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争议浅析——以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苏文成 卢章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8,43,共8页
文章以笔者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学院泰德·安德伍德教授的数字人文课程上开展的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综合调研国内外文献,总结数字人文方法应用中的争议点,探讨算法机械性、研究方法与主题互动性弱、人文学科属... 文章以笔者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学院泰德·安德伍德教授的数字人文课程上开展的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综合调研国内外文献,总结数字人文方法应用中的争议点,探讨算法机械性、研究方法与主题互动性弱、人文学科属性遭削减等现阶段数字人文方法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研究方法 争议 宋词流派 远距离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背景下“远距离可视化阅读”探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悦融 马青 +3 位作者 刘佳派 梁书涵 何流 王晓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远距离阅读"是一种新型文献阅读和理解方式,主张通过计算机处理原文,生成新的概要性内容,以支撑读者理解或学术研究。文章介绍文学类文本的"远距离可视化阅读"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分析远距离可视化阅读面临的问题... "远距离阅读"是一种新型文献阅读和理解方式,主张通过计算机处理原文,生成新的概要性内容,以支撑读者理解或学术研究。文章介绍文学类文本的"远距离可视化阅读"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分析远距离可视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阅读 文本可视化 数字人文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德语历史文献的数据挖掘:以主题模型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主题模型是新近开发出来的研究方法,对于拓展数字人文的研究路径非常有价值。LDA是主题模型算法之一,将它运用到"德语文献档案"收录的1700-1800年间的文献,在归纳、分析文本的主题后,对主题模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主题模... 主题模型是新近开发出来的研究方法,对于拓展数字人文的研究路径非常有价值。LDA是主题模型算法之一,将它运用到"德语文献档案"收录的1700-1800年间的文献,在归纳、分析文本的主题后,对主题模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主题模型的演算结果让我们对18世纪德意志精神世界有了更加立体的认知:18世纪的作者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异常积极,小说受追捧与公共领域的兴起密切相关,宗教启蒙是时代主题。这些结果表明,启蒙运动具备多重面相。在历史研究中需要将以主题模型为代表的远距离阅读与细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得到更具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主题模型作为一种文本挖掘的方法,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而这种进步需要人文学者与计算专家的通力合作。这也是数字人文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史学 主题模型 德意志 启蒙运动 远距离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兰克·莫莱蒂对“细读”的批判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树博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4,共6页
"细读"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单个文本内部和把文本神圣化的态度引起了莫莱蒂的批评。他提出"远距离阅读"以弥补细读的缺陷。他借助社会科学的定量法、地理学的地图、进化论中的系谱树,构建出一系列抽象模型,以布罗代尔... "细读"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单个文本内部和把文本神圣化的态度引起了莫莱蒂的批评。他提出"远距离阅读"以弥补细读的缺陷。他借助社会科学的定量法、地理学的地图、进化论中的系谱树,构建出一系列抽象模型,以布罗代尔所倡导的"长时段"视野来考察文本之间、文本与整个社会空间的关系以及经典与非经典的小说、戏剧、史诗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象征意义。他的方法挑战了现有的文学阅读与阐释范式,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强烈反响。可以说,莫莱蒂的文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客观化、科学化(实证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莱蒂 细读 经典 远距离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哲学问题的机器建模——探索AI、大数据和哲学深度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红 +1 位作者 高元昊 杨冰洁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0,共9页
国内外海量人文经典文献数字化工程虽已实施和完成,传统人文研究方法(依靠学者个人细读文本)却历经千年未变。近年来,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实验室在内,国际、国内学者探究运用主题建模(topic modeling,缩写为TM)技术融入传统哲学研究有... 国内外海量人文经典文献数字化工程虽已实施和完成,传统人文研究方法(依靠学者个人细读文本)却历经千年未变。近年来,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实验室在内,国际、国内学者探究运用主题建模(topic modeling,缩写为TM)技术融入传统哲学研究有三个具体分支领域:一,基于LDA-TM特有的语境聚类特征,实验室模型第一次计算展示了中国古代哲学核心词的一词多义性,并基于全新汉典语料库呈现了张载宇宙论的独特性;二,科史哲(HPS)领域对达尔文的阅读内容做主题建模,用惊异度描画并测量其阅读模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究溯因启发式策略在科学发现中的发生机制;三,TM的语义测量、词相关性语境之网融入文化研究,对语言哲学中意义的意义难题的揭示。可以说,计算哲学方法在拓展哲学解释空间、带来新发现和新证据的同时,也凸显了其异于传统方法的复杂性及深度学科交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模型 远距离阅读 中国哲学 科史哲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