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矿环境再造人工结构稳定性远程自动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泽洲 周科平 肖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6-2151,共6页
在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开展"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法"工业试验的过程中,将传感器预埋到人工结构中,构建了远程自动监测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人工结构在矿体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传感器位置的选择应结... 在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开展"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法"工业试验的过程中,将传感器预埋到人工结构中,构建了远程自动监测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人工结构在矿体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传感器位置的选择应结合采矿工程的特点,对人工结构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后,将其布置在关键部位;进路内各测点的应力变化总体趋势是压应力逐步向拉应力的方向发展,但随采矿扰动减小,各应力状态趋于平稳,其中最大拉应力为0.83 MPa,小于C2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1.1 MPa,安全系数为1.32,且进路内布置的钢筋网可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保障其结构稳定性;进路内各测点的位移不同程度地出现增大的趋势,随采矿扰动减小,各测点的位移发展很缓慢,测点中最大位移量达到44.1 mm,但在319 d之后此点位移变化很小,变形速率由0.103 5 mm/d降至0.010 7 mm/d,趋于稳定的状态,现场生产中应加强对此点的长期监测和控制其稳定性,保证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采矿环境再造 人工结构 传感器 远程自动监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钢轨实时应力与锁定温度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凤林 韩文超 《中国铁路》 2012年第7期42-44,共3页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钢轨实时应力与锁定温度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点设备(轨旁设备)和站段、路局中央管理系统(室内设备)构成,采用微电子测量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智能应力和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钢轨内部应...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钢轨实时应力与锁定温度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点设备(轨旁设备)和站段、路局中央管理系统(室内设备)构成,采用微电子测量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智能应力和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钢轨内部应力和锁定温度的变化,实现对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应力与锁定轨温的自动检测和数据采集。介绍监测点设备与中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安装、数据采集分析管理软件的调试,以及在郑西高速铁路应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缝线路 钢轨应力 锁定 温度 远程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复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军 张飞进 +1 位作者 高文学 李东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交换、处理和反馈4个方面的功能,由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终端系统3部分组成。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由电水平尺、数码测缝计、智能数码位移计等测试设备和自动数据采集器组...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交换、处理和反馈4个方面的功能,由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终端系统3部分组成。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由电水平尺、数码测缝计、智能数码位移计等测试设备和自动数据采集器组成,安装在车站;主控计算机系统安装在站台办公室;应用终端系统分别安装在监测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营公司。监测系统可以设定为自动工作,也可以改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通过对监测数据回归分析,可以预测测点可能的最终位移值和既有线路的安全状况。在地铁5号线左线采用浅埋暗挖法下穿地铁2号线雍和宫车站工程中,应用此系统实时监测既有轨道等结构物的变形情况,保障了既有地铁2号线的正常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安全监测 远程自动监测 地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一机多天线远程监测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西安 樊鹏昊 樊英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101,共5页
针对远程化自动化变形监测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卫星一机多天线(GNSS multi-antenna)远程监测系统。研究和讨论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技术,以及监测数据最小二乘拟合处理与分析方法。在京承高速高边坡监测中的应用表明,本系统用于高边坡远程... 针对远程化自动化变形监测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卫星一机多天线(GNSS multi-antenna)远程监测系统。研究和讨论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技术,以及监测数据最小二乘拟合处理与分析方法。在京承高速高边坡监测中的应用表明,本系统用于高边坡远程监测可行,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可靠,可作为高速公路、铁路、大坝等远程监测的重要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一机多天线技术 自动远程监测 最小二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灾害动态风险综合评价及防灾控制——以嵊州市剡湖街道南山塘滑坡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兴华 吴雪琴 +2 位作者 冯杭建 唐小明 卢琰萍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嵊州市剡湖街道南山塘滑坡是典型的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结合该滑坡特征和成因机制分析,采用非饱和渗流和极限平衡分析理论,通过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和蒙特卡洛模拟手段,以风险评价技术为指导,建立降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危险性-动态风险综合... 嵊州市剡湖街道南山塘滑坡是典型的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结合该滑坡特征和成因机制分析,采用非饱和渗流和极限平衡分析理论,通过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和蒙特卡洛模拟手段,以风险评价技术为指导,建立降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危险性-动态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不同降雨强度下滑坡灾害动态风险水平为准则,开展滑坡综合防灾决策研究,分析系统截排水和远程自动化监测预警等技术体系用于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综合防治的可行性及效果。结果表明:该滑坡所处台地地貌、玄武岩间夹硅藻土分布以及潜在滑移面缓倾状产出构成特殊的滑坡地质结构特征,降雨及地表水入渗对滑坡体稳定性具有弱化和劣化作用,可引发坡体局部差异变形或剪切蠕滑,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属于蠕滑-拉裂式;在暴雨直至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作用下,滑坡由基本稳定发展为欠稳定,滑坡危险性渐变为中等危险性,滑坡危险区内综合风险等级为高和极高的范围相应扩大,动态风险水平变高则有必要加强滑坡风险管控;结合滑坡地质结构特征、动态风险水平以及场区环境和治理投入,采用系统截排水和远程自动化监测预警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对南山塘滑坡进行综合防治,经监测分析和效果评价,治理工程的防治效果显著,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且危险性低,也证实该综合治理手段可作为玄武岩台地型滑坡防灾控制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台地型滑坡 降雨作用 动态风险评价 系统截排水 远程自动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引发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的灾变机制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5
6
作者 卢琰萍 徐兴华 +2 位作者 吴雪琴 冯杭建 唐小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179,共10页
玄武岩台地型滑坡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且具有非典型性质的滑坡类型。选择嵊州市崇仁镇地雅园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玄武岩台地型滑坡基本特征和成因以及降雨作用激发滑坡稳定性变化的灾变机制研究,并分析了系统截排水工程和远程自动化实时... 玄武岩台地型滑坡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且具有非典型性质的滑坡类型。选择嵊州市崇仁镇地雅园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玄武岩台地型滑坡基本特征和成因以及降雨作用激发滑坡稳定性变化的灾变机制研究,并分析了系统截排水工程和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手段用于此类滑坡综合防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引发滑坡体内地下水水位抬升,对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稳定性有弱化作用,结合所处上平—中缓—下陡的独特地形条件以及玄武岩及下部硅藻土层分布的特殊滑坡体结构特征,可引发局部差异变形或剪切蠕滑;通过实施系统截排水工程,能促进排水避免渗水,最大限度地消除降雨和地表水入渗对滑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维持滑坡体稳定,再加上采取实时监控和动态反馈的远程自动化监测控制措施,使滑坡趋势减缓、灾害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采用系统截排水和远程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手段用于降雨引发的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的综合防治,不失为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玄武岩台地型滑坡 失稳机制 系统截排水 远程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