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裂-砂体-潜山复式天然气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耀华 甘军 +4 位作者 梁刚 李兴 杨威 高之业 熊书苓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通过设计“长砂体+半封闭断裂”、“烃源岩-潜山接触”与“短砂体+半封闭断裂”3类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剖析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揭示其运聚过程,分别建立远源、近源2种成藏模式。实验结果表... 通过设计“长砂体+半封闭断裂”、“烃源岩-潜山接触”与“短砂体+半封闭断裂”3类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剖析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揭示其运聚过程,分别建立远源、近源2种成藏模式。实验结果表明:Y1构造带输导体系为“它源-断层-砂体复合型+砂体主导型”,天然气由陵水组砂岩储集体沿大型鼻状构造脊进行远距离侧向运移,于松南低凸起古潜山顶部聚集成藏;Y5构造带为“自源-断裂-砂体-古潜山风化壳型”复式天然气输导体系,崖城组烃源灶横向上直接与古潜山接触,天然气主要通过内部的压力释放向古潜山顶部风化壳直接充注。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的确立,对我国含油气盆地深水区环生烃凹陷“近源-远源天然气运聚成藏”模式的理论研究及有利区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侧向运移 古潜山 输导体系 运聚成藏模式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