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的违约可得利益证明规则及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闫仁河 高亚春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美国合同法确立了合理确定规则,降低了相关的证明标准,建立了事实与数额的区分规则,同时还将机会丧失理论引入违约救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建立违约可得利益诉讼的特有证明标准,在恶意违约情况下,适... 美国合同法确立了合理确定规则,降低了相关的证明标准,建立了事实与数额的区分规则,同时还将机会丧失理论引入违约救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建立违约可得利益诉讼的特有证明标准,在恶意违约情况下,适用机会丧失救济,并进一步适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价机会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合同法 违约可得利益 证明标准规则 机会丧失救济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违约可得利益的赔偿规则 被引量:4
2
作者 闫仁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5期81-83,共3页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主观赔偿规则与客观赔偿规则不应当是选择的关系,而应当以主观赔偿为主,客观赔偿为辅。因为客观赔偿可能造成过度赔偿,但它具有遏制恶意违约的作用,所以客观赔偿主要适用于恶意违约案件。
关键词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 主观赔偿规则 客观赔偿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证据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闫仁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我国合同法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下所受损害都能较为顺利地得到赔偿,而法院却很少判决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原告实际得到的赔偿通常只是其要求的一部分。这里的部分原因在于,由所失利润构成的可得利益往往缺乏证据或法院对相关证据的认定... 在我国合同法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下所受损害都能较为顺利地得到赔偿,而法院却很少判决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原告实际得到的赔偿通常只是其要求的一部分。这里的部分原因在于,由所失利润构成的可得利益往往缺乏证据或法院对相关证据的认定存在较大争议。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两大法系的经验,突破传统证据确定规则的束缚,对守约方给予充分的救济,降低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证明标准,扩大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证据种类,如原告以往的业绩、原告的利润预测、原告在其他场合的业绩、他人的类似业绩、被告后来的业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可得利益 赔偿 证明标准 证据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可得利益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仁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是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应当赔偿违约可得利益,但审判实践中,法院对可得利益赔偿大体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如何理解可得利益这一概念至为重要,界定概念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比较,有必要探讨违约可得利益...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是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应当赔偿违约可得利益,但审判实践中,法院对可得利益赔偿大体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如何理解可得利益这一概念至为重要,界定概念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比较,有必要探讨违约可得利益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机会丧失等概念的关系,它们之间很容易发生混淆。通过对这些复杂关系的比较,期望能够为违约可得利益赔偿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可得利益 间接损失 机会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