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愈制度在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中的适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翟翌 李慧玲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58,共7页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能够拓宽公民权利救济并实现行政纠纷彻底解决。然而,法院并不敢轻易尝试适用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对关联行为的回避审查成为常态,这使得实践中“连环诉讼”“案结事不了”以及由此引发的“程序空转”问题难以解决,也...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能够拓宽公民权利救济并实现行政纠纷彻底解决。然而,法院并不敢轻易尝试适用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对关联行为的回避审查成为常态,这使得实践中“连环诉讼”“案结事不了”以及由此引发的“程序空转”问题难以解决,也造成法律责任分担的不公,究其根源在于它的适用会侵害法的安定性。治愈制度是维护法安定性的重要手段,它在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中的嵌入早有日﹑美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先行探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优势,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合法化关联行为的方式消除关联行为的违法性瑕疵,继而阻断违法性继承,最终达到维护法安定性的效果。治愈制度在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中的适用存在破坏形式法治﹑纵容违法的风险,应将其适用范围明确为违法行政行为,适用主体限于关联行政主体,同时在适用程序上应遵循比例原则和履行说明理由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愈制度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 关联行为 法安定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司法审查规则构造--以13个典型案例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5
2
作者 雷雨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7-192,共16页
对于违法性继承适用条件问题,虽然行政法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且法律从未对此作出明文规定,但司法判决的立场和理据已并非完全恣意。各地法院不乏先行先试者,对违法性继承的适用依据、条件、标准等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因此,剖析个案判决... 对于违法性继承适用条件问题,虽然行政法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且法律从未对此作出明文规定,但司法判决的立场和理据已并非完全恣意。各地法院不乏先行先试者,对违法性继承的适用依据、条件、标准等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因此,剖析个案判决中的违法性继承适用思路,是一种极为必要且稳妥的研究路径。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语境中,法院是在最广义的范围上使用违法性继承这一概念的,但不同法院的判决之间往往呈现完全悖反的立场及论理路径,稽其缘故,与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掣肘,司法审查技术阙如,以及行政诉讼相关辅助功能缺失等因素联系最为密切。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既有赖于对违法性继承司法审查标准、模式等实操性规则的明晰化,又有赖于现行行政诉讼法上若干诉讼规则的同步完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继承 关联行政行为 判例研究 行政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新进展--基于指导案例88号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雪鹂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是指先行行为因为诉讼障碍无法起诉或者当事人没有起诉,转而在法定先后关系的后续行为的撤销诉讼中,因先行行为违法而撤销后续行为。《行政诉讼法》有受案范围、起诉期限的规定,法院需要处理违法性继承的问题。公报...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是指先行行为因为诉讼障碍无法起诉或者当事人没有起诉,转而在法定先后关系的后续行为的撤销诉讼中,因先行行为违法而撤销后续行为。《行政诉讼法》有受案范围、起诉期限的规定,法院需要处理违法性继承的问题。公报案例“沈希贤案”无疑指向先行行为在受案范围之外的违法性继承。与之相对,指导案例88号提示了另一种情形,先行行为是可诉的行政决定且超过起诉期限。裁判要旨揭示了,公定力与形式确定力只与先行行为的效力相关,且并不构成违法性继承的障碍。违法性继承就成为法的安定性与个人权利救济的权衡。当先行行为违法打破了法律预先设定的稳定秩序,而个人权利救济随之凸显,“先行—后续”行为仅有程序上的关联,仍可能适用违法性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 行政许可有效期 公定力 法的安定 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联合惩戒行政诉讼救济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21
4
作者 彭錞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86,共16页
失信联合惩戒具有多主体、多行为两大特征,致使行政诉讼救济面临渠道不畅和审查不力的困境。一方面,法院视信访惩戒为不可诉行为,将实施惩戒的企事业单位认定为不适格被告,并把失信认定、列入黑名单、公布黑名单以及联合惩戒界定为内部... 失信联合惩戒具有多主体、多行为两大特征,致使行政诉讼救济面临渠道不畅和审查不力的困境。一方面,法院视信访惩戒为不可诉行为,将实施惩戒的企事业单位认定为不适格被告,并把失信认定、列入黑名单、公布黑名单以及联合惩戒界定为内部行为、信息记录、信息公开或黑名单自动结果,导致相对人无法起诉或难于选择起诉对象。另一方面,法院对失信惩戒缺乏统一定性,对其合法性依据也缺乏清晰判断,无法有效展开审查。切实可行的解困方案是:实体上,法院应把失信惩戒各阶段行为定性为可诉的行政处理,施以正当程序要求,并根据上位法对其依据进行合法性审查;程序上,法院应允许相对人在失信惩戒多阶段行为中择一起诉,承认前后阶段行为之间的违法性继承,并通过第三人制度和司法建议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联合惩戒 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 行政处理 违法性继承 司法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行为效力瑕疵的制度审视——基于多阶段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5
作者 周泽中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9,共12页
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对于行政行为的法效力与合法性之间关系问题的认知存在混淆模糊,而具体在多阶段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情境中更为凸显。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行政行为合法性问题过程中,对于可能存在效力瑕疵的先行政行为如... 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对于行政行为的法效力与合法性之间关系问题的认知存在混淆模糊,而具体在多阶段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情境中更为凸显。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行政行为合法性问题过程中,对于可能存在效力瑕疵的先行政行为如何进行判断和认定,始终困扰着多阶段行政行为学理探讨和制度实践的纵深发展。据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行政行为效力理论关于违法、无效等瑕疵情形的判断基准和制度功能,从而在学理上激活依法行政原则的明确意涵,促使行政行为效力理论与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理论相互促进、彼此补充,共同致力于多阶段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段行政行为 司法审查 行政行为效力 违法性继承 无效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