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传感器远距离目标跟踪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春玲 孙泓波 +1 位作者 倪晋麟 刘国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1-244,248,共5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非线性系统中多传感器远距离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分布的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CMKFA),给出了当多传感器不在同一位置时融合中心的状态估计组合公式。分析了在非线性系统中多传感器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对远距离目... 该文主要研究了非线性系统中多传感器远距离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分布的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CMKFA),给出了当多传感器不在同一位置时融合中心的状态估计组合公式。分析了在非线性系统中多传感器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对远距离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发现,在非线性系统中合理放置多传感器可在节省传感器资源的条件下提高对目标的跟踪精度,并给出了二维平面上多传感器的合理布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目标跟踪 多传感器 远距离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远距离目标运动属性判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士英 花良发 马飒飒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7,90,共4页
基于临近空间平台的T1R1系统,以对海面远距离目标运动属性的快速判别为需求,提出了对目标运动属性的快速判别方法。该方法不用计算目标位置,仅需根据单侦察时差参数观测值的统计特征来判别目标的运动属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海面远距离目标 运动属性 时差 临近空间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船远距离目标追踪与自动避障算法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彩虹 胡彦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2-24,共3页
传统的自动避障算法存在避障效果不明显,准确度低的问题。为此,提出无人船远距离目标追踪与自动避障算法优化。应用模糊控制法,计算出一条远距离目标追踪路径,在依据航向计算模型,优化自动避障算法,在完成上述操作步骤后,应用设计值方程... 传统的自动避障算法存在避障效果不明显,准确度低的问题。为此,提出无人船远距离目标追踪与自动避障算法优化。应用模糊控制法,计算出一条远距离目标追踪路径,在依据航向计算模型,优化自动避障算法,在完成上述操作步骤后,应用设计值方程,优化追踪与避障系数,完成无人船远距离目标追踪与自动避障算法优化设计。在实验中,选择在受限水域中对2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由实验对比结果可知,无人船远距离目标追踪与自动避障算法的避障效果更好,准确度更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远距离目标追踪 自动避障 模糊控制原理 航行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pLabV3+的远距离目标语义分割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喻根 崔炜 +1 位作者 徐照翔 刘馨柔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远距离目标在语义分割时易出现的边界模糊、断裂及目标丢失等问题,基于DeepLabV3+网络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界信息的语义分割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Darknet-53网络代替原DeepLabV3+特征提取网络以加快模型运行速度,并设计了... 针对复杂环境下远距离目标在语义分割时易出现的边界模糊、断裂及目标丢失等问题,基于DeepLabV3+网络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界信息的语义分割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Darknet-53网络代替原DeepLabV3+特征提取网络以加快模型运行速度,并设计了一种特征融合模块作为低层特征用于解码阶段恢复细节信息,为了进一步优化目标边界,利用特征共享原则,设计一种通过主体网络特征共享层学习多尺度信息以预测目标边界的边界提取模块,以此对分割图像进行约束优化,提升模型在边界处的预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语义分割模型能够有效缓解远距离目标语义分割时的边界模糊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目标 语义分割 边界提取 DeepLabV3+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和遮挡下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军 李杨 鲁林超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针对现有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对存在遮挡及距离较远目标检测效果差的问题,以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3D object proposal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from point cloud,PointRCNN)为基础,对网络进行改进,提高三维目标检测精度。对区域... 针对现有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对存在遮挡及距离较远目标检测效果差的问题,以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3D object proposal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from point cloud,PointRCNN)为基础,对网络进行改进,提高三维目标检测精度。对区域生成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获取的提议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体素化处理,同时构建不同尺度的区域金字塔来捕获更加广泛的兴趣点;加入点云Transformer模块来增强对网格中心点局部特征的学习;在网络中加入球查询半径预测模块,使得模型可以根据点云密度自适应调整球查询的范围。最后,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在KITTI数据集下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测试,同时设计相应的消融试验验证模型中各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激光雷达点云 远距离目标 遮挡下目标 自动驾驶 区域金字塔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动红外探测器下地面远距离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富元 顾国华 +2 位作者 陈钱 王长江 杨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0-1086,共7页
地面远距离运动目标检测是红外成像防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地面远距离运动目标检测指利用红外探测器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实现自动探测和捕获。由于目标距离较远,在红外探测器上成像面积较小,同时远距离运动目标容易被遮挡,很难将目标从复... 地面远距离运动目标检测是红外成像防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地面远距离运动目标检测指利用红外探测器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实现自动探测和捕获。由于目标距离较远,在红外探测器上成像面积较小,同时远距离运动目标容易被遮挡,很难将目标从复杂的地面背景中提取出来。提出了一种能够在面阵红外探测器转动的条件下实现远距离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信息计算红外探测器的运动补偿参数并通过背景更新获取目标一次检测结果,然后采用光流法获取背景和目标的运动信息,通过计算背景和目标之间的运动信息相关性实现目标最终检测。实验采用多种场景对文中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转动红外探测器可以扩大目标搜索区域,利用背景和目标之间运动信息的相关性有效地克服了目标遮挡、目标重叠和视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红外探测器 距离运动目标检测 光流法 运动信息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运动车辆快速跟踪与定位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勇 郭晓旻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为快速跟踪及定位远距离的运动车辆,本文设计了利用单目相机与激光望远测距仪的定位系统。此定位系统装备单目相机、望远测距仪与角度传感器,采用LK光流算法实时跟踪既定目标,构建了相机、测距仪、目标的坐标方程式模型,可实时解算100~3... 为快速跟踪及定位远距离的运动车辆,本文设计了利用单目相机与激光望远测距仪的定位系统。此定位系统装备单目相机、望远测距仪与角度传感器,采用LK光流算法实时跟踪既定目标,构建了相机、测距仪、目标的坐标方程式模型,可实时解算100~300 m外运动目标的位置。该定位系统无需在被测运动车辆上安装任何设施,即可对合作或非合作目标实现跟踪定位。本文以汽车作为运动目标,使用高精度的CORS系统进行精度验证,该系统实时跟踪定位的精度可保持在亚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系统 远距离目标跟踪 目标定位 单目相机 光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YOLOv7的无人机视角下行人及车辆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郝博 谷继明 刘力维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由于无人机视角下的背景复杂,识别的目标多为远距离小目标,因此容易导致漏检及误检问题。为了实现无人机视角下对行人及车辆高精度识别,提出了以YOLOv7网络模型为基础的ST-YOLOv7算法,主干网络中融合了Swin Transform模块,构建复杂背景... 由于无人机视角下的背景复杂,识别的目标多为远距离小目标,因此容易导致漏检及误检问题。为了实现无人机视角下对行人及车辆高精度识别,提出了以YOLOv7网络模型为基础的ST-YOLOv7算法,主干网络中融合了Swin Transform模块,构建复杂背景与小目标的全局关系,融入SENet通道注意力机制,为不同通道的特征分配不同权重,增强小目标特征的捕捉,在头部网络中,加入了YOLOv5网络中的C3模块,增加网络的深度和感受野,提高特征提取的能力,增加了1个小目标检测层,进一步提升对小目标识别的精度。实验证明:ST-YOLOv7网络模型在自制的航拍数据集中对行人的识别精度高达83.4%,对数据集中的车辆的识别精度达到了89.3%。均优于YOLOv5和YOLOv7目标检测算法,以较小的效率损失取得了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背景 距离目标 YOLOv7 注意力机制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流层散射传输的星地联合检测定位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郝本建 周玫汝 +2 位作者 严少虎 李明惺 段玉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3-1281,共9页
针对地面超远距离目标进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被动定位时,将天基监测卫星与地面监测站点相联合,可有效规避天基多星联合体制成本高、调度灵活性受限等问题,但受地面目标与地面监测站之间对流层散射传播非直线... 针对地面超远距离目标进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被动定位时,将天基监测卫星与地面监测站点相联合,可有效规避天基多星联合体制成本高、调度灵活性受限等问题,但受地面目标与地面监测站之间对流层散射传播非直线路径关系影响,星地联合定位精度常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对对流层散射传播超视距的超远距离目标星地联合定位技术,通过地面目标与地面监测站之间对流层散射传播路径等效地球半径数学模型构建,以描述二者之间非直线路径光程长度关系,进而联合目标与天基监测卫星之间直线传播路径数学模型,构建新的星地联合TDOA被动定位方程组,最后,通过牛顿迭代法对该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解析获得定位结果 .本文给出了星地联合的对流层散射目标定位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推导,并且验证了本文针对远距离目标提出的定位方法的估计性能.计算机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技术可有效消除对流层散射传播非直线关系对定位精度恶化影响,实现了星地联合超远距离目标TDOA被动定位精度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联合 远距离目标定位 对流层散射 超视距定位 到达时间差 非直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St-YOLOv5的复杂环境下的手势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博 尹兴超 +1 位作者 闫俊伟 张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3-963,共11页
在智能工业生产中的复杂环境下进行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手势特征受到局部遮挡、强光照、远距离小目标的影响,导致目标检测识别过程中识别出的手势特征减少,甚至分类错误.在复杂环境下提高手势识别精准度成为人机交互任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智能工业生产中的复杂环境下进行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手势特征受到局部遮挡、强光照、远距离小目标的影响,导致目标检测识别过程中识别出的手势特征减少,甚至分类错误.在复杂环境下提高手势识别精准度成为人机交互任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Gan-St-YOLOv5模型,在YOLOv5的基础上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和Swin Transformer模块,融入SENet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用Confluence检测框选取算法,增强模型检测的准确度.为了验证模型的优越性,与YOLOv5模型进行对比,得出Gan-St-YOLOv5在完全可见测试集上mAP_0.5高达96.1%,在强光照测试集上mAP_0.5高达92.3%,在部分遮挡测试集上mAP_0.5高达86.6%,在远距离小目标测试集上准确度高达96.4%,均优于YOLOv5目标检测算法,以较小的效率损失取得了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St-YOLOv5 手势识别 局部遮挡 强光照 距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