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解释维度审视 被引量:1
1
作者 骆小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民法典》第996条易被误读为:一是该条直接承认合同违约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即使不存在损害对方人格权行为,只要违约,都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二是守约方只能通过违约之诉主张违约责任,另行提起侵权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996条易被误读为:一是该条直接承认合同违约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即使不存在损害对方人格权行为,只要违约,都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二是守约方只能通过违约之诉主张违约责任,另行提起侵权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必须分别主张。鉴于现代民法理论的发展以及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该条应当理解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但适用时,应当对该条款进行适度扩张解释,否则,“损害对方人格权”的前提致使表征精神利益实现为目的或者标的的合同在司法适用层面存在明显漏洞,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守约方无法获得完全救济。基于风险控制能力与利益衡量,“损害对方人格权”的要件应扩张至一般人格利益,当合同的履行利益为纯粹精神利益时,守约方可据此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因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引发精神损害的,应当以完全赔偿原则为核心限制责任竞合规则的适用。通过以上安排达到《民法典》第996条的规范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履行利益 精神利益合同 物质性人格权 一般人格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立法问题探讨——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为对象 被引量:35
2
作者 柳经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5,共9页
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存在态度暧昧、限制条件不当等问题。应当在合同编违约损害赔偿责任项下予以规定,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违约损害赔偿制度。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应限于违约损害人格权的... 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存在态度暧昧、限制条件不当等问题。应当在合同编违约损害赔偿责任项下予以规定,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违约损害赔偿制度。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应限于违约损害人格权的场合,合同本身存在精神利益、违约损害自然人亲属关系的情形,也应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编 合同编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明确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德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违约可以导致精神损害,且因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均集中发生在消费合同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尽管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但仍属于侵权责任范畴。责任竞合并不能周全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因此,该法不但应赋予消费者主张精神损害... 违约可以导致精神损害,且因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均集中发生在消费合同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尽管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但仍属于侵权责任范畴。责任竞合并不能周全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因此,该法不但应赋予消费者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权利,更重要的是必须明确赋予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主张权利,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违约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慧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0-205,共6页
从比较视域本文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尽管立法有宽严,但判例突破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强大趋势。英美法以不断出现的司法判例为动因... 从比较视域本文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尽管立法有宽严,但判例突破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强大趋势。英美法以不断出现的司法判例为动因,以"合同性质"、"合同目的"、"可预见性"及"明显后果"等为限制条件,把握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尺度,再到逐步扩大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使之类型化,从而明确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大陆法主要是通过扩大法条解释、变通救济理念予以救济,或通过增设法律条文进行规定,满足现实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需求,这些均可作为我国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英美法 大陆法 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永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3-71,共9页
违约责任与精神损害赔偿并非天然存在不可逾越之鸿沟。合同法具有保护功能,对于属于固有利益损害的精神损害片面地拒绝违约责任救济,缺乏有效的法理依据。《民法典》第996条应解释为认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亦可另行通过侵权之诉主... 违约责任与精神损害赔偿并非天然存在不可逾越之鸿沟。合同法具有保护功能,对于属于固有利益损害的精神损害片面地拒绝违约责任救济,缺乏有效的法理依据。《民法典》第996条应解释为认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亦可另行通过侵权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只是在违约之诉中一并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可能一次全部实现损害救济,避免讼累及程序上的繁难,且主张违约责任,过错构成要件相对宽松,并可分享合同自由所可能蕴含的各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竞合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
6
作者 罗光飞 陈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8-71,96,共5页
对违约责任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国内外法学理论界与司法界尚有争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格精神利益的保护,为因违约而造成守约人人格精神利益提供司法救济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文章在考察国外有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 对违约责任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国内外法学理论界与司法界尚有争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格精神利益的保护,为因违约而造成守约人人格精神利益提供司法救济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文章在考察国外有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后认为,违约责任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责任 精神损害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的体系构建 被引量:57
7
作者 张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5-173,共19页
独立的人格权编成就了中国《民法典》独特的七编制法典体例,首开世界民事立法之先河,是世界人格权保护立法的典范,彰显了现代化人格权保护模式。人格权编将成熟的具体人格权法定化,在保持各具体人格权概念外延开放性的同时,以“人身自由... 独立的人格权编成就了中国《民法典》独特的七编制法典体例,首开世界民事立法之先河,是世界人格权保护立法的典范,彰显了现代化人格权保护模式。人格权编将成熟的具体人格权法定化,在保持各具体人格权概念外延开放性的同时,以“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为基础建立一般人格权保护,双管齐下保护新型人格利益,面向未来社会发展保持人格权体系的包容性。人格权遭受损害便难以恢复原状的特点决定了人格权保护要注重事前防御,人格权编构建了全面的人格权请求权体系,形成了“事前防御+事后救济”的完整权利保护方案,使得人格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等量齐观,完善了现代民法请求权体系。人格权具有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人格财产利益许可使用是人格权重要的积极权能,是对传统人格权单一伦理性认识的再发展。人格权侵害救济制度对侵害人格权的认定作出区别处理,同时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以期在人格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人格权编创新性地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贯彻了权益充分救济的理念,有利于人格权的周全保护,拓展了我国损害赔偿法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体系 人格权请求权 人格财产利益许可使用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典》 人格权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