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氧等离子体对大肠杆菌的灭菌效果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红霞 陈杰瑢 周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Langmuir双电子探针和电子自旋共振诊断技术分别定量测定了远程氧等离子体场中各活性物种的分布.考察了远程氧等离子体对医用聚四氟乙烯表面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并通过对灭菌后菌悬液蛋白质泄漏量、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及细菌DNA电... 采用Langmuir双电子探针和电子自旋共振诊断技术分别定量测定了远程氧等离子体场中各活性物种的分布.考察了远程氧等离子体对医用聚四氟乙烯表面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并通过对灭菌后菌悬液蛋白质泄漏量、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及细菌DNA电泳图的测定分析了其灭菌机理.结果表明:远程氧等离子体中的电子、离子浓度随远程距离的增大迅速降低,30 cm后接近于0,而自由基浓度则相对降低缓慢,40 cm处仍为初始浓度的70%;远程氧等离子体60 s内的灭菌效果值在放电区可高达3.42,在远程距离40 cm以内也均在3.32以上,符合消毒灭菌的要求;电子、离子对细菌细胞膜的快速刻蚀及自由基对胞膜中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攻击分别是放电区及远程30cm后灭菌的主要原因.氧等离子体中紫外光的灭菌效果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氧等离子体 大肠杆菌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氧等离子体改性聚四氟乙烯表面润湿性与表面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红霞 张慧君 陈杰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0-125,共6页
研究了远程氧等离子体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的表面润湿性与表面结构的关系.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测定接触角,采用Zisman曲线法求得试样的临界表面张力γC,利用扩展的Fowkes公式计算试样表面自由能γS及其分量γdS(色散力)、pγS(偶极矩... 研究了远程氧等离子体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的表面润湿性与表面结构的关系.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测定接触角,采用Zisman曲线法求得试样的临界表面张力γC,利用扩展的Fowkes公式计算试样表面自由能γS及其分量γdS(色散力)、pγS(偶极矩力)和γhS(氢键力)的变化,并与远程氧等离子体中活性物种的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的PTFE表面润湿性是由表面自由能中极性分量(γpS+γhS),尤其是氢键力hSγ的大小决定的,而与表面能态没有特定关系;氧等离子体场中活性物种混合存在和较纯的高浓度自由基氛围均有利于极性分量(γpS+γhS)的增加,但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则主要受电子、离子浓度的影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PTFE表面C—F键断裂形成的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C—O和C=O活性基团,氧含量增大,使表面润湿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氧等离子体 聚四氟乙烯 表面润湿性 表面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氧等离子体灭菌对基质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霞 陈杰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6,115,共6页
在特定的远程氧等离子体灭菌条件下,通过接触角测定、质量损失率计算、微生物培养和体外凝血实验,考察了染菌载体医用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物理、化学及医学使用性能在灭菌前、后发生的变化,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了表面分... 在特定的远程氧等离子体灭菌条件下,通过接触角测定、质量损失率计算、微生物培养和体外凝血实验,考察了染菌载体医用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物理、化学及医学使用性能在灭菌前、后发生的变化,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了表面分析.结果表明:远程氧等离子体灭菌在载体PTFE膜表面引入了含氧极性基团并取代了F元素,从而使PTFE表面的亲水性在距放电中心0~40cm范围内得到明显增强,且随距离的增加,表面受损程度得到了有效抑制;PTFE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在灭菌后有较大幅度的增强,并在距放电中心40cm处获得了最佳改善效果;亲水性是影响PTFE表面生物相容性好坏的关键因素,而与刻蚀度没有特定关系,只有当亲水性与刻蚀度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时,才能使生物相客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氧等离子体 灭菌 医用聚四氟乙烯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氧等离子体灭活大肠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红霞 陈杰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共3页
研究放电等离子体灭活大肠杆菌的效果。采用远程氧等离子体反应器,分别考察探究放电功率、处理时间、氧气流量、远程距离及有机污染物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并观察灭菌前后大肠杆菌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100W,60s,40cm3/min条件下,远程氧... 研究放电等离子体灭活大肠杆菌的效果。采用远程氧等离子体反应器,分别考察探究放电功率、处理时间、氧气流量、远程距离及有机污染物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并观察灭菌前后大肠杆菌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100W,60s,40cm3/min条件下,远程氧等离子体的杀菌效果值在距放电区0、20、40cm处分别为3.42、3.38和3.32。有机物浓度升高,灭菌效果急剧下降。结论为氧等离子体在距放电区040cm内均能有效灭活大肠杆菌,但有机污染物影响较大。氧等离子体场中高能粒子的刻蚀作用是导致细菌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氧等离子体 大肠杆菌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