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TLCDI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钦华
吴华晓
+2 位作者
田华睿
唐意
贾彬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6-988,共13页
将惯容元件与安装在连体超高层建筑各自原有的水箱串联组成多调谐液柱惯容阻尼器(MTLCDI),用于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MTLCDI不仅发挥水箱供水和消防的功能,还利用惯容元件的质量放大效应使其在实际质量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主...
将惯容元件与安装在连体超高层建筑各自原有的水箱串联组成多调谐液柱惯容阻尼器(MTLCDI),用于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MTLCDI不仅发挥水箱供水和消防的功能,还利用惯容元件的质量放大效应使其在实际质量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主体结构的风致响应。建立了MTLCDI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讨论该方程的解;结合测压风洞试验,以某一连体超高层建筑为工程实例分析MTLCDI的振动控制效果;将MTLCDI控制效果与单、多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MTMDI)、单调谐液柱惯容阻尼器(TLCDI)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阻尼器相比,MTLCDI能有效减小连体超高层建筑的风致加速度响应、脉动位移响应和层间位移角,还兼具有效利用建筑物各自水箱和节省安装空间的优势。研究结果为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元件
多调谐液柱阻尼器
连体超高层建筑
风振控制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弱连接对双塔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华晓
王钦华
+2 位作者
雷伟
祝志文
李宏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47-254,共8页
为研究连廊的强、弱连接对连体双塔超高层风振响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强、弱连接双塔连体超高层风振响应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基于工程实例(其结构高度分别为268 m和210.2 m),分析了在两种连接情况下结构的自振特性;最后,开展了该结构在2...
为研究连廊的强、弱连接对连体双塔超高层风振响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强、弱连接双塔连体超高层风振响应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基于工程实例(其结构高度分别为268 m和210.2 m),分析了在两种连接情况下结构的自振特性;最后,开展了该结构在24个风向角下的同步多点测压风洞试验,分析并对比了不同连接形式下的风振响应。研究表明:强连接形式可以减小大多数风向角下两栋建筑的峰值加速度响应,对低栋建筑的风振加速度响应减小效果要优于高栋建筑;强连接形式也可以减小几乎所有风向角下高栋建筑的峰值位移响应,低栋建筑的位移响应会被高栋建筑所主导,导致两栋建筑的峰值位移方向相同。研究的结果为连体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
双塔
超高层
建筑
连接强度
风致响应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雨耦合环境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雨压分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海
柯世堂
+2 位作者
赵永发
员亦雯
刘田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5-834,共10页
以中国东南沿海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研究对象,以风‑雨双向耦合算法为核心,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采用连续相和离散相模型进行风场和雨场的迭代模拟。首先基于9种风雨组合工况进行三塔连体建筑非定常脉动风场模拟,探讨超高层三塔连...
以中国东南沿海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研究对象,以风‑雨双向耦合算法为核心,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采用连续相和离散相模型进行风场和雨场的迭代模拟。首先基于9种风雨组合工况进行三塔连体建筑非定常脉动风场模拟,探讨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平均风压分布、表面速度流线和流场干扰机理。然后对比研究不同风雨组合工况下主塔表面雨滴附着数量、雨滴冲击力和雨压系数的分布规律,揭示风‑雨耦合场中结构表面速度流线、雨滴运行轨迹和最终速度的作用机理。最后提炼出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最不利风‑雨组合工况,并给出对应的雨压系数取值建议。研究表明:风‑雨耦合环境下超高层连体建筑迎风面雨荷载作用最为显著,此时雨荷载与风荷载最大比值可达23.81%,局部测点最大雨压系数达到0.301,100 a重现期风速和强大暴雨组合为风‑雨耦合作用的最不利组合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三塔
连体
建筑
风‑雨耦合作用
CFD数值模拟
气动力分布
雨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TLCDI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钦华
吴华晓
田华睿
唐意
贾彬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汕头大学土木与环境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6-988,共1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20JDTD0021,2020YFG0183)
西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ZX7150)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BSBE2021-11)。
文摘
将惯容元件与安装在连体超高层建筑各自原有的水箱串联组成多调谐液柱惯容阻尼器(MTLCDI),用于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MTLCDI不仅发挥水箱供水和消防的功能,还利用惯容元件的质量放大效应使其在实际质量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主体结构的风致响应。建立了MTLCDI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讨论该方程的解;结合测压风洞试验,以某一连体超高层建筑为工程实例分析MTLCDI的振动控制效果;将MTLCDI控制效果与单、多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MTMDI)、单调谐液柱惯容阻尼器(TLCDI)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阻尼器相比,MTLCDI能有效减小连体超高层建筑的风致加速度响应、脉动位移响应和层间位移角,还兼具有效利用建筑物各自水箱和节省安装空间的优势。研究结果为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惯容元件
多调谐液柱阻尼器
连体超高层建筑
风振控制
风洞试验
Keywords
inerter
multi-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s
linked high-rise buildings
wind-induced vibration control
wind tunnel tests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973.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弱连接对双塔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华晓
王钦华
雷伟
祝志文
李宏博
机构
汕头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广东省高等学校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47-25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291)。
文摘
为研究连廊的强、弱连接对连体双塔超高层风振响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强、弱连接双塔连体超高层风振响应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基于工程实例(其结构高度分别为268 m和210.2 m),分析了在两种连接情况下结构的自振特性;最后,开展了该结构在24个风向角下的同步多点测压风洞试验,分析并对比了不同连接形式下的风振响应。研究表明:强连接形式可以减小大多数风向角下两栋建筑的峰值加速度响应,对低栋建筑的风振加速度响应减小效果要优于高栋建筑;强连接形式也可以减小几乎所有风向角下高栋建筑的峰值位移响应,低栋建筑的位移响应会被高栋建筑所主导,导致两栋建筑的峰值位移方向相同。研究的结果为连体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体
双塔
超高层
建筑
连接强度
风致响应
风洞试验
Keywords
twin-tower connected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strength of linkage
wind-induced response
wind tunnel tests
分类号
TU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雨耦合环境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雨压分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海
柯世堂
赵永发
员亦雯
刘田田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飞行学院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5-83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1165022,U1733129)资助项目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计划(JZ-026)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文摘
以中国东南沿海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研究对象,以风‑雨双向耦合算法为核心,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采用连续相和离散相模型进行风场和雨场的迭代模拟。首先基于9种风雨组合工况进行三塔连体建筑非定常脉动风场模拟,探讨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平均风压分布、表面速度流线和流场干扰机理。然后对比研究不同风雨组合工况下主塔表面雨滴附着数量、雨滴冲击力和雨压系数的分布规律,揭示风‑雨耦合场中结构表面速度流线、雨滴运行轨迹和最终速度的作用机理。最后提炼出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最不利风‑雨组合工况,并给出对应的雨压系数取值建议。研究表明:风‑雨耦合环境下超高层连体建筑迎风面雨荷载作用最为显著,此时雨荷载与风荷载最大比值可达23.81%,局部测点最大雨压系数达到0.301,100 a重现期风速和强大暴雨组合为风‑雨耦合作用的最不利组合工况。
关键词
超高层
三塔
连体
建筑
风‑雨耦合作用
CFD数值模拟
气动力分布
雨压分布
Keywords
three-tower connected tall buildings
wind-rain coupled effect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aerodynamic distribution
rain pressur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U279.74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TLCDI控制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研究
王钦华
吴华晓
田华睿
唐意
贾彬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强、弱连接对双塔连体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影响研究
吴华晓
王钦华
雷伟
祝志文
李宏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风⁃雨耦合环境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雨压分布研究
王晓海
柯世堂
赵永发
员亦雯
刘田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