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校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瀚乐 苗芊 +7 位作者 杨荣超 张鹏飞 史占东 宁英豪 于千源 曾波 田佳丽 张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3-327,共5页
远程校准作为校准的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确定计量标准器提供的量值与被校仪器示值之间的关系,对校准的数字化转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传统校准相比,远程校准具有高校准效率、低校准成本、对校准人员低依赖等优点,符合当前... 远程校准作为校准的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确定计量标准器提供的量值与被校仪器示值之间的关系,对校准的数字化转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传统校准相比,远程校准具有高校准效率、低校准成本、对校准人员低依赖等优点,符合当前由传统计量向数字时代计量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了解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方法实现远程校准,首先调研目前远程校准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实现远程校准的方法,即计量标准器在现场和计量标准器不在现场的方法;其次列举这2种实现方法在压力、温度、电能、时间等校准领域中的应用实例;最后总结远程校准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向数字计量与智慧计量的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数字化 计量标准器 数字计量 智慧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电参数远程校准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思云 陈铭明 +2 位作者 李志新 卢树峰 鲍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60,共8页
在现有计量仪器远程校准与溯源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电参数远程校准方法。该校准方法结合以非实物标准为传递对象的远程校准方法和直流电压源校准的标准源法,将标准器安放在实验室而非传递至现场,解决了传统... 在现有计量仪器远程校准与溯源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电参数远程校准方法。该校准方法结合以非实物标准为传递对象的远程校准方法和直流电压源校准的标准源法,将标准器安放在实验室而非传递至现场,解决了传统电参数校准方法的校准周期长和附加误差难以测量等问题。基于卫星共视法对时间频率进行校准的原理,将标准电压源和被校准电参数转换为可靠的数字量进行电参数的远程传递,可将现场端电参数溯源至实验室标准源,建立起电参数的传递和溯源链;设计了AD转换模块参考电压远程校准模块,建立了AD转换模块远程自校准模型,研究了基于卫星共视的电参数远程校准算法与A/D模数转换远程自校准算法,对高精度电参数采集模块的转换结果进行修正。经数据分析,其准确度为0.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共视 AD转换 参考电压 远程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校准系统软件——远程校准技术初探(之二) 被引量:6
3
作者 贺玲 严林波 殳伟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10,共3页
介绍了虚拟仪器和DataSocket的有关概念及其在远程校准编程中的应用 ,并通过对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相关测速装置的实际编程考察了远程校准的可行性。
关键词 虚拟仪器 远程校准系统软件 远程校准技术 DATASOCKET 计算机网络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通用远程校准平台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景涛 金志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2-940,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用远程校准平台,给出此类平台的设计原则。借助物流将传递单元发送到客户现场,通过互联网与校准实验室主机通信,实现远程校准。核心部分为互联网模块,能够连接标准仪器与互联网,传输指令、数据和音/视频。借助图... 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用远程校准平台,给出此类平台的设计原则。借助物流将传递单元发送到客户现场,通过互联网与校准实验室主机通信,实现远程校准。核心部分为互联网模块,能够连接标准仪器与互联网,传输指令、数据和音/视频。借助图像字符识别技术获取被校仪器数据,从而摆脱物理接口和特定仪器指令集的束缚,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平台的通用性。校准不确定度取决于时间同步准确度和字符识别的正确率。采用平方同步算法与GPS时钟同步,修正后计时准确度达到亚微秒量级。提出以边缘分布函数作为图像字符的特征函数,并采用成熟的BP神经元网络作为分类器,将识别错误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现场校准 互联网 时间同步 字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C(NTSC)的时间频率远程校准与溯源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和涛 张慧君 +1 位作者 李孝辉 赵志雄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5期15-20,共6页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协调世界时UTC(NTSC)性能居于国际前列。基于该条件及GPS共视时间传递技术,提出了时间频率连续比对方法并根据此方法研制了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用于实现远程用户时间频率校准及向UTC(NTSC)的高精度溯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协调世界时UTC(NTSC)性能居于国际前列。基于该条件及GPS共视时间传递技术,提出了时间频率连续比对方法并根据此方法研制了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用于实现远程用户时间频率校准及向UTC(NTSC)的高精度溯源。首先,阐述了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框架,并对远程用户通过该系统向UTC(NTSC)实现时间频率溯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系统的时间不确定度和频率不确定度进行了估计。分析结果说明,系统的合成扩展时间不确定度优于14ns,合成扩展频率不确定度优于2.6×10-13,可较好的完成远程用户向UTC(NTSC)的高精度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溯源 测量不确定度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7
6
作者 左建生 董莲 +1 位作者 陆福敏 张树生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设计了一套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该系统采用GPS共视法技术,对大型或长期不间断工作频标进行远程校准,建立了比对结果数据库,并对校准规范中的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在最后给出校准的实例。
关键词 时间频率 GPS共视法 远程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校准系统的网络连接———远程校准技术初探(之三) 被引量:6
7
作者 严林波 贺玲 殳伟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3-56,共4页
介绍了远程校准系统的主要构成 ,并着重探讨了其中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网络接入技术以及本地端和远程端之间数据互访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远程校准 网络接入 DATASOCK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远程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婧 张永祥 石炳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S1期59-62,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计量测试技术有了新的趋势:远程校准。介绍了当前远程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完成了远程校准系统的架构,并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DataSocket技术、动态链接库技术、LabSQL技术等,设计了远程...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计量测试技术有了新的趋势:远程校准。介绍了当前远程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完成了远程校准系统的架构,并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DataSocket技术、动态链接库技术、LabSQL技术等,设计了远程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数据库读取及数据处理模块,实现了远程校准。并结合JJG617-1996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实现了数字温度指示仪的远程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SOCKET 远程校准 LABSQL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视法的电压源远程校准方法及一致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方立德 段思涵 +2 位作者 唐佐 李宜明 梁玉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8-318,共11页
本文针对传统电压源校准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法的电压源远程校准方法,该方法以非实物标准传递为基础,实现将标准器置于实验室而无需传递至现场进行远程校准,可解决引入附加误差的问题,通过设计基于共视法的电压源远... 本文针对传统电压源校准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法的电压源远程校准方法,该方法以非实物标准传递为基础,实现将标准器置于实验室而无需传递至现场进行远程校准,可解决引入附加误差的问题,通过设计基于共视法的电压源远程校准系统,建立校准模型,根据共视原理,实现标准端和被校端电压值远程比对,完成校准。本文对远程校准方法和传统校准方法在直流0~1 V校准点校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校准结果差距在5.2×10^(-5)V以内。本文给出了两种方法在直流1 V校准点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并通过传递比较法对两种方法的校准结果进行了一致性评价,结果表明,远程法在1 V校准点的扩展不确定度为9.18244×10^(-5)V(k=2),且校准结果与传统法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共视法 远程校准 一致性评价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近网络化校准——远程校准技术初探(之一) 被引量:16
10
作者 殳伟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3-26,共4页
远程校准是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统的计量测试技术结合后的必然产物。介绍与之有关的一些概念及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 (NIST)相应项目的情况 ,并对在我国开展远程校准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网络化校准 远程校准技术 虚拟仪器 计算机网络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校准技术纵览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苏昌林 邱东利 《中国测试技术》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远程校准技术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计量测试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本文描述了远程校准技术的创建历史,发展过程及最新国际动态,以及在我国开展远程校准技术的实际意义、远程校准技术的优点,并详细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开展远程校准技术... 远程校准技术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计量测试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本文描述了远程校准技术的创建历史,发展过程及最新国际动态,以及在我国开展远程校准技术的实际意义、远程校准技术的优点,并详细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开展远程校准技术研究的详细情况及一些对你的实际工作有用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远程计量学 共视GPS 国际互联网络 计量保证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件式远程校准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绘宇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4期126-128,共3页
为了解决计量校准机构对远程校准系统的灵活性要求问题,运用软件构件技术设计了远程校准系统,通过自定义校准文件、自定义数据处理模块、自行设计校准证书报表模板来扩展远程校准项目,适应性强、易于扩展。通过实验表明,远程校准系统可... 为了解决计量校准机构对远程校准系统的灵活性要求问题,运用软件构件技术设计了远程校准系统,通过自定义校准文件、自定义数据处理模块、自行设计校准证书报表模板来扩展远程校准项目,适应性强、易于扩展。通过实验表明,远程校准系统可以提高校准机构的工作效率,为各企事业单位的计量器具送检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系统设计 XML剖析器 TCP/I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ataSocket技术实现传感器远程校准
13
作者 高璐 陆宇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650-653,共4页
论述了远程校准以及DataSocket技术的组成、通信协议和网络安全问题,并利用基于虚拟仪器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7.1开发了传感器远程校准仿真平台,实现了利用DataSocket技术进行实时传输数据的功能,并对传感器进行了静态非线性校准.
关键词 DATASOCKET技术 传感器 远程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热电阻温度计远程校准系统 被引量:7
14
作者 楼导 邵一轶 +3 位作者 单纯利 富雅琼 李鹏 陈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54,57,共4页
为了提高工业热电阻温度计校准效率,提出一种工业热电阻温度计远程校准系统,阐述一种采用C/S网络结构的具体实现方法,并解决远程校准带来的可溯源性和质量控制问题。系统硬件控制器以ARM9为核心设计,用户软件采用C++编写,数据库使用SqlS... 为了提高工业热电阻温度计校准效率,提出一种工业热电阻温度计远程校准系统,阐述一种采用C/S网络结构的具体实现方法,并解决远程校准带来的可溯源性和质量控制问题。系统硬件控制器以ARM9为核心设计,用户软件采用C++编写,数据库使用SqlServer。通过试验测试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功能满足校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热电阻 远程校准 C S 可溯源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流量计远程校准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桂林 程佳 +2 位作者 黄震威 周金龙 沈文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5期33-37,共5页
为了探索气体流量计的校准方法,对其远程校准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量值传递和远程校准的原理,设计了系统架构,研制数据采集终端,开发校准软件平台,并建立了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数据采集终端与平台通信良好,数据能实时准确... 为了探索气体流量计的校准方法,对其远程校准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量值传递和远程校准的原理,设计了系统架构,研制数据采集终端,开发校准软件平台,并建立了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数据采集终端与平台通信良好,数据能实时准确传送,校准平台对实验系统内仪表进行校准,得到该远程校准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52%(k=2),系统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气体流量计 不确定度 标准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远程校准方法建模与网络仿真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军 汪泉 +4 位作者 陈习文 王文轩 陈健 饶庆金 孙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89-193,共5页
“互联网+”的远程仪器校准是仪器校准的新模式和研究前沿。针对电力系统传统仪器校准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不足,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力仪表统一远程校准模型,设计任务驱动的交互式远程校准工作模式。基于仪器通信总线与网络协议... “互联网+”的远程仪器校准是仪器校准的新模式和研究前沿。针对电力系统传统仪器校准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不足,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力仪表统一远程校准模型,设计任务驱动的交互式远程校准工作模式。基于仪器通信总线与网络协议实现校准数据协议转换、实时传输与信息处理。考虑实际远程校准涉及的多任务流,对远程校准任务进行统一描述,搭建远程校准通用任务服务体系。根据实际校准任务传输模型,结合网络通信服务质量需求,设计仿真实验模型,利用OPNET仿真网络通信质量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质量,为“互联网+”远程校准系统网络质量的评价和任务优先级分配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互联网+ 工作模式 OPNET 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互感器远程校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宏达 王家福 +3 位作者 蔡晋辉 黄河 张恒 邵海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4期100-106,共7页
为了提高电压互感器的校准效率,满足校准工作的智能化需求,文中设计一种高电压互感器的远程校准系统,该系统包括实验室端、云服务端和现场端三个部分。现场端采用树莓派作为主控设备,负责校准数据的采集和上发,并配备摄像头上传视频流... 为了提高电压互感器的校准效率,满足校准工作的智能化需求,文中设计一种高电压互感器的远程校准系统,该系统包括实验室端、云服务端和现场端三个部分。现场端采用树莓派作为主控设备,负责校准数据的采集和上发,并配备摄像头上传视频流。云服务端负责将现场端上发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同时具备很好的共享性,可供多个现场端和实验室端同时进行访问,在多个地点同时进行实验。实验室端网页负责从云服务端提取数据并自动生成校准证书;实验室端还可实时显示现场端视频流并与现场进行语音连线,实现远程对现场端的控制和监视。所设计系统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并加入时间戳功能来验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高电压互感器远程校准系统的校准误差可以控制在0.1×10^(-6)以下,准确度较高,在计量校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互感器 远程校准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数据处理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测试装置远程校准的网络服务质量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泉 周玮 +4 位作者 王昊 梁国鼎 陈习文 王旭 付济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116,共6页
网络通信服务可靠性是仪表远程校准的重要基础前提,而通信网拓扑结构、规模不同,导致网络行为特征建模和性能评价非常有挑战性,致使通信网的可靠性难以确定。证据理论(DST)能有效刻画不精确、不完整、不可靠等不确定性问题,针对电力仪... 网络通信服务可靠性是仪表远程校准的重要基础前提,而通信网拓扑结构、规模不同,导致网络行为特征建模和性能评价非常有挑战性,致使通信网的可靠性难以确定。证据理论(DST)能有效刻画不精确、不完整、不可靠等不确定性问题,针对电力仪表远程校准通信网的不确定性,文中基于组合证据融合方法,提出通用远程校准模型的网络服务质量不确定性评价方法。鉴于电力远程校准数据业务、音(视)频多媒体业务、远程校准Web服务,在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方面的不同网络QoS需求,构建D-S证据理论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利用OPNET对网络实时通信进行了仿真与验证分析,兼顾了定性与定量、客观性与主观性,阐明校准系统的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评价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校准 组合证据理论 OPNET 异构网络 层次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流量计的远程校准 被引量:2
19
作者 Pedro.I.Espina NIST流体流量组 喻文伯 《实用测试技术》 2002年第2期46-48,共3页
为了提供计量学基础结构 (infrastructure) ,传递流量计校准服务的典型方式 ,目前主要还是在室内运作校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 ,这种方法已经引导了许多类似的校准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模式。信息技术 (IT)最近脱颖而出及其流行 ,使得为客户... 为了提供计量学基础结构 (infrastructure) ,传递流量计校准服务的典型方式 ,目前主要还是在室内运作校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 ,这种方法已经引导了许多类似的校准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模式。信息技术 (IT)最近脱颖而出及其流行 ,使得为客户提供计量服务的方式有了改革的机会 ,用现有校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为多个而不是一个计量项目提供服务已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流量计 远程校准 容积校准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光频梳校准方法实验研究
20
作者 席文飞 孟飞 +8 位作者 林百科 苏亚北 薛潇博 赵耀 高业胜 曹士英 林弋戈 郎利影 方占军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为实现异地校准光频梳,提出了利用1台稳频激光器作为传递标准器的校准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首先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标准光频梳,标定了传递激光器的频率均值为194369489387885 Hz,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03×10^(-13)(k=2)... 为实现异地校准光频梳,提出了利用1台稳频激光器作为传递标准器的校准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首先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标准光频梳,标定了传递激光器的频率均值为194369489387885 Hz,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03×10^(-13)(k=2),平均秒级稳定度为1.7×10^(-13)。该实验持续一年半时间,并经过数次长途搬运。在此基础上,实验通过传递激光器分别对2台异地光频梳进行了校准,其中使用参考到氢钟的光频梳测量均值为194369489387827 Hz,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2×10^(-13)(k=2),校准值为+58 Hz,平均秒级稳定度为2.0×10^(-13);使用参考至铷钟的光频梳测量均值为194369489388579 Hz,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8×10^(-11)(k=2),校准值为-694 Hz,平均秒级稳定度为4.5×10^(-12)。此研究为参考到微波频率标准上的光频梳远程校准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绝对频率测量 光频梳 远程校准 稳频激光器 光频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