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L波段远程增益单元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梁宇东 喻杰奎 +7 位作者 谭曼 段明雄 王文忠 龙函 徐健 黄超 李书恒 吴剑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针对C+L波段大容量超长跨距传输系统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同时放大C和L波段的远程增益单元(RGU)。【方法】文章通过研究掺铒光纤(EDF)对光信号放大的理论,得出EDF长度与RGU的增益以及噪声系数的关系。再通... 【目的】针对C+L波段大容量超长跨距传输系统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同时放大C和L波段的远程增益单元(RGU)。【方法】文章通过研究掺铒光纤(EDF)对光信号放大的理论,得出EDF长度与RGU的增益以及噪声系数的关系。再通过模拟仿真,比较不同设计方案下RGU的增益与噪声系数,选出RGU中C和L波段最佳的EDF长度,并通过优化光路子系统参数,设计出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基于远程光泵放大器(ROPA)系统性能最优的C+L波段RGU。文章还搭建了基于后向RGU的单载波400 Gbit/s速率C+L超大容量长跨距无中继传输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实验采用前向高阶拉曼放大技术与高阶泵浦结合后向ROPA放大技术,实现了36 Tbit/s(90×400 Gbit/s)无中继传输342.5 km的最新记录。【结论】结果表明,实验测试的C+L波段RGU的增益与噪声系数与模拟仿真数据结果高度一致,即这种远程增益结构下C波段17 m与L波段21 m EDF的设计符合理论研究。实验系统的传输记录说明了基于理论研究设计的C+L波段RGU在无中继大容量传输系统中的可行性,并且其能大幅提高C+L波段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文章取得了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为我国大容量超长距离(ULH)系统在信号波段的拓展方向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参数和标准等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容量传输 超长距离传输 远程光泵放大技术 C+L波段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PA技术的超长跨距φOTDR传感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章诗宇 吴江 +2 位作者 李明 聂明超 徐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单跨传感距离受限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远程泵浦光放大器(ROPA)遥泵技术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方法】采用偏振分集接收技术,获取彼此正交的偏振信号以解决偏振失配问题,... 【目的】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单跨传感距离受限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远程泵浦光放大器(ROPA)遥泵技术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方法】采用偏振分集接收技术,获取彼此正交的偏振信号以解决偏振失配问题,分频带处理后抑制相干衰落与偏振衰落。应用高阶拉曼泵浦技术与级联遥泵放大技术,3个远程增益单元选取合适的增益介质长度,引入传输链路中适当位置,耦合远程泵浦单元发送的泵浦光与信号光使铒离子得到激励,实现信号光的无中继放大,解决了现有φOTDR单跨距传感距离不足的问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同相正交(IQ)解调算法,压电换能器(PZT)加扰的100 Hz扰动信号可实现线性还原。【结论】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系统可实现176.6 km超长单跨距振动信号传感,打破了现有φOTDR单跨距传感距离记录。前176 km振动曲线平稳且振幅低于0.4 rad,三维(3D)瀑布图中无扰动位置相对平稳,链路末端PZT加扰的扰动信号可准确感知。经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后,100 Hz扰动信号的信噪比为8.9 dB。实验结果对于搭建超长跨距φOTDR传感系统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对φOTDR系统的无中继超长距离传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 远程泵浦光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 GUI的遥泵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健 付成鹏 +3 位作者 卜勤练 余春平 江毅 黄丽艳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共3页
远程泵浦光放大器(ROPA)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中。为设计最优系统结构,基于MATLAB GUI平台编写了ROPA结构设计模拟软件,其最大优点是在输入信号光与泵浦光波长和损耗系数、光传输线路总长及泵浦光功率等实际工程参数后,GU... 远程泵浦光放大器(ROPA)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中。为设计最优系统结构,基于MATLAB GUI平台编写了ROPA结构设计模拟软件,其最大优点是在输入信号光与泵浦光波长和损耗系数、光传输线路总长及泵浦光功率等实际工程参数后,GUI能快速准确地设计出最佳远程增益单元(RGU)位置和RGU光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远程泵浦光放大 GUI 远程增益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1km超长站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振华 印新达 +3 位作者 黄丽艳 雷学义 祁劭峰 周晓栋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新型S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相位啁啾、前向拉曼、增强型前向纠错(FEC)以及前置随路远程泵浦光放大(ROPA)技术,实现了2.5Gbit/s系统无中继521km的超长站距传输,这也是迄今所报道的使用前置随路ROPA技术... 文章介绍了利用新型S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相位啁啾、前向拉曼、增强型前向纠错(FEC)以及前置随路远程泵浦光放大(ROPA)技术,实现了2.5Gbit/s系统无中继521km的超长站距传输,这也是迄今所报道的使用前置随路ROPA技术所实现的距离最远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站距光传输系统 远程泵浦光放大 拉曼放大 前向纠错 超低损耗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载波400 Gbit/s无中继超长距传输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勇生 张林 吴剑军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3期25-28,共4页
针对单载波传输速率不断提升对超长距无中继通信的传输跨距带来巨大挑战的问题,文章主要采用高阶泵浦前后向遥泵放大技术,结合G.654E超低损、大有效面积光纤及子载波频分多路复用技术,通过优化高阶泵浦功率、远程增益单元性能、线路放... 针对单载波传输速率不断提升对超长距无中继通信的传输跨距带来巨大挑战的问题,文章主要采用高阶泵浦前后向遥泵放大技术,结合G.654E超低损、大有效面积光纤及子载波频分多路复用技术,通过优化高阶泵浦功率、远程增益单元性能、线路放置位置和信号波传输波长等光路子系统参数,实现了单跨距501.18 km(78.68 dB)单载波400 Gbit/s无中继单纤芯超长距离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率通信 无中继传输 高阶泵浦 远程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6km 40×10 Gbit/s旁路ROPA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袁卫国 李垠韬 徐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了研究大容量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技术,采用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EFEC(增强型前向纠错)技术、Hybrid(混合)光放大器及前置旁路ROPA(远程光泵浦放大器)技术,首次实现了40×10Gbit/s OTN(光传送网)系统286km无中继超长跨... 为了研究大容量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技术,采用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EFEC(增强型前向纠错)技术、Hybrid(混合)光放大器及前置旁路ROPA(远程光泵浦放大器)技术,首次实现了40×10Gbit/s OTN(光传送网)系统286km无中继超长跨距传输,系统连续运行24h无误码。该应用成果为衡量超长跨距大容量光纤传输ROPA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应用标准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 增强型前向纠错 远程光泵浦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