按顺序捕获进载体,随机抽取的克隆样品经检验同样达到了80%的准确率。结果表明,TLCR技术能够简化DNA重组实验的操作,并且适用于多片段和大片段的连接,可以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段连接 耐热型连接 HELPER DNA片段捕获 复杂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猪瘟C-株(脾淋毒)全长cDNA的分子克隆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建和 刘湘涛 +4 位作者 张彦明 韩雪清 刘在新 张永国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0-493,共4页
应用RT PCR、NestedPCR和Half nestedPCR技术从实验感染兔脾组织的总RNA中得到了覆盖猪瘟病毒(CSFV)C 株全基因组的7个cDNA重叠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 T或pGEM 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运用T A克隆和多片段一步连接法,将cDNA重叠片段F1、F2... 应用RT PCR、NestedPCR和Half nestedPCR技术从实验感染兔脾组织的总RNA中得到了覆盖猪瘟病毒(CSFV)C 株全基因组的7个cDNA重叠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 T或pGEM 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运用T A克隆和多片段一步连接法,将cDNA重叠片段F1、F2、F3、F4与F5、F6、F7分别克隆到pGEM 5Zf(+)载体后,得到两个半长cDNA亚克隆重组质粒pGEM 5Zf(+)/F1 4和pGEM 5Zf(+)/F5 7,再将两个半长cDNA重叠片段连接并克隆到pGEM 5Zf(+)载体,构建出了CSFVC 株全长cDNA重组质粒pGEM 5Zf(+)/F1 7。全长cDN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CSFV分子生物学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猪瘟 C-株 脾淋毒 CDNA 分子克隆 兔脾组织 RNA 克隆 片段一步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
8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4-86,共3页
构建了一种基因工程系统,以用来克隆大肠杆菌K88ac和K88ad鞭毛素基因中编码一种肤的DNA序列并使它们表达为重组鞭毛.
关键词 鞭毛素基因 疫苗株 连接片段 免疫特性 多房棘球绦虫 单克隆抗体 亚单位 密码子 融合蛋白 重组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模型的虚拟建模技术实现三维动漫场景建模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玉芹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7期82-86,共5页
以增强三维动漫的逼真效果为目标,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动漫系统。系统感知模块通过感知角色行为状态,获取感知信息,为情感模块与行为模块提供数据基础;情感模块负责制定角色情绪变换策略并及时更新情绪;行为模块负责构建运动库,... 以增强三维动漫的逼真效果为目标,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动漫系统。系统感知模块通过感知角色行为状态,获取感知信息,为情感模块与行为模块提供数据基础;情感模块负责制定角色情绪变换策略并及时更新情绪;行为模块负责构建运动库,通过在线运动控制组成一系列运动序列;三维动漫生成模块结合运动序列与三维动漫原型,通过更改原型数据,实现三维动漫角色建模,基于几何模型的虚拟建模技术实现三维动漫场景建模;并利用纹理映射技术增强建模的逼真效果。实验证明:所设计系统呈现的三维动漫形象效果更加清晰、逼真;可有效连接多个运动片段,保持原始运动细节的同时保证运动片段平滑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漫 场景建模 系统设计 感知信息获取 纹理映射 运动片段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Ss的组成和特征对体细胞V(D)J基因重排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姚新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56-2160,2164,共6页
T/B细胞的多样性源于V(D)J基因片段重排,重排所形成的TCR/BCR组库中,各V(D)J基因的表达频率与其在初始重组中的利用、自身耐受过程中的选择、克隆增生中的应答相关,但V(D)J基因在初始重组中利用效率差异的研究较少。影响V(D)J基因重排... T/B细胞的多样性源于V(D)J基因片段重排,重排所形成的TCR/BCR组库中,各V(D)J基因的表达频率与其在初始重组中的利用、自身耐受过程中的选择、克隆增生中的应答相关,但V(D)J基因在初始重组中利用效率差异的研究较少。影响V(D)J基因重排利用的因素和机制复杂,重组信号序列(RSSs)的heptamer、nonamer、spacer的组成和特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保守与改变的RSSs对体细胞重排V(D)J基因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信号序列 体细胞基因重排 可变区基因片段 连接区基因片段 多样区基因片段 TCR/BCR受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和活性多肽
11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9期102-103,共2页
892929 动物表达的热诱导基医产物的抗体形成[英]/Dreano,M.…//Bio/Techno-logy.-1988,6(11).-1340~1343[译自DBA,1989,-8(3),89-01338]用携带人生长激素(hGH)基因的质粒 p17 hGHdhfs 共转染3T3细胞。
关键词 活性多肽 抗体形成 片段连接 融合蛋白 人生长激素 热诱导 其在 层析纯化 诱导蛋白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
12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5期70-72,共3页
902712 普氏立克次氏体疫苗株 E 及其回复体 DNA 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英]/Balaeva,N.M.…//Acta Virol.-1989,33(5).-454~464[译自 DBA,1990,9(6)。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载体表达 牛乳头状瘤病毒 片段连接 蛋白分子量 POLYA 重组质粒转化 陈玉梅 中性蛋白酶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