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断裂-砂体-潜山复式天然气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耀华
甘军
+4 位作者
梁刚
李兴
杨威
高之业
熊书苓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通过设计“长砂体+半封闭断裂”、“烃源岩-潜山接触”与“短砂体+半封闭断裂”3类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剖析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揭示其运聚过程,分别建立远源、近源2种成藏模式。实验结果表...
通过设计“长砂体+半封闭断裂”、“烃源岩-潜山接触”与“短砂体+半封闭断裂”3类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剖析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揭示其运聚过程,分别建立远源、近源2种成藏模式。实验结果表明:Y1构造带输导体系为“它源-断层-砂体复合型+砂体主导型”,天然气由陵水组砂岩储集体沿大型鼻状构造脊进行远距离侧向运移,于松南低凸起古潜山顶部聚集成藏;Y5构造带为“自源-断裂-砂体-古潜山风化壳型”复式天然气输导体系,崖城组烃源灶横向上直接与古潜山接触,天然气主要通过内部的压力释放向古潜山顶部风化壳直接充注。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的确立,对我国含油气盆地深水区环生烃凹陷“近源-远源天然气运聚成藏”模式的理论研究及有利区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侧向运移
古潜山
输导体系
运聚成藏模式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裂-砂体-潜山复式天然气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耀华
甘军
梁刚
李兴
杨威
高之业
熊书苓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学者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陆相混积凝灰质页岩有机质生烃潜力的岩相学判识与元素活化迁移模式”(2462020QNXZ00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企业委托类科研项目“永乐8区周缘油气运移模拟及成藏机制研究”(CCL2019ZJFN1155)。
文摘
通过设计“长砂体+半封闭断裂”、“烃源岩-潜山接触”与“短砂体+半封闭断裂”3类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剖析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揭示其运聚过程,分别建立远源、近源2种成藏模式。实验结果表明:Y1构造带输导体系为“它源-断层-砂体复合型+砂体主导型”,天然气由陵水组砂岩储集体沿大型鼻状构造脊进行远距离侧向运移,于松南低凸起古潜山顶部聚集成藏;Y5构造带为“自源-断裂-砂体-古潜山风化壳型”复式天然气输导体系,崖城组烃源灶横向上直接与古潜山接触,天然气主要通过内部的压力释放向古潜山顶部风化壳直接充注。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Y1构造带和Y5构造带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的确立,对我国含油气盆地深水区环生烃凹陷“近源-远源天然气运聚成藏”模式的理论研究及有利区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远距离侧向运移
古潜山
输导体系
运聚成藏模式
琼东南盆地
Keywords
long distance lateral migration
buried hill
migration syste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l
Qiongdongnan Bas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断裂-砂体-潜山复式天然气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为例
王耀华
甘军
梁刚
李兴
杨威
高之业
熊书苓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