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学脑网络连接模型预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2
1
作者 韦存胜 陈媛 +3 位作者 何珍珍 曹萌 余玉盛 陈雪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0-1324,共5页
目的 构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形态学脑网络并预测其认知功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CSVD患者64例。完善临床资料收集、认知功能评估、多... 目的 构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形态学脑网络并预测其认知功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CSVD患者64例。完善临床资料收集、认知功能评估、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扫描等。认知功能评估包括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利用3D T_(1)加权成像基于Kullback-Leibler散度的相似性方法构建个体形态学脑网络,并结合连接组预测模型方法构建认知预测模型。结果 与MMSE评分和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的网络主要位于默认网络内,且利用显著正相关的形态学脑网络可有效预测个体MMSE评分和MoCA评分(r=0.795,P=4.436×10^(-15);r=0.794,P=4.974×10^(-15),P<0.01)。与MMSE评分和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的连接主要位于凸显/腹侧注意网络与其他网络之间,也可有效地预测个体MMSE评分和MoCA评分(r=0.766,P=1.679×10^(-13);r=0.850,P=6.915×10^(-19),P<0.01)。联合正相关与负相关连接网络,模型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r=0.849,P=7.603×10^(-19);r=0.888,P=1.445×10^(-22),P<0.01)。结论 基于个体形态学脑网络可有效预测CSVD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可以作为早期预警CSVD相关认知障碍的一种便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 形态学脑网络连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模拟车辆冲击试验的铁路货车纵向连接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亮亮 罗世辉 +2 位作者 傅茂海 马卫华 冯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31,共9页
考虑车辆及其零部件的纵向力传递细节,提出一种新的用于模拟车辆冲击试验的铁路货车纵向连接模型;其中,在钩缓组成子模型中考虑缓冲器各摩擦部件之间的几何和力学关系,在车体与转向架连接子模型中考虑上、下心盘之间的黏着、滑动和碰撞... 考虑车辆及其零部件的纵向力传递细节,提出一种新的用于模拟车辆冲击试验的铁路货车纵向连接模型;其中,在钩缓组成子模型中考虑缓冲器各摩擦部件之间的几何和力学关系,在车体与转向架连接子模型中考虑上、下心盘之间的黏着、滑动和碰撞行为,还通过在车体结构虚拟体之间加入虚拟弹簧以模拟车体自身的结构变形。基于所建立的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制车辆纵向冲击动力学计算程序,并以C80型运煤专用敞车为例仿真计算车辆的纵向冲击响应。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仿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提出的货车纵向连接模型贴近车辆的实际运用状态;利用该模型不仅可以研究各车辆之间的纵向振动问题,还可以研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纵向振动和车体结构纵向变形等问题,拓展了列车纵向动力学研究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纵向连接模型 冲击试验 模拟 缓冲器 心盘 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软组织变形仿真的层状菱形链连接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小瑞 宋爱国 +1 位作者 孙伟 崔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3-479,共7页
为提高软组织变形仿真的精度与实时性,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物理意义的层状菱形链连接模型.该模型中每层各个链结构单元相对位移的叠加对外等效为物体表面的变形,与之相连的弹簧弹性力的合力等效为物体表面接触力.利用6-DOFDelta手控器... 为提高软组织变形仿真的精度与实时性,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物理意义的层状菱形链连接模型.该模型中每层各个链结构单元相对位移的叠加对外等效为物体表面的变形,与之相连的弹簧弹性力的合力等效为物体表面接触力.利用6-DOFDelta手控器构建了力触觉交互实验系统,使用虚拟软组织模型进行按压、拉拽等交互操作,并通过反馈力产生触觉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计算简单,而且能够保证触觉接触力和变形计算具有较高精度;同时在交互过程中,力触觉感觉平稳、模拟效果逼真、满足虚拟现实系统对精细作业和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菱形链连接模型 软组织变形 实时仿真 力触觉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用于触觉再现的平行菱形链连接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小瑞 宋爱国 +1 位作者 刘佳 李建清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9-753,共5页
针对如何提高虚拟触觉再现的精度与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物理意义的平行菱形链连接触觉变形模型。该模型中各个链结构单元中菱形的长度等比例变化,因而计算量小;改变链结构单元中菱形的长度和夹角就可方便对不同的柔性体进... 针对如何提高虚拟触觉再现的精度与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物理意义的平行菱形链连接触觉变形模型。该模型中各个链结构单元中菱形的长度等比例变化,因而计算量小;改变链结构单元中菱形的长度和夹角就可方便对不同的柔性体进行建模,系统中各个链结构单元的相对位移的叠加对外等效为物体表面的变形,与之相连的弹簧弹性力的合力等效为物体表面的接触力。利用手控器对柔性体的接触变形和实时虚拟触觉反馈进行了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柔性体的触觉反馈计算,能够满足精细作业对虚拟现实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菱形链连接模型 触觉再现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设备中体与面结构连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君臣 王泽武 银建中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2年第6期11-16,共6页
在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三维实体和薄壁板壳组成的结构,对其建模中单元的选取以及分析结果的精度仍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关于体与面连接模型鲜有研究。基于线弹性模型和有限元手段,采用全实体单元、约束方程、多点... 在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三维实体和薄壁板壳组成的结构,对其建模中单元的选取以及分析结果的精度仍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关于体与面连接模型鲜有研究。基于线弹性模型和有限元手段,采用全实体单元、约束方程、多点约束(MPC)、刚度叠加法建立体与面连接模型,使用实体和壳单元对变截面梁进行了研究,得到高阶单元及多点约束法在体与面连接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应用于实际的化工设备反应器底板和高颈法兰,验证了所开发体与面连接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连接模型 多点约束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贝叶斯有偏连接模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小康 何晓群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共6页
经典Logistic回归模型与Probit回归模型的连接函数都是固定的对称连接函数,数据的不平衡性使这两个对称连接模型的参数估计偏差和均方误差显著上升,预测效果也会下降。在潜变量模型的基础上,将非对称连接函数的思想引入到信用风险评分中... 经典Logistic回归模型与Probit回归模型的连接函数都是固定的对称连接函数,数据的不平衡性使这两个对称连接模型的参数估计偏差和均方误差显著上升,预测效果也会下降。在潜变量模型的基础上,将非对称连接函数的思想引入到信用风险评分中,采用贝叶斯估计和Gibbs抽样对有偏连接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两类有偏连接模型对对称连接模型的改造是成功的,并兼备其系数可解释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贝叶斯 有偏连接模型 GIBBS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圆钢管-横向板相贯节点半刚性连接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必大 王涛 +2 位作者 谢寒 沈霄菡 蔡王跃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9-263,共5页
通过实体单元有限元计算获得了T形圆钢管-横向板相贯节点的轴力—局部变形全程曲线,基于Menegotto-Pinto方程建立了T形节点的半刚性连接模型,确定了由全程曲线获取半刚性连接模型中8个参变量的方法,并通过大量有限元计算获得关于8个参... 通过实体单元有限元计算获得了T形圆钢管-横向板相贯节点的轴力—局部变形全程曲线,基于Menegotto-Pinto方程建立了T形节点的半刚性连接模型,确定了由全程曲线获取半刚性连接模型中8个参变量的方法,并通过大量有限元计算获得关于8个参变量的大量散点数据.根据散点数据进行参数化分析,并结合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8个参变量的参数化计算公式,最后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节点半刚性连接模型进行校验.结果表明:8参数模型较好地反映了T形圆钢管-横向板节点在横向板轴力作用下的半刚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圆钢管-横向板相贯节点 半刚性连接模型 轴力-局部变形曲线 多元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接模型的局部优化算法在水域污染监测数据融合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韩斌 吴铁军 杨明晖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1-745,749,共6页
针对水域污染监测数据融合系统中存在的困难 ,讨论了基于“连接”模型的局部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该模型采用非“抑制”连接 ,极大地减少了节点“连接”数和扇出数 ;各个节点只和相邻节点通过“连接”传递信息 ,竞争输出 ,保证了局部最优 ... 针对水域污染监测数据融合系统中存在的困难 ,讨论了基于“连接”模型的局部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该模型采用非“抑制”连接 ,极大地减少了节点“连接”数和扇出数 ;各个节点只和相邻节点通过“连接”传递信息 ,竞争输出 ,保证了局部最优 ,同时为实现分布式计算提供了方便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用局部优化及其改进算法对一个水域污染监测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 ,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局部最优及其改进算法在保证搜索准确性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计算量 ,是解决水域污染监测问题的有力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模型 局部优化算法 水域污染监测 数据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日经济关系的演变与展望──中美日宏观连接模型研究的一些成果
9
作者 李京文 张守一 《太平洋学报》 1994年第1期77-89,共13页
利用中美经济学家共同研制的世界“小连接”模型,说明中美日三国经济关系的演变及其展望。中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经济合作的潜力大,但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把政治因素放在首位而影响了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白于中美统计口径不同,... 利用中美经济学家共同研制的世界“小连接”模型,说明中美日三国经济关系的演变及其展望。中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经济合作的潜力大,但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把政治因素放在首位而影响了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白于中美统计口径不同,两国的贸易数字相差很大。中美双方应对香港转口贸易中“三来一补”产品的数量与价值进行调查,正确计算美国在华企业的出口,以纠正偏差。作者不同意“中国资源、日本加工”的设想。发达国家经济学家把产业结构升级顺序固定化的观点也是没有根据的。美日货币汇率的剧烈变动主要是因为日本管理先进,技术进步快而造成的生产率差别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日 中美经济关系 连接模型 日本 经济增长 直接投资 生产率 贸易矩阵 产业结构升级 人民币贬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连接模型的脑MRI模糊分类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红利 喻罡 邓振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4-176,179,共4页
针对传统分割方法在分割数量上的限制,以及模糊聚类方法在层次优化上的不足,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多尺度连接模型的人脑磁共振图像模糊分类算法。对脑磁共振图像进行灰度不均匀性校正后,该方法通过非线性扩散连接模型引入尺度间的模糊约束... 针对传统分割方法在分割数量上的限制,以及模糊聚类方法在层次优化上的不足,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多尺度连接模型的人脑磁共振图像模糊分类算法。对脑磁共振图像进行灰度不均匀性校正后,该方法通过非线性扩散连接模型引入尺度间的模糊约束,定义2个模糊距离,并应用到模糊聚类算法中,组合尺度间和尺度内的模糊约束,给出一个多分辨模糊聚类框架。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连接模型 模糊分类 偏场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备入云的连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鹏志 杨威 曹巍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7期79-85,共7页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制造技术成为制造资源集成与分配的重要手段。工业设备入云(接入云平台)是云制造的基础,由于工业设备存在异构设备通信协议种类繁多、数据安全保障复杂和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得工业设备入云变得困难。设计...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制造技术成为制造资源集成与分配的重要手段。工业设备入云(接入云平台)是云制造的基础,由于工业设备存在异构设备通信协议种类繁多、数据安全保障复杂和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得工业设备入云变得困难。设计了以工业消息中间件(IMQ)为枢纽的工业设备接入云的连接模型。该模型定义了IMQ、IMQ适配器的能力,使异构设备可以入云;约定了IMQ适配协议与数据发布协议,使设备与云进行通信的数据接口标准得以统一,数据安全得到保障。该模型为工业设备入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工业消息中间件(IQM) 适配器 工业设备入云 连接模型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青年沉迷手机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雪晴 符宝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本身不会对友谊双方的在线沟通质量产生影响,但会促进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和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且通过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提高手机沟通的质量,通过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降低手机沟通的质量。本研究说明了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当媒介技术带来新的社交规范或期待时,会培养积极和消极的媒介使用习惯,而不同的媒介使用习惯会对人际互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区别于以往关注有意识的媒介行为的研究视角,通过经验数据说明了无意识的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将其与沟通质量结合,验证和拓展了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待 手机使用习惯 在线沟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对TC21钛合金的成分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智浩 陈志鹏 +3 位作者 宋梦凡 刘田雨 张爽 董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运用源自最成熟Ti-6Al-4V合金的双团簇成分式,解析了高损伤容限的双相TC21(Ti-6Al-2Zr-2Sn-2Mo-2Nb-1.5Cr)钛合金成分,指出其成分式由13个α-Ti和4个β-Ti结构单元构成。与Ti-6Al-4V相比,β-Ti结构单元从5减少到4,但是引入了更多的β稳... 运用源自最成熟Ti-6Al-4V合金的双团簇成分式,解析了高损伤容限的双相TC21(Ti-6Al-2Zr-2Sn-2Mo-2Nb-1.5Cr)钛合金成分,指出其成分式由13个α-Ti和4个β-Ti结构单元构成。与Ti-6Al-4V相比,β-Ti结构单元从5减少到4,但是引入了更多的β稳定元素,使得该合金具有更好的强塑性。在此基础上,本工作将TC21的β-Ti团簇式内各β稳定元素原子等比例配比以增加混合熵,大量增加Zr含量以进一步提升β相稳定性,设计了团簇式为α-{[Al-Ti_(12)](AlTi_(2))}_(13)+β-{[(Al-(Ti_(12)Zr_(2))]Sn_(0.75)Mo_(0.75)Nb_(0.75)Cr_(0.75)}_(4)(原子分数)的新合金TC21Z2,相应质量分数为Ti-5.9Al-5.4Zr-2.6Sn-2.1Mo-2.0Nb-1.1Cr。采用真空铜模倾铸工艺进行样品制备,进而研究了合金的铸态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研究发现,TC21Z2铸态组织为α+少量细针状α'马氏体+少量β相,其抗拉强度约为1289 MPa,屈服强度约为1181 MPa,伸长率约为1.4%,强度和塑性均高于同样状态下TC21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成分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的一种工业微晶玻璃成分优化初探
14
作者 尚楷浡 李铭涵 +5 位作者 李军葛 马艳平 姜宏 赵亚军 张吉亮 董闯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7-1266,共10页
本团队提出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从结构根源上揭示了硅酸盐玻璃的成分载体,即硅酸盐玻璃的成分式由总数为16个的三价单元{M_(2)O_(3)}和四价单元{Si_(2)O_(4)}构成。本工作引入该模型,对一种工业微晶玻璃MT3A进行了成分优化,并进行玻璃... 本团队提出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从结构根源上揭示了硅酸盐玻璃的成分载体,即硅酸盐玻璃的成分式由总数为16个的三价单元{M_(2)O_(3)}和四价单元{Si_(2)O_(4)}构成。本工作引入该模型,对一种工业微晶玻璃MT3A进行了成分优化,并进行玻璃制备和晶化,最后对样品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在获得的新的透明微晶玻璃中,MT3C的透过率为89%,抗弯强度和硬度分别为155 MPa和652 HV;MT3D的透过率为92%,抗弯强度和硬度分别为134 MPa和65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微晶玻璃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锂铝硅酸盐 力学性能 结构单元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接器模型的构件组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全珠 吴曼丽 雷西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2-704,共3页
基于连接器的构件组装是实现动态组装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当前连接器模型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更细粒度的连接器模型,该模型采用分层方式抽象构件内部的控制机制,使连接器成为构件组装的控制源。详细介绍模型中不同层次连接器的具体实现... 基于连接器的构件组装是实现动态组装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当前连接器模型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更细粒度的连接器模型,该模型采用分层方式抽象构件内部的控制机制,使连接器成为构件组装的控制源。详细介绍模型中不同层次连接器的具体实现,给出连接器的演化过程,最后给出相关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 连接模型 构件 构件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相的“团簇+连接原子”模型与成分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董闯 羌建兵 +2 位作者 袁亮 王清 王英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02-2510,共9页
以最近邻配位多面体为基元描述复杂合金相的结构特征,总结出合金相的常见团簇类型,并建立了合金相的"团簇+连接原子"模型。以此为基础解析准晶和非晶合金为代表的团簇合金的结构与团簇成分式特征,提出复杂合金相成分设计的团... 以最近邻配位多面体为基元描述复杂合金相的结构特征,总结出合金相的常见团簇类型,并建立了合金相的"团簇+连接原子"模型。以此为基础解析准晶和非晶合金为代表的团簇合金的结构与团簇成分式特征,提出复杂合金相成分设计的团簇式方法,并以块体非晶合金和稳定固溶体合金为例说明多组元合金相团簇成分式的建立与运用过程以及团簇基元及连接原子种类与数目的确定原则。前期研究工作表明,基于"团簇+连接原子"模型的团簇成分式方法为多元复杂合金相定量设计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连接原子”模型 合金成分设计 团簇式 块体非晶合金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模型连接控制(CMAC)网络用于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范晓明 张利 +1 位作者 蔡晓辉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用解析模型描述层流冷却过程的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系统在换规格时自适应能力较差 ,因为系统的自适应系数体现的是均值效应 ,对于动态随机不确定复杂过程的描述与控制往往无能为力·针对这一不足 ,采用小脑模型连接控制 (CMAC)网... 用解析模型描述层流冷却过程的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系统在换规格时自适应能力较差 ,因为系统的自适应系数体现的是均值效应 ,对于动态随机不确定复杂过程的描述与控制往往无能为力·针对这一不足 ,采用小脑模型连接控制 (CMAC)网络进行动态随机自适应控制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模拟冷却结果表明 ,小脑模型连接控制网络充分发挥了模糊联想记忆的功能 ,可以对没有精确数学模型的不确定复杂过程进行精确控制 ,增强了系统自适应能力 ,它是性能优良的前馈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卷取 温度控制 小脑模型连接控制网络 动态随机过程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E模型与微观模型连接方法——基于宏观冲击与微观效应整合分析框架的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鑫鑫 米松华 梁巧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9,共10页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两个领域一度界限分明,但是近年来两个子学科已经逐渐融合,从微观层面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出发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屡见不鲜。考察宏观经济环境变迁所产生的微观主体行为的变化是实证研究中关于宏观经济学与...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两个领域一度界限分明,但是近年来两个子学科已经逐渐融合,从微观层面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出发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屡见不鲜。考察宏观经济环境变迁所产生的微观主体行为的变化是实证研究中关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联系的另一类典型,而CGE模型是有效连接两个领域的重要手段。国外相关研究在21世纪开始盛行。本文将梳理和总结现有宏观—微观模型结合分析的相关方法并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该类方法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模型连接 C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群体到个体尺度——基于数据的DSSAT和GreenLab作物模型连接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秀娟 康孟珍 +1 位作者 华净 Philippe DE REFFYE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1年第2期77-87,共11页
作物模型的研究涉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复杂过程,空间上从分子到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等不同尺度,时间尺度上可以从秒到年。基于不同的研究需求,切换作物模型尺度,可使得作物模型的适用性更广泛灵活。其中,如何从群体尺度的作物模... 作物模型的研究涉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复杂过程,空间上从分子到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等不同尺度,时间尺度上可以从秒到年。基于不同的研究需求,切换作物模型尺度,可使得作物模型的适用性更广泛灵活。其中,如何从群体尺度的作物模型转入个体尺度的作物模型是本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基于四个玉米品种的两个处理(灌溉和雨养)的已有的实验数据和基于这些数据的DSSAT系统的模拟数据,校准功能结构模型GreenLab的参数,以计算结果一致为指标,探索不同空间尺度模型建立接口的方法,比较不同模型的特点。结果表明,GreenLab模型可以复现DSSAT系统的模拟数据和实际测量数据,进一步可以反演出各种器官之间生物量的分配并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最后讨论了不同空间尺度模型结合的优势及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模型 不同尺度模型 功能结构模型 模型连接 DSSAT GreenLab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梯度连接层的层合电工钢梁螺栓结合部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关天赐 王小鹏 奚延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4,共8页
表征电工钢片间螺栓结合部连接参数是进行铁心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关键,针对现有变压器铁心动力学模型参数识别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考虑螺栓结合面压强分布不均匀的梯度连接层模型。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螺栓结合部的压强分布,推导了梯度连... 表征电工钢片间螺栓结合部连接参数是进行铁心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关键,针对现有变压器铁心动力学模型参数识别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考虑螺栓结合面压强分布不均匀的梯度连接层模型。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螺栓结合部的压强分布,推导了梯度连接层弹性参数与螺栓结合部接触压强的关系式。在获得层合电工钢梁试件等效材料参数的基础上,对由螺栓连接的两根相同层合电工钢梁,建立了梯度连接层模型模拟层合电工钢梁之间的螺栓结合部。经模态对比修正了梯度连接层的弹性参数,修正后螺栓连接层合电工钢梁试验模态与计算模态的前8阶振型一致,对应固有频率的误差在1%以内,证明了梯度连接层模型的准确性。在变压器铁心中应用修正后的梯度连接层模型,能够提高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电工钢梁 螺栓结合部 梯度连接模型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