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纺织品外观检验数字化和远程质量检验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辛斌杰 刘岩 +1 位作者 林兰天 刘晓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6,共6页
传统的纺织工业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来评定纺织品的外观质量,存在低效率、易疲劳、主观性等弊端。图像分析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客观测试手段,逐步被引入纺织测试领域,推动了纺织品测试的数字化进程。在图像分析基础上,提出纺织品外观质量... 传统的纺织工业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来评定纺织品的外观质量,存在低效率、易疲劳、主观性等弊端。图像分析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客观测试手段,逐步被引入纺织测试领域,推动了纺织品测试的数字化进程。在图像分析基础上,提出纺织品外观质量检验系统的构成与运作模式,包括它的基本硬件配置、软件框架、检验系统基本模式、远程质量检验实现的可能性分析以及集成化的品质管理系统,并比较分析它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人工智能化的纺织品外观质量检验系统是未来纺织工业纺织品外观质量客观检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检验 纺织品外观 远程质量检验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对CT性能监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谭先健 姚国庆 +4 位作者 李怡勇 米永巍 郑小溪 丁琴 李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通过对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其性能状态对比分析,检验CT远程质量控制模式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收集3家医院41份CT指标检测数据,对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CT的性能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后,C... 目的通过对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其性能状态对比分析,检验CT远程质量控制模式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收集3家医院41份CT指标检测数据,对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CT的性能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后,CT性能指标(噪声、空间分辨力)较前显著改善(P<0.01),CT合格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质量,促进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保障,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可靠性好,为全国各医疗机构开展CT远程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了借鉴依据,也为实现MRI、DSA、DR等大型设备远程质量控制开辟了可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远程质量控制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教育体系下的远程教育质量观 被引量:31
3
作者 袁松鹤 齐坤 孙鸿飞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41,共9页
树立正确的远程教育质量观,是全面提高远程教育质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本研究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国内外远程教育质量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集中在管理的质量观和学术的质量观上,对于效益的质量... 树立正确的远程教育质量观,是全面提高远程教育质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本研究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国内外远程教育质量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集中在管理的质量观和学术的质量观上,对于效益的质量观很少涉及,我国传统远程教育则主要强调服务质量和质量的多样化与多元化,远程教育的规模效益等优势没有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远程教育需要根据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新需求,立足个人、教育机构和社会需求,根据理念、办学、效益3个层次,建立由发展质量观、产品质量观和效益质量观组成的系统的新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并以此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加强质量保证,不断提高远程教育质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体系 远程教育质量 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VQUAL理论的远程会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翟运开 路薇 +2 位作者 周翔 崔芳芳 赵杰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4,共3页
目的构建科学可行的远程会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远程会诊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方向。方法基于SERVQUAL理论并结合远程会诊自身特性构建了初始的远程会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对初始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 目的构建科学可行的远程会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远程会诊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方向。方法基于SERVQUAL理论并结合远程会诊自身特性构建了初始的远程会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对初始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24个子指标的远程会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评价指标体系填补了国内远程会诊服务质量评价的空白,为远程会诊的服务质量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指导方向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远程会诊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现实路径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卢银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2,共4页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为指导,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不但拓宽了受教育对象,还具有时间优势、空间优势、资源优势、教育方式优势。随着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为指导,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不但拓宽了受教育对象,还具有时间优势、空间优势、资源优势、教育方式优势。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其教育质量也日益成为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提升教育质量是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从制定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全面教育质量标准与切实加强教育过程动态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质量 提升 现实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满意的远程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方宇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2,66,共6页
远程教育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研究远程教育服务质量对于远程教育机构提高学生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服务质量的影... 远程教育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研究远程教育服务质量对于远程教育机构提高学生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业务素质、硬件设施、网络资源等六个方面。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循序渐进地推进服务质量改善以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优势等方式来提高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服务质量 学生满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远程学习服务质量概念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复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6,共8页
学习者理应成为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的主体,但此类实证研究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并不多见。本文首先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程学习服务质量概念的假设模型;然后,基于对上海电大两所有代表性分校的580名远程学习者的... 学习者理应成为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的主体,但此类实证研究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并不多见。本文首先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程学习服务质量概念的假设模型;然后,基于对上海电大两所有代表性分校的580名远程学习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SPSS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和高阶因子分析,不断修正和完善假设模型,获得了上海地区远程学习服务质量概念模型。研究表明,从学习者角度来看,远程学习服务质量主要由教学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质量、学习网站质量、学习支持服务质量、学习资源质量五大因子构成。本文的发现可以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更加关注学习服务质量研究提供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基础性的理论依据,也可为办学机构重视学习服务满意感提供实践价值,同时也对政府评价远程教育、学习者选择教育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学习服务质量 概念模型 学习者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学习服务质量影响路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复生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6期44-50,共7页
学习者是远程教育的中心。市场营销中的相关理论能对研究远程学习服务质量具有借鉴作用。3789份的大样本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首次在远程教育领域验证了"服务质量→服务价值→服务满意感→行为意向"的主要影响... 学习者是远程教育的中心。市场营销中的相关理论能对研究远程学习服务质量具有借鉴作用。3789份的大样本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首次在远程教育领域验证了"服务质量→服务价值→服务满意感→行为意向"的主要影响路径。远程学习者选择远程学习服务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路径是:远程学习服务质量是通过服务价值、服务满意感来对学习者行为意向产生作用。这一发现为更好地服务远程学习者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远程学习者自身教育服务消费能力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学习服务质量 影响路径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质量评估中矛盾方的博弈分析
9
作者 张红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2,共4页
本研究以我国远程教育中的试点学校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我国远程教育质量评估实施中试点学校外部矛盾方的博弈模型与内部矛盾方的博弈模型,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评估双方在评估实施中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确定了要使评估能... 本研究以我国远程教育中的试点学校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我国远程教育质量评估实施中试点学校外部矛盾方的博弈模型与内部矛盾方的博弈模型,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评估双方在评估实施中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确定了要使评估能够顺利实施双方应该采取的策略,及该策略得以实施的保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质量评估 矛盾方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客感知视角下的远程教育服务质量概念模型
10
作者 方宇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65,共8页
远程教育较之其他教育类型有更高的市场化程度,远程教育机构的生存压力也更大,因此远程教育机构有必要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并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文章在现有远程教育服务和服务质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 远程教育较之其他教育类型有更高的市场化程度,远程教育机构的生存压力也更大,因此远程教育机构有必要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并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文章在现有远程教育服务和服务质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层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远程教育服务质量是一个包括结果质量、交互质量和物质环境质量等三个初级维度以及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等在内的九个子维度的多层概念,而学生从可靠性、响应性和移情性等三个角度对远程教育服务质量进行感知评价。因此,远程教育机构应认识到远程教育服务质量的多元性和远程教育服务接触的重要性,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感知 远程教育服务质量 结果质量 交互质量 物质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评价研究与质量观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松鹤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6期59-62,共4页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评价和设计研究相对成熟,其中评价研究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网上教学实践对平台的需求和平台研究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理念。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平台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并归纳其研究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评价研究所体...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评价和设计研究相对成熟,其中评价研究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网上教学实践对平台的需求和平台研究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理念。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平台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并归纳其研究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评价研究所体现的平台质量观进行了梳理,并对提高平台质量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 评价研究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杨亭亭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远程教学质量 现代科学技术 评估活动 教育工作者 规模发展 基于网络 教育学校 教育部 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葆萍 陈丽 安宝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学习支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解、体系构成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 远程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远程教学传播:过程、模式与原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国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0,共5页
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不仅要着眼于解决系统、资源和管理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而且要从微观层面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如何改善交互和反馈,实现师生之间持续、有效的双向交流是改进教学和服务的关键所在。本文比较了课堂教学传播与远程... 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不仅要着眼于解决系统、资源和管理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而且要从微观层面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如何改善交互和反馈,实现师生之间持续、有效的双向交流是改进教学和服务的关键所在。本文比较了课堂教学传播与远程教学传播的差异,分析了"一流的教师+一流的传播技术"并不一定能实现有效远程教学的原因,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远程教学实践的经验,在施拉姆的教学传播模式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之桥"远程教学传播模式。笔者指出: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桥梁"作用,是改善远程传播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 传播模式 经验重叠 辅导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爱民 钟清华 涂志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56-58,共3页
介绍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方案 ,解决现有同类系统设计中的一些不足 。
关键词 多媒体 动态图像 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传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文字教材碎片化设计探析——有关“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系列教材设计中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倩 孟宪宇 安薇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5,共2页
文字教材是基本的课程学习资料,如何围绕远程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编写设计,成为影响远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教材设计 文字教材 远程教育 课程 碎片化 实务 税基 远程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分子泵动叶片对轴系临界转速的影响
17
作者 华海宇 罗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1,115,共4页
涡轮分子泵轴系临界转速是泵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当轴系在其临界转速或附近运转时,产生的剧烈振动会严重影响轴系的稳定性。为了探究动叶片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在对泵的转子系统进行简化的前提下,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轴系临界转速并在... 涡轮分子泵轴系临界转速是泵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当轴系在其临界转速或附近运转时,产生的剧烈振动会严重影响轴系的稳定性。为了探究动叶片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在对泵的转子系统进行简化的前提下,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轴系临界转速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有限元软件Solidworks Simulation对动叶片的共振频率进行了研究,有限元分析结果说明单个动叶片的共振频率远高于轴系临界转速;动叶片组在分析中可以简化为远程质量且将大幅度降低轴系临界转速,因此计算时必须将动叶片组包含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分子泵 临界转速 传递矩阵法 有限元分析 远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remote follow-up under an intelligent medical collaboration model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calculi
18
作者 YANG Yuting SONG Fengyan +4 位作者 HE Jiacheng JI Wenmin XU Yuyue TAN Jing XUE Jua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876-887,共12页
Objective:Urinary calculi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recurrence rate,and patients’adherence to self-management after discharge directly affects health outcomes.Traditional offline follow-up models often face problem... Objective:Urinary calculi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recurrence rate,and patients’adherence to self-management after discharge directly affects health outcomes.Traditional offline follow-up models often face problems such as poor compliance and uneven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mak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individu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needs.Remote follow-up provides a novel solution to optimize long-term management,improve health literacy,and enhance clinical outcomes.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mote follow-up under an intelligent medical collaborative model on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calculi,and to assess its short-term impact on clinical outcomes.Methods:A total of 118 patients with urinary calculi admitted to a tertiary hospital in Hunan Province between August and November 2024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a control group(n=59)or an intervention group(n=59).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departmental follow-up,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underwent remote follow-up based on an intelligent medical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one month.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before discharge(T0),15 days after discharge(T1),and one month after discharge(T2),using the Wisconsin Ston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nd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At T2,the incidence of forgotten ureteral stents(FUS),ureteral stent-related complications,unplanned readmissions,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Result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groups at T0 in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r outcome measures(all P>0.05).At T1 and T2,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effects(Wald's χ^(2)=22.961,P<0.001),time effects(Wald's χ^(2)=23.065,P<0.001),and interaction effects(Wald's χ^(2)=6.930,P<0.05).Similarly,at T1 and T2,the intervention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with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effects(Wald's χ^(2)=22.936,P<0.001),time effects(Wald's χ^(2)=10.694,P<0.001),and interaction effects(Wald's χ^(2)=18.921,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of FUS,ureteral stent-related complications,or unplanned readmissions(all P>0.05).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4.089,P<0.001).Conclusion:Remote follow-up under an intelligent medical collaborative model helps improve quality of life,promote health-oriented lifestyles,and enh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among individuals with urinary calcu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inary calculi post-discharge care follow-up telemedicine quality of l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