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径向井远端压裂电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阳
曲占庆
+4 位作者
曹砚锋
孙晓娜
李小龙
李杨
黄德胜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依据水电相似原理,设计径向井远端压裂电模拟实验模型,研究在裂缝为横向裂缝且径向井筒内摩阻较高的条件下,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长度不同时径向井远端压裂的渗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压线以裂缝为长轴呈椭圆分布,在径向井...
依据水电相似原理,设计径向井远端压裂电模拟实验模型,研究在裂缝为横向裂缝且径向井筒内摩阻较高的条件下,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长度不同时径向井远端压裂的渗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压线以裂缝为长轴呈椭圆分布,在径向井筒附近以径向井筒为长轴呈椭圆形状,在远井地带接近圆形;在裂缝端部和径向井筒端部等压线发生明显的弯曲,沿着径向井筒等压线变化平缓;相同电压差的等压线在裂缝附近比较集中,在径向井筒附近及远井地带比较平缓;径向井远端压裂时裂缝数量和裂缝长度存在一最优值,裂缝间距不宜过小,应尽量增加裂缝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
远端压裂
电模拟
裂
缝
渗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径向井远端压裂产能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占庆
杨阳
+3 位作者
路辉
孙晓娜
王冰
姚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89-2294,共6页
考虑到近端裸眼段井筒中流体的流动为变质量流动,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微元线汇理论推导了径向井近端裸眼段井筒内管流模型,基于复位势理论、镜像反映原理推导了油藏中流体渗流模型,进而推导出考虑井筒压降的径向井近端裸眼段...
考虑到近端裸眼段井筒中流体的流动为变质量流动,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微元线汇理论推导了径向井近端裸眼段井筒内管流模型,基于复位势理论、镜像反映原理推导了油藏中流体渗流模型,进而推导出考虑井筒压降的径向井近端裸眼段产能计算模型,并建立径向井远端压裂段的产能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研究径向井近端裸眼段沿井筒径向流量分布以及径向井远端压裂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沿近端裸眼段井筒径向流量分布图呈现凹槽状,在近段裸眼段跟端和趾端附近径向流入量较大,中间部位流量较小,而且较为平均;压裂产能的计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
远端压裂
变质量流动
压
降
产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增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胡秋嘉
张聪
+6 位作者
贾慧敏
张建国
张文胜
乔茂坡
吴定泉
刘春春
王青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8-1529,共12页
为提高沁水盆地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产量,基于研究区评价井地应力测试资料、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直井增产效果差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增产技术,开展了现场对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庄中北部直井产量低、措...
为提高沁水盆地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产量,基于研究区评价井地应力测试资料、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直井增产效果差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增产技术,开展了现场对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庄中北部直井产量低、措施增产效果差的主因为:①研究区以垂直裂缝为主、压裂缝长较短,且随着埋深增加,相同压裂规模形成的裂缝尺寸减小;②随着埋深增加,支撑剂嵌入深度增加,裂缝闭合加快,导致稳产时间短,产气曲线主体形态为“单峰型”;③经初次压裂后煤体结构更加破碎,新裂缝容易进入初次压裂裂缝,造新缝难度增加。针对上述原因,创新提出的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充填预堵”即先采用相对较低的排量、砂比、规模充填初次压裂裂缝,然后再进行大规模重复压裂,实现堵老缝、造新缝。“大规模”压裂即大排量、大液量、高砂比压裂,将压裂液量由600~800 m^(3)提高至1300~2000 m^(3)以上,增加改造体积;将排量由6~8 m^(3)/min提高至10~14 m^(3)/min以上,增加裂缝长度和携砂性能;采用低黏压裂液体系配合低密度支撑剂,将砂比由7%~8%提高至10%~15%以上,提高铺砂强度,降低裂缝闭合程度。“远端支撑”即采用自悬浮支撑剂与大排量相结合,增长支撑剂运移距离,提高支撑裂缝比例。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实施后平均单井日产量达到1380 m^(3),比措施前增产1190 m^(3),比邻井稳产气量增加近1000 m^(3),实现了郑庄中北部中深储层连片低产区直井产量突破。现场对比试验表明:实施“充填预堵”后再进行大规模压裂,平均净施工压力比初次压裂增加了3.3 MPa,形成了新裂缝,比直接进行大规模压裂增量提高1000 m^(3)。总体上,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关键参数数值越大,增产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煤阶煤层气
郑庄区块中北部
中深层煤层气
增产技术
充填预堵+大规模
压
裂
+
远
端
支撑重复
压
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径向井远端压裂电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阳
曲占庆
曹砚锋
孙晓娜
李小龙
李杨
黄德胜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钻采研究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51)
文摘
依据水电相似原理,设计径向井远端压裂电模拟实验模型,研究在裂缝为横向裂缝且径向井筒内摩阻较高的条件下,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长度不同时径向井远端压裂的渗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压线以裂缝为长轴呈椭圆分布,在径向井筒附近以径向井筒为长轴呈椭圆形状,在远井地带接近圆形;在裂缝端部和径向井筒端部等压线发生明显的弯曲,沿着径向井筒等压线变化平缓;相同电压差的等压线在裂缝附近比较集中,在径向井筒附近及远井地带比较平缓;径向井远端压裂时裂缝数量和裂缝长度存在一最优值,裂缝间距不宜过小,应尽量增加裂缝间的距离。
关键词
径向井
远端压裂
电模拟
裂
缝
渗流场
Keywords
radial well: distal fracturing: electrical simulation: fracture: seepage field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径向井远端压裂产能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占庆
杨阳
路辉
孙晓娜
王冰
姚佳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钻采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美国怀俄明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89-229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51)
文摘
考虑到近端裸眼段井筒中流体的流动为变质量流动,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微元线汇理论推导了径向井近端裸眼段井筒内管流模型,基于复位势理论、镜像反映原理推导了油藏中流体渗流模型,进而推导出考虑井筒压降的径向井近端裸眼段产能计算模型,并建立径向井远端压裂段的产能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研究径向井近端裸眼段沿井筒径向流量分布以及径向井远端压裂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沿近端裸眼段井筒径向流量分布图呈现凹槽状,在近段裸眼段跟端和趾端附近径向流入量较大,中间部位流量较小,而且较为平均;压裂产能的计算精度较高。
关键词
径向井
远端压裂
变质量流动
压
降
产能
数学模型
Keywords
radial well
distal fracture
variable mass flow
pressure drop
productivity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E3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增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胡秋嘉
张聪
贾慧敏
张建国
张文胜
乔茂坡
吴定泉
刘春春
王青川
机构
中石油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8-1529,共12页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科研资助项目(2022-HB-M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1972168)。
文摘
为提高沁水盆地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产量,基于研究区评价井地应力测试资料、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直井增产效果差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增产技术,开展了现场对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庄中北部直井产量低、措施增产效果差的主因为:①研究区以垂直裂缝为主、压裂缝长较短,且随着埋深增加,相同压裂规模形成的裂缝尺寸减小;②随着埋深增加,支撑剂嵌入深度增加,裂缝闭合加快,导致稳产时间短,产气曲线主体形态为“单峰型”;③经初次压裂后煤体结构更加破碎,新裂缝容易进入初次压裂裂缝,造新缝难度增加。针对上述原因,创新提出的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充填预堵”即先采用相对较低的排量、砂比、规模充填初次压裂裂缝,然后再进行大规模重复压裂,实现堵老缝、造新缝。“大规模”压裂即大排量、大液量、高砂比压裂,将压裂液量由600~800 m^(3)提高至1300~2000 m^(3)以上,增加改造体积;将排量由6~8 m^(3)/min提高至10~14 m^(3)/min以上,增加裂缝长度和携砂性能;采用低黏压裂液体系配合低密度支撑剂,将砂比由7%~8%提高至10%~15%以上,提高铺砂强度,降低裂缝闭合程度。“远端支撑”即采用自悬浮支撑剂与大排量相结合,增长支撑剂运移距离,提高支撑裂缝比例。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实施后平均单井日产量达到1380 m^(3),比措施前增产1190 m^(3),比邻井稳产气量增加近1000 m^(3),实现了郑庄中北部中深储层连片低产区直井产量突破。现场对比试验表明:实施“充填预堵”后再进行大规模压裂,平均净施工压力比初次压裂增加了3.3 MPa,形成了新裂缝,比直接进行大规模压裂增量提高1000 m^(3)。总体上,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关键参数数值越大,增产效果越好。
关键词
高煤阶煤层气
郑庄区块中北部
中深层煤层气
增产技术
充填预堵+大规模
压
裂
+
远
端
支撑重复
压
裂
Keywords
high-rank coalbed methane
central and northern Zhengzhuang block
medium-deep coalbed methane
stimulation technology
Pre-plug,Large-scale and Remote-support re-fracturing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径向井远端压裂电模拟实验研究
杨阳
曲占庆
曹砚锋
孙晓娜
李小龙
李杨
黄德胜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径向井远端压裂产能计算模型及应用
曲占庆
杨阳
路辉
孙晓娜
王冰
姚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增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胡秋嘉
张聪
贾慧敏
张建国
张文胜
乔茂坡
吴定泉
刘春春
王青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