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缺血预适应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景桂霞 郑兰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E...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完毕稳定5 min后,给左上肢连续4次的缺血预适应,而对照组只固定止血带,不加压。分别于麻醉诱导插管完毕稳定5 min后(T1)、CPB开始10 min时(T2)、CPB停止时(T3)、CPB后12 h(T4)、术后24 h(T5)、48 h(T6)和72 h(T7)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于术前2 d、术后第5天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即开始升高,T3时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两组NSE浓度在T2升高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但E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T6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组NSE浓度在T2-T5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可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降低患者POCD发生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体外循环 脑保护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鲁慧 崔宁宁 王彬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074-3076,共3页
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远程缺... 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组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较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氧代谢 脑血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唐荣欣 刘新灿 +5 位作者 刘明扬 任蕾元 马琳璐 屈建新 邢冬梅 李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082-4084,共3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病人164例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病人164例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接受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心绞痛症状积分、焦虑、体外反搏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积分及HAMA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行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与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相比,病人心绞痛症状及焦虑水平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体外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 疼痛 焦虑 治疗依从性 满意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3在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保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郁 陈垦 +1 位作者 徐在成 曾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研究MG53在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保护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开胸阻断左侧肺门进行缺血1 h后再灌注1 h建立。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模型是在进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前0.5 h阻断左侧股动脉血流5 min,... 目的研究MG53在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保护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开胸阻断左侧肺门进行缺血1 h后再灌注1 h建立。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模型是在进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前0.5 h阻断左侧股动脉血流5 min,然后再灌注5 min,重复3个循环来实现的。将60只10~12周龄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35±15)g]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P组)。将24只8~12周龄MG53敲除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7.5±2.5)g]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n=12),即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P组)。在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结束后,观察动脉氧分压、计算肺组织湿干比(W/D),通过Western blot检测3组之间肺组织上MG53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并记录其生存情况。结果对SD大鼠,在进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其血氧分压降低到(46.60±5.94)mm Hg,而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能显著改善肺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其血氧分压恢复至(73.40±5.94)mm Hg(P〈0.05),同时对反映肺组织水肿程度的W/D值、生存情况都有显著的改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RIP组肺组织上MG53蛋白的表达量(2.03±0.53)较IR组(0.79±0.17)显著增加(P〈0.05)。在MG53敲除小鼠上,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的血氧分压(48.20±12.15)mm Hg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45.60±10.53)mm Hg并未得到改善,同时也不能改善肺组织的水肿情况。结论 MG53参与了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对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MG53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