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天山阿尔恰勒Pb-Zn-Cu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苏静 顾雪祥 +5 位作者 彭义伟 沈宇凡 舒志平 梁清栋 王春山 陈曦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8,共18页
阿尔恰勒Pb-Zn-Cu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乌孙山脉西南缘,矿体产于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灰岩中,其产状整体与地层基本一致。由于矿体具有层控特征,矿区地表和深部未见侵入岩体,导致该矿床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尚不清楚。成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阿尔恰勒Pb-Zn-Cu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乌孙山脉西南缘,矿体产于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灰岩中,其产状整体与地层基本一致。由于矿体具有层控特征,矿区地表和深部未见侵入岩体,导致该矿床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尚不清楚。成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石榴子石-辉石阶段(I)、阳起石-黑柱石阶段(II)、石英-方解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和碳酸盐阶段(IV)。阶段Ⅱ阳起石与阶段Ⅲ石英、方解石和闪锌矿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包裹体(L-V型)以及少量单相液相水包裹体(L型)。阶段Ⅱ中阳起石L-V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278~425℃和2.1~13.0 wt.%NaCl eqv,阶段Ⅲ热液矿物中L-V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62~342℃和0.5~9.0 wt.%NaCl eqv。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初始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后期大气降水逐渐混入,导致成矿温度和盐度的降低以及矿物质的沉淀。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较大(−7.57‰~1.30‰),Pb同位素具有壳幔混合特征。综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推断阿尔恰勒属于远端矽卡岩型Pb-Zn-Cu矿床,其成矿物质具有深部岩浆和地层的混源特征。矿区内矿体由南侧浅部的Pb-Zn矿化逐步过渡到北侧深部的Cu±Zn矿化,暗示矿区北部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含矿岩体及接触带铜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远端型矽卡岩矿床 阿尔恰勒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