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7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玉霞 汤萃文 +2 位作者 郑传贺 王瑛瑛 苏艳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41-48,共8页
甘肃明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荒漠类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区,探究了其脆弱的荒漠天然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特征,为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保存荒漠物种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甘肃明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 甘肃明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荒漠类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区,探究了其脆弱的荒漠天然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特征,为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保存荒漠物种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甘肃明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采用物种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分析了典型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统计到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为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21个植被群系。植被物种组成较为丰富,有种子植物36科、142属、252种,以温带荒漠植物为主,层片结构简单,群落建群种常为灌木和半灌木;分布12种典型植物群系,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为0.73~1.25;Shannon-Wiener指数为1.85~2.93;Margalef指数为1.62~4.65;Pielou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67~0.91;植物群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受年均气温、年均降水、经纬度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影响。在12种植物群系中,白刺的Simpson指数最小,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最大;盐爪爪群落的Margalef指数最大,膜果麻黄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意义皆为最差;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在所有因子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 多样性分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的群落结构研究
2
作者 石楠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为了解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分别在石羊河林业总场、勤锋保护站小茨墩管护点、苏武山管护区和南湖自然保护站设置4个样地,每个样地随机设置5条样线,共计20条,通过铗日法对其种类及... 为了解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分别在石羊河林业总场、勤锋保护站小茨墩管护点、苏武山管护区和南湖自然保护站设置4个样地,每个样地随机设置5条样线,共计20条,通过铗日法对其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探究鼠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区鼠类优势种为大沙鼠、子午沙鼠与三趾跳鼠,南湖自然保护鼠类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连古城保护区主要存在两个鼠类群落,一种以大沙鼠、三趾跳鼠与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的群落,另一种以小家鼠与褐家鼠为次优势鼠种。由此可见,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群落结构复杂,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甘肃连古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静 单立山 +5 位作者 孙学刚 赵秀兰 闫好原 张有佳 胡生新 曾新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两种类型,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为383692.68hm^2,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30%.2)保护区荒漠化程度较重,以极重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5.20%;两种荒漠化类型发生的荒漠化程度不同,风蚀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5.59%,而盐渍化荒漠化发生的程度相对较轻,以中度荒漠化为主,占盐渍化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3.31%.3)保护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有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9.56%,且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达343558.65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荒漠化的程度不同,林地和耕地荒漠化程度以中度为主,分别占林地和耕地荒漠化面积的43.01%和87.42%,草地以重度为主,占草地荒漠化面积的63.20%,未利用地以极重度为主,占未利用地荒漠化面积的89.28%.【结论】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类型单一以风蚀为主,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为主,且主要存在未利用地中,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封育保护减少人为破坏是遏制保护区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荒漠化类型 荒漠化程度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多样性分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尧 张有佳 +1 位作者 李晓丹 刘学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2-898,共7页
【目的】研究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地形下的土壤分布特征和土壤在空间尺度下的多样性。【方法】用生态学方法计算不同地形上土壤的丰富度、破碎度、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度等景观格局指数,用改进Shonnon公式计算网格尺度下土壤... 【目的】研究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地形下的土壤分布特征和土壤在空间尺度下的多样性。【方法】用生态学方法计算不同地形上土壤的丰富度、破碎度、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度等景观格局指数,用改进Shonnon公式计算网格尺度下土壤在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结果】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壤以流动风沙土为主,其面积最大且空间分布离散程度最高。不同地形上各类土壤的类型和空间分布都存在差异,从平原区、山地区、盆地区至丘陵区,土壤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递减,土壤破碎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平原区及丘陵区土壤优势度指数高;空间分布离散程度表现为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结论】流动风沙土为平原区、山地区和丘陵区的主要土壤类型;盆地区土壤分布均匀,破碎度高,无优势土壤。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土壤多样性的结果,能更好地说明土壤分布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形 景观格局指数 土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威龙 高万林 +1 位作者 曾新德 王承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201-21204,21320,共5页
对连古城自然保护区5个优势灌木群落的28个物种进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0.5的只有5个,0.1~0.5的有13个,≤0.1的有38个,说明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当优势种生态位减少时,一年生短命植物往往会... 对连古城自然保护区5个优势灌木群落的28个物种进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0.5的只有5个,0.1~0.5的有13个,≤0.1的有38个,说明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当优势种生态位减少时,一年生短命植物往往会进入群落中。绵刺群落、盐爪爪群落及猫头刺群落生态位相似比列相对较小,膜果麻黄群落及红砂群落整体相似性较高,表明该灌木层优势树种对资源的利用有较高的相似程度。该研究为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与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有佳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46-50,70,共6页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89 882.5 hm2,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的外围,直接保护着民勤—武威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保护荒漠植物是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保护区植物种类相对贫乏,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包括变种及栽培...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89 882.5 hm2,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的外围,直接保护着民勤—武威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保护荒漠植物是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保护区植物种类相对贫乏,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包括变种及栽培种),还受到水环境恶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威胁,建议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政策法规、依法管理保护,遵从自然规律、科学规划经营,加强能力建设、发展社区经济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连古城 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棉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维明 马刚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34-35,38,共3页
指出了在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学者们开展了对棉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作为群落优势层片的灌木物种,棉刺种群在群落中的作用更加重大,其重要值甚至达到了206.92。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和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 指出了在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学者们开展了对棉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作为群落优势层片的灌木物种,棉刺种群在群落中的作用更加重大,其重要值甚至达到了206.92。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和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是棉刺具有的两种典型克隆生长构型,其中密集型克隆生产构型由劈根形成,而游击性克隆生长构型则是由枝条下垂受损产生的不定根形成。集群分布是棉刺的主要分布格局。棉刺的生命曲线呈反对角线性上升,棉刺的总群数量会随着它的年龄上升而增加,它的年龄结构是下降型椎体。与别的物种不同,具有大量的高龄正常个体,恰恰说明棉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很少会在达到生理寿命前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自然保护区 棉刺 种群动态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形式抓培训 强化素质促发展——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切实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8
作者 张有佳 薛斌瑞 《甘肃林业》 2011年第1期24-25,共2页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根据职工队伍建设、事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需要,本着"注重实际、注重实效、注重特色"的原则,近年来坚持以教育培训促进保护区大发展的思路,牢固树立全员培训,终身学习,广泛参与,突出重点的教育培训理念...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根据职工队伍建设、事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需要,本着"注重实际、注重实效、注重特色"的原则,近年来坚持以教育培训促进保护区大发展的思路,牢固树立全员培训,终身学习,广泛参与,突出重点的教育培训理念,制订科学的职工政治理论、业务科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规划,大规模、多渠道、高质量地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教育培训工作 职工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 管理局 古城 民勤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工作全面启动
9
作者 胡生新 《甘肃林业》 2007年第4期44-44,共1页
2007年6月2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民勤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和沿线12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在管理局召开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协调暨工作安排会议,管理局领导及各科室负... 2007年6月2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民勤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和沿线12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在管理局召开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协调暨工作安排会议,管理局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下属各保护站站长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民勤连古城 勘界工作 管理局 民勤县 负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的感动——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有感
10
作者 王玉明 《甘肃林业》 2012年第2期29-31,共3页
一柄利剑刺大漠 出武威向北直行,便是民勤绿洲。 民勤位于石羊河下游,西面是巴丹吉林沙漠,东面是腾格里沙漠,沿石羊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和天然植被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全县有三十多万人,七十多万亩耕地,近千万亩的天然植被,它就... 一柄利剑刺大漠 出武威向北直行,便是民勤绿洲。 民勤位于石羊河下游,西面是巴丹吉林沙漠,东面是腾格里沙漠,沿石羊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和天然植被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全县有三十多万人,七十多万亩耕地,近千万亩的天然植被,它就像一柄利剑劈断了沙漠黄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丹吉林沙漠 古城 天然植被 石羊河下游 腾格里沙漠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征集启事
11
《甘肃林业》 2010年第5期M0002-M0002,共1页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北、西、南三面屏蔽着民勤绿洲,扼守住河西走廊的腰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以保护荒漠天然植被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民勤连古城 征集 巴丹吉林沙漠 生态区位 腾格里沙漠 濒危动植物 民勤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护林员业务培训
12
《甘肃林业》 2015年第1期48-48,共1页
为了切实做好国家级公益林资源管护工作,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进入冬季,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个基础保护站多次对护林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连古城保护区采取了多种方式的集中培训,利用投影设施学习《保护区条例》、《森林法》、《... 为了切实做好国家级公益林资源管护工作,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进入冬季,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个基础保护站多次对护林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连古城保护区采取了多种方式的集中培训,利用投影设施学习《保护区条例》、《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业务人员学习梭梭大沙鼠防治办法、梭梭绵蚧防治办法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通过技术人员提问,护林员互相提问解答,熟练掌握应知应会知识;负责领导检查督促护林员巡查日志及学习笔记的填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业务培训 护林员 古城 《野生动物保护法》 生物防治技术 《森林防火条例》 《森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绿色发展 筑牢生态屏障——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发展纪实
13
作者 闫好原 《甘肃林业》 2020年第4期10-12,共3页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境内,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前缘,是民勤绿洲外围的天然保护带,保护区总面积594.73万亩,约占民勤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武威市国土面积的八分...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境内,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前缘,是民勤绿洲外围的天然保护带,保护区总面积594.73万亩,约占民勤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武威市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从北、西、南三面屏障、护卫着民勤绿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巴丹吉林 生态屏障 民勤绿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西走廊 石羊河流域 民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意大利蜜蜂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蜜蜂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凯 周瑞琪 +5 位作者 达娃 土艳丽 李万里 旦真 吴黎明 黄苑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5,共8页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蜂种,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优势传粉昆虫,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 ligustica的引进,其对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蜂种,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优势传粉昆虫,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 ligustica的引进,其对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了引进意大利蜜蜂对西藏地区本地中华蜜蜂及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意大利蜜蜂的引入对中华蜜蜂构成了多重挑战,包括削弱中华蜜蜂种群竞争力、降低繁殖效能、增加疾病交叉感染风险及破坏生态平衡,具体表现为不同蜂种蜜源争夺优势、性引诱干扰及病原传播。另一方面,引进意大利蜜蜂也可能带来了一定的正面效益,如促进经济作物授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为保护本土蜂种优势和生态平衡,本文提出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包括划定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养殖区、规范蜂农放蜂等养蜂活动、加强入侵物种管理和本土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等。这些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当地农户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促进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管理,也为我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以及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物种引进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15
作者 余登利 吴天柔 +3 位作者 安明态 刘绍飞 谭成江 陈正仁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1-8,共8页
为探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本研究采用近年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和真菌专项调查数据以及查阅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型真菌共有2门8纲22目77科17... 为探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本研究采用近年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和真菌专项调查数据以及查阅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型真菌共有2门8纲22目77科175属424种,绝大部分真菌属担子菌门。优势科主要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鬼笔科(Phallaceae)等9科(46属188种);优势属主要为红菇属(Russula)、鹅膏属(Amanita)、炭角菌属(Xylaria)等17属(155种)。保护区内大型真菌主要以土生真菌为主,共48科90属222种,占物种总数的52.4%;其次为腐生真菌,共43科85属152种,占总物种数的35.8%;共生真菌、寄生真菌、粪生真菌占比均较小,仅占物种总数的10%以下。科属均主要以世界广布类型为主,其次为北温带分布和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从资源应用分析,保护区内食用菌与药用菌占据优势地位,43种食用菌、138种药用菌、69种食药兼用菌、36种毒菌,其余为应用类型不详种。大型真菌物种受威胁状态统计分析,发现近危(NT)物种3种,仅占总物种数的0.71%,无易危、濒危和极危物种。本研究可为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多样性 资源评估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16
作者 孙志勇 徐志文 +4 位作者 孔凡前 黄锦波 詹慧英 廖宝雄 缪泸君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3-39,55,共8页
【目的】进一步掌握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为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4年7―9月采用样线法开展了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并对保护区爬行动物的区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记... 【目的】进一步掌握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为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4年7―9月采用样线法开展了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并对保护区爬行动物的区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记录爬行动物2目7科13属14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龟(Mauremys reevesii)1种,新增红纹滞卵蛇(Oocatochus rufodorsatus)、中国小头蛇(Oligodon chinensis)等6种保护区实体记录。(2)区系组成上广布种具有明显优势,东洋界次之。从分布型构成上划分,南中国型7种、季风型5种和东洋型2种。(3)多样性分析表明,保护区爬行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为1.6053、0.7332和0.7306;吴城岛和耕地生境多样性指数水平均最高。【结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建议在保护区周边岛屿内营造人工湿地,建设生态廊道,以实现保护区爬行动物种群的高效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17
作者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生境模拟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的鼬獾和花面狸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捷 章蜜 +2 位作者 罗伟 顾杭敏 张微微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鼬獾和花面狸的活动节律及其时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进行分析,以MaxEnt模型对二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运用ENMTools 1.4.4计算二者的生态位重叠度,比较二者在空间生态位上的选择差异,同时探讨环境因子对二者共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鼬獾和花面狸均属于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二者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高(Δ=0.93,P>0.05),且未通过时间生态位的分化来减少竞争;鼬獾和花面狸共同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庐山保护区的山脚林缘,空间分布格局大量重叠,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具有相似性,均受海拔影响最大,但在植被类型和坡度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通过空间生态位的部分差异来避免对食物资源和领域的竞争。本研究揭示了鼬獾与花面狸在庐山保护区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二者时空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建议充分考虑二者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积极探讨加强栖息地保护,合理控制人为干扰,以实现对两个物种甚至更多同域近缘物种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獾 花面狸 日活动节律 空间格局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19
作者 邱慧敏 严舒莹 +3 位作者 徐盛 管毕财 刘以珍 蔡奇英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41,共9页
为明确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在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服务意义,以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样点法对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采集和鉴定... 为明确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在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服务意义,以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样点法对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采集和鉴定,同时结合物种相似性和区系谱关联分析比较研究区与邻近区域的苔藓植物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67科131属285种,优势科前三依次为: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前三依次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合叶苔属(Scapania)、白发藓属(Leucobryum)。区系成分涵盖12种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19.63%)、热带亚洲分布(22.22%)和东亚分布(34.82%)为主。物种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与钱江源国家公园相似性最高(S_(s)=0.37)。无边匐灯藓(Plagiomnium elimbatum)的分布现状表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苔藓植物由南向北的传播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候鸟跨区迁飞对该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形成是地理、地貌、季风气候和生物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 苔藓植物 江西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遂昌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资源调查
20
作者 陈亚飞 史肖肖 +4 位作者 余水生 叶碧欢 宋其岩 沈建军 陈友吾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1-1904,共14页
为明确浙江省遂昌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资源状况,2024年对该保护区的虫生真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标本22个,对罹病虫体进行形态观察、菌株分离和纯化,并基于核糖体大亚基(LSU)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子... 为明确浙江省遂昌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资源状况,2024年对该保护区的虫生真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标本22个,对罹病虫体进行形态观察、菌株分离和纯化,并基于核糖体大亚基(LSU)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虫生真菌隶属7属11种,包括虫草属(Cordyceps)5种、布莱克威尔霉属(Blackwellomyces)1种、白僵菌属(Beauveria)1种、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1种、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1种、侧头虫草属(Pleurocordyceps)1种、紫孢霉属(Purpureocillium)1种,其中虫草属为优势属,细脚虫草(Cordyceps tenuipes)为优势种;虫生真菌主要以鳞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为寄主。本研究揭示了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资源的种类多样性和寄主多样性,为该区虫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资源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细脚虫草 鳞翅目昆虫 寄主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