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中尺度暴雨的研究 被引量:104
1
作者 丁治英 张兴强 +1 位作者 何金海 徐海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首先对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相关统计进行了分析,得出:暴雨发生时,200 hPa高空一般为西南风急流(90. %),暴雨区位于高空急流右后方。暴雨增幅时,200 hPa高空急流有一个增强转竖的趋势。用MM4模式对9711号台风8月19日00时~2... 首先对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相关统计进行了分析,得出:暴雨发生时,200 hPa高空一般为西南风急流(90. %),暴雨区位于高空急流右后方。暴雨增幅时,200 hPa高空急流有一个增强转竖的趋势。用MM4模式对9711号台风8月19日00时~20日00时(GMT)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认为:远距离台风暴雨与非纬向高空急流、低层台风倒槽形成有关。高空急流右后方形成的高层辐散场主要与非纬向风有关。高层辐散场使低层产生变风场辐合,从而导致台风倒槽的形成与暴雨加强。在暴雨增幅过程中,用中尺度系统分析发现在高空急流右后方300 hPa以下存在一支中尺度环流,该环流对暴雨的维持与加强有密切联系,它的生成与高空急流的非纬向性增强有关。在高空急流右后侧的次级环流与降水产生的潜热反馈、高空非纬向风场(v场)的增强之间存在一种有利于远距离暴雨增幅的正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纬向高空急流 远距离台风中尺度暴雨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雪晨 郑媛媛 +1 位作者 姚晨 卢逢刚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53,共8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安徽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流背景、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低层台风外围偏东气流的输送使得暴雨区增温增湿,进而增... 利用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安徽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流背景、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低层台风外围偏东气流的输送使得暴雨区增温增湿,进而增强中纬度大气的不稳定度;西风槽前的上升运动有利于暴雨区低层辐合的加强和垂直运动的发展维持。2)强降水过程主要由两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在暴雨区上空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新生维持是强降水维持较长时间的重要原因。3)雷达回波和地面要素场上,强降水表现为两个β中尺度的对流系统的生成发展,中尺度对流系统锋生的原因虽各有不同,但对流的发展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加强的中尺度低压有关。γ中尺度的强对流单体是造成局地降水峰值的直接原因。4)两段强降水的出现都表现出中纬度系统和台风外围气流的相互作用,低层冷空气的触发以及西风槽前暖湿气流的加强都会使降水有明显的增幅。5)雷达速度场上,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加强和低层暖湿气流的加强紧密相关。γ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则是由速度场上小尺度的风速辐合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距离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西风槽 弱冷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3
作者 丛春华 陈联寿 +1 位作者 雷小途 李英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4-270,共7页
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针对台风暴雨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把台风暴雨分为台风环流本身的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近几十年来,有关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果。2007年的第十四届全国热带气旋研讨会上还给出了最新的台... 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针对台风暴雨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把台风暴雨分为台风环流本身的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近几十年来,有关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果。2007年的第十四届全国热带气旋研讨会上还给出了最新的台风远距离暴雨定义。谨从此定义出发,简要总结国内外在台风远距离暴雨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距离暴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孙兴池 陈金敏 +2 位作者 刁秀广 李静 杨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41,共8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产品,综合分析2008年山东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研究西风带降水系统影响山东时,远距离台风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并对主要降水时段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西风带系统影响山东时,远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产品,综合分析2008年山东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研究西风带降水系统影响山东时,远距离台风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并对主要降水时段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西风带系统影响山东时,远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右侧的东南气流产生的风向、风速辐合与西风带辐合区合并,东南风所及范围比湿增大,水汽通量辐合使大气中的垂直液态水含量明显增大。西风带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后倾,使得低层影响系统受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影响,是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中尺度模拟结果显示:前期鲁西暴雨垂直方向对流基本稳定,但有强的对称不稳定支持上升运动发展,后期半岛地区的连续暴雨则是低层增温、增湿且对流和对称不稳定并存,从而产生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台风 暴雨增幅 水汽输送 湿位涡 对称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8”山东远距离台风暴雨成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春虎 赵宇 +1 位作者 龚佃利 王咏青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11,共9页
利用非静力平衡模式MM5,对由台风"艾利"和西风带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2004年8月26—28日山东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暴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艾利"台风外围的急流带在华东沿海到山东南部... 利用非静力平衡模式MM5,对由台风"艾利"和西风带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2004年8月26—28日山东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暴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艾利"台风外围的急流带在华东沿海到山东南部地区产生深厚的湿层和强水汽辐合,从而导致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干冷空气从高层入侵使降水区对流不稳定增强,并使不饱和湿空气达到饱和,对降水具有增幅作用;低层正涡度和辐合作用的加强,导致中尺度低涡的形成和暴雨中心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距离暴雨 低空急流 水汽辐合 干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水汽条件及输送过程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单磊 谭桂容 +1 位作者 姚叶青 王咏青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360,共8页
利用NCEP FNL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轨迹模式对2012年8月26日发生在黄淮地区的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及输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生暴雨的水汽来自黄海上空,水汽输送高度主要在700 hPa以下;强降水发生时水汽净流入较大,... 利用NCEP FNL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轨迹模式对2012年8月26日发生在黄淮地区的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及输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生暴雨的水汽来自黄海上空,水汽输送高度主要在700 hPa以下;强降水发生时水汽净流入较大,而降水发生前和降水结束后均呈现净流出;从水汽通道空气块的运动轨迹来看,水汽是在台风环流和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引导下从东部进入暴雨区。气块在通过黄海上空贴近海面运行时所吸收的水汽是这次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距离暴雨 水汽输送 空气质点轨迹 HYSPLIT-4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中南部台风远距离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林毅 刘铭 蔡义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8-71,共4页
对2003年9月20日福建中南部突发性暴雨分析表明,远距离转向北上台风彩云对暴雨的产生起了重要的组织和促进作用,它通过大气环流的调整,促使了地形性低压的发展和西风带低槽的加深,加强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侵和锋区的南压,对暴雨的发生起了... 对2003年9月20日福建中南部突发性暴雨分析表明,远距离转向北上台风彩云对暴雨的产生起了重要的组织和促进作用,它通过大气环流的调整,促使了地形性低压的发展和西风带低槽的加深,加强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侵和锋区的南压,对暴雨的发生起了关键的触发作用;台风西侧外流下沉气流向西的流出气流加强了中尺度低涡的低层气流流入,并与暴雨区的上升气流构成次级环流,加强了对流云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暴雨 距离台风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排熵指数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春虎 罗哲贤 +2 位作者 张颖娴 王咏青 崔粉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8,共8页
对2005年8月5日山东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从引起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几个因素,分析此次山东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台风"麦莎"及中纬度西风带系统的关系,判别台风暴雨的类型;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排熵指数与远... 对2005年8月5日山东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从引起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几个因素,分析此次山东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台风"麦莎"及中纬度西风带系统的关系,判别台风暴雨的类型;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排熵指数与远距离台风暴雨区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是在远距离台风(0509号"麦莎"台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非纬向的高、低空急流对本次暴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负熵变区(IRE<0)对应着暴雨区,负熵变区的汇合反映远距离台风暴雨的落区,排熵指数对远距离台风暴雨分析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台风暴雨 排熵指数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的正/斜压不稳定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兴强 孙兴池 丁治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5,共8页
利用正 /斜压联合不稳定计算方法,分析了由 9711号台风引起的远距离台风暴雨(实况及MM4模拟结果 )过程中不同时段、不同位置的正 /斜压项。结果表明:台风暴雨初始时段的降水主要由台风系统本身正压不稳定扰动引起,随着台风与西风带系统... 利用正 /斜压联合不稳定计算方法,分析了由 9711号台风引起的远距离台风暴雨(实况及MM4模拟结果 )过程中不同时段、不同位置的正 /斜压项。结果表明:台风暴雨初始时段的降水主要由台风系统本身正压不稳定扰动引起,随着台风与西风带系统的结合,其南北部出现了 2个雨区,均是正 /斜压联合不稳定的产物;北部雨区的斜压不稳定较明显,且有随高空急流的非纬向性增强而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斜压联合不稳定 距离台风暴雨 非纬向高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3-24”上海远距离台风大暴雨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曹晓岗 王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4-1196,共1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5年8月23和24日上海地区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1515号...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5年8月23和24日上海地区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1515号台风天鹅北侧外围的偏东风急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与台风北侧外围的东风急流汇合使得辐合抬升得到加强;各业务模式的检验表明,由于无法精确预报台风的位置、台风外围的偏东风气流影响的强度和地区以及冷空气强度等,大部分业务模式无论是降水落区、强度及最强降水时段预报均存在较大的误差。在模式预报有误差的情况下,要重视实时资料应用,及时做出短时暴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台风 暴雨 环流背景 水汽热力条件 模式预报分析 台风天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预报对台风天鹅(2015)远距离暴雨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斌 楼茂园 +3 位作者 李海军 范晓红 陆琛莉 潘士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8,共14页
2015年8月23-24日期间台风天鹅引发华东中部沿海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天气。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分析导致此次远距离暴雨预报不确定的关键原因,并利用集合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的敏感区域,... 2015年8月23-24日期间台风天鹅引发华东中部沿海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天气。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分析导致此次远距离暴雨预报不确定的关键原因,并利用集合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的敏感区域,此外对暴雨发生发展的热动力机制展开探讨,主要结论包括:集合预报对此次台风天鹅引起的远距离暴雨的可预报性明显偏低,仅在暴雨发生前24 h才做出较大调整。在不同起报时次下,当台风路径的系统性偏差最小时,台风降水集合预报也最接近实况,但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台风路径误差与降水量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确定。不同雨量成员组间中低层环流场的对比分析表明:高空槽的预报差异是集合预报不确定的主要原因,高空槽东移加深有利于增加暴雨区的斜压不稳定,也有利于增强对流层低层的水汽输送急流带。500 hPa高度场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无论是初始场还是预报场,暴雨区平均降雨量均与高空槽的东移和加深显著相关,且随着预报时次的临近,显著相关区域向低槽下游明显扩大。此外还发现高空槽的东移有利于增强(减弱)暴雨区左(右)侧低层冷空气的强度,使得台风右侧更多暖湿气流向暴雨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台风距离暴雨 预报不确定性 集合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台风远距离暴雨的观测研究和预报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军 陈瑞芬 李文源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76-382,共7页
对1987~1992年在汕头以北登陆的全部台风个例分析表明:登陆台风陆上活动类型和远距离暴雨特,点与台风在近海的活动方式有关;登陆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发生与台风登陆前后大气低层东南气流里是否存在中尺度暖区有关,落区与中尺... 对1987~1992年在汕头以北登陆的全部台风个例分析表明:登陆台风陆上活动类型和远距离暴雨特,点与台风在近海的活动方式有关;登陆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发生与台风登陆前后大气低层东南气流里是否存在中尺度暖区有关,落区与中尺度暖区在台风、副高系统中的相对位置有关,最后,建立了台风远距离暴雨预报的天气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距离 暴雨 观测研究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丛春华 雷小途 陈佩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1,共11页
基于气象要素高空探测、地面观测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2003年8月下旬(0312)和2004年8月下旬(0418)山东省两场发生在不同环流形势下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在两次暴雨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但机理不同。除台... 基于气象要素高空探测、地面观测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2003年8月下旬(0312)和2004年8月下旬(0418)山东省两场发生在不同环流形势下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在两次暴雨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但机理不同。除台风东侧低空急流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充沛的水汽,有利于构建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以及加强暴雨区的辐合上升运动等共同点之外,还存在着显著的不同:(1)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是台风与切变线相互作用的产物,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则是由台风与冷锋相互作用造成的;(2)在这两次暴雨过程中,直接影响系统和台风所起的作用不同: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切变线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原始的正涡度场,而台风东侧的低空急流加强北推进一步加强了切变线附近正涡度和辐合强度,加强了上升运动;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倒槽顶端生成并分裂发展的气旋式涡旋为暴雨系统的原始涡源,台风东侧低空急流北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暴雨区的辐合和上升运动;(3)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中,与台风相连的偏南风急流对暴雨区的水汽净流入贡献最大,但最大水汽输送层不同,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最大水汽输送层在925hPa附近,而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最大水汽输送出现在800hPa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距离暴雨 水汽输送 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雪蓉 王丽芳 +3 位作者 王博妮 田心如 吴海英 濮梅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50-1564,共15页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2001年6月和1986年7月,以下简称“01·6”降水过程和“86·7”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01·6”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段集中、落区稳定、降水强度大;“86·7”降水过程暴雨持...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2001年6月和1986年7月,以下简称“01·6”降水过程和“86·7”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01·6”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段集中、落区稳定、降水强度大;“86·7”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间长、落区自北向南移动、降水强度稍弱。环流形势方面,“01·6”过程副热带高压北抬明显,台风倒槽北伸与低空急流共同构成低层风场辐合、输送暖湿气流,中高层低压槽稳定少动,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弱;“86·7”过程台风倒槽北伸和影响程度均不及“01·6”过程,低空急流对低层风场辐合及暖湿气流输送贡献更大,中高层低压槽东移较快且均明显南压,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强。动力条件方面,“01·6”过程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更剧烈,上负下正的涡度配置更加稳定深厚,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更强,且动力配置均稳定于江苏东南部;“86·7”过程动力条件稍弱,且高低空散度耦合、垂直涡度配置由江苏中北部向东南部移动,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覆盖江苏东部。水汽条件方面,“01·6”过程较“86·7”过程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更强,暴雨区上空饱和程度更高、深厚饱和层形成更早、维持时间更长。热力条件方面,“86·7”过程中低层大气对流不稳定性更强,但“01·6”过程E指数及其增幅更大,即中低层大气能量更高、水汽含量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台风 暴雨 急流 动量下传 非地转湿 Q 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利奇马”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希 曾明剑 +2 位作者 王亚强 张雪蓉 魏娜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6-789,共14页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ERA5再分析、ECMWF全球集合预报等多源资料,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涡度收支诊断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水汽追踪方法,探讨1909号台风“利奇马”造成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短波槽的加深有...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ERA5再分析、ECMWF全球集合预报等多源资料,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涡度收支诊断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水汽追踪方法,探讨1909号台风“利奇马”造成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短波槽的加深有利于台风远距离降水(Tropical cyclone Remote Precipitation,TRP)区南北两侧的气流共同增强TRP区域内的低层相对涡度,从而增强TRP。尤其相对涡度的散度项是影响TRP增强或减弱的关键作用项。在TRP增强阶段,有利于暴雨增强的正涡度主要由散度项贡献。负的散度项贡献导致相对涡度减小,TRP雨强也随即减弱。在水汽方面,TRP雨强和区域内的水汽含量密切相关。500 hPa上TRP区域内的水汽由局地和台风“利奇马”共同贡献;700 hPa的水汽主要由“利奇马”台风贡献;850 hPa的水汽则由局地和两个台风共同输送,其中台风“罗莎”的贡献更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利奇马” 距离暴雨 敏感性分析 水汽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产生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为进 吕冬红 +1 位作者 王琴 陈进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374-16376,16513,共4页
利用micaps资料和ncep1°×1°网格资料,分析一次远距离台风水汽引发的暴雨的产生机理,主要分析暴雨产生的能量、台风带来充足水汽对发生机理的贡献,用Q矢量湿锋生函数和一些垂直剖面图分析暖锋锋生及暖锋的位置及它们与暴... 利用micaps资料和ncep1°×1°网格资料,分析一次远距离台风水汽引发的暴雨的产生机理,主要分析暴雨产生的能量、台风带来充足水汽对发生机理的贡献,用Q矢量湿锋生函数和一些垂直剖面图分析暖锋锋生及暖锋的位置及它们与暴雨产生的关系。同时,分析一些物理量特征。研究表明,水汽潜热释放是重要的对流能量来源,假相当位温剖面图看影响泰州市为暖锋,水汽潜热释放促使暖锋锋生;持续锋生、锋生过程中的非地转运动强迫出次级环流出现上升运动、锋面加强,并且锋面持续存在导致降水持续较长时间,而形成暴雨;前期中层垂直速度明显,构成中层辐合上升,高层辐散,低层下沉,cape为0,低层对流条件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深对流是中上层抽吸起到重要作用。该个例地面自动站涡度看有涡度辐合大值区域的产生对雷暴预报有几个小时的提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台风 潜热释放 锋生 暖锋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山竹”(2018)远距离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淑琴 李英 +2 位作者 范悦敏 徐哲永 李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3-587,共15页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TRP)往往成为高影响天气,是业务预报难点。本文用地面、探空观测资料、雷达遥感资料以及NCEP一日四次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在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TRP)往往成为高影响天气,是业务预报难点。本文用地面、探空观测资料、雷达遥感资料以及NCEP一日四次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在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引起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是一次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范围内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低层受台风倒槽影响。(2)这次过程第一阶段暴雨主要是在强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下,由对流层低层"山竹"倒槽中的辐合线触发对流产生,同时对流层高层"山竹"的极向流出汇入加大了中纬度西风风速,在长三角地区上空产生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第二阶段,对流不稳定条件有所减弱,但前一阶段强回波产生的低层偏北外出气流与东南风形成辐合线,辐合线上还有中γ尺度的涡旋产生,又促进了对流发展。850 hPa台风倒槽北端形成一个低涡,500 hPa副高边缘发展出一个短波槽,暴雨的动力条件更为有利。(3)长三角的3个强降水中心分别在长江口、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沿海及宁波沿海,都是在水陆边界附近。(4)远距离暴雨区的涡度收支诊断发现:暴雨的初始扰动主要由近地层水平辐合辐散项提供,850 hPa的水平辐合辐散项和扭曲项共同作用形成和加强低涡,并通过垂直运动上传使中层700~500 hPa附近涡度增长,进而发展出500 hPa短波槽。850 hPa涡度来自于台风倒槽和副高边缘的偏南急流。(5)在这次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山竹"与海上西太平洋副高之间形成偏南低空急流,向长三角输送水汽,这与典型TRP事件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典型TRP中暴雨的初始扰动一般由西风槽提供,而这次过程主要由低空台风倒槽和偏南急流提供,涡度上传形成高空短波槽,是不同于典型TRP事件的一个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山竹” 距离暴雨 副高 短波槽 涡度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台风暴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楠 张婷婷 +1 位作者 袁志学 屠文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归纳了近几十年来对此类暴雨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其气候特征,主要从中纬系统的相互作用、地形作用、重力惯性波、中尺度系统综述了其形成的机理。
关键词 距离台风暴雨 形成机理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韦森特对季风水汽流的“转运”效应及其对北京“7·21”暴雨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徐洪雄 徐祥德 +1 位作者 张胜军 付志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7-550,共14页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遭受了61年以来最大的暴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财产损失。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台风韦森特在暴雨发生过程中的水汽输送起到"枢纽"的作用,夏季季风通过台风韦森特在副高的影响下将水汽"转运&q...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遭受了61年以来最大的暴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财产损失。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台风韦森特在暴雨发生过程中的水汽输送起到"枢纽"的作用,夏季季风通过台风韦森特在副高的影响下将水汽"转运"至暴雨区。为了验证北京异常暴雨过程中台风韦森特的"转运"效应,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此次降水过程的强度、落区,且暴雨发生过程中的水汽输送亦能够较好的再现。通过设计剔除台风的敏感性试验发现,剔除台风韦森特之后降水强度仅为控制试验的50%。进一步分析表明低纬季风水汽气流通过处于东南沿海的台风韦森特向暴雨区域输送水汽,在此过程中西南气流直接向北京区域的水汽输送减少,而西南气流向台风的水汽输送增加,台风与东侧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偏南气流向暴雨区的水汽输送明显增强,从而印证了上述西南季风气流—台风涡旋—暴雨环流三个系统之间水汽的"转运"效应。以上结果表明远距离暴雨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反映了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而且揭示出夏季季风水汽流对台风涡旋的水汽输送持续供应也可能是台风远距离异常暴雨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距离 暴雨 水汽输送 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一次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柯然 许晓艳 +2 位作者 申永丽 张博宇 白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黄土高原东部288个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8年7月10日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冷涡底部下滑槽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这次暴雨的主要成因。远距离台风使低空急流加强,高低空急...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黄土高原东部288个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8年7月10日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冷涡底部下滑槽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这次暴雨的主要成因。远距离台风使低空急流加强,高低空急流耦合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强烈的动力条件。θ_(se)能量舌向河套地区的伸展与午后增温加剧了能量的增长,二者共同为暴雨区提供了热力条件。台风西进,副高北抬,使系统缓慢东移,影响系统长时间维持在陕西北部上空,是造成强降水持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距离台风 急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