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邢鹏飞 李子付 +7 位作者 李强 赵瑞 方亦斌 赵开军 戴冬伟 杨鹏飞 张永巍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7-1002,共6页
目的评价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患者。根据是否给予静脉溶... 目的评价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患者。根据是否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桥接组与直接取栓组。主要评价指标为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次要评价指标为血管成功再通率[改良脑梗死溶栓(m TICI)再通等级达2b、3级]、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率等。结果共纳入36例(男22例)患者,年龄为26~88(68.3±13.6)岁。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27例、大脑前动脉A1/A2段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2段+大脑前动脉A2段闭塞4例。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达91.7%(33/3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2.8%(19/36)。血管痉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33.3%,12/36),其次为出血转化(16.7%,6/36)。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5.6%(2/36),死亡率为8.3%(3/36)。桥接组患者14例,直接取栓组22例。桥接组术前NIHSS评分高于直接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25,P=0.002);而两组术后24 h NIHSS评分、取栓次数、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血管再通及90 d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远端血管闭塞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机械取栓术 支架取栓器 改良Rank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